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名著真的会改变你吗?

李勇材


中国有句谚语说得好,叫做: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这就道出了读书与学习的重要性。

坦白地讲:读书读名著也许从根本上不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或命运,但,它却会实实在在地给我们的生活、人生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使我们确确实实地得到好处或实惠。

只要我们用心去读,用心感悟!

我们不但从中领会到各式各样的生活和生命之意义,而且还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使我们精神明亮,信心倍增,力量充沛。提高了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读书为明理;明理为做人。

这是一件何乐而不为的事情呢!


蓝天无垠666


不一定一下子就可以改变你,但是一定是潜移默化式的改变你认知,进而影响你的行为,最终在做事的态度上有所改变。

我是一个读书爱好者,这么多年了一直都在看书阅读,最近一两年开始坚持写文章。回顾我的成长道路,读书、读名著是真的对我的生活有影响的。



我读书的习惯是初中开始的。当时学业压力不是很大,有空闲时间。我有个同学,他姐姐是语文老师,比较年轻,爱看书,家里有不少存书。于是他就把家里的书拿过来学校里看,他看完然后给我看。我就是通过他,读完了第一部大部头名著:路遥文集五卷集。都是路遥发表的一系列作品,《人生》啊,《平凡的世界》啊,随笔集《早晨从中午开始》啊这些。

那是幼小的心灵第一次接受思想的洗礼,原来作家是这么回事儿,有这样一群人拥有这样的灵魂,在另外一个地方,有人会为生活这样打拼?从此孙少平、孙少安的名字刻入了我的脑海深处。孙少平,揽泥瓦工,干最辛苦的体力活,还不忘记追求自己的梦想,理想的生活,保持天天看书的习惯,最终影响到了现在的我。

当时我叔叔是学校里的班主任,他办公室里经常有学校订阅的最新杂志《中学生阅读》,其中有个栏目是学者谈读书。都是各个大学里知名学者和作家,谈他们成长路上读到的文学名著,经典书籍。就是通过他们的介绍,我当时听说了很多文学名著的名字,比如《林海雪原》啊,比如《青春之歌》啊,比如《家》《春》《秋》啊,比如《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啊这些书。当时就在我心里模糊种下一个念头:如果我全部都读完他们所说的这些书,我是不是就可以当作家了呢?虽然以后能不能当作家我不知道,但当时我每周写的作文,还是比较好的,经常会被语文老师,拿出来当作范文来朗读。不少女生借我的作文本来读,极大的满足了我的虚荣心。

说实话,当作家的梦想,就是从那个时候隐隐开始发芽的。

上高中的时候,高一的班主任是历史老师,文史哲不分家,他也是一个特别爱看书的人。我就是通过他,第一次发表了一篇诗歌,在我们的校刊《颍河》上。不要小看这样一份校刊,当时全校师生四五千人,校刊是两个月才出一期,想要在上面发表文章还是没有那么容易的。我和他经常一起谈读书写作,琢磨了好久的一篇诗歌,拿给他看,他给了我很大的鼓励,然后我才有勇气投稿。然后就这样发表了。开心了好大一阵子。

那个暑假的时候,他还借给了我四本书,都是最新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比如张仲平的《抉择》,后来被拍成了电视剧《生死抉择》。阿来的《尘埃落定》,一个西藏土著的当代变迁史。就是靠着这几本书,我和当时的一个女同学,约定了暑假的某一天去某一个地方换书。那是我年轻时候,做过的,后来经常回忆的比较浪漫的事情。

那个时候对读书写作这件事情,没有一个系统而科学的认知,一切都是靠着懵懵懂懂的冲动去摸索,不一定找到了哪本书就开看,有了感觉了,就什么也不想的写出来。都是非常蒙昧而原始的状态。认识了几个文学社的朋友,有几个爱写作的,现在还经常联系。有人诗歌获了奖,还有人出版了自己的作品。而我自己,到现在也没有取得什么像样的成绩。



但是爱看书的习惯,真的是保留下来了。记得刚刚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在澳门,当时和同事一起聊天,说下班了都在干嘛。他们都知道我是个书迷,下班了肯定又在看书。可是他们认为我就是读网上的那些玄幻小说,不是的,我对那些书看的不多,我主要看的还是一些文学名著,经典书籍。这么多年了,我去过很多城市,搬过多次家,可是有一本书一直伴随着我,就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为什么要一直带着这本书呢,就是看到很多作家的推荐,我自己也特别喜欢读这种文字典雅的故事。

一本文学小说为什么能够成为经典名著呢?一定是因为它塑造了一颗伟大而卓绝的灵魂。比如我读《悲惨的世界》,就是被冉阿让这样一个人物形象而震撼。他本来就是个刚刚出狱的小偷惯犯,又一次选择了盗窃。可是因为这次是偷的一个牧师家的银器,这个牧师选择了原谅他,当作是送给他的,让警察沙威放了他。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剧烈而翻天覆地的变化,二十多年后,他成了另外一个城市的名声绝佳、众人拥戴的市长。当初一直追查他警探沙威,都因为这件事情而疯了。作者雨果的那句名言:比大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因为此故事而名扬世界。

人生两大乐事:读好书,交高人。读经典名著就是和这些伟大而卓绝的灵魂交朋友。我们的生活可以很简单,但是我们的精神生活一定要很丰富,和人类历史上的一切伟大的灵魂交朋友。田无半亩,心忧天下;活在当下,神交古人。孤坐每觉千夫指,独行犹如万人睨。这是一种人生的境界。

外在世界的丰富,一定源自我们内在精神世界的富足。我们读好书,交高人,就是为了在内在精神上有所提升,立志做一个志存高远的人。我们不一定要攀登高峰,但是一定要在心灵上树立一座高峰,知道自己不断地攀登的方向。


杨文华61


名著经典一定要读,而且必须要读懂,你才能做到与人类的先行者共舞,读不懂就是瞎耽误功夫,浪费时光。

现代人有个通病,书都没读出个所以然,对书中的一个没整明白的问题,便吹毛求疵、自以为是,看到一就说是个一,永远都整些消极肤浅的,很可悲!

不妨细想一下,能够与人类的先行者共舞,你会吸收多少智慧?你会很容易化解自身的矛盾,当你遇到世间任何事,都有智者跟随你左右。

那你觉得会不会改变任何人呢!别问傻问题,你该去读书。谢谢!祝健康平安!注意防护!



素素56792842


是的,读书是我们对知识的认知和掌握,不经意的就会对我们的思考能力产生不可回避的影响力。让我们对于事物的判断和决定有着不可回避的影响。

这种改变也许都是在潜意识当中不经意的深刻影响着。简单的举例来说,比如我们受过教育和没有受过教育的经历,对我们的成长和个人生活事业发展行为都有着不可推卸的影响。

所以,有个词叫学无止境,我们一直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和补充自己的知识能量,而这些知识的认可和接受,都改变了此后对于任何事物的判断和决定。


清新姐


我认为读名著能改变一个人,当然不是一下子就改变的,它是潜移默化的,比如《三国演义》当中司徒王允巧使连环计那一段,当董卓的逆行遭来群臣义愤的时候,面对国家的危难,司徒王允忧国优民的心使他坐不安席,仰天垂泪,最后取得了养女貂蝉的忠心,使之巧妙地离间董卓与吕布的关系,从而达到为国除害的目的,每个朝代正是因为有这些文人贤达,一个国家才得安稳和宁静。


雨后滴水


读书,读名著可以认知人生的哲理,不一定会改变自己。读书是领悟一生的学问,可以说一辈子学不完,做不好的事情。比如,读了许多的名著,有的能熟记在心,但不能改变自己。原因是书里大都是历史,里面的人物,思想,性格,环境都是现实社会的一剖面。因此,一人一历史,一人一经历,一人一个性。可以崇拜,但不能复制。社会给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处的感知也就千差万别。我们所改变的是对事物认知的能力,环境又决定了我们的性格,以此为人处世。

读书可以提高能力,有能力有可能改变生活质量,但很难改变我们久塑的性格。爱读书,读名著是我们的志趣,多多益善,自修人生,有益无害。


香山先生112450437


读(名著)能否对你有所改变、这必须取决于你是否(进入宇宙虚空日月星辰与大地生命的角度)去观察鉴照(真实整体生存的角度)去取舍……这……就是与否格物之改变!





华继善


光读是没有作用的,还得深刻理解名著创作时候的社会环境,以及作者的生活状态,同时要理解每一句的背后隐藏的内容,能够成为名著,它不仅是简单的复制和创造,更是对人思想价值的一个反省和引领


趣味一刻2025


读书会

读名著未必

读经典吧

其次读豆瓣前十的

再次读年度前十

不要多 多读几遍 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