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讲,与其上重点大学的末流专业,还不如上普通大学的重点专业。你赞成吗?

司马太师


我看了很多人的回答,都是官方的或者说是理论上的,个人认为略有点纸上谈兵。我在这里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几年前某同一班的高考同学,某学生是当年的理科状元,考上了北京某985大学,具体专业我就不说了。四年毕业后,该同学回到家乡来备考公务员。同班的某同学当年上的是沿海地区的一个普通一本(双非),具体专业为了避嫌我也不展开来说,毕业后进了一家上市企业。也许有人会说我说的是少数,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真的不少。某同学同样是文科状元,上的是武汉某985大学,如今依然是在普通公司的一般职员,那些理论上说考上某某大学就业不愁的说法,真的也就是一个概算。这个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人力资源的需求也是多样性的。我不否认重点知名大学有他的优势,但绝不是所有用工单位都只要看见你的大学名字就不论专业的给你高薪。


归零张翔


我同意这个观点,我在一个工科大学过了四年。学校在工科内排名还可以的,学校竟然也开了个人文学院,个人认为开这个学院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方便上毛概马哲等课,不需要到外边去请老师吧。就像这个一样你花大劲考个一本,却考是工科学校的文科,企业来学校也很少有面对人文学院的招聘。而我现在的单位,就招了很多二本的毕业生,只是因为对口。所以选专业很重要。


大工至善


你要真信了这话,估计四年之后会哭晕在厕所。

这“重点大学”在不同时期的意义不同,所涵盖的学校也不同,基本上说211,985大学还有近两年讨论比较热门的双一流大学都可以归类为重点大学。

如果说一个211的冷门专业和普通本科的重点专业,它们之间的区别在哪里?

首先在于这普通学校的重点专业有多重点?能不能像安徽理工的爆破,南京工程的电力毕业后能有好出路,单位抢着要,如果真能做到这样,那么可以考虑。

(这里一定要看对比的那所211是什么级别,什么水平。)

如果做不到的话,那么还是要选择211冷门专业,而且本科选这个没关系,你可以考研啊,只不过是跨考而已。

第一学历非常重要,如果你的本科是211,那么你考研的成功率要高很多,很多985名校的门槛很高,你有了这个跳板,可以跳的更高。

而且很多人觉得你读了这个专业将来毕业后就一定要做这个?

大错特错!

除了医学生、师范生这些专业对口的,其他专业在毕业后的工作很大概率和所学专业无关。


微谈读书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现实问题,也是非常严肃的问题。提得很好!专家建议非常实在,可惜不被很多人理解。现在是让更多的人接受这个观点的时候啦!



历来,重点大学就是属于学霸、考霸的乐园。重点大学名头响、气势大,算得上是自带光环,如果能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点大学,并且能够进入心仪的专业,那自然是最好的事,也是没有悬念的事。

问题是那些分数勉勉强强的人,会面临选择的痛苦。就像想花小钱想办大事一样,很焦灼。 正如一双有力的大手,也有孱弱的小手指一样。重点大学也是有薄弱的专业的,如果贪图一时名声,上了这个专业,徒顶名校大帽子,实际效果却难以如愿。特别是,有些学校这些年在建设所谓综合性大学的观念下,短时间开齐了很多专业,很多都是拉凑的人马,没有多少学科基础和专业积淀,表现平平,徒有虚名。



曾经见过一个小伙子,是某个非常牛的科技大学毕业的,学新闻的。但这个科技大学底子是理工学院,最历害的是机械类专业。新闻根本不是其强项,而是这所学校的末流专业。果然,大约过了一年多时间,小伙子耗光名校的光彩后,就逐渐暴露出来短板,最后混得一点不比普通大学学新闻的人强。



相信,这样的例子,有务实经验的人一定见了不少,无须过多罗列赘述。

总之,专家的话,有生活阅历,并且在现实中吃过亏的人是充分相信的!当然,这个立足点应该还是在于,他们也是务实的。


摩心誉处


每个学生都向往985、211双一流大学,报考志愿时,为了利用好每一分成绩,二本冲一本,一本冲211,211冲985。每个大学为了综合发展,有热门专业也有冷门专业,在大学招生时如考生填报志愿专业不能满足,有的专业还没有录取满额,如考生同意专业调剂,就有可能被调剂录取这些专业,但是调剂录取的专业与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去甚远。

我的朋友就被985大学录取,但是没有被自己所报专业录取,然后调剂到生物学专业。虽然是985大学毕业,由于跟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去甚远,毕业即失业,没办法只能继续考研。研究生毕业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能读博,并且考到了去德国留学的机会。德国留学几年毕业了,由于对生物学专业不感兴趣,也不想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最后只能在出国培训机构从事出国留学咨询工作,每个月挣五六千的工资,30多岁了还是单身。

这样的例子很多,有个朋友夫妻俩个都在银行工作,银行人脉关系都有,给孩子规划上财经大学,金融类专业,毕业了就能进银行工作。本来按父母规划按部就班,人生方向清晰。偏偏孩子性格是外向型,兴趣爱好广泛,对音乐艺术主持很感兴趣,上财经大学金融专业根本学不进去,上课就头大。科余时间组织了个乐队,而且参加社会实践,组织能力特别强,拉赞助都是学校比较高的。两年下来,好几门成绩挂科,最后实在呆不下去了,只能选择退学。

所以与其上重点大学的末流专业还不如上普通大学的重点专业。关键还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大学是人生的转折点,学习专业对人生就业方向很重要,普通大学,专科院校也有国家重点学科,也有行业顶级专业。学以致用,发挥自己的专长,人生何处不发光。


童遥杏商道


这个专家是“砖家”!这个砖家一定没怎么进过社会!闭门造车许多年!

必须知道,我们上大学,学校名称是要背一辈子的!一个好学校,可以使你荣耀一辈子!但具体专业却很容易忘记!

从科学角度讲,一个学校在同一个大制度、政策下发展!即便某个专业成立的晚,比较弱势,那么在大环境下,他也不能弱到什么地方!也就是说在同一所大学,各个学院、专业会有差异,但由于连通器的原因,学校也不会允许它差的太远!否则,会“丢它的人”吗!同样,在一所较弱大学,很少可能出来太强的专业,因为,周边都是弱势专业,它可以“独强”的可能性比较低!而且,到了社会上,人们依然会用学校说事,不会再补一句“那个专业不错”!所以,这个砖家一定没去过社会找过工作!

专业决定工作,但学校之间专业之间的差异,到了学生这个层面,传递到社会上很少能感觉出来是!大家依然会用学校?水平高低说事!因为,就是我以上说的!学校声誉决定第一!比如说北大清华一定有弱势专业,可社会上有谁知道呢?它比谁弱呢?又弱多少呢?谁也说不清!可大家知道北大清华出来的都很牛!而不是某个专业很牛!


京都老客41118


重点学科与专业只是针对大学而言,并不针对社会,针对考生。

我们一般习惯把那种社会需求量大,容易就业,薪金较高的专业叫热门专业,反之即所谓冷门专业。

我个人的观点,考生首先关注的应是专业,而不是学校。

专业可能决定你一生所从事的职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适合自身条件的职业关乎自己一生的生活质量,能有效防止职业疲倦,让生活始终充满新奇,让生命始终湧动生机。

再说,重点大学也无法保证所有的专业都是国家重点学科,某些专业的办学质量也可能比不上其他一般大学的某些专业的办学质量,有些一般大学的一些特色专业其排名甚至在重点大学的同类专业之上。

所以我认为,考生在报考大学,选择专业吋,先应确定自己的专业,再比照自己的高考分数,填报该专业在全国大学专业排名尽量靠前的大学。

打个比方,今年北大投档分六百五十分,而你恰好六百五,或多个一两分,你仍有机会考上北大,但肯定的是,你无法选择一个你自已心仪的专业,假如把你分到考古专业,你有兴趣去读吗?毕业后你能一生致力于考古工作吗?

如果是我,我会舍弃北大,在高层次的985大学中选择,确保自己能读上自己选择的专业,一生从事自己选择的感兴趣的职业和工作。

当然,以上只是一个虚假的构思,不管你高考打了多少分,其思路可如此,选择可如此。


飞鸟留痕2O16


他讲的是理工科,医科。理工科专业排名相差太大的的确差距很大。比如说一个三本的土木工程专业和清华的土木工程专业所学的东西相差很大。能干的活也相差很大,清华土木工程能干了的活三本院校干不了。理工科的特点是隔行如隔山,你没学过你就是干不了,专业性很强。不过如果专业排名相差不大的理工科未必真的就有那么大差距。因为排名标准的不同导致排名的微小差异,这个可以忽略不计。比如天津大学的土木工程和同济大学的土木工程可能有时天大在前,有时同济在前,其实天大能干的活同济一样能干了。所以你常常会发现有些院校的某专业的分数比高一等级院校的烂专业分数还要高。

另外在一些非常专业的领域,专业院校更有优势,比如油气井开发,石油大学就比北京科技大学有优势,当然了北京科技大学没有油气井开发这个专业。反过来北大虽然比北京科技大学名气大,但是冶金工程北京科技大学更有优势,当然了北大也没这个专业。

通常来说理工科专业排名靠前的院校基本不是入选985,就是入选211。不可能出现二本院校的专业排名排在名校之前的。因为二本三本院校升本之前不过是个大专或者中专院校。

至于文科方面学的内容差别不大,同样学历史的不可能因为你是名校学的内容就是秦国统一六国,他是三本学的就变成楚国统一六国。


含有无意义的字母


确实有这两种说法,其实主要是要看你自己的人生规划以及家里的人脉关系。

如果你是出自农村,家里也没有什么人脉,完全要靠自己打拼,而且你又愿意做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那就建议你选择普通大学的重点专业。因为你要的是专业特长,慢慢塑造你自己的优势。重点专业的就业率应该是该学校最高的,基本保证了你以后能找到一个相对还不错的工作。这种重点专业有眼光和招聘经验的单位一般很认同。在对口单位肯定得以重用。但是作为一个技术人员,我奉劝你一句。现在这个社会是人情社会,技术性工作只能让你糊口,想要飞鸿腾达必须往管理岗位走。

如果你家里多少有点人脉的话,建议你选择重点大学的末流专业,毕竟以后你找工作的时候是依靠学校,不是专业。像想去电信/电力等垄断企业的话,一般单位都要求985或者211学校,如果你学校不满足,你就直接无缘了。如果学校能满足档次,再走点关系,进垄断企业养老就不是梦想了。重点大学在外行看来很牛逼啊,实际很少有人关心你的专业,绝大多数人只关心你的学校。毕业证如果只起敲门砖的作用的话,你必须走重点大学,专业的东西交给专业的人。中国啥都缺就是不缺人。


蜗牛带你走四川


不赞成。

大家都有这样的思维定势:某专业对应着某工作。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同时也不能这么简单地理解。

重点大学的末流专业,只是相对分数较低地专业,分数只是反应了目前这个专业的热度,最近几年火爆的计算机专业在前些年就是压线录取的末流专业,现在被大家抛弃的土木工程专业在若干年前是抢手的香饽饽。

普通大学的重点专业并不一定是最佳的选择,除非你一心从事本行业工作,一路读下去并做对口工作。

能有机会进入重点大学,就尽量进入重点大学,重点大学的优势不言而喻,你可以转专业,你可以有更多的保研机会,你可以有更多的出国交流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