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創業者和資本家有什麼本質區別?創業者獲得的利潤屬於勞動價值嗎?

脫韁的老鷹


創業者輸出的是點子和運作能力,但缺乏資金運作困難。資本家輸出的是資金,但是缺乏雙方各取所需。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都是親歷其為,那他產生的是勞動價值,如果創業過程中生意做大,僱傭別人來幫自己做,那麼就是資本家了。


將作令


要搞清這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清二者概念,也即二者都是去經營為何稱呼不同。

資本家是指佔有生產要素,依靠經營企業、僱傭勞動者、獲得利潤的人,與勞動者相對。創業者是指某個人發現某種信息、資源、機會或掌握某種技術,利用或借用相應的平臺或載體,將其發現的信息、資源、機會或掌握的技術,以一定的方式,轉化、創造成更多的財富、價值,並實現某種追求或目標的過程的人。

搞清概念了就好分析了。創業者不具備真正意義上的佔有生產要素,即使創辦了企業並經營但只是初級階段,並非資本家那種已比較成熟了的經營企業。創業者有時獨立,甚至於不請人去做事。即使僱傭了工作人員,往往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僱傭關係,相當於變向的同事、朋友關係。創業者獲取利潤往往都是靠自己的能力而獲得,僱用者並非利潤創造者而只是個工作和創造利潤的幫手,甚至於非必須的。創業者和勞動者(僱傭者)並無對立的關係。

創業者不論是個人還是集體,因其不具備我們所稱的“資本家”定議的基本要素條件,僅僅只是個沾點邊,貌似模糊的關聯。可以說創業者和資本家無任何關係,他獲得的利潤都是通過腦力勞動或者體力勞動而獲得,當然屬於勞動價值。


阿龍130300051


1、創業者和資本家,單純從”榨取“他人的勞動價值角度來說,其實沒有本質區別,如果要說區別,那就是有相當一部分創業者成不了資本家,而資本家大多數時候是成功的創業者(剩下的那些是守業的),而資本家這個稱呼本身應該是中性詞,只不過更多的時候是馬克思的充滿意識形態意味的稱呼。

2、資本家之所以能成為資本家,與他們在組織生產之後再進行財富分配的時候佔絕支配地位密切相關,作為資本家的他們與僱員的分配方式是不一樣的,實行的是”按資分配“,而不是我們大家熟悉的按勞分配。而這一點現在已經普遍被社會所接受了,人們理所當然的認同了資本的重要性,天認同老闆把大家的報酬發放了之後剩下的錢就可以完全由老闆(資本家)自由支配。

3、正是因為”按資分配“被社會廣泛認同,才有了無數創業者的創業衝動,因為創業和打工在財富獲取道路上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路,創業成功了一定會很有錢,打工再牛也大概率不會有多少錢,不是人人都能做什麼打工皇帝的。因為創業天生就是為了榨取他人的勞動價值的,而打工天生就是被他人所榨取的。

4、創業者獲得的利潤,加上創業者給與僱員的報酬,以及創業者繳納的各項稅賦等等,其實都是創業者本人及其所有僱員所共同創造的勞動價值,只不過在分配的過程中,資本的力量發揮了作用。僱員得他們多餘到的少於他們創造的價值,資本家(創業者)得到的大於他創造的價值,如果哪一個資本家得到的少於他創造的價值,那麼十有八九,就要創業失敗了。



投資和理財那些事兒


資本家是指佔有生產要素,依靠經營企業、僱傭勞動者、獲得利潤的人,與勞動者相對。

資本家通常指近現代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勞動關係中的主導方,控制著整個生產過程的人。資本家通過經營企業獲得利潤。

現代資本家的定義也在不斷變化,並且部分資本家承擔了一定的社會責任,中國運行模式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並存。

創業者是剛剛走進資本家行列的資本家,新興資本家。

創業者通過經營企業獲利,也就是說他在支付了包括員工工資在內的固定成本之後,等待市場風險剩餘的資本家。如果市場給出風險剩餘,他就有利潤;如果市場沒有給風險剩餘,他就虧損。企業家賺的就是財富創造的風險回報。人類社會需要企業家探索經濟發展道路,而且需要企業家群體性探索,確保有探索成功的;失敗了去跳黃浦江是資本主義初級階段,現在都是有限責任公司,本錢虧光了就倒閉避免流落街頭,以資本金為限;資本金是企業家按照法律規定給市場夥伴(包括政府、消費者、合作伙伴)的保證金,沒有資本金市場夥伴不敢與其合作。

員工只要按照自由意志簽訂勞動合同、同時企業沒有違反法律,就不存在剝削。


雲端美


本質上沒有區別,但是地位有差別。

同樣是投入,只是形式不同。創業者投入的是時間成本、機會成本、資源、人脈、智力和汗水,這些都是有價值的,可以計算的。

具體的勞動價值換算成金錢是因人而已。有經驗,有資源、人脈和名望的創業者價格不菲,機會成本更是更高(換算成工薪)。而資本家投入的僅僅是資金。

他們有同等的機會和風險。公司做大了,都按照比例獲得股權收益獲得分紅。公司做黃了,同樣是虧損承擔同樣的後果。

但是地位上不對等。由於涉入程度不一樣,創業者可能有更多管理器、支配權,這也給了居心不良的創業者一些轉移資產內幕交易的機會,侵害公司利益,而投資人往往做了被按在砧板上的魚,任人宰割。這種情況時有發生。


京人京事


這個問題就好像在問“蝌蚪是青蛙嗎?”所謂資本家,就是憑藉資本佔有他人剩餘價值的人。所謂創業者,就是創建一家經營實體、並希望藉此盈利的人。絕大多數資本家,其資本都是通過個體勞動積累而來,其實體也都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在其發展初期,他難道不是一個創業者?創業者只要獲利,就必然佔有了他人的剩餘價值,和資本家毫無二致。雖然創業者在早期付出了智慧和汗水,但沒有資本的參與,就都是零。而且當企業發展上正軌以後,技術和專利就要讓位於管理和營銷,創業者的主要收入就從早期的勞動價值逐漸轉變為資本收益。


射箭總教頭


創業者是知識和技能價值

資本家是資本價值



吾雲傳世鏈


創業者就如同心血來潮的愛國青年,拿著槍去戰場當炮灰連軍訓都沒有過,這就是創業為什麼失敗率高,大部分人的創業者沒什麼商業認知,收穫的利潤肯定屬於勞動價值啊!

資本家就像軍閥,有一定的積累,出身,資源,所以,及時戰敗了他都有逃生的可能,至少可以保護他的炮灰很多


有搞頭圈


創業者和資本家差別太大了,一個是想了怎樣賺點錢,一個是想怎樣來剝奪錢財,創業賺了都是血汗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