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一下為什麼書法作品中走之旁有時兩點有時一點?

隱藏的存在感


為什麼書法作品中走之旁有時兩點有時一點?就現行實用漢字標準而言,走之部首就應該是一點,這是勿庸置疑的。然而,在臨習唐楷法帖中寓而也有兩個點的走之部首出現。筆者從事書法專業數十年,認為站在實用角度,就應該肯定一點是唯一正確的一個認知;若是從唐楷法帖的審美辨析角度,其一,只要是不影響正常認知就可以了;再就是,兩點的走之部首不影響原法帖審美標準或審美本質也是說得通的。其實臨帖過程,主要是加深對原法帖的風格特點的記憶,通過反覆臨習法帖正確認知法帖和掌握其正確行筆及書寫法則。但在實際臨帖之前,應該先摹後臨,所謂摹帖,就是把薄如蟬翼的紙張放在原帖之上,再用AB鉛筆按原帖外部輪廖雙勾,在此基礎上用正確的行筆方法最終書寫完成!




山裡人1955


走有二點是隸書上傳下來的,顏體楷書也有二點,但總的來說二點是不規範的!因為唐以前漢字的結體尚無一致,但大多數書法家只有一點。




江南書院


這一問題是因字體演變造成的,根源在隸書。

01

漢字演變到隸書的時候,走之底的寫法出現了多種情況,其中有一點、兩點、三點甚至沒有點的寫法,分別如下圖所示:

  • 一點的寫法:《漢 · 張遷碑》

  • 兩點的寫法:《清 · 金農 · 詠陳文貞公讀書處詩幅》

  • 三點的寫法:《漢 · 史晨前後碑》


  • 沒有點的寫法:《晉 · 爨寶子碑》

02

正是因為在隸書中走之底出現了多種寫法,所以在隸書向楷書的演變過程中也出現了多種寫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走之旁有時兩點有時一點。

隸書向楷書演變過程中一位重要的書法家是鍾繇,在他的筆下兩種情況都出現過——

  • 兩點的寫法:《漢 · 鍾繇 · 賀捷表》


  • 一點的寫法:《漢 · 鍾繇 · 白騎遂內帖》


03

唐代是楷書發展的成熟和規範時期,走之底的寫法沿襲了這兩種主要寫法——

  • 一點的寫法:《唐 · 柳公權 · 玄秘塔碑》


  • 兩點的寫法:《唐 · 顏真卿 · 多寶塔碑》


04

現代簡化字楷書中走之底的規範寫法是一點,但是寫書法的人基本上都是習慣於尊重歷史傳統,以古為徒,所以書法作品中走之旁有時兩點,有時一點,這是很正常的現象。


麓風軒


書法作品中,走之旁有時兩點,有時一點,這個問題無非以下幾個原因:

1、因為同一作品中走之旁太多,為了不類同,讓作品的變化更豐富

2、不同的書法家,對走之旁的寫法就更不同了,見附圖

圖1、2都是王羲之,走之旁差別挺大的

圖3是米芾

圖4為趙孟頫

3、不同書體對走之旁的寫法也很不同

圖5是孫過庭的草書,可以看邁字的走之旁

圖6是柳公權的楷書神策軍碑,可以看巡字的走之旁

圖7是鄭板橋的六分半書,可以看遺字的走之

圖8、9是啟功的行草書,他的走之寫法獨具一格

4、書法家寫錯了,多寫了一點,因為寫得不錯,捨不得重寫

5、隸書的走之旁是兩點,有時候寫帶隸意的書法,走之旁也會寫兩點

書法中各字的寫法,經常不太符合簡化字的要求,但現代書法主要體現審美價值,如果全部按簡化字,反而單調了











後福堂


從古碑帖中可以看到,書法的隸書寫法,道字的走字旁就是兩點的,後來發展成行書及其他的書體後任延續兩點的寫,在現代的書寫中,為簡化其寫法,才變為一點。




zhao正能量


辵讀作chuo,四聲。從彳從止,走走停停的意思。作為偏傍現行文字寫作辶,稱為走之旁。

在文字的演變過程中,在篆(小篆)、隸、楷、行、草五種書體中,點畫變得愈發省簡,在同一書體中也有約定成俗的雖有變化也相對固定的寫法。“走之旁”多一點少一點在書法藝術中,都有被認同的寫法,如下面繁體字“逺”的各體常見寫法:




老冉書法


一般在一幅很長的作品中,書家筆誤寫錯字這些都很正常。當知道這個字寫錯的時候,就會在旁邊點三個點,表示錯了,很少塗改,在趙孟俯的作品中比較常見。現在我們在書寫長篇如行草作品的時候也可以採用這個處理方法。再如落字,可以在落款中說明,這些都是可以的。下圖是趙孟俯的處理方法例證。


配音海月課堂


在傳統印刷字形裡,走之上面是兩點,然後日本把它省略成一點,後來大陸也採用了“一點”。

“辶” 是 辵 字吏變後的形狀,最早是吏變成“⻍”,上面是兩點。在手寫時,第二點和底下連接,作“丶フフヘ”。二戰後,可能是受到手寫字形的影響,印刷字形上方兩點省略作一點“⻌”,成為現在大陸和日本的規範字形。


R任宏書畫1733815060


同樣是顏真卿的楷書,走之旁有兩點;有三點。沒有講究。三點也不是近人捏造的。曹全碑裡的走之旁都是三點。

東海書畫


還有三點、四點的,見過嗎?還有不帶點的見過嗎?這是書法上的多樣變化,特別是隸書裡最常見。還有三點、四點的,見過嗎?還有不帶點的見過嗎?這是書法上的變化,特別是隸書裡最常見。

《蘭亭序》20個“之”字都不雷同也是這個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