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自己的第一步,你知道是什麼嗎?

蘇格拉底說,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過。這在告訴我們,要時常反省自己的生活,找到自己需要改變的地方,這樣才能過好這一生。

但是,自我反省或審視生活,並不是真正的改變,因為那更多是我們大腦中的抽象活動,它的作用是讓我們意識到自己需要改變,而從“想要”改變到“真正”改變還需要一步,即真正的改變是從看清自己的選擇開始。因為看清自己的選擇,是一種行動上的指引。只有開始行動,改變才真正開始。

先說說認清自己的選擇,有哪些好處吧。

改變自己的第一步,你知道是什麼嗎?

改變自己的第一步,你知道是什麼嗎?

前兩天,聽我媽說,鄰居三叔家離婚的女兒,又復婚了,原因是兩個孩子(一個7歲,在一個4歲)不能沒有媽媽。

我當時的想法是,他們當時離婚時不知道孩子就是會經常見不到媽媽嗎?可見,這對夫妻在離婚時根本沒有好好想過,也就是說,他們沒有“審視”過離婚後,生活該怎麼過,更沒有真正想過孩子們怎麼辦?

這裡,並不是說離婚後不該復婚,而是想說,不要把離婚當兒戲,因為婚姻一旦有了裂痕,很難撫平。

當然,並不是誰都能那麼理智去看待婚姻和生活的,也不能要求每一個人都深思熟慮地行事,但我想,對自己生活負責的人,一定會認清自己的選擇。因為這樣,才不會後悔

改變自己的第一步,你知道是什麼嗎?

改變自己的第一步,你知道是什麼嗎?

有人可能說,我不敢做選擇,擔心選擇錯誤,或自己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這種說法不成立,因為無論怎樣,我們都在做選擇,哪怕是放棄選擇或沒有選擇的餘地。

選擇一直在,但認清自己的選擇,我們就會接受結果。

家長們焦慮孩子的學習成績,擔心他們的未來,但同時,他們又害怕給孩子報了那麼多輔導班,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這時需要家長自我反省,以認清自己的選擇。

到底是孩子的健康重要,還是孩子的學習成績重要?抑或是報了那麼多輔導班是否真的對孩子學習有幫助?再或是孩子不報輔導班,自己能否接受學習可能差的結果?等等。

真正考慮清楚上述問題的家長,就會認清自己的選擇,進而接受選擇後的結果,這樣也能緩解內心的焦慮情緒。

改變自己的第一步,你知道是什麼嗎?

改變自己的第一步,你知道是什麼嗎?

還有人可能說,我有選擇困難症,就是不知道自己如何做選擇。其實,我們每一次選擇的時候,都是在認清自己。

表姐家的女兒,在挑選男朋友時,就“患有”選擇困難症:家境好的,脾氣不太好,相不中;脾氣好的,工作方面不理想,不太滿意,總之,就是找不到家境好、脾氣和其他方面都好的男生。

在兩種以上人或物中選擇時,方法很簡單,那就是找到自己最看重的那一點。

比如,在無法找到心目中完美的男生時(這樣的完美男生根本不存在),有兩個男生,一個家境好,脾氣不好,另一個脾氣好,工作不理想,那就問問自己到底更在乎脾氣,還是更在乎家境。

找到更在乎的那個方面,就是在認清自己的選擇,這樣我們也在認識自己。如果選擇脾氣好,工作不理想的,那就說明自己更在乎性格;如果選擇家境好的,那就說明錢更能給自己帶來安全感。

改變自己的第一步,你知道是什麼嗎?

改變自己的第一步,你知道是什麼嗎?

當我們在審視自己的生活,發現自己的感情、工作和孩子教育等方面出現問題時,認清自己的選擇,我們就會採取行動,而這時,真正的改變就開始了。那麼,我們要怎樣看清自己的選擇呢?

其一,看這種選擇是否在讓自己變得更好。

像前面說到離婚後又復婚的年輕夫妻,如果他們能在離婚前不衝動,認清自己的選擇,他們很可能會通過改變,讓婚姻中的問題慢慢改善,而那時,他們也變得越來越好。因為他們不僅慢慢學會經營婚姻,還會深刻體會婚姻不易,以後會好好珍惜。

其二,看這種選擇是否在讓自己成長。

對於那些焦慮孩子成績的家長們,認清自己的選擇,就是在自我成長。因為他們可能明白學習成績並不代表孩子的未來、孩子的快樂健康成長應該是第一位的,以及自己那麼在意孩子學習成績是自己要面子的原因等等。

在某種程度上,家長教育孩子的同時也在自我教育,孩子和家長應該一起成長。

其三,看這種選擇是否在實現自己生命的意義。

其實,生命的意義就在於我們的每一次選擇,但當我們開始選擇時,就會存在漏洞,甚至是選擇越多,漏洞越多,而我們不做選擇或少做選擇,是不是就是好的選擇呢?不是的!因為那樣我們必然會陷入一種封閉被動的狀態。

人一旦處於封閉被動的狀態,就猶如“死人”,沒有活力,失去自信,更談不上實現自己生命的意義。我們要大膽地去做選擇,投入到各種我們所渴望的關係中,勇敢地展開自己的生命,這樣才能實現自己生命的意義。

說到底,我們要改變自己,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樣一個人,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都是在看清自己的選擇後才能真正實現的。

因為生命的意義,在於選擇

改變自己的第一步,你知道是什麼嗎?

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