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學校的教學質量下滑,是校長的主要責任還是分管教育的副校長的主要責任?

easyAI教育


一所學校的教學質量下滑,是校長的主要責任,還是分管教育的付校長的主要責任?

在一個學校,校長是法人代表,校長有權分配老師課務的權利,有合理使用學校的經濟的權利,有權制定學校的具體政策法規等權利。學校的一切工作都是在校長領導下,完成的。

學生的教學質量,是學校的命根子,沒有教學質量,這個學校什麼都不是,學校教學質量如果下滑了,主要責任一定是校長。雖然付校長是抓教學質量的 ,但是校長的主要工作就是抓教學質量的付校長只是協助校長工作的。

一個學校的教學質量如果出現下滑,那肯定是學校中某些原因照成的,什麼原因都和校長有關。校長在管理方面肯定出現了問題。所以,主要責任仍然在校長。

校長在學校有各種權利,所有校長就擔負著很重要的責任。教學質量更是如此。

校長丟掉了學校的教學質量,那這個校長一定不是一個好校長。學校沒有教學質量,說什麼都是空話。


馬萬富


校長負責學校的工作,教學質量不好了,按道理應該是校長負責才對,但事實上,也要校長有擔當才可以實現,否則,後果很嚴重。

來看個真實例子。

我們學校新來了個校長,是從城裡一所中學空降來的,從來沒有擔任過行政職務。來了以後誇誇其談,說他在原來的學校當數學老師如何如何厲害,要給全校老師做表率,要上兩個班的數學課,還要當班主任。

到現在三年了,他說的這些話都沒實現。最搞笑的是第一年來了,我們學校本來是鄉鎮學校教學成績數一數二的學校,自從他來了就變成了倒數第一二,他把責任推給管教學的副校長,利用關係把這位副校長調走了。

這個學期開學後就說:“我以後的工作主要抓教學,我親自抓。”然後安排教研組搞一堆沒用的形式主義,現在又把教學方面的事都交給教務主任來安排了,按照慣例,這次教學質量倒數,教務主任要倒黴咯。

這樣看來,一個沒擔當的校長是不會對自己行為的過失負責任的。


指間清風繞


主要是校長的責任。

我1989年參加工作,在一個鎮的一所單設初中教書10年,經歷過王、肖、劉、羅四任校長,親眼目睹我們學校的浮浮沉沉。

1989年~1992年,是王校長,學校教學質量年年全縣7所單設初中第一名。王校長起到模範帶頭作用,親自擔任一個班數學教學;王校長關心青年教師的婚姻大事;王校長常常找青年教師談心等等。所以當年他當校長期間,學校老師工作認真,教學質量節節攀升!1992年秋,王校長調到縣教育局擔任教育科科長。

1992年~1994年,是肖校長,學校教學質量依然保持不錯,年年同類學校第一。肖校長真的知道我們年輕人什麼時候需要錢,在最需要錢的時候,他往往給每個老師發20~30元錢,那個時候20~30元錢可以吃十天半個月的。1994年秋,肖校長調往一所職業中學擔任校長。

1994年~1996年,是劉校長,學校教育質量急劇下滑!劉校長最大的特點就是開會罵人,有一次,一個老師有些錯誤,劉校長在會上說:“吃屎💩的把拉屎的怎樣怎樣了……”那個意思就是老師是吃SHI的,他是拉屎的!當場所有老師都起立,離開了會場,讓所有領導在臺上,下面一個老師也沒有了!

1996年~1999年,羅校長擔任校長,教學質量又恢復到全縣第一!羅校長最大的特點就是有耐心,與教師談心不知不覺就兩三個小時。所以老師一般不敢懶散,最怕他找你談心了。他不會批評你,反正就舉例哪些現象好,哪個教師怎麼成長為優秀老師的等等等等。

由以上四個校長的不同工作方式可以發現,關心教師的校長、以榜樣引領老師的校長,學校教學質量很好!而只是開會就罵人的校長,恰好沒有本事,把學校越搞越糟糕。

因此,一個好校長就有一所好學校!


平淡是真oymlq


一定是校長的責任。

我想到了曾經工作過的一所中學。當年,那所中學校長是一位愛崗敬業的校長,他業務嫻熟,一直緊守在教學第一線,尊重老師,民主治校。學校在他帶領下,連續三年獲得縣考評第一名。

他被調到教育局擔任更為重要的領導工作。接任他職務的是一位本校的副校長。大家對他知根知底,壓根就是一個不學無術之人,吃喝嫖賭,只是因為上面有人,所以校長的職務才落到他頭上。

他上任之後,首先是打擊異己,把那些曾經反對自己的老師能排擠走的排擠走,排擠不起就調到後勤。

大搞基建,把前任校長鋪的路、拉的圍牆全部推倒重建。其實,那些路還依然平整,圍牆依然牢固。

不僅如此,還和一個女教師大搞曖昧,弄得滿城風雨。被女子丈夫打上門,校長門牙被打落兩顆,最後驚動了警方,介入處理,事情才總算平息。

一個學校不到一年被他弄得烏煙瘴氣,人心浮動,校風、學風一塌糊塗,優生紛紛往別校轉,差生也紛紛露頭。學校考評由正數第一變成倒數第一。

後來,該校長搞基建的貪墨行為敗露,最後鋃鐺入獄。後來,又調來一位校長,學校才慢慢地又回到正軌,教育教學秩序才又恢復正常。

從這個案例,可以證明,一個學校的好壞直接取決於校長。一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所以一個學校的校長才是學校發展的關鍵。


青衫李探花


作為高中學校的管理層,雖然沒有分管教學,但是根據我的瞭解,一所學校的教學質量下滑,校長和分管校長都有責任。

下面談談我的看法:

首先要搞清楚教學質量下滑的原因

教學質量下滑,無非與下面幾種原因有關係:

  1. 教師的教出現了問題。集體備課流於形式,課堂教學質量不高;導學案設計不夠精細,學生訓練針對性差;作業佈置是否存在無政府狀態,各科拼命壓作業或者根本不佈置作業、不批改作業;平時的單元測試、周測、月考次數是否有序等。

  2. 學生的學出現了問題。有時候教師的教雖然沒有問題,但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較差同樣會影響到教學成績。比如,整個學校的學風如何,考風如何,學生在教室裡學習的主動性如何等。課間教學樓上就像趕大集一樣,自習課上亂哄哄的不安靜,上課的時候學生打盹睡覺,老師佈置的作業不能及時完成等。

這兩方面的問題當中,教師的教沒有疑問,與分管教學的副校長有關係;學生的學出現了問題,與學校的管理有關係,與分管管理的副校長有關係。

其次要搞清楚校級領導分別承擔的職責

校長主持學校的全面工作,這毫無疑問。一般而言,學校還會設三個副職,一個分管教學,一個分管管理、後勤,一個分管行政事務。

一所學校辦學質量的好壞,在外界人看來都是校長的,教學成績好說明校長的工作能力強,教學成績差說明校長的能力差,很少有人去考慮到副校長。

其實,對外界來說,副校長是藏在幕後的。

有些校長是業務型的,有的是外交型的。

對於外交型的校長,很少關心教學業務,很難下沉到教學一線,對具體的教學工作也沒有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學成績下滑了,與分管教學的副校長是有密切關係的。

對於業務型的校長,平時深入教學一線,參與學科、級部的教導會、成績分析會,甚至對教學直接提出自己的主觀意見。對於副校長,只能執行一把手的建議和意見。這種情況下,教學成績出現了下滑,第一責任人當然是校長,第二責任人是分管教學的副校長。

教學成績是一所學校的生命線。一所學校的教學成績出現了下滑,說明這所學校的教學管理一定出現了問題,一把手和相關副校長都要進行反省,找出不足,對症下藥,及時進行彌補。而不是相互推卸責任,既不利於班子內部的團結,也不利於教學成績的提高。


我是朗月寒雪,歡迎關注,一起聊教育。


朗月寒雪


主要責任在分管教學的副校長和教導主任。校長總管全局,副校長和教導主任才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朋友告訴我有一位校長,教學主課,教學方面是能手,人也比較正直,但他沒有培植自己的心腹,不拉幫結派,而幾位副校長教導主任拉幫結派和校長對著幹,小人得志,整個學校就是這幾位小人的天下,由於權力小人把持,所以沒有公平可言,正直的老師怨聲載道又無可奈何,上樑不正下樑歪,老師也無心教學,有的在網上賣狗皮膏藥,有的晚上跑網約車……就是很少人抓教學的,教學質量怎麼能提高?


用戶3632624992514


不會下滑的。校長、老師整天把絕大多數時間用在教研和培訓上了,忙極了,什麼國家級、省級、市級、區級、大學區級、校級、年級組級科研課題,教師培訓。除此之外,準備各種各樣的優秀模範材料,什麼教學能手、什麼教學骨幹,什麼學科帶頭人,各種國家級,省級……,補照各種照片,計劃、總結方案、反思、體會……各種優質課,教學質量怎麼會下滑呢?


思無邪151738420


學校教學質量下滑的主要責任當然是校長。

當初

博古掌管中央大權時,把一個好好的中央蘇區弄丟不說,又將八萬多中央紅軍帶成三萬多,不是遵義會議取消了其領導資格,整支紅軍隊伍都將被他帶沒,也許中國革命就因此失敗了。後來換成毛主席指揮紅軍,雖也經歷了不少艱難曲折,但毛主席以其超常的智謀和人格魅力,使革命隊伍逐漸發展壯大,從勝利走向勝利,最終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偉大勝利。

北大在蔡元培以前不過就是一所權貴子弟混文憑的流氓學校,十分腐敗。1916年,蔡元培先生被任命為北大校長,倡導“思想自由、兼容幷包”、科學和民主的思想,從而奠定了北京大學的學術精神,北大也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五四愛國運動的發祥地。美國哲學家杜威對蔡校長有高度評價:“以一個校長身份,而能領導那所大學對一個民族、一個時代起到轉折作用的,除蔡元培而外,恐怕找不出第二個。”

李金池先生在衡水中學創造的享譽全國的“教育神話”想必大家都知道,他使衡水中學從一個農村地區的薄弱高中迅速崛起為一所全國名校,成為“全國基礎教育的一面旗幟”。

……

這些事例告訴我們,一支隊伍、一個組織,其領頭人是多麼的重要。馬克思主義強調群眾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動力,但是,如果沒有領路人,群眾的力量再大,也聚不起來,就算聚起來了,推動的方向不對,不團結協作,也會將歷史推去別的方向。

我認為,一個校長對一個學校的決定作用應體現在:

一是抓住機遇,正確指引學校發展的方向;

二是凝聚人心,使大家既能齊心協力,又能積極奮發;

三是善於用人,幹部、老師的選用,要能人盡其才,而不能任人唯親、任人唯諂;

四是以身作則,其德行和才幹都應是全校師生的榜樣;

五是公平公正,讓人信服。

當然,我沒當過校長,也沒有當校長的本事,要我講當校長的方法,那定會讓人笑掉大牙。但我堅信,一個學校的成敗,校長是起決定作用的。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非常名z


我覺得全是校長或主管教學的副校長和教務主任的責任。一、用人不當(唯親唯友唯關係而用),直接導致教師上課情緒化。

二、課時分配不公(有償超課時補助)直接導致教師上課情緒化。

三、臨聘教師攪局,臨聘人員是為了等機會才來代課的,不會一心一意為學生學習而努力工作,而這些人的到來大部分恰恰又是通過領導的私人關係才能進來的,所以有人說“臨時代課老師都很牛,有說幹就幹說走就走的自由,惹不起”!直接導致教師教學情緒化。

四、領導私心太重,享受在教師前,吃苦在教師後,成績裝在自己兜裡,責任推到教師身上,直接導致教師教學情緒化。

五、領導之間互相吹捧,不實事求是看問題,處事不公,一人獨大,偏聽偏信。直接導致教師教學工作情緒化。

綜上所述,一所學校,教學成績的成敗,於學校領導的工作作風有著直接關係。


田邊守望


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學校的一切工作,校長都有責任去努力做好。

分管教育的校長是專門負責學校教育教學日常事務的,教學質量跟不上,理應負直接的(主要)責任。

校長(法人代表)負有間接作用,承擔用人不當或不善管理的責任,要指導和督促副校長工作,要全局把握教育教學工作,在制度建設和人事安排、校務管理上負有領導責任。

校長是學校法人代表,學校的具體事務雖然各有分工,但各方面出了問題,校長都有連帶的不可推卸的責任,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領導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