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中國第一軟妹子”:我們追求柔軟,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在訪談之後,是對柔軟的價值、拉伸的誤區等問題的討論。


對話“中國第一軟妹子”:我們追求柔軟,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魏煒:北京國際藝術學校畢業,中國雜技團實習演員,在第八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憑《繩趣》榮獲金獎。參演《新喜劇之王》《功夫瑜伽》《龍拳小子》《模範青年》等電影,《我是成龍》等音樂劇及舞臺劇。多次在央視大型晚會中擔任領舞演員,在北京衛視《傳承者》節目中代表柔術傳承,在浙江衛視《我看你有戲》中獲得導師特別獎,李冰冰稱她為“中國第一軟妹子”。

對話“中國第一軟妹子”:我們追求柔軟,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Q=子玉(108文化傳媒)

A=魏煒


Q:可否從您自己的經驗和實踐中,談一下柔術表演到底是怎樣一種審美體驗?

A:柔術是追求人體極限的一種藝術,傳統中早就有的,是百戲之一。既是觀眾看起來驚人的表演,也是表演者(對身體表現力)自信的展示。有時候我從鏡子裡或電視裡看到自己的動作,也蠻開心的。


Q:您是在什麼機緣之下學習柔術的呢?

A:我是6歲學跳舞,9歲練雜技。快10歲的時候,我的柔軟度還跟五六歲的孩子一樣。我大腰沒有那麼軟,但是天生胸腰特別軟,就不用壓。胸腰是很難練出來的,小時候胸腰柔軟度方面的天賦,起了很大作用,胸腰和脖子(的柔軟)讓我做動作可以很往裡。其他方面的“軟”要刻苦練,但是我的胸腰是天生的,不需要刻苦練。橫叉、豎叉這些,我坐地下就可以把腿伸直,也沒覺得需要去壓。


小孩子正常的柔軟度都可以,除了特別硬的,或者我們平常人不練這些的,才覺得挺難的。當然,有天賦也需要堅持訓練,否則到了成年跟普通人是一樣的。


Q:男孩子身體會顯得硬一點吧?

A:因人而異,有的男生比女生更軟、更誇張。每個人的體質,先天條件不一樣。女生表現出來是柔美為主,而男生的美是“剛柔”,看起來更“嚇人”一些。


Q:我在微博上看到一個“男柔”的群體,有的一米八的大個子身體軟得像麵條一樣。這跟身高也沒關係對吧?

A:柔軟不是取決於骨骼,而是韌帶(和肌肉狀況)。柔術演員在成長過程中,都要(不同程度)控制體重。有人說練柔術、練雜技的長不高,那是因為從小開始練的時候,在上面當“尖兒”的那個人得格外控制體重,吃得少,所以長不起來個子。我是下面那個人,更需要力量。其實練柔術天天拉筋,同樣可以長起來,我就長挺高的。


Q:如您所說,在上面當“尖兒”的人為表演付出了代價,因為如果她長很大個子,就無法完成動作了……

A:確實,總是減肥的話,就不怎麼生長了。可是你不控制體重,那麼肥、那麼圓,下面的人怎麼可能託得動?在上面你自己也費勁,就是這樣。


Q:即便不是當“尖兒”,柔術演員在做一些高難度動作的時候,是不是也要面臨受傷的風險?

A:柔術和其他節目不一樣,不是從哪兒“哐”一下掉下來摔骨折了。沒有這樣的大傷,都是長時間訓練、磨損出來的傷,誇張一點的傷是韌帶拉傷、撕裂。除了韌帶軟組織損傷、發炎,還有腰椎間盤磨損,嚴重的會出現腰椎間盤突出。


正常的量還好,別太過,我以前腰疼,是因為一天10個小時在下腰,都是超負荷的狀態,一睜眼就在下腰。當時的節奏是上午功、下午功、晚功,再加演出,我的節目都在柔軟度上,除了雙人的要下腰,我單人的節目還要下腰,所以腰會累。


你們練瑜伽(涉及柔軟度的)那個量就還好,而且瑜伽體式種類不同,基本沒有問題。現在我教孩子們練舞蹈,每次一兩個小時,感覺還沒練什麼,就下課了,不像我們小時候練的內容那麼多、時間那麼久。


其實舞蹈的基本功,我從雜技的角度去看,會更瞭解,而且練得更規範。我現在教的好多是基本功技巧課,專門的柔韌課、倒立課這些。對於倒立,我們懂得重心、技巧、如何發力這些事情。


Q:瑜伽當中關於倒立的討論也很多,大家比較關注如何避免受傷。

A:練倒立的前提,最基本的,胳膊沒有力量不可以。我帶他們練的時候,每天要平板支撐,撐上一首歌的時間,還有平板支撐中其他一些運動。練的時候胳膊很酸,但你倒的時候心裡會穩。以前讓我演高空節目,讓我直接上,我害怕,因為怕抓不住,等我的胳膊有了力量的時候,自己心裡就有底了。一樣的道理,你胳膊沒有力量,再想倒也沒有用,不怕受傷,你就倒。


不管手肘倒立、手倒立、頭倒立,都需要這個力量基礎。當然倒立也不用倒很久,我們小時候挨罰的時候才那麼久,甚至手倒立四五個小時。


我也考了瑜伽證,但是沒教過。瑜伽裡面的體式,我都可以做到,考試的時候是哪個難做哪個。像倒立、後彎等一些他們覺得超級難的技巧動作,對我來說很容易。


Q:今天瑜伽教學裡面手倒立這樣的動作,不止一位老師說,技巧是從體操裡來的……

A:倒立是我們小時候的基本功,凡是科班出身練雜技的,不會倒立不可能。像我的閨蜜多少年沒做這一行了,你現在讓她倒立,她也倒得住,10年的功底紮在那裡。


Q:瑜伽體式中的結構,如何用力這些,是不是你們一看就明白,像本能一樣清楚的?

A:對。感覺瑜伽動作和我現在教舞蹈一樣的,比如他們引導站姿體式,說頭頂延展、脖子放鬆、抬頭挺胸、尾椎朝向地面等等,說了一堆,其實只是站穩你的姿勢。身體一連串怎麼發力你都知道的話,其實就是可以(做到)的。


Q:你們的表演中也有需要注意的細節嗎?

A:在舞臺上,我們強調的細節是腳背、膝蓋,或者手指尖。假如你跳舞,延伸到手腕都不行,你要拉伸到手指,覺得更延長才好。現在好多人不注意細節,一抬腿,膝蓋那麼高,腳背也不知道繃,勾大腳丫,那肯定不好看。我在表演中會特別注重細節,從腳背到膝蓋,每個細節的點,不能說這個動作有兩拍,其中有一拍我的手不知道放在哪兒。每一拍我都安排得穩穩的。動作的準確度沒有達到95%以上,我都不會去做的,否則動作做出來不好看。別人不覺得好看,自己也覺得不對勁。


Q:前面提到您腰痛的問題,在表演之外,怎樣做一些修復呢?

A:我認識一位中醫老師,做針灸和正骨,緩解一下週圍肌肉的緊張。另外還有定期西醫診斷,有炎症和磨損等病情的話,需要靜養和藥物治療。平時覺得疼的時候,就去做一下治療,不疼就沒有大礙。也不能一直弄,骨骼老是來回正,鬆了就更不好支撐了。什麼時候特別疼、歪到很嚴重的時候,把它按回來,復位之後是順暢的就好了。


Q:我們一直在談外在的動作,而在表演中,一位柔術表演者內在的狀態是怎樣的?

A:我覺得這方面瑜伽更好一些,瑜伽裡面有修身養性,內在的練習。柔術就是在追求柔軟度的極限,不像瑜伽那樣修內在的。你打個太極,都比練柔術好。柔術是損耗身體的,沒有修內在的部分。


Q:對於大家對身體柔軟的追求,您基於自己的經驗,有什麼建議給到我們?

A:安全方面,肯定要有專業的指導。假如你下腰,要有人扶你;你還不能獨立完成的話,不要自己隨意練習;在家裡練習,不要練習過量。不要說這個叉,我一下子就要下去,這不可能,肯定會撕裂,那個筋一下子抽在一起,會起疙瘩。我們要循序漸進,就像拉一根橡皮筋那樣,一點一點來,不要一下子把它繃斷。


柔術是人體的極限運動,雖然在舞臺上會展現最柔美的一面,但是不建議大家盲目去練習,損害身體是一定的!


至於其他涉及身體柔軟度的練習,比如瑜伽,肌肉、韌帶等軟組織與骨骼相輔相成,哪一樣出問題都不行,一定要注意科學練習。追求柔美是好的,但不把自己身體弄壞是一個前提,那樣就得不償失了嘛。


------


從魏煒老師的談話中,結合身體解剖學的常識,先總結以下幾點:

  • 關節的活動度,有相當部分是天賦,不都是苦練來的;
  • 韌帶本身容許一定幅度的靈活性,但更是為了穩定關節的,活動度過大則損害穩定性;
  • 韌帶傾向於撕裂而不是延展,它的延展性非常有限,極端情況下會撕裂;
  • 肌腱的延展性更差,斷裂會需要手術;
  • 相對於關節活動度,肌肉力量也是健康的身體必需的品質;
  • 身體運動的技巧,需要服從運動的規律,從這一點來說,沒有瑜伽的身體、舞蹈的身體,只有“人”的身體;


柔軟的價值


  • 保持肌肉和關節的正常活動度。

缺乏運動、年齡增長以及不良體態,造成關節活動度逐漸喪失,造成生活不便以及肌肉僵緊、病痛;


  • 適度拉伸肌肉和結締組織。

所謂結締組織,是指肌腱、韌帶、筋膜等等。通過拉伸,改善血液循環,補充能量。而且要知道,肌肉和結締組織包裹的骨骼,並不是乾燥的、無生命的,骨骼是溼潤的,充滿了血液、淋巴管和神經,像心臟一樣,也是一種器官。


  • 喚醒休眠的肌肉。

有些肌肉因為經常使用,在運動皮質區建立了迴路,讓我們可以不用思考就能自然地坐起來。這是身體為了節省能量的結果,因為思考會耗費很多能量。而瑜伽體式為身體重新設定指令,這和日常活動(如坐下或走路)不一樣,這樣可以活化我們“休眠肌肉”的意識覺知。肌肉一旦被喚醒,我們就可以有意識地讓這些肌肉執行新的任務;


  • 讓骨骼強壯。

在我們二十幾歲時,骨骼停止生長,但在我們站立和運動的過程中,它們一直根據自己所承受的負荷做出調整,這個過程叫作“骨重建”。在體重之外,肌肉牽拉所產生的壓力和張力,也決定了何處的骨需要重建,使其更加強壯;


  • 重塑大腦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依照身體需求來分配大腦的區塊,需要高度靈敏意識的身體部位,如雙手和舌頭,會在大腦中佔有較大的區塊,有較多的迴路。而像腰肌和臀大肌這一類姿勢肌肉,在大腦皮質區所佔的區塊就小得多。大腦的可塑性很強,位於神經元之間的大腦回路,可以根據新需求而快速形成,這是瑜伽喚醒肌肉及培養身體洞察力的原理,隨著練習的進展,身體的覺知力會越來越強。


對話“中國第一軟妹子”:我們追求柔軟,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根據人體部位在大腦中所佔的比例,科學家設計了這種“運動小矮人”(the motor homunculus)示意圖。確實,平常我們的大腦主要用於控制雙手、面部特別是舌頭了——這樣下去有問題對不對?

  • 對結締組織的刺激,有利於身體覺知力的培養,塑造身體的空間感。

攤在沙發上看電視的時候,我們對身體是無知無覺的,而在運動特別是拉伸之中,人與身體重新聯結在一起。“和自己靜靜地待一會兒”的機會,是瑜伽課堂一個寶貴的禮物;


  • 刺激腦內啡的產生,讓你快樂。

腦內啡(endorphin,也譯作內啡肽)是人體內產生的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天然的鎮痛劑。伸展動作會觸發腦內啡的分泌,做完瑜伽之後的輕鬆感、愉悅感,就因它而來。為什麼每天一覺醒來,我們都會給肌肉和結締組織一個痛快淋漓的拉伸,那個拉伸很爽,是的,就是伸懶腰。

對話“中國第一軟妹子”:我們追求柔軟,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這張圖裡描繪了讓一個女孩快樂的路線:通過身體運動,同時獲得“柔美”與“力量”,從而產生自信,變得快樂;通過身體運動,讓大腦產生快樂的物質“腦內啡”,變得快樂。其實男性也一樣,只是“柔美”換成“健美”而已吧。


拉韌帶 VS 改變穩定肌群

我們常看到要練柔軟度,方法就是拉韌帶。而醫學博士、矯形外科醫生及Bandha Yoga創建人Ray Long認為,這個觀念是有問題的。


他在《瑜伽3D解剖書》中寫道:關節的靈活度與穩定度,就像陰與陽,靈活度越大,穩定度越低,反過來也一樣。對於某個特定關節的運動能力,有下列決定性因素:


  • 骨頭形狀

形成關節的骨頭形狀,決定了關節的活動範圍。例如髖關節,它由股骨頭和髖臼結合而成,是一種穩定性高的深球窩關節,它三個平面的活動都會受限,而只有這樣的穩定性,才能夠承受住身體的重量。肩關節屬於淺球窩關節,活動性更大,比髖關節靈活很多,而相對地,它的穩定性就比較低。而且關節的具體情況,人與人都有差異,這是天生的。


  • 關節囊韌帶構造

圍繞關節的關節囊和韌帶,除了將骨骼連接在一起,還決定著關節的靈活度和穩定度,功能就像骨骼關節的活動接杆。對穩定性高的關節(如骶髂關節)來說,組成它的骨骼以粗厚的韌帶聯結在一起,活動範圍就很有限。相反地,肩關節活動度大,組成它的骨骼以細薄的韌帶連接在一起,有更好的延展性。韌帶的伸展程度是有限的,過度伸展會傷害到韌帶,進而影響關節的穩定度。


  • 圍繞關節的肌肉群

圍繞關節的肌肉,是穩定肌群。肌肉收縮不僅能產生動作,還可以穩定關節。肌肉越僵緊,關節的活動範圍就越小,相反地,關節靈活度會增加。Ray Long認為,瑜伽是一個伸展肌肉的好運動,練習瑜伽可以讓關節處的肌肉變得更長,增加整個身體的活動範圍。


“我們沒辦法改變骨頭的形狀,也不應該改變韌帶的長度,要改善身體的靈活度,我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改變穩定肌群。這是一件好事,因為事情變得簡單了——骨骼肌的長度可以靠我們的意識去改變,而且通過瑜伽的練習,可以安全地改善身體的活動幅度。”Ray Long這樣總結。


安全拉伸:收復失地


“改善身體的活動幅度”是針對我們普通練習者說的,語境是我們因為前述的各種原因,失去了一定的活動度,所以通過練習將其恢復過來。或者說,是“收復失地”,而不是“侵略戰爭”。後者往往是以柔軟度作為表演基礎的特定人士,才需要付出的努力(或者說,代價),對大眾而言,前者就夠了。


練習瑜伽一段時間之後,我驚訝地發現,沖涼的時候可以碰到後背一個意想不到的區域,或者說,是“真•撓癢不求人”。這是本來就有的活動度,多年伏案工作讓它損失了疆土。


“不行,我身體太硬了!”這個拒絕瑜伽的理由,其實相當牽強。似乎“柔軟”這個東西你要麼有、要麼沒有,其實不是的。我們每個人都多少有一點,而且科學早已證明,柔軟、力量、耐力、心血管健康水平,這些都是可以通過練習來加強的。


那麼要安全拉伸,除了在專業老師帶領下,有耐心地練習,瞭解人體的自我保護機制也很重要。


就骨骼肌來說,有兩大偵測系統:


其一是肌梭,肌梭對肌肉長度的變化特別敏感,只要偵測到肌肉長度瞬間變長,就會讓肌肉反射性收縮來抗拒伸展,保護肌肉免受拉傷;


其二是高爾基腱器,它可以偵測肌肉張力的變化,當肌肉被過度拉扯時,會因高爾基腱器的抑制作用而放鬆,以免肌腱被扯斷。


“練習瑜伽時,不要勉強身體過度伸展,這會加強肌梭的作用,促使肌肉收縮。硬碰硬不是好辦法,只能循序漸進,”Ray Long寫道,“維持肌肉伸展30~60秒,可以降低肌梭的放電強度,肌肉便能舒張放鬆。或者向下伸展時,背部稍微往上提一下,也能降低肌梭放電的強度,以便放鬆肌肉。這個方法看似矛盾,卻是安撫肌梭的技巧,比一次彎到底更有效果。”


對話“中國第一軟妹子”:我們追求柔軟,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在練習站立前屈體式之前,“安撫”肌梭以減少放電強度的方法:可以利用椅子,先讓身體前屈90度,以減少小腿肌肉、膕旁肌、臀部與背部肌肉的反射收縮。


至於刺激高爾基腱器的“PNF伸展法”,需要專業指導,而且也不宜多用,這裡就不展開了。


另外關節一致性(joint congruency)也是一個重要概念,簡單來說是兩個關節接觸面的吻合程度。不符合一致性的動作中,很大壓力集中在小面積的關節軟骨上,會傷害軟骨,造成關節退化。所以要善用活動度大的關節,保護那些活動範圍受限的關節。比如在蓮花式中:


對話“中國第一軟妹子”:我們追求柔軟,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先由球窩型髖關節完成大翻轉動作,這樣可以保護膝蓋的樞紐關節——樞紐關節翻轉的範圍是很有限的。


過度拉伸 VS 找回“適中”

擁有多年教學經驗的Sandra Carson老師說,現在瑜伽練習當中非常大的問題是,我們的身體正在被過度拉伸,而其實一定程度的“硬”是對身體有益的:“瑜伽會一定程度上改善柔軟度,同時讓你的‘硬’也成為身體健康的一項正面資產。”


有6年多時間,她都在為身上不斷出現的傷病而苦惱,比如在大腿內側、膕繩肌和肩膀部位。後來她意識到,可能是做了太多瑜伽、練了太多拉伸。而且她發現,看上去更柔軟的人,比僵硬的人更容易受傷。


對話“中國第一軟妹子”:我們追求柔軟,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Sandra Carson老師

事實上,傳統的瑜伽教學不會建議將練習推到極點。研究瑜伽治療、哲學與歷史的專家Doug Keller指出,密宗瑜伽經典中,教授的瑜伽是“適中”。這“適中”是針對生活的方方面面:從飲食、社交,到冥想、體式練習……


按我的理解,這“適中”既意味著要平衡好關節的活動度與穩定度,也意味著一次拉伸不是針對特定關節的“重點開發”。瑜伽治療用途研究的權威專家之一、非營利機構“呼吸項目”創始人Leslie Kaminoff寫道:


“我們不應集中於特定關節的活動範圍,而應該觀察骨骼系統中的整體運動模式:觀察在哪些地方的運動較多,並且比較容易,觀察在哪些地方的運動較少,並且似乎更有挑戰性。然後詢問如何保持平衡……每個體式都是一種全身的練習。”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看目前流行的“開肩”“開髖”主題課,就有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針對某個特定關節的“集中練習”,是否已經不再是“適中”的?我就曾在開髖主題課上,意識到“打開”過多了,不過問題已經造成。


我給孩子買了一本身體科普書,驚喜地發現其中的描述相當生動。比如他們描述關節的時候,打了這樣的比方:


“確保不同程度穩定性的同時,大多數關節僅以比兩個小冰塊相互滑動還要小的摩擦力,承載一塊骨朝另一塊骨移動時產生的碾壓力和撕扯力。”


從中我們還知道:


人體最靈活的關節是肩關節,也是穩定性最差的關節。考慮到這一點,肩部練習不能傷害到穩定性,因為它的穩定性已經是人體最差的了。

對話“中國第一軟妹子”:我們追求柔軟,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髖關節的靈活度,明顯比肩關節差很多,但這對我們來說非常幸運,因為當我們站、走、跑、跳時,髖關節穩定性更佳。支撐和移動人體,需要穩固和動力,骨盆、股骨同包覆著它們的肌肉、肌腱和韌帶,就具備這兩種特質。因此當涉及髖部練習,同樣不能傷害穩定性,因為穩定性是它的首要“設計目的”。

對話“中國第一軟妹子”:我們追求柔軟,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是膝關節,一系列韌帶保證了力量和穩定性,其中髕韌帶是強有力的腿部肌肉肌腱的延伸,它可以將膝蓋拉直。其他外側韌帶,填補著不完整的關節囊的縫隙,防止膝關節朝錯誤方向彎曲。在膝關節內部,X狀的十字交叉韌帶,防止股骨和脛骨的表面前後滑動。所以涉及膝蓋的時候,我們該思考的是什麼呢?

對話“中國第一軟妹子”:我們追求柔軟,是不是誤會了什麼?

▲關於膝關節,講一個有趣的文學典故。伊塔洛·斯韋沃是上世紀最出色的小說家之一,他是意大利人,在文學上屬於大器晚成,60歲後才寫出成名之作《季諾的意識》。故事裡的季諾患有疑病,他聽一位研究下肢解剖學的老同學說,你邁一步的間隔不到半秒鐘,在這期間會有54塊肌肉參與運動!於是季諾對身體的複雜性憂心忡忡,連走路都成為“令人痛苦的負擔”……


這都是寬泛地說人體,沒有區分男女。與一般印象相反,力量與穩定性是女性格外需要注意的,特別是隨著年齡增長,更是如此。


通常女性力量不如男性,而柔韌性好一些。進入更年期,要加入更多力量練習,此時的穩定性是保證生活品質首要的因素,伸手碰不到腳趾倒沒什麼。


重點在過程,而不是結果


“我還抓不到腳趾。”這句關於瑜伽的喪氣話,我也說過。體式做出來的樣子,是練習的“結果”。但是實際一點說,這個結果似乎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重要。


即便不能把雙腳放在頭後面,也可以收穫瑜伽的益處——很多資深老師這樣講過。印在書本上、牆壁上的體式圖,正如一幅名人字畫,是創作者出於自由表達的意願,通過一個真正使其陶醉其中的過程,產生的一個“結果”。所以體式——或者如前所說的拉伸——收益是來自於過程,而不是可以拍照的那個“結果”。


從這一點來說,因為不同人身體的差異、年齡、練習程度等等限制,導致我們其實做不到與大師體式圖一樣的“結果”,但是探索那個樸素卻充滿驚喜的過程,才是讓瑜伽值得去嘗試,也值得我們這樣不厭其煩、長篇大論的理由吧。


警覺思想上的“鋼筋混凝土”


前文提到“關節的靈活度與穩定度,就像陰與陽”,而在我們的頭腦層面,也有另外一對“陰與陽”:思想上的原則性與靈活性。正如國際知名瑜伽導師Kathryn Budig所說:“瑜伽增加的不僅是身體上的柔韌性,還包括看待問題的靈活性。”


至少在喚醒沉睡的肌肉這些層面,瑜伽的體式就不可能是無知無覺的,不可能是機械性的,換句話說,它是為了打破平日的“習以為常”。而將其作為一種機械性練習的話,往往伴隨著思想上的缺乏反思,滑入另外一種僵緊狀態。


日常體式練習的程式化,或許就是其中一種值得警覺的狀況。另外還有一種關於飲食的,我們不難看到這樣的斷語:“人類的食物中最好不要添加任何肉類……茶、咖啡、可可、軟飲料和酒精必需被當成毒品,它們對身心健康都有害。”


在這裡面,是不是能讀到另一種“鋼筋混凝土”的意味呢?


PS:最後,感謝魏煒老師,為我們提供了專業柔術表演者的視角,從觸摸人類極限的柔軟度實踐中,我們可以思考作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追求的“柔軟”到底是什麼,“柔軟”在瑜伽的語境裡,到底是什麼。


The flexibility myth(by Sandra Carson)

《瑜伽3D解剖書》,Ray Long著,賴孟怡譯,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瑜伽解剖學》,Leslie Kaminoff、Amy Matthews著,黃海楓譯,人民郵電出版社

《瑜伽全書》,Kathryn Budig著,陳超琪譯,人民郵電出版社

《人體運轉的秘密》,大衛•麥考利、理查德•沃克著,王啟榮、覃璐譯,現代教育出版社

《呼吸的科學》,威廉•沃克•阿特金森著,邱宏譯,天津人民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