四川春节“走人户”,主人喊你“莫讲礼”

春节期间,四川民间有“走人户”的习俗,四川话的“走人户”就是走亲访友

、串门儿的意思,逢年过节或遇主人家有婚嫁、满月、乔迁等办席请客时上门拜访,春节走人户即是拜年,持续时间长,参与度最高,也最有气氛。

四川春节“走人户”,主人喊你“莫讲礼”

春节走人户,时间长,欢乐多

以前在川内农村地区,春节走人户一般从初一或初二开始,探亲戚、回娘家、见好友,一直要走到正月十五。在这半个月中间,人们会放下手中的活路,全家老小集体出动,山路里、田坎上、村镇间,随时可见一串串穿得花红柳绿,光光生生的人家,大人们提着糖酒肉点,娃儿们嬉戏打闹,时不时甩出两个黄烟炮,劈里啪啦,笑语欢声。

路上碰见熟人,笑脸相迎打个招呼,相互问声新年好,道几句喜庆话,“你们过些闹热年哦”,“一起闹热哦”,“进来坐一下,喝口茶再走”。若是遇到关系好的,则会提前安排后面的日程,“初六到我屋头耍哈,把一家人都带起来”,“要得,我们早点来”。

距目的地还有几百米,主人家远远看见走人户的客伙些来了,马上会把桌椅板凳在院坝头摆好,双方见面先是客套问候一番,主人双手接过礼物,邀请客人落座。

四川春节“走人户”,主人喊你“莫讲礼”

春节的“吃”,一轮又一轮

四川人对“吃”有入木三分的感情,春节的“吃”更是花样繁多。

主人把早已备好的糖果、瓜子、花生、红碰柑,以及自家做的炒米糖、苕丝糖、花生糖、麻秆糖陆续摆上小方桌,端出旋泡的热茶,递上刚启封的香烟,吃糖、吃烟、吃茶这第一轮吃,就在新鲜和欢喜中开场了。

主人家的厨房这时也忙开了,或是煮汤圆,或是煮醪糟蛋,或是蒸粑粑,第二轮吃的小食,在不经意间端了出来。川人爱吃粑粑,多为糯米制品,也有面点,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粑粑,比如黄耙、叶儿粑、猪儿粑、鸭儿粑,有猪油芝麻的甜味,也有肉馅咸包心的,有些粑粑看起不大,吃下去却很管事(经饿),尤其是后面要喝酒的人,先给肚皮垫个底,对身体也有好处。

小孩儿们常在见面后不久,就到桌子上抓一把糖果花生,吃耍耍去了。男娃之间同辈喊老表,几老表伙到去房背后的山头上爬树树,打雀雀,放鞭炮,小姐妹们则围在院坝另一头跳房格格,或者去院前摘些花花草草,直到大人喊吃饭了,娃娃们才回到桌子上。

四川春节“走人户”,主人喊你“莫讲礼”

第三轮,吃酒。春节走人户,男的通常都要吃酒的,而且吃酒时碗里不能舀饭,香肠、腊肉、风肉、猪肝、脷子、酥肉、干牛肉、白砍鸡、烟熏鸭,光是下酒的干盘子就有八九个,主人家敬酒,请菜,频频招呼客人“你们莫讲礼哈”。

随着蒸蹄膀、咸烧白、夹沙肉、粉蒸肉、红烧鱼、烧肚头、炒腰花、酥肉汤、鸡肉炖粉条这些热菜依次出场,吃酒的气氛逐渐热烈,主人家的盛情也掀起高潮,“喝起走,喝起走”,“

莫讲礼啊,吃菜吃菜”。

“莫讲礼”,就是别客气

这里说的“讲礼”,不是孔夫子的讲经论道,谈礼说制,也不是说什么规矩、礼节之类,就是一个单纯的“客气”。四川人说一个人客气,就会说他“讲礼”,通常是在饭桌上,比如你既不夹菜又不拈肉,主人家就会喊你“莫讲礼”,暗含着“不要客气,放开整”。

四川春节“走人户”,主人喊你“莫讲礼”

如果在“讲礼”的后面加一个“数”字,说成“讲礼数”,这就多了一层礼节、规矩的意思了,比如去作客时带礼物,主人就会说“太有礼数了,讲礼得很”,虽说这里面也有客套的层面,但更多是一种热情地感谢。

刚上桌子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有趣的场景,主人家越是喊“莫讲礼”,客人们越是“装斯文”,整衣危坐,略显拘泥,主人喊两句才又动几下筷子。酒过三巡,越摆越高兴,这时候主人也不再喊“莫讲礼”,客伙也不再“假斯文”,双方滔滔不绝,频频举杯,兴致所至时,或分南北派,或打庄,划上几拳,把气氛推向高潮。

以前走人户,还常常会遇到两家人或三家人同时走到一家人户的,这种情况就更热闹了,来的人越多主人家越高兴,把吃酒划拳的男人,吃菜拉家常的女人,以及吃饭图耍的娃娃们,分摆成好几桌,各得其所,各得其乐。

四川春节“走人户”,主人喊你“莫讲礼”

酒足饭饱之后,主宾双方依然兴高采烈,趁着火热劲在院坝头摆起大桌子,男女老少,围桌或站或坐,开始新一轮的“吃票子”——打打小牌,看看内财,不一会儿周围邻居些也都跑过来凑热闹,赢了的喜笑颜开,输了的就和看牌的人跟着起哄,“好久才该我吃皮哦!”,个个都耍得是不亦乐乎。

这种欢乐的气氛一直要持续到正月十五过后,才被春耕的劳作代替,随后便是又一年的辛勤与期盼。

不“讲礼”,讲“人情”

四川人的春节,在你来我往的“走人户”之中拉开序幕,在“糖酒烟茶,饭菜票子”等一系列的“吃”之中浸渗蔓延,在“讲礼”和“莫讲礼”的客气与热情之中辗转升温,显得人情满满,显得味道悠长。

------

今年这个特殊的春节,先把“走人户”的事放一放,不外出、不聚会,好好休息,保重身体。

四川春节“走人户”,主人喊你“莫讲礼”


看川菜老传统,听川味龙门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