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古詩詞讓人讀過後頓生豪氣?

寫哯茬


這些詩歌中,既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決心,又有“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抱負,還有“化作春泥更護花”的擔當,另外也不乏“去留肝膽兩崑崙”的剛毅。

為了方便讀者保存,我們做成了圖的形式,可以設成桌面平時記憶噢!

查看更多詩詞美圖,請到頭條號:一往文學

每天更新中華經典文化、文學系列知識。利用別人閒逛的時間,增長學問和見識!


一往文學


作為古詩詞愛好者,我個人比較喜歡豪放派的唐宋古詩詞,宋代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自不必說,辛棄疾的《京口北固亭懷古》更是磅礴大氣,岳飛的《滿江紅》在豪放派裡面膾炙人口。不過,這些豪放派宋詞並非主流,並且數量少得可憐。相比較之下,我更喜歡讓人熱血沸騰的唐代邊塞詩,尤其是是安史之亂之前初唐和盛唐階段的邊塞詩,讀來令人激情澎湃,久久不能忘記。

在唐代寫邊塞詩的詩人主要有岑參、高適、王昌齡、王之渙、王維等人。

首先欣賞王昌齡的《從軍行》: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我本人上大學的時候就在西北蘭州,曾經與好友在初春時節深入天祝藏族自治縣,欣賞大雪紛飛的雪山和悠閒散步的犛牛,還到了半山腰的一座喇嘛廟裡接受年輕僧人的酥油茶款待。在大雪紛飛的季節,我們去看雪山遠景,就是“長雲暗雪山”,一點不假,所以這首詩,只讀一遍,詩中的風景立刻浮現在眼前,讓我激動不已。

(青海長雲暗雪山,王昌齡肯定到過青海,否則他寫不出這麼真實的畫面,這種景色很難憑想象寫出來。)

再欣賞王維的《少年行四首》中的第三首: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唐代的讀書人普遍都有行俠尚武的愛好,崇尚“小來重義氣,學劍不學文”的精神。雖然他們自身就是儒生,卻對“皓首窮經,空疏無用”的腐儒嗤之以鼻。由於唐代士人尚武之風盛行,這就使得邊塞詩歌備具風骨,普遍充滿了浪漫的詩性美,最有代表性的當屬王維的《少年行四首》,將邊塞詩歌的文學韻味提升到了很高的層次,可謂字字珠璣,回味無窮,讀來美不勝收。

再欣賞王昌齡的《出塞二首》(其二) :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城頭鐵鼓聲猶振,匣裡金刀血未乾。

這首七絕寫得非常之棒,直擊慘烈的戰場,讓戰士浴血拼殺、將軍勇敢無畏的形象呼之欲出。在唐代,很多讀書人並不將參加科舉考試入朝為官作為實現抱負的唯一出路,相反,他們很多人卻前往萬里邊關,想通過軍功獲得功名。但是這些功名是為了報國,而不是為了一己私慾,這表現了唐代士人能將追求個人功業與報效國家統一起來的遠大抱負。

以上這幾首唐詩,值得反覆吟詠,讓我們暢想1300多年前大唐盛世的英姿勃發。


作家王麟


沁園春·長沙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沁園春·長沙》是毛澤東於1925年晚秋,32歲時,離開故鄉韶山,去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途經長沙,重遊橘子洲,感慨萬千,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鬥爭生活的回憶,抒寫出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



這首詞通過對長沙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鬥爭生活的回憶,提出了“誰主沉浮”的問題,抒發了對中華民族前途的樂觀主義精神和以天下事為己任的豪情壯志。

毛澤東在1925年秋寫的《沁園春·長沙》,意思是正值青年朋友意氣風發。當時在毛澤東同志離開湖南前往當時革命活動的中心廣州時所寫的,毛澤東同志從1911年到1925年,曾數度在長沙學習、工作和從事革命活動。在這崢嶸歲月裡,作者和他的同學蔡和森、何叔衡等立志救國的知識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飛揚,才華橫溢,意氣風發,熱情奔放,面對萬山紅遍的美景,他們既讚歎錦繡河山的壯美,又悲憤大好河山的沉淪。於是,發表激濁揚清的文章,抨擊黑暗,宣揚真理,鄙視當時的“萬戶侯”——軍閥如糞土,這一段描寫形象地概括了青年時期的毛澤東和其戰友雄姿英發的戰鬥風貌和豪邁氣概。


毛澤東(1893~1976)字潤之,筆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於湖南湘潭韶山,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遺體在北京天安門水晶棺內。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思想家、軍事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詩人,書法家。主要著作《毛澤東選集》(四卷)、《毛澤東文集》(八卷)、《毛澤東詩詞》(共43首)。


媛詩詞


毛主席的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n

虎距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n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n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七律.長征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

\n

五嶺逶迤騰巨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n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讀後頓生豪氣




王大毛是美女


這自然要首推楊慎的


​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辛棄疾的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可憐白髮生!




逍遙書畫


有氣勢且豪邁的詩詞很多,比如辛棄疾寫的“喚起一天明月,照我滿懷冰雪,浩蕩百川流”,讀這樣的詞句,必然能夠激盪起風華正茂的年輕人心中那一股浩浩蕩蕩的衝勁與拼勁,詞間皆是豪放與雄渾,告訴年輕的男孩子們要做一個品格高尚有操守的人,以冰雪的晶瑩剔透照見內心的純潔無暇,如此才能流芳百世,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此外,當一個人落寞時,那些抑揚頓挫、鏗鏘有力的豪放詞也可以起著安慰、鼓舞人心的作用,比如賈島寫的“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正好起著安慰人的作用。這句詩雖然短,但言簡意賅、意圖明顯,他告訴人的道理簡單但含義深刻雋永,展現的是一位義薄雲天的俠客,他除暴安良、匡扶正義。

在賈島寫的這句詩裡,詩人也把自己的形象帶入進去,雖然這一生沒能取得很大的成績也沒能做出太大的貢獻,但是,只要劍在,恆心在,總有一天會響徹雲霄。這也是告訴現在的年輕人們,只要願意去努力,只要努力,就會得到收穫,得到時間的回報。

除此之外,讀來讓人心生大氣與磅礴之力的還有賀鑄寫的“少年俠氣,交結五都雄。肝膽洞,毛髮聳。立談中,死生同。一諾千金重。”詞裡全是少年風發的義氣與無所顧忌的青春,激盪又豪氣,俠義又深情,寫男兒之間的肝膽相照、手足情深,讀這首詞感覺能夠點燃你骨子裡的血液,讓那些平靜的氣息變得沸騰,讓那種凌雲壯志的豪邁之情在身體裡燃燒,告訴你何為兄弟氣概!

以上是我本人讀完心生豪氣的詩詞,不當之處還請方家斧正。


沈善書


有些古詩詞讀起來的確是豪情萬丈,讓人不自覺的置身於詩詞場景之中。有幾首詩詞我特別的欣賞。



1、辛棄疾的《念奴嬌 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2、辛棄疾的《永遇樂 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3、辛棄疾的《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裡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說起豪邁的詩詞,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辛棄疾。憂國憂民的情懷注重了他詩詞的不平凡。他把他的一腔熱血都傾注到了詩詞中,所在在他身上,不僅有詞人的氣質,又有軍人的豪情。激烈難平的怨憤,高度深沉的壓抑,飛動跳蕩的生命激情,構成了他獨特的生命情懷。


Trying7


蘇軾的《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這是蘇軾在密州知州任上做的詞,歷經了仕途挫折的蘇軾對人生有了更為複雜的感慨。這首詞作中深刻表達了他想要馳騁疆場,以身許國的豪情壯志。

聊發少年狂,少年意氣,最壯闊的豪情都包含其中。現實中蘇軾親射虎如當年的孫郎,即使鬢微霜,又能阻擋的了什麼呢?在他的世界裡,自己永遠都是那個會挽雕弓如滿月的壯士,西北方向,直射天狼。

這首詞充滿了進取精神,飽含遠大理想,富有激情和蓬勃的生命力,讀來實在是讓人感覺豪情萬丈。

求贊求贊😁


秋日霜晴


《俠客行·趙客縵胡纓》
作者:李白 【唐代】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 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錘, 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 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李白是我非常崇拜的詩人。他為自己打造的IP,實在是令人慾罷不能。於是在二十年前的某一天,我突發奇想,把李白的詩歌從頭到尾翻了個遍,這首俠客行便成為每次醉酒之後必朗誦的節目之一,以至於我的朋友們都拿能不能唸完這首俠客行來判斷我醉到什麼程度。

這是一首極具個人英雄主義色彩的詩歌,讀完之後令人豪氣頓生,熱血澎湃。標題俠客行中的行,指的是唱歌的歌,標題的意思是俠客的歌。如果說現代有相似的話,如“紅梅頌”、“青春之歌”,大體上是一個意思。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這第一句說的就李白看見一個華北平原的漢子,不知道在哪弄到個少數民族做工粗糙的帽子帶著。他身上另外一個標誌就是一個連刀鞘都沒有的彎刀。整個身上極具異域色彩,少數民族的帽子,中原早已不用的武器。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本以為李白會上前“久仰”、“幸會”一番,誰知道人家白馬銀鞍嗖的一下不見了,只留下李白在馬屁股後面吃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從這一句開始,偉大的詩人開始意淫起來。這一句本出自《莊子·說劍》,但這一句十分直白,想必大家都知道說的是武藝高強。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這一句簡直是絕了,裝逼界的鼻祖風範啊!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大家都知道信陵君門客三千,但也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去人信陵君哪裡喝酒吧?看一看陪酒的人就知道了,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讓朱亥把肉吃了,罰侯贏喝酒,這分明是圈裡領頭大哥的風範啊!

三杯吐然諾, 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救趙揮金錘, 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這幾句其實有點意思了,說的是三杯酒下肚開始吹牛逼了,然後藉著酒勁幹了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不得不說人家喝完酒說的話做的事都能裝圓了。這也的說我們的大詩人李白想象力實在是太豐富了

縱死俠骨香, 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這一句說的是,我喝多酒那回乾的事,咋就沒人寫進歷史流芳百世那!這簡直是無語了,醒酒了還不趕緊拍大腿後悔幹這事,還想進歷史!

整首詩太有生活了!看見一個俠客路過,就把人家酒後鬧事的事情淋漓盡致的想象了出來。

不得不佩服詩仙的腦洞果然非常人能比,用搖滾的方式表達就是:

我要從南殺到北,我又從白殺到黑,我要人們都看見我,卻不知道我是誰!假如你看我有點累,就請你給我倒碗酒,假如你已經愛上我,就讓我帶你飛!


不務正業的建造師


古詩詞蘇東坡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充滿豪氣,偉人毛澤東的一首《沁園春.雪》也是大手筆,豪氣干雲。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竟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毛澤東主席的另外一首詞,《沁園春-長沙》也是經典,持別是其中一句: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也是豪情萬丈,有種天地在我心,一覽眾山小的大家胸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