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常說“寧試人家棺材,不試人家新鞋”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每當人們忙完農活後,大家總是會不約而同的聚集到一起開心地聊著這一天中村子裡所發生的事情。有的時候也能夠從其中聽到一些比較有意思的俗語,而這些流傳於農村大街小巷的俗語也都是人們從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現如今很少有年輕人聽說過這些俗語了,但這些俗語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還是非常有借鑑的意義的,這些俗語甚至還可以指引人生方向的作用,另外這些俗語通常都有這幾個特徵,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言簡意賅,不知道以下幾則俗語大家是否聽說過呢?你覺得有道理嗎?

農村老人常說“寧試人家棺材,不試人家新鞋”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不幫三忙,不花三錢

其中“不幫三忙”意思就是說夫妻之間吵架的忙不要幫,並且也有老話常說“夫妻床頭打架,床尾和”,要是那你幫忙的話,最終小兩口要是和好以後還說不好會埋怨你了,再者缺德的忙也不要幫,在有的時候不能夠為了兄弟情義去做一些缺德的事情,最後就是借錢的忙不要幫,人這一輩子,難免會遇到自己經濟上的問題,所以,關於借錢和還錢是每一個人都要經歷的事情。但要注意的是不能夠輕易的借錢,要看當時的實際情況而定,對此也有老話說“救急不救窮”,不要到最後弄成了反目成仇。

農村老人常說“寧試人家棺材,不試人家新鞋”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而“不花三錢”意思是說,不義之財不能花,要是通過坑蒙拐騙得來的錢就不可以花,為此教導後代對不義之財不可以掙,更加也不能花,別人的錢就更不要說了。俗話說“靠天靠地靠父母,不如靠自己”只有在通過自己努力付出勞動得來的錢,這樣花起來心裡才會舒服。對於未來的錢也不要花,不管是什麼事情都要做到未雨綢繆,對於這種思想也是一直在農村傳承著,然而隨著社會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心是變得越來越浮躁,以至於很多的農村年輕人也在學著“透支”花錢。

端午不吃孃家粽

大家都知道,端午是我國的一個重大的傳統節日,另外每當到了端午節的時候外嫁的女兒都會買一些禮品回自己的孃家看望,以此盡孝道。並且在農村的端午節這天也有著很多的禁忌和忌諱,就比如在有些農村地區在端午節這天要用煎蒲或是艾草等等來洗澡,大家認為這樣才可以去掉身上的晦氣。而在有些地方則認為走親戚的話不可以在端午節當天去走親戚,人們認為這樣的話做各種事都會不吉利。所以通常都會提前買些東西回孃家,現如今看來這句俗語難免會有些迷信色彩,沒科學依據。

寧試人家棺材,不試人家新鞋

農村老人常說“寧試人家棺材,不試人家新鞋”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才古時,棺材可以叫壽材也可以叫喜材,如果一個家庭裡有耳順之年的老人家,都會提前準備棺材停放在倉房裡面,特別是對於一些有條件的地主家到了有閏月的年份,特別是在閏月裡面,老話說“閏年閏月一百年”,都會開始定做的。即便沒有提前準備做壽材,要是遇到家裡老人身體有點什麼問題了,就會開始製作的。另外在製作棺材的時候也有著很多的講究,就比如在製作的時候第一斧子很重要,如若木屑飄得越是遠,那麼也就預示著主人的壽數就會越長,除此之外在古代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停放一個棺材,除掉以防萬一以外,更多的是一種孝的表現形式。即便是有外人來看或者來試的話,主家人也是不會例外的,反倒還會覺得這是一種非常值得炫耀的事情。

農村老人常說“寧試人家棺材,不試人家新鞋”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但要是試別人新鞋子的話主家往往不會喜歡,或許是因為在生活中常常會碰到這樣的人,看到你買了新的鞋子,看看都不說,還得穿了試試看。即便是有時候穿在你的腳上,也要讓你脫下來讓她試一下。然而有的時候因為礙於人情面子,只能讓她試試好了。過後還得自己好好擦擦乾淨,但心中難免還是會有一些小疙瘩。尤其是有些光腳穿涼鞋的人,總會擔心別人有腳氣什麼的。

但放現如今看來,這些都只是心理作用而已。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去鞋店買鞋難免也會要試鞋。不知道你對這一句農村老話怎麼看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