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人物裡,你認為作者對哪個人物形象塑造的最成功?

腹黑的小憂鬱王子璇



《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是我國古典長篇小說的四座豐碑,都有著極高的文學水平和藝術成就,其細緻的刻畫和豐富的內涵為歷代讀者所稱道,小說中無數個個性鮮明、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這些男男女女、大大小小的人物中,一個出場不多、身份不高的小人物卻給讀者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那就是紅樓夢裡的劉姥姥。她神采獨具、個性突出,是一個成功的小人物形象。

一是不畏困苦的堅韌。在中國傳統的農民身上,先民留下來的最寶貴的品質之一就是面對困頓時不屈不撓的堅韌,這也是人類得以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劉姥姥是一個鄉村貧苦農婦,在困苦艱難的生活中積攢了樂觀的生活態度和莫大的生活韌勁。在女兒家“家業蕭條”之時,她並不是倚老賣老地坐享其成,而是發揮餘熱,“一心一計,幫趁著女兒女婿過活起來”。

因為“天氣冷將上來,家中冬事未辦”,女婿狗兒在家閒尋氣惱,劉姥姥不是同樣的唉聲嘆氣,而是好言相勸、加油打氣,“守多大碗兒吃多大的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在女兒女婿都礙於情面不願去榮國府這樣的侯門深府要救濟時,劉姥姥主動作為,“倒還是舍著我這付老臉去碰一碰。果然有些好處,大家都有益;便是沒銀子來,我也到那公府侯門見一見世面,也不枉我一生”。

面對生活的困苦,上了年紀的她並沒有消極退縮,以一副辦法總比困難多的態度,積極面對,大膽嘗試,真是令人佩服。


二是大智若愚的世故。在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時,書中有這樣的表述“那劉姥姥雖是個村野人,卻生來的有些見識,況且年紀老了,世情上經歷過的”,這幾句描述說明了劉姥姥雖為一個村婦,卻是有一定的情商和飽經滄桑的世故。

在一進榮國府時,她表現的極盡“卑躬屈膝”。榮國府門口那些挺胸疊肚、指手畫腳的豪奴,對劉姥姥小心翼翼的問詢“不瞅睬”,劉姥姥並不氣餒,最後成功找到了周瑞家的。面對年齡比她小很多、且是奴才身份的周瑞家的,劉姥姥也是陪著笑臉,稱呼其為“你老”。

在二進榮國府時,劉姥姥的情商和世故表現的更為盡然。當她被領到賈母面前時,不等人介紹,便斷定那個上榻歪著的、有紗羅裹的美人丫鬟捶腿的老婆婆便是賈母,“忙上來陪著笑,福了幾福”,張口閉口恭維賈母為“老壽星”,奉承的賈母心花怒放,當即請劉姥姥“住一兩天再去”。

當劉姥姥看到賈母對她講述的鄉村中所見所聞的事情聽的饒有興趣時,甚至“這些哥兒姐兒們都愛聽”,為了取悅他們,“便沒了說的也編出些話來講”。

在大觀園的宴席上,劉姥姥明知大家把她當成了“女篾片”,還是極力迎合,鳳姐將一盤子花橫三豎四的插在她的頭上,她自嘲道“我這頭也不知修了什麼福,今兒這樣體面起來”。

最後,捉弄劉姥姥的鳳姐和鴛鴦不好意思了,劉姥姥卻說:“姑娘說那裡話,咱們哄著老太太開個心兒,可有什麼惱的”。對大家的捉弄,劉姥姥心知肚明,卻裝聾作啞、大智若愚。

第二次去榮國府,雖“憨態可掬”卻能“左右逢源”的劉姥姥,收穫了更為豐厚的銀錢和物件,榮府還專門派了小廝和車輛送到了家,其飽經滄桑的世故和投其所好的智慧,是她“成功”的重要原因。


三是不失本色的質樸。劉姥姥是實實在在的莊稼人,在富貴的榮國府裡她不掩飾、不造作,一言一行都帶著貧苦農民的真實質樸。

在對酒令的時候,賈府的太太小姐們都是文縐縐的引經據典,劉姥姥“本色”相對,說出了諸如“一個蘿蔔一頭蒜”、“花兒落了結個大倭瓜”等詼諧幽默的詞句,可以說是充滿了泥土氣息,全是莊稼人本色,真實之極,得體之至。

劉姥姥看到那造型可愛、玲瓏剔透的小面果子,絲毫不掩飾自己的見識淺的尷尬,“我們那裡最巧的姐兒們,也不能鉸出這麼個紙的來。我又愛吃,又捨不得吃,包些家去給他們做花樣子去倒好”,顯得直率樸實。

在瀟湘館中跌了跤,劉姥姥連忙自己爬了起來,賈母說讓丫頭為她自捶一捶,劉姥姥道:“那裡說的我這麼嬌嫩了。那一天不跌兩下子,都要捶起來,還了得呢”。

當小鴿子蛋掉落地上的時候,劉姥姥趕緊去撿拾,嘆息:“一兩銀子,也沒聽見響聲兒就沒了”,體現了劉姥姥作為貧苦農人的節儉。


四是知恩必報的仁善。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劉姥姥在一進榮國府打秋風成功之後,離開的時候還不忘把討來的銀子,拿出了一塊銀子給周瑞家的,以給孩子們買果子吃為由行酬謝引見之勞。

榮府之於劉姥姥的施捨,不及九牛之一毛,但對於窮苦的劉姥姥來說卻是天大的恩典。受到榮國府的接濟之後,劉姥姥一家度過了難關,生活狀況略有好轉,就想著到賈府表達謝意。

“今年多打了兩石糧食,瓜果菜蔬也豐盛。這是頭一起摘下來的,並沒敢賣呢,留的尖兒孝敬姑奶奶姑娘們嚐嚐”。雖然這些東西在富貴的榮國府之中是不上眼的,但是卻是劉姥姥知恩必報的美好而樸素品質的體現。

在高鶚的續寫中,寧府被抄、榮府敗落,附炎趨勢之人都避之不及、落井下石。當劉姥姥聽說賈府被抄、賈母病逝,便匆匆忙忙地趕來看望弔唁,這份關心是不帶任何功利的、是從心底生出來的真誠。

身染重痾的鳳姐,自知時日不多,自己唯一的女兒巧姐便是她最大的牽掛,賈府泱泱眾人,她卻將巧姐託付於劉姥姥,可見她對劉姥姥人品的認可。當巧姐將遭不測之時,劉姥姥伸出援手、巧施計策,幫助巧姐躲過了一劫。

“患難見真情”,劉姥姥趨人之急、脫人之厄,充分展示了她的人格之美。在電視劇87版《紅樓夢》中,劉姥姥不辭勞苦,多方打聽找到了巧姐被賣之處,毫不猶豫地變賣家產,將巧姐從煙花巷贖了出來。劉姥姥重情重善、有始有終,實在難能可貴,令人敬佩。

誠然,劉姥姥這個來賈府打秋風的鄉村積年老寡婦,是以看似“小丑”的形象出現的,相對於賈府裡那些斯文知禮之人,她顯得愚笨可笑,但正是她粗鄙的外表卻有著仁善的內在,更突顯了人性的可貴。與那些外表光彩、內心醜惡的斯文貴族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極大地增強了《紅樓夢》的諷刺和批判意義。


少讀紅樓


四大名著裡塑造最成功的的人物是孫悟空。

下至三歲頑童,上至耄耋老者,沒有不知道孫悟空的。孫悟空老少皆宜,男女通吃。

對於孩子來說,孫悟空是理想。

孫悟空有七十二變,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可以帶著自己的夢想飛奔。小時候就想成為孫悟空,一個筋斗雲就可以去外面看看,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大海、看看沙漠、看看大漠孤煙直,看看長河落日圓。


對於老人來說,孫悟空是知己。

老人經歷了所有的事情,回過頭來看世界,就如同被壓在五指山下,五百年的孫行者。通透了許多,不會再冒失地與當權者為敵,不會藐視任何人。孫悟空跟著唐僧取經後,很少莽撞,對於妖怪,也不一棒子打死。哪個妖怪有後臺,就找其後臺來給它領走。老人們懂孫悟空的世故,他們可以成為知己。

對於男人來說,孫悟空有著超強的能力。

天上、地下、海底統統吃得開,到處都有他的朋友。到哪裡求人,都不會低聲下氣,明明求人辦事,卻彷彿別人做錯了,反過來跟著大聖去捉妖。孫悟空不用委屈求全,男人做到這個份上,就夠了。因此男人們羨慕孫悟空。

對於女人來說,孫悟空簡直是偶像。

他無所不能,不會讓自己的女人受委屈;孫悟空不好色,他不會朝三暮四,不會找小三;孫悟空重情重義,對自己,對自己的家人一定會很好;孫悟空愛孩子,他對小猴子非常照顧,就連大鬧天宮,都想著給自己的孩兒們帶點好吃的。所以孫悟空會是一個好丈夫、好女婿、好爸爸。孫悟空值得託付終身。


潤楊閬苑


我認為:四大名著各部書中主要人物都塑造地非常成功,活龍活現,扣人心絃,記憶猶新,感人肺腑。尤其在《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的藝術形象上,更為突出,他寄託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作為一個賢相,他有感於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對蜀漢竭盡忠誠,在與劉備共圖王霸事業中而奮鬥一生。他不僅有遠大的政治報負,還有驚天緯地之才,精通軍事丶政治,通曉天文丶地理,知識淵博,才華出眾。“隆中對”顯示了他據蜀丶聯吳丶抗魏的長遠戰略思想,奠定了三國鼎立的理論基礎。初出茅廬,於博望坡出奇制勝,顯示了他卓越的軍事才能。舌戰群儒,爭取了東吳強大力量的聯盟,草船借箭丶借東風丶空城計等更顯示出無以倫比的智慧。,特別在劉備死後,繼承者劉禪又十分昏庸,他獨立支撐了這困難的局面,安居平立路丶七擒孟獲丶六出祁山,雖寸土未得,無功而返,但他那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是可圈可點。他那種赤心無二,不怕任何困難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塑造了封建時代人民幻想的“賢相”典範。在整個描寫過程中,他和心胸狹窄的周瑜,優柔寡斷的袁紹,詭譎奸詐的曹操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雖然我讀了《三國演義》多少遍,但還想再看一看描寫諸葛亮的主要章節。他那此激動人心的場面使我久久不能忘懷。


荷蘆塘


我覺得四大名著里人物形象塑造最成功的就是臥龍軍師諸葛亮!

確切來說,《三國演義》裡塑造的諸葛亮都不是人,

簡直是塑造了一位深謀遠慮,能掐會算的活神仙!

正是因為書中寫的太神了,讓人們都普遍有了這種錯覺,

什麼不出隆中已定天下三分,什麼七星臺巧借東風,火燒赤壁臥龍功等等

連燃燈續命之術都會,連弩機關術也通,八卦陣裡顯神通。

影響了後世許多小說家,藝術家紛紛化用諸葛之名,孔明之智都成了每位軍師的標籤

不效仿諸葛亮好像就不是一個合格的軍師,不是一個擁有智慧的人!

比如《隋唐演義》裡有神機妙算的徐茂公自稱有武侯智謀,

比如《小五義》裡小諸葛沈仲元,《書劍恩仇錄》裡的武諸葛,

《水滸傳》裡害人軍師吳用都身著諸葛先生打扮,手拿羽毛搖扇。

諸葛先生自出隆中,嘔心瀝血為蜀漢江山大業忙碌,事必躬親,

最後積勞成疾被司馬懿活活熬死在五丈原!正是: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聽說當年唐國強老師飾演諸葛亮,拍到五丈原諸葛歸天的時候

就有當地村民自發下跪拜祭,敬佩諸葛功德。

可見諸葛軍師“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更多三國話題,請關注“槑烎夶


槑烎夶


四大名著裡要說哪人物塑造的最成功。那要說得人物太多了,(僅代表個人喜好)我就每本說一個代表,紅樓夢裡最成功的要屬王熙鳳,世家大族出生,貌美如花,風情萬種,性格潑辣,果斷且又精明強幹,能說會道,世故圓滑,八面玲瓏。就這樣的一個在寧榮兩府遊刃有餘,當家理財厲害女子,最後病死,一床破草蓆一卷,草草掩埋。落得個這樣的結局。

西遊記裡就是豬八戒了,一個很有爭議的人物,好吃懶做,貪財好色,貪生怕死,推卸責任,和孫悟空藝高膽大,恩怨分明的大英雄形象不同。雖然缺點眾多,但是八戒卻很可愛,取經過程中笑料不斷,經典眾多,一舉一動很有意思,是裡面的開心果,在菩薩點化,師傅苦口婆心,師兄管制,師弟的勸說下堅持下去,取經成功修成正果。

水滸傳裡的黑旋風李逵,他在裡面著墨眾多,性格急躁易怒,

耿直,淳樸,莽撞,仗義疏財,心粗膽大,率直忠順。,相貌粗魯不堪,黑壯黑壯。前期沒有上梁山,有很多缺點,比如流氓習氣,破皮無賴,

賭博,搶劫,他卻覺得理所當然,做人不厚道,嗜血成性,作戰勇敢卻喜歡濫殺無辜。沒有主見,事事聽從安排,表面看他在梁山起義裡具有反抗精神,實際他缺乏思考。一個轟轟烈烈,熱血好漢沒有戰死沙場,最後卻窩窩囊囊死在一杯毒酒下,而且還是自己最信,任崇拜哥哥宋江之手,很是諷刺。

三國演義最喜歡的是長勝將軍趙子龍了,武藝超群,忠厚,重情守義,有勇有謀,膽識過人,虛懷若谷,三軍英才,當世良將,寬厚大度。堪稱三國裡完美主義英雄。且高大雄偉,濃眉大眼,相貌堂堂,氣籲軒昂。先率眾投奔公孫瓚,後跟隨劉備,兩扶幼主,克定禍亂,最後壽終正寢,死後被追諡忠順候,千古留名,青史留功。


嫋嫋江南雨


本人認為四大名著里人物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是《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形象。

可以說,《三國演義》的藝術力量把一個歷史上的真實人物一步步塑造成了一個萬眾崇拜的神靈,關羽死後在佛教和道教中都被尊為了神仙。在佛教中為珈藍神,地位並不算顯赫,一些佛寺十八伽藍中便有他的塑像。而在道教中,關公則是重要神靈。從宋代始封“義勇武安王”;元明都有封號;至清乾隆時,更被尊為“忠義神武靈佑關聖大帝”。

稍微總結下,大抵原因有四個:

一是、外貌描寫和身世敘述。“身長九尺,髯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按照現在來看1米9左右的身高,十足美男子萬人迷。

二是、武藝和戰功的表述。“溫酒斬華雄,河北英雄皆喪膽;單刀會魯肅,江南名士盡寒心”。除此之外,虎老三英戰呂布,白馬坡斬顏良,延津渡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襄樊大捷,刮骨療傷,水淹七軍等一氣呵成,毫不含糊,若非神人,怎有這般手段?

三是、品格上的塑造。歷史上武藝高強的大有人在。光憑武藝還成不了神。千里走單騎的一些細節,比如曹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故意安排叔嫂同住一室,暗中觀察,但見關公秉燭立於戶外,一夜未睡,毫無倦色。把個曹操羞愧的無地自容。曹操一計不成又施一計,將赤兔馬送給關羽,以為可以收買人心,誰知關公卻說,有了寶馬可以更快地回到哥哥身邊。乃至華容道有意放曹操一馬,無一不是大書一個“義”字。後世百姓更重視“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道德原則,放曹,那叫“義釋”。於是,一個義薄雲天,集所有美德於一身的高大形象樹立起來——義絕關雲長!

四是、神秘現象的渲染。比如關羽夜下斬貂蟬(斬個影子,貂蟬就死了),最玄的是關公顯聖:關羽死後,陰魂附於仇人呂蒙身上,讓他七竅流血而亡。在曹操面前,首級“目開口動,鬚髮皆張”將曹操嚇個半死。

通過一部小說的演繹,關羽被升格為神靈,你說是不是四大名著中塑造最成功的一個人物呢?


70後大叔講歷史


現在無論是影視作品還是文學作品,流行兩個詞,“黑化”和“洗白”,就是說在塑造人物時,往往喜歡讓某個角色設置中間產生重大轉折,可能好變壞,也可能壞變好,以此來體現人物的複雜性。這一點,在四大名著中較少使用,一般來說人物一出場就定性了,不過,仍然有少數人物形象從出場到結束,人物個性和思想會有逐步的改變和進步,這樣人物不再是一成不變的簡單形象,讓人印象深刻,在這方面,塑造最成功的我認為是《水滸傳》裡的武松。

有人說,武松不是打虎英雄嗎,是勇猛的代表,但若仔細看裡面對於武松的描寫,會發現武松從出場到結束不僅為人處世方面有很大改變,而且思想也發生了重大轉折,這樣的描寫不僅在《水滸傳》中是罕見的,就算在整個四大名著裡也是少數,這樣一來,武松的形象就十分飽滿起來,看起來也格外有意思。

少年武松,魯莽衝動愛闖禍

武松第一次樓面是在柴進府上,那時候宋江恰好也在,一不留神踩了一個大漢火盆,對方火冒三丈,就要揍宋江,這個大漢就算武松了。武松為啥流落到柴進府上呢,原來是在老家跟人爭鬥,他以為把對方打死了,怕吃官司就跑路柴進府上,後來聽說打倒那人沒死,就準備走了,這時候正好遇到宋江。宋江這個人特別喜歡結交江湖好漢,一看武松儀表堂堂,不是凡人,當即十分高興與之結交,武松本來很生氣,一聽對方是大名鼎鼎宋江,而且對方那麼客氣,也就沒脾氣了。這也就是武松的初步印象:一個魯莽暴躁的愣頭青,一言不和就開打。不過宋江看重他的勇猛,竭力與他交好,兩人結拜為兄弟。


打虎英雄武松,冷靜睿智,有禮有節有血性

後來武松路過景陽岡,店家竭力勸說武松不要一人過岡,因為當地來了一隻大蟲,不知害了多少人,武松當即表示不信,看的出來,武松性格多疑有主見,而且十分自信。後來果然遇到老虎,武松赤手空拳一頓操作,打死了老虎,受到了獵虎們的一致感激和讚歎,受到了當地知縣的嘉獎一千貫錢,然而武松這時候一個操作讓人由衷佩服,他把嘉獎的錢全部分給了當地獵戶,這個舉動讓知縣和眾人都十分受用,知縣看他勇猛好義,就讓他做了都頭。按照道理來說,武松從小跟殘疾哥哥長大,沒怎麼見過大錢,而且他平日裡喜歡喝酒吃肉頗費錢財,如此一大筆錢居然可以棄之不顧,這用的表現實在是高風亮節。自打當了都頭以後,武松一改之前愣頭青的個性,治安巡邏,樣樣事情都辦的的妥妥當當,而且言語得體,好似當過好多年都頭似的。這可以說武松是個十分聰明之人,他可以很快的適應新環境新身份。另外一點,武松從小跟著哥哥在市井廝混,卻能夠識文斷字,也是難得,對他來說,當都頭是一個十分好的出路了,他自然分外珍惜。這個時候的武松,對於在官府當差,是十分樂意的。

等到武大郎被西門慶潘金蓮合謀害死,武松的表現更能看出他的改變,要是按照早前他一言不和就開打的性格,他應該直接殺死西門慶潘金蓮報仇,但是武松卻沒有這麼做,從懷疑到蒐集證人證據,武松進行的是有條不紊,後來報官因為知縣收了西門慶銀子不了了之,武松這才決定自己動手。即便如此,他也是找好證人,讓潘金蓮寫好認罪書才動手殺人。報仇結束以後,武松主動投案自首,可以說整個過程有力有禮有節有血性。也正因為如此,武松判罪相對較輕。

殺西門慶跟潘金蓮,是武松以後落草的一個轉折點,但是這時候他並沒有落草打算,即便殺人依舊錶現的十分冷靜剋制,那個時候有本事的囚犯還是有很大機會再被官府重用的,武松並沒有放棄希望。在發配路上,武松的痞性爆發,好好教訓了一番賣人肉包子的孫二孃,看得出來,武松依舊保持著當年市井廝混時候的特點,但是他知道很好的把控自己,什麼時候可以釋放什麼時候需要剋制掌握的遊刃有餘。而且武松那時候並不弒殺,孫二孃最後要結果押送武松的兩個公差,武松因為路上人家對他不錯,直接求情放過了他倆。


遭遇陷害的武松,冷血弒殺,但依然對朝廷抱有幻想

再到後面就是打蔣門神後被張都監陷害一事了,張都監憑什麼可以陷害武松呢,一個是他假意對武松很好,武松這個人有個特點,就是受不了別人的好,別人敬他一尺,他還人家一丈,所以武松就放鬆了警惕。另一個就是張都監許諾武松在他手下做事,這樣武松就可以再做回當差的,這也是武松十分樂意的。正因為如此,武松才入了他們的套,再次被陷害入獄。這一次,他們是明顯要置武松於死地,不僅買通押送武松的兩個官差路上結果武松,還安排了蔣門神的兩個徒弟幫忙,不過武松何等神勇,直接殺掉這四人,問出了緣由。武松向來是有仇必報的主,他躊躇一陣,當即決定殺回去,血濺鴛鴦樓,什麼蔣門神張都監張團練,甚至包括張都監一家上上下下,統統殺死,這時候的武松像一個殺神。

手刃仇人固然大快人心,但是這時候武松的官府之路基本也就葬送了,這時候的武松十分迷茫,他不知道將來該怎麼辦,剛剛殺了那麼多人,出了一番大力,身心疲憊再加上內心苦悶,居然著了道,被人綁起來,後來才發現又是孫二孃張青乾的勾當。那時候他們早已經結拜兄弟,一看這不是武松嗎,趕緊鬆開,孫二孃張青給武松指了一條路,就是去二龍山落草,這也是他當時最好的出路了。想想看,武松從一個小混混變成官府都頭,後來入獄,然後再次得到官府賞識,最後才發現這居然是一場欺騙,被迫走上了落草的道路,要說沒有一點憋屈都沒有,那是不可能的。雖說孫二孃張青給他指了一條路,武松內心未必十分樂意,因此有點破罐破摔的意思,一路上尋釁滋事,喝的酩酊大醉,大鬧孔家莊,居然被一群莊客捉住了,恰逢宋江也在孔家莊,自然一番相認客套。這時候武松述說了自己苦悶,他是要去二龍山的,但是又想著以後是不是還有機會被招安,再次回到體制內。宋江一聽哎呀兄弟跟我不謀而合呀,說你落草二龍山也好,將來做大做強,接受朝廷招安,將來封妻廕子,博取功名,不枉人世走一遭。武松經宋江這麼一說,一下子就明朗起來,於是高高興興的去了二龍山。



二龍山落草武松,看透朝廷昏庸,最後大徹大悟

看的出來,直到此時此刻,武松依然對當官做差還是抱有希望的,這也難怪,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有一句話,所謂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為何讀書高,因為讀書可以考取功名啊。像武松這也的指望他讀書考個舉人進士啥的不可能,但是他一身本事,依然有可能進入官府效力,心之嚮往人之常情。然而,就是這樣對當官抱有很大希望的武松,在去了二龍山以後居然接受了魯智深的影響,逐漸看透一些事實,當時宋徽宗昏庸,奸臣當道,他們就算被招安未必就是一件好事,在魯智深的耳濡目染下,武松再也不熱衷於招安當官一事了。後來梁山大聚義,宋江作為頭領提出招安主張,武松居然公開反對,讓宋江措手不及。

當然了,不管是魯智深還是武松,他們都是適應性很強的人,並不是一定要如何如何,當時已經成為梁山一份子,既然大哥宋江執意要招安,自己雖然不喜歡也沒有必要反對到底,何況當時招安抗遼,的確也是義舉。不過,這時候的武松對於功名早已經沒有興趣了,也許是後來做了行者打扮,也許是受魯智深影響太深,他對於功名利祿這些都看淡了。打完方臘以後,武松並沒有去朝廷做官,而是真的出家為僧,而魯智深生擒方臘,立了大功,也是沒有留戀絲毫,直接聽潮坐化了。


看的出來,武松就是這麼多面的一個人,有年輕時候的魯莽,也有當差時候的冷靜,有為官差求情的溫柔,也有被陷害以後的冷血弒殺,武松確實是一個恩怨分明的好漢。另一條線上,武松從一心為官府效力到無奈落草,再到後面看透朝廷昏庸,大徹大悟,武松的人生整個都是在成長向上的軌跡發展。正是如此,我認為武松的形象塑造是相當成功的。


一覽眾河小


如果讓我來說四大名著裡哪一位人物塑造得最為成功,我以為非賈寶玉莫屬。

賈寶玉形象的橫空出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徹底顛覆了一直以來在人們心目中文學作品所塑造的男人形象,讓人大開眼界。

一、賈寶玉的出身之奇。

賈寶玉出生時銜玉而生,那玉上面的還刻著字,正面寫著“通靈寶玉”,反面是“莫失莫忘,仙壽恆昌”。他的一生註定跟這玉有解不開的結。玉在,人便好好的,玉失了,他便如失了魂魄,如痴如狂,瘋瘋癲癲。所以,家人都把他的那塊玉當成他的命根子,偏偏他自己說那玉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勞什子。


他抓周的時候抓一些脂粉釵環,而沒有像他父親所期盼的那樣抓一些筆墨紙硯,從而被他父親定義為“酒色之徒”。試想一下,一個剛剛抓周的孩子,就被父親下了如此定義,想想也夠悲催的。

二、賈寶玉的生活之奇。

被父親定義為“酒色之徒”的賈寶玉,卻並不是沉緬於酒色之人。這才是作者塑造人物之高超之處。作者將他安排了天天跟姐姐妹妹們呆在一起,呆在一起幹嘛呢?聊天,玩樂,或者吟詩作賦,十幾歲的男孩子,原本應該是充滿了野性的,喜歡往外跑,哪個願意在家裡跟姐妹們一起?即使是呆在家,不是也應該是跟賈環、賈蘭一起玩男孩子的遊戲嗎?可是他沒有,他對他們避而遠之,他對她們可親可敬。

他對他的那些姐姐妹妹們保持著純潔的情感,不像任何一部別的書裡的那種男女之情。他關愛她們,心疼她們,也要溫暖她們。連他的親祖母都在疑惑,他不會是女孩兒投的胎吧?

三、寶玉的觀念之奇。

寶玉有幾大理論,一是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女人是水做的骨肉,我見了女子便覺得清爽,見了男人便覺得濁臭逼人。

另一個是他的魚眼睛理論:女孩兒未出嫁,是顆無價之寶珠;出了嫁,不知怎麼就變出許多的不好的毛病來,雖是顆珠子,卻沒有光彩,是顆死珠子了;再老了,更變的不是珠子,竟是魚眼睛了。

可以說,在寶玉的心目中,將那未出嫁的女孩子抬到了無人能比的高度。這一概念,徹底顛覆了中國傳統觀念中男尊女卑的現實。

四、寶玉的反傳統觀念。

寶玉把讀書人稱之為祿蠹,在他眼裡,同樣是姓賈的賈雨村,就是祿蠹的代表人物。所以每每下人通報說“興隆街的大爺”來了的時候,他就唯恐避之不及。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讀書人就是要齊家修身治國平天下,然而,於寶玉而言,那是他最不想觸碰的東西。他父親一喊他讀書他就頭大。賈政外出好幾年,寶玉幾乎就沒有讀賈政給他安排的功課。

而當寶玉發現居然女孩子們居然也好這一套的時候,他簡直是忍無可忍了。對寶釵他是一聲不響走掉了,對湘雲則說她說的是混賬話。在這個府裡,只有林妹妹一個人懂他,因為林妹妹從來不說這樣的混賬話,她是他的知音。

五、性格鮮明,形象飽滿。

幾乎所有的人在看過《紅樓夢》之後,都會對賈寶玉的形象過目不忘,因為他的性格太鮮明瞭,形象太飽滿了。大概沒有誰的生活中見過這樣一類人物。你可以不愛仕途,最多也就像甄士隱那樣觀花修竹、酌酒吟詩罷了,何至於一提起就如此痛恨,說人是祿蠹?活在脂粉堆裡的人也多,從西門慶到韋小寶,他們更多的是淫而不是情。有誰可以來和賈寶玉一拼?

小說作品對人物的塑造,就是要有鮮明的性格特徵,飽滿生動的人物形象,作者通過他的生花妙筆,讓我們看到這個形象,並且一直有人在探索,在回味,在研究。這正是《紅樓夢》的成功之處。

我是蘇小妮,跟你一起讀紅樓,聊一聊讀紅樓的感受。


蘇小妮


成功塑造的人物何止成百上千,幾乎所有的主角、重要的角色塑造的都極為成功,比如《紅樓夢》裡光年輕的姑娘小姐,就有一二十人,每一個人物都極具個性,有鮮明的個人特色。這是曹雪芹手筆老辣之處,這些人物就不用說了,倒是要說一說曹公筆下一個既低賤又頗具爭議,或者說很容易令人鄙視的小人物。人物形象不用說了,單說作者在她身上投射的用意。是很值得探討的。此人就是閱盡大半個賈府男人的多姑娘。

多姑娘是個身份極為低下的女人,她是廚役的老婆,可知她在榮國府的工作,不過是入不得主子眼的粗使雜役。以多姑娘的身份和所為,是低賤又令人鄙視的。

作者說多姑娘:生性輕浮,最愛沾花惹草,寧榮兩府的男子被她考試過一多半。在《紅樓夢》那個社會環境裡,多姑娘這樣的人物應該是沒有生存空間的,也就是說,她是被人唾棄的,唾沫星子都能把她淹死。比如鮑二家的和賈璉偷情,事情敗露,就沒臉活下去了,自殺了事。

多姑娘的第一次出場在二十一回,因為巧姐出花兒,要忌三房,不得已,賈璉只好搬到外書房獨寢。沒有了女人陪伴的賈璉百爪撓心,而早就有心勾搭賈璉的多姑娘早得知了消息,有事沒事的在賈璉的外書房轉悠。各打算盤的兩個人沒有兩個回合就達成了交易。

賈府的主子爺們兒裡,瘸子裡拔將軍,賈璉也還算得上是人品出眾、略有才幹、世路上好機變的翩翩青年公子。王熙鳳那麼剛強的人,對賈璉可是愛到了骨子裡,否則她也不會成為醋缸醋甕了。還算說得過去的賈璉,在多姑娘的面前,準確的說是在多姑娘的炕上,呈現出了他最醜陋的嘴臉。

女兒巧姐出花生死未卜,本該忌三房的他,鑽到下人的屋裡,一見了多姑娘,魂飛魄散,骨酥筋軟,連情談款敘都顧不得了,直奔主題去找極樂世界。

賈璉完全瘋了,可人家多姑娘清醒的很,還勸他呢,說你家女兒出花,供著娘娘,你也該忌兩日,別為我髒了身子,快離開我這裡吧。

賈璉說了一句話:“你就是娘娘!我哪裡管什麼娘娘!”看到沒有,在自己的快活面前,女兒的命算個什麼東西!在這裡,作者形容賈璉直接用了“醜態畢露”四個字。

賈璉,榮國府長房長孫;多姑娘,廣攬才俊的濫淫之人,榮國府最低等的廚役的老婆。這兩個人在一起的對比,到底是誰玩弄了誰?又是誰的言行更加的不堪呢?曹雪芹要罵人,他溫文爾雅的背後是這樣的手段。

我們訝異的發現,做皮肉生意的多姑娘,活成了生活的強者,不但見到她的男子都心生羨愛,小廝們都是她的好友,成了她的業務代表,幫她釣來賈璉這條大魚。說一句難聽的話,這多姑娘就差在賈府掛起紅燈籠了,寧國兩府的男人們差不多就是她的“後宮佳麗”了。曹雪芹的這一手筆,你說他是在糟踐多姑娘,還是在罵賈府的男人們呢?

多姑娘考試了大半個賈府,可是沒聽說誰對她嗤之以鼻,更沒有人到主子面前告她穢亂公府,也不見“後宮佳麗”們為她爭風吃醋。賈府的中下層在牽涉到多姑娘這個問題時,一片和諧穩定。就這個本事,連真正的皇帝老子都沒有她高明。親愛的讀者,曹公這是在批評多姑娘嗎?

到了《紅樓夢》第七十七回,晴雯被逐,寶玉去探望晴雯,場景就是在多姑娘那翻過多人牌子的屋子裡。可就是在這個寶玉眼裡豬窩一般的地方,正在上演這人世間最真最純的感情,睡著這世間品性最高潔、靈魂最高貴的芙蓉女兒。真是絕妙的諷刺。

寶玉和晴雯的最後一次見面,寶玉的哀傷,晴雯的委屈與不甘,二人的對話被窗外的多姑娘全都聽見了,多姑娘進去調戲寶玉,把寶玉嚇得臉色都變了。這時多姑娘說了:

“……可知人的嘴一概聽不得的。就比如方才我們姑娘下來,我也料定你們素日偷雞盜狗的。我進來一會在窗下細聽,屋內只你二人,若有偷雞盜狗的事,豈有不談及於此,誰知你兩個竟還是各不相擾。可知天下委屈事也不少。”

“如今我反後悔錯怪了你們。既然如此,你但放心。以後你只管來,我也不羅唣你。”

淫遍了賈府的多姑娘竟然相信世間有純潔的感情,並且對這種感情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和尊敬。她對晴雯和寶玉肅然起敬了,對以往自己對他們的瞎猜想給予了道歉和反思,並作出讓他們放心的承諾。

多姑娘不是連妓女都不如的骯髒下賤女人嗎?可是讓我們看一看那些迫害晴雯、給晴雯潑髒水的所謂高高在上的人們,她們有沒有多姑娘的認知?她們的心有沒有多姑娘乾淨?原來整個賈府,真正理解和懂晴雯寶玉感情的,是這個和誰都能上炕的多姑娘啊!曹雪芹說寫《紅樓夢》字字看來皆是血,至少在這件事上,作者就這麼不溫不火的發出了內心的怒喊。

多姑娘長什麼樣,曹雪芹沒有具體寫,應該是有幾分姿色的吧,可是她身上最重要的標籤是“髒”“賤”“亂”。可僅有的多姑娘的兩次出場,背後的卻是“智”“戲”“通”。

多姑娘這個人物,表面看和深思想,正如曹公筆下之風月寶鑑,一邊是香豔的誘惑,它的背面,是人們不願觀照的事實。


屏山品紅樓


我最欣賞的是三國中的曹操

在《三國演義》中,羅貫中以其天才的創作藝術塑造了一批成功的藝術形象,而曹操是其中性格最複雜、最豐富的藝術形象。羅貫中對曹操的刻畫,大處著眼,小處落筆,使人物傲然獨立,不流於俗,因此顯得血肉豐滿、栩栩如生。

小說中曹操是以奸雄的面目出現的,豁達大度,胸懷大志,同時又敏感多疑,狡詐無比。當初曹操想借獻刀之名刺殺董卓,事情失敗後慌忙逃出洛陽,懷疑熱情招待他的呂伯奢要謀害他,驚怒之下屠殺呂伯奢一家八口,一句“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讓救命恩人陳宮棄他而去;他的多疑性格還表現在無論對敵人,還是對自己身邊的人,都處處設防,為防自己睡覺時被周圍人所暗算,他還自導自演了夢中殺人的醜劇,不僅無故殺了忠心服侍自己的侍從,連看穿他伎倆的楊修也找藉口殺了;對投奔自己的故友舊交許攸,雖然表面上“不及穿履,跣足出迎”,其實卻屢耍狡詐伎倆;他雖能廣攬人才、任人唯才,卻總是疑其不忠,因為第一謀士荀彧勸他不要加爵為魏公,便忘記荀彧的汗馬功勞,“深恨之,以為不助己也”,並有意羞辱,直至荀彧服毒自殺;他雖身患重病,但當神醫華佗提出用利斧劈開其頭而治風疾時,又懷疑華佗要謀害自己,不肯醫治,最後病情惡化而亡;他即使臨死前也不忘給自己設立七十二座疑冢,以防後人掘墓,可謂多疑成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