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幾個月開始吃輔食比較好?吃什麼輔食好?

天際雪


我在媽媽群裡看到有些媽媽四個月的時候就給寶寶加輔食了,有些是在五個月的時候開始加,也有個別的媽媽寶寶八個月了還沒有加輔食,但是大部分都是在六個月左右的時候給寶寶加的輔食。隨著小玥玥的不斷長大我就開始關注這些問題啦,作為新手媽媽我是真的對這些一竅不通呀,那時候我就開始問別人,然後查找資料,大部分資料都是說寶寶出生六個月添加輔食。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是不一樣的,所以每個寶寶添加輔食可能早一點也可能晚一點,但是寶寶到了該添加輔食前會給媽媽信號的。

寶寶添加輔食前會給父母的信號!

1、寶寶體重是否足夠,是否達到出生時的2倍,至少要長到6公斤。

2、寶寶是否有想吃東西的行為,大人吃飯時寶寶是否表現出明顯的興趣。

3、寶寶發育是否成熟,尤其是脖子是否能夠支撐住頭部自由轉動。

4、寶寶是否出現了吃不飽的表現。

5、寶寶挺舌反射是否消失。

6、寶寶有了嘗試吃東西的行為,當家長把食物放進寶寶嘴裡時,他會嘗試著舔進嘴裡並嚥下,這也是添加輔食的信號。

什麼是挺舌反射?

可以用勺子給寶寶喂一點稀的米糊,如果寶寶會用舌頭把勺子頂出來,說明挺舌反應沒有消失。

或者是在喂寶寶輔食時,寶寶會把米粉吐出來,有寶媽認為是寶寶不愛吃。其實寶寶這種伸舌頭的表現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稱為“伸舌反射”,說明喂輔食還不到時候。伸舌反射一般到4個月前後才會消失。如果在消失之前堅持喂輔食,一味地硬塞、硬喂,不僅父母很有挫折感,讓寶寶也覺得不愉快,不利於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

大家可以根據寶寶的輔食信號,決定什麼時候添加輔食,但是最早不能早於四個月,最晚不能晚於八個月,這是為什麼呢?

4個月不建議添加輔食,一方面沒有必要,這個階段寶寶能從母乳或配方奶中獲得所需的全部營養。另一方面,太早引入輔食還會帶來很多負面影響。比如會影響寶寶正常喝奶;增加肥胖和過敏的風險;如果寶寶很抗拒,還可能會影響之後的輔食添加,得不償失。

4個月不建議添加任何的輔食包括水果的,雖然4個月的寶寶胃裡已經分泌澱粉酶但是還是不能很好的吸收,所以不建議添加。

太晚給寶寶添加輔食,也會導致一些問題。比如營養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會影響寶寶正常的生長和發育。寶寶習慣了母乳餵養或奶瓶餵養,很可能會拒絕用新的方式(咀嚼、吞嚥)進食,咀嚼能力無法得到發展。口味也會更難改變,容易增加偏食風險。

寶寶出生六個月以後,母乳就不能完全滿足孩子的營養需求了,需要適時的添加輔食來滿足寶寶的生長髮育需求,所以建議六個月左右添加輔食。


添加輔食的種類應以各種天然食物為主,例如:穀類、蔬菜、水果、肉魚蛋豆類。

寶寶添加輔食的順序參考:

穀類食物(米粉)——根莖類食物(土豆、南瓜、紅薯)——蔬菜泥和水果泥——肉類和蛋黃——海鮮

穀類食物建議寶寶的第一口輔食為嬰兒營養米粉,米粉質地細膩,容易消化吸收,很適合寶寶的腸胃狀況;再來營養米粉中已經強化了鈣、鐵、鋅等多種營養元素,營養成分很全面,寶寶可以獲得比較均衡的營養。

寶寶在剛開始添加輔食時,都還沒有長出牙齒,所以這時候只能給寶寶喂流質食品,逐漸再添加半流質食品,最後發展到固體食物。如果一開始就添加半固體或固體的食物,寶寶肯定會難以消化,導致腹瀉。應該根據寶寶消化道的發育情況及牙齒的生長情況逐漸過渡,即從米糊、菜泥、果泥、肉泥,然後再過渡成稠粥、爛麵條、菜末、軟米飯、餛飩、包子、小塊的菜、水果和肉。這樣寶寶才能吸收好,才不會發生消化不良。

注意事項:

1、如果寶寶將輔食吐出來,下次應再嘗試,有些新食物要試很多次才會被寶寶接受。不要寶寶吐了就不再給寶寶吃。

2、添加要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比如米粉,開始只喂寶寶一小勺,第二天喂兩小勺。等寶寶對新食物適應了,再慢慢加量。

3、每次添加新食物時儘量選擇在上午,便於父母觀察寶寶對這個新食物有沒有不良反應,若有可以及時就醫解決。

4、每一次只添加一種新食物,如果隔3天沒有問題,再添下一種。

5、寶寶吃了新添的食品後,要密切觀察寶寶的消化情況,如果出現腹瀉,或者過敏情況就要立即暫停添加這種食品,等寶寶恢復正常後再重新添加另一種食物。

6、雞蛋清中的蛋白分子較小,有時能通過腸壁直接進入嬰兒血液中,使嬰兒機體對異體蛋白分子產生過敏反應,導致溼疹、蕁麻疹等疾病。蛋清要等到寶寶滿一歲才能給。

7、螃蟹、蝦等帶殼類海鮮會引發嬰兒的過敏症狀,也建議不宜在1歲以前餵食。

8、不要只給寶寶吃米粉,不吃五穀雜糧。其實米粉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營養價值不高,還是要給寶寶添加蛋白質和五穀雜糧。

9、很多家長只給寶寶喝湯,如菜湯、肉湯、魚湯等,甚至用湯來泡飯,認為營養都在湯裡。實際上,湯裡的營養只有5%~10%,更多營養是在肉裡和蔬菜裡。

10、有的家長認為寶寶月齡小,因此很多食物不敢給寶寶吃。其實只要慢慢添加,一般大人能吃的,寶寶都可以吃。

11、在做輔助食物的過程中,一定要主意衛生,如不注意衛生,就容易引起寶寶胃腸感染,導致腹瀉、嘔吐等症狀的發生。


玥玥媽媽mg


橙子在6個月的時候添加的輔食,以前都是全母乳餵養。給的第一口輔食是嬰兒米粉。當時買的是一小袋分頓吃的那種米粉,第一次就泡了1/3袋。水加的比較多,比較稀的那種。讓他嘗試個味道,然後觀察下他的反應,大便是否正常,開始是每天一頓,過了3天無不良反應在添加一次,上午一頓,下午一頓。

米粉已經熟悉慢慢的開始添加蛋黃1/4個,觀察下是否有不良反應,我是蛋黃加入米粉裡面餵給橙子吃。橙子吃的也很給力。後來慢慢的添加了豬肝。把他洗淨煮熟。炒幹。再放打料理機裡面打碎,在給橙子吃,但是橙子不怎麼愛吃這個味道。吃了兩頓就拒絕食用了。

後來給他嘗試了碎菜葉。如果大便裡面沒有輔食的殘留物,就是孩子能消化的東西。要是不能循環消化的東西。我是暫時不會給他準備了。

輔食的添加標準是從稀到稠,又細到粗,由少到多,循環漸進的添加。醫院在兒保檢查後醫生會告訴我要添加輔食,如何添加都有在體檢單子後面打印的,做法都寫的很詳細,比較方便。


西瓜321


我家孩子是5個月添加的輔食。

記得那時候,他每次看到我們吃飯,總是目不轉睛的盯著我們的嘴巴,嘴角還會流出很多口水,感覺很饞的樣子。再加上他按照正常奶量喝奶,但總是感覺過一會又餓了。在這種情況下,我給他添加的輔食。

添加的第一口輔食,是嘉寶高鐵米粉。因為日常母乳中的鐵元素已經跟不上寶寶快速的生長髮育,而米粉中的鐵就能很好的起到補充作用。

一定不要把小米湯當成寶寶輔食的一頓飯哦。小米湯的營養密度太低,遠遠不能滿足寶寶的生長。說到這,不得不說當初跟婆婆為此還鬥爭過幾次呢,最後把專家的話拿出來,這才沒有給孩子喂小米湯。

孩子第一次吃輔食時,由於吞嚥能力不是特別好,往往是吃一口,半口又吐出來。不要擔心,只要多加練習,寶寶很快就能掌握吃飯這項技能的。

添加一陣輔食後,可以給寶寶添加一些蔬菜泥,水果泥,肉類。我當時為了簡單便捷,直接買的現成的蔬菜米粉,水果米粉,肉類米粉。有時間的媽媽也可以自己做蔬菜泥、水果泥、肉泥等。

建議小添加蔬菜泥,再添加水果泥。水果有甜味,如果先添加了水果泥,很可能寶寶就不接受蔬菜泥了。還有一點很重要,不要在蔬菜泥水果泥裡添加鹽和糖哦。

添加肉泥時,建議先添加魚肉雞肉,後添加牛肉。因為相對於牛肉來說,魚肉和雞肉是比較容易消化的,給寶寶一個腸胃適應的過程。

最後的最後,還是要再補充一句,每次給寶寶添加新的食物時,一次最好只添加一個新食物,而且要先少量添加,看寶寶的反應以及觀察寶寶是否有過敏的情況。如果有過敏的情況,一定要停下來,過些時候再嘗試給寶寶添加。

添加上輔食,寶寶就進入到另一個階段啦,然後一步一步會成長為一個快樂的小吃貨。看著寶寶快樂的吃,也是很有樂趣的。





YOYO育兒說


一般來說寶寶有4個月左右,4~6個月就可以開始添加輔食了。添加輔食的順序是由稀到稠,由軟到硬,由一種到多種慢慢添加。

從我帶兩個寶寶長大的經驗來說,我都是從第四個月開始給孩子添加輔食的。最先開始添加的就是嬰兒米糊。我記得剛開始喂大寶的時候,孩子他爸爸還特意打電話問了他大嫂。然後去市場上買了淮山和蓮子在加一斤米,然後把它們混合磨成粉。爸爸興奮地買回來,說這是純天然無添加濟的,小孩子吃了放心一點!不過比較麻煩,需要自己煮。為此還專門買了一個小不鏽鋼奶鍋。那時候有時候是我婆婆幫忙煮,有時候是我自己煮。就是先舀一勺米粉,加點涼開水把它調成糊狀,然後在鍋裡面燒一碗水。水開了以後,就可以把米糊倒進鍋裡面,再煮兩三分鐘就可以了。我聽人家說,如果寶寶不愛吃的話,加少量的冰糖煮。這樣子有點甜味,他就會愛喝了。但是我瞭解到,從科學餵養的角度來說,最好寶寶在小的時候先不要添加什麼糖啊,鹽啊,這些調料。因為寶寶太小了,腸胃功能發育還不夠成熟。如果給他添加這些的話,可能會增加他的腎臟負擔,不是很好吧。所以我一開始的時候也沒有加糖。到7,8個月大時,有一次我發現他不怎麼愛吃了,我就覺得可能是長期吃這個,好像吃膩了感覺沒有味道了,所以就給他加了一點點冰糖進去煮。打從那一次起,就每一次都要加糖,要不然他就不吃了,這小傢伙還鬼精鬼精的,嘿嘿😁然後到二寶的時候,要帶兩個小孩,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就圖方便買了種半成品的嬰兒米粉。這些去母嬰店都有賣的,像這種入口的東西,我一般就不太建議網購了,感覺還是去實體店買會相對安全一點吧。

一般來說添加輔食是在我們餵奶的兩餐之間。剛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她還不會吞嚥,吃不習慣,老是會用舌頭頂出來。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多花點耐心了。比如你第1次只餵了一小勺,然後第2次能吃兩勺,第3次能吃3,4勺,如此這樣子,慢慢慢慢的添加,一定不能著急。這個時候我們要多多的鼓勵寶寶,你可以跟寶寶說:“哇,寶寶今天好棒棒哦,我們已經吃了兩勺飯飯了,明天再加油好不好?”……在這裡溫馨提醒一下,給寶寶喂完輔食以後,記得讓寶寶喝一點溫開水哦,這樣子有利於口腔的清潔。

然後到後面有6,7個月的時候,添加的輔食也可以多元化一點,不再是單一的米糊了,裡面可以加點蘋果泥,香蕉泥,南瓜等。也可以煮點軟爛的麵條,稀飯和小米粥。

餵養寶寶是很辛苦的過程,做媽媽的需要耐心加細心!


遇見天使還是魔鬼


●我家寶寶是四個月開始添加的輔食

有人可能會覺得太早了,不都是說到了六個月才能添加輔食嗎?!

我覺得孩子如果有了進食的慾望,早一天晚一天都可以的。

那什麼時候才可以添加呢?

第一,寶寶想吃。

我家寶寶四個月的時候,看見別人吃飯掙著身子去抓,口水都流出來了,看著就饞的不行,我就稍微給他一點軟爛的,他還吃的挺帶勁。

於是我就給他添加了一點的水果泥,就是用勺子刮成泥餵給他,一開始要少喂,等孩子腸胃可以適應了再添量。

第二,奶水不夠。

如果是純母乳餵養的寶寶,晚上忽然經常哭鬧,白天也精神不好,就要考慮是不是吃不飽了,如果是,就需要額外添加輔食了。

這個時候的輔食一般是含鐵米粉,可以用奶粉衝調,一開始一勺兩勺就可以,慢慢加量。

一開始添加輔食的時候,很多媽媽不知道先添加什麼,怎麼添加?

♧我們遵循的一個規則就是:先實驗,後加量。

一開始,我們給孩子添加輔食,不管是水果還是米粉,都是先給孩子喂一小勺,等第二天觀察孩子大便沒有異常,就可以加成兩勺,然後觀察,直至餵飽孩子。

還有,喂寶寶吃水果的時候,可能比較涼,可以煮一下再喂。有的寶貝不喜歡吃熱的,試一下涼的吃了如果不拉肚子,也是可以的,我家寶寶那時候就是煮了的東西一口不吃,只吃涼的,常溫下的就可以,冰箱裡剛拿出來的就不要喂孩子吃了。

我是快樂成長倆寶媽,做快樂媽媽,養快樂娃娃,育兒路上,我們陪孩子一起快樂成長!


快樂成長倆寶媽






y我姓楊


我的經驗:三個月體檢時,醫生建議四個月時開始給予四分之一的蛋黃。後來有個姐姐說可以用鵪鶉蛋,所以,攸寶的輔食是從四個月時的鵪鶉蛋開始的。但是,攸寶並不怎麼愛吃,所以總是斷斷續續的給她加點加點,對於攸寶來說,四到六個月時的輔食添加就等於讓她感受一下不一樣的食物……

六個月後,加紅肉(如豬肉,牛肉等),由於攸寶的身體原因,一開始並沒有堅持給她安排肉食,八個月時體檢,貧血,突然慌了……由於接下去我們要隨攸爸去單位,所以醫院給來了鐵劑……

八月後,我開始把“肉”放在了輔食首位,做了肉鬆,買了輔食器各種口味的肉泥(加胡蘿蔔,加木耳,加香菇,加藕,加山藥……)好不容易補回來了,一場高燒打回原形😒😒😒

經驗總結:四個月到六個月時,蛋黃或者南瓜加米糊

六個月後加肉泥

八個月後嘗試多種口味的米糊……

要注意的是每加一種,要過幾天嘗試另一種,防止過敏,蛋白不要給一週以內的寶貝食用,防過敏,一週後可以嘗試魚肉,蝦肉……注意防過敏

換了手機,沒有存照,調皮一下😛


輕奢育兒


可以的,我們家小寶我就是六個月開始加輔食的,可以加點蛋黃或者米糊,兩週後也可以慢慢加根狀的粥,如地瓜粥,土豆粥和南瓜粥等,我是先加根狀的粥再加青菜粥,我家小寶吃得挺好,也很適應。還有就是吃飯時喂幾粒米飯,讓她自己學著嚼嚼。



徐嵐棋


一般小孩的輔食添加時間是在四個月到五個月之間,最先添加的是高鐵米粉。但大多數孩子在半歲之前挺舌反應還沒消失,添加輔食就很難喂進嘴裡。我家2個寶寶添加輔食都是在6個月以後,大寶是6個月一個星期這樣添加輔食的,大寶當時不吃米粉,就天天蒸蛋羹吃。到七個月時已經可以吃細麵條啦(煮的很稀也很爛)就上午吃蛋羹,下午吃麵條。二寶是直到7個月才加的輔食,當時還有挺舌反應,喂吃的也不好喂,一次只吃一點,二寶吃米粉吃的可好。所以說小孩幾個月吃輔食沒有那麼準,要仔細觀察寶寶,看寶寶平時有沒想吃飯的慾望,再有就是觀察寶寶的挺舌反應,(四個月以後家裡可以備些米粉,平時就少弄點鍛鍊他吃輔食,然後注意觀察)


曉星67


曾經關於寶寶的輔食問題,我買過很多這方面的書籍,參加過很多的講座。可是最後獲得的結果卻是五花八門,以至於到最後我也不知道該如何正確的選擇寶寶的輔食了。我開始通過網站給家裡面購買各種各樣網絡上評價還不錯的輔食,甚至利用自己在家的時間用各種料理機和食材為寶寶親自動手製作輔食。可最終的結果是寶寶被我各種各樣的輔食吃到發燒,這大概是我最懊悔的一件事。而就在我帶寶寶去睿寶治療的時候,醫生跟我談論到了寶寶的輔食問題,讓我恍然大悟,受益匪淺。

隨著寶寶的長大,單純的依靠母乳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了。首先對於寶寶的輔食選擇, 需要了解自己的寶寶是什麼樣的體質,根據體質選擇適合的食物。0-14週歲的寶寶都是需要輔食攝入的,很多家長可能跟我一樣,認為只有在母乳跟不上的情況下需要給寶寶補充輔食。其實孩子對輔食的攝入時間是很長的。在參加睿寶的講座時,沈醫生主要從這幾個不同方面講了兒童對於營養輔食的選擇:1.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體格發育特點。2.營養素推薦攝入量。3.嬰幼兒時期寶寶的食物選擇。4.輔食的添加原則和方式。每個知識講的都很詳細,很全面。作為家長應時刻關心和關注寶寶輔食的變化,根據孩子每個時段的身體狀態,及時和醫生溝通,為寶寶選擇最合適的輔食。

所以各位寶媽,如果想開始對寶寶搭配輔食,一定要去醫院向醫生了解自己寶寶的情況和體質,選擇完全適合的輔食。正確的輔食不僅能為寶寶身體發展提供多種營養物質,還能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培養寶寶的味蕾避免挑食、促進寶寶的腸胃發展。而且根據寶寶的不斷成長和身體的發展,季節的變化,需要及時為更換輔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