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古诗词让人读过后顿生豪气?

寫哯茬


这些诗歌中,既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决心,又有“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抱负,还有“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担当,另外也不乏“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刚毅。

为了方便读者保存,我们做成了图的形式,可以设成桌面平时记忆噢!

查看更多诗词美图,请到头条号:一往文学

每天更新中华经典文化、文学系列知识。利用别人闲逛的时间,增长学问和见识!


一往文学


作为古诗词爱好者,我个人比较喜欢豪放派的唐宋古诗词,宋代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自不必说,辛弃疾的《京口北固亭怀古》更是磅礴大气,岳飞的《满江红》在豪放派里面脍炙人口。不过,这些豪放派宋词并非主流,并且数量少得可怜。相比较之下,我更喜欢让人热血沸腾的唐代边塞诗,尤其是是安史之乱之前初唐和盛唐阶段的边塞诗,读来令人激情澎湃,久久不能忘记。

在唐代写边塞诗的诗人主要有岑参、高适、王昌龄、王之涣、王维等人。

首先欣赏王昌龄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我本人上大学的时候就在西北兰州,曾经与好友在初春时节深入天祝藏族自治县,欣赏大雪纷飞的雪山和悠闲散步的牦牛,还到了半山腰的一座喇嘛庙里接受年轻僧人的酥油茶款待。在大雪纷飞的季节,我们去看雪山远景,就是“长云暗雪山”,一点不假,所以这首诗,只读一遍,诗中的风景立刻浮现在眼前,让我激动不已。

(青海长云暗雪山,王昌龄肯定到过青海,否则他写不出这么真实的画面,这种景色很难凭想象写出来。)

再欣赏王维的《少年行四首》中的第三首: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唐代的读书人普遍都有行侠尚武的爱好,崇尚“小来重义气,学剑不学文”的精神。虽然他们自身就是儒生,却对“皓首穷经,空疏无用”的腐儒嗤之以鼻。由于唐代士人尚武之风盛行,这就使得边塞诗歌备具风骨,普遍充满了浪漫的诗性美,最有代表性的当属王维的《少年行四首》,将边塞诗歌的文学韵味提升到了很高的层次,可谓字字珠玑,回味无穷,读来美不胜收。

再欣赏王昌龄的《出塞二首》(其二) :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这首七绝写得非常之棒,直击惨烈的战场,让战士浴血拼杀、将军勇敢无畏的形象呼之欲出。在唐代,很多读书人并不将参加科举考试入朝为官作为实现抱负的唯一出路,相反,他们很多人却前往万里边关,想通过军功获得功名。但是这些功名是为了报国,而不是为了一己私欲,这表现了唐代士人能将追求个人功业与报效国家统一起来的远大抱负。

以上这几首唐诗,值得反复吟咏,让我们畅想1300多年前大唐盛世的英姿勃发。


作家王麟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32岁时,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感慨万千,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毛泽东在1925年秋写的《沁园春·长沙》,意思是正值青年朋友意气风发。当时在毛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所写的,毛泽东同志从1911年到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在这峥嵘岁月里,作者和他的同学蔡和森、何叔衡等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面对万山红遍的美景,他们既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又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于是,发表激浊扬清的文章,抨击黑暗,宣扬真理,鄙视当时的“万户侯”——军阀如粪土,这一段描写形象地概括了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和其战友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遗体在北京天安门水晶棺内。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思想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主要著作《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毛泽东诗词》(共43首)。


媛诗词


毛主席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n

虎距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n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n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n

五岭逶迤腾巨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n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读后顿生豪气




王大毛是美女


这自然要首推杨慎的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辛弃疾的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逍遥书画


有气势且豪迈的诗词很多,比如辛弃疾写的“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川流”,读这样的词句,必然能够激荡起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心中那一股浩浩荡荡的冲劲与拼劲,词间皆是豪放与雄浑,告诉年轻的男孩子们要做一个品格高尚有操守的人,以冰雪的晶莹剔透照见内心的纯洁无暇,如此才能流芳百世,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此外,当一个人落寞时,那些抑扬顿挫、铿锵有力的豪放词也可以起着安慰、鼓舞人心的作用,比如贾岛写的“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正好起着安慰人的作用。这句诗虽然短,但言简意赅、意图明显,他告诉人的道理简单但含义深刻隽永,展现的是一位义薄云天的侠客,他除暴安良、匡扶正义。

在贾岛写的这句诗里,诗人也把自己的形象带入进去,虽然这一生没能取得很大的成绩也没能做出太大的贡献,但是,只要剑在,恒心在,总有一天会响彻云霄。这也是告诉现在的年轻人们,只要愿意去努力,只要努力,就会得到收获,得到时间的回报。

除此之外,读来让人心生大气与磅礴之力的还有贺铸写的“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词里全是少年风发的义气与无所顾忌的青春,激荡又豪气,侠义又深情,写男儿之间的肝胆相照、手足情深,读这首词感觉能够点燃你骨子里的血液,让那些平静的气息变得沸腾,让那种凌云壮志的豪迈之情在身体里燃烧,告诉你何为兄弟气概!

以上是我本人读完心生豪气的诗词,不当之处还请方家斧正。


沈善书


有些古诗词读起来的确是豪情万丈,让人不自觉的置身于诗词场景之中。有几首诗词我特别的欣赏。



1、辛弃疾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2、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3、辛弃疾的《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说起豪迈的诗词,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辛弃疾。忧国忧民的情怀注重了他诗词的不平凡。他把他的一腔热血都倾注到了诗词中,所在在他身上,不仅有词人的气质,又有军人的豪情。激烈难平的怨愤,高度深沉的压抑,飞动跳荡的生命激情,构成了他独特的生命情怀。


Trying7


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是苏轼在密州知州任上做的词,历经了仕途挫折的苏轼对人生有了更为复杂的感慨。这首词作中深刻表达了他想要驰骋疆场,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

聊发少年狂,少年意气,最壮阔的豪情都包含其中。现实中苏轼亲射虎如当年的孙郎,即使鬓微霜,又能阻挡的了什么呢?在他的世界里,自己永远都是那个会挽雕弓如满月的壮士,西北方向,直射天狼。

这首词充满了进取精神,饱含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蓬勃的生命力,读来实在是让人感觉豪情万丈。

求赞求赞😁


秋日霜晴


《侠客行·赵客缦胡缨》
作者:李白 【唐代】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 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 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 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李白是我非常崇拜的诗人。他为自己打造的IP,实在是令人欲罢不能。于是在二十年前的某一天,我突发奇想,把李白的诗歌从头到尾翻了个遍,这首侠客行便成为每次醉酒之后必朗诵的节目之一,以至于我的朋友们都拿能不能念完这首侠客行来判断我醉到什么程度。

这是一首极具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诗歌,读完之后令人豪气顿生,热血澎湃。标题侠客行中的行,指的是唱歌的歌,标题的意思是侠客的歌。如果说现代有相似的话,如“红梅颂”、“青春之歌”,大体上是一个意思。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这第一句说的就李白看见一个华北平原的汉子,不知道在哪弄到个少数民族做工粗糙的帽子带着。他身上另外一个标志就是一个连刀鞘都没有的弯刀。整个身上极具异域色彩,少数民族的帽子,中原早已不用的武器。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本以为李白会上前“久仰”、“幸会”一番,谁知道人家白马银鞍嗖的一下不见了,只留下李白在马屁股后面吃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从这一句开始,伟大的诗人开始意淫起来。这一句本出自《庄子·说剑》,但这一句十分直白,想必大家都知道说的是武艺高强。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一句简直是绝了,装逼界的鼻祖风范啊!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大家都知道信陵君门客三千,但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去人信陵君哪里喝酒吧?看一看陪酒的人就知道了,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让朱亥把肉吃了,罚侯赢喝酒,这分明是圈里领头大哥的风范啊!

三杯吐然诺, 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锤, 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这几句其实有点意思了,说的是三杯酒下肚开始吹牛逼了,然后借着酒劲干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不得不说人家喝完酒说的话做的事都能装圆了。这也的说我们的大诗人李白想象力实在是太丰富了

纵死侠骨香, 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一句说的是,我喝多酒那回干的事,咋就没人写进历史流芳百世那!这简直是无语了,醒酒了还不赶紧拍大腿后悔干这事,还想进历史!

整首诗太有生活了!看见一个侠客路过,就把人家酒后闹事的事情淋漓尽致的想象了出来。

不得不佩服诗仙的脑洞果然非常人能比,用摇滚的方式表达就是:

我要从南杀到北,我又从白杀到黑,我要人们都看见我,却不知道我是谁!假如你看我有点累,就请你给我倒碗酒,假如你已经爱上我,就让我带你飞!


不务正业的建造师


古诗词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充满豪气,伟人毛泽东的一首《沁园春.雪》也是大手笔,豪气干云。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長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主席的另外一首词,《沁园春-长沙》也是经典,持别是其中一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也是豪情万丈,有种天地在我心,一览众山小的大家胸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