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交社保值不值?

李劍


個人繳納社保很簡單,若你是當地城鎮戶籍居民,到戶籍地社保局申請自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就行(以個人身份繳納社保,只能購買這兩個險種)。

  如果不是當地城鎮戶籍居民,不能在當地申請社保自繳費,只能通過就業單位參保繳社保。或尋找單位掛靠,通過掛靠單位代繳社保。

  至於繳費標準、待遇其實跟企業職工沒差,只不過本來企業繳納的那部分要自己來繳,負擔會重一些,但可以自由選擇繳費基數。

  個人繳納社保回報如何呢

  既然付出就得有回報。而社保回報有顯性的和隱性的,即看得見的現金回報和風險轉移、附加權益等隱性價值。

  我們粗略估算一下現金回報。現金回報主要集中在養老保險。我們算一下養老保險能否收回本金。為了能方便計算,無論是繳納還是領取養老金均不計算通貨膨脹、保費利息以及工資增長,視為同步增長。

假設繳費基數為2016年社會平均工資,我們假設為6000元,按平均工資的20%繳納養老保險(地方不同,繳費比例有一定差異),其中12%進入社會統籌賬戶,8%進入到個人賬戶,繳費20年。

  那20年共繳納養老金=社會平均工資*20%*12個月*20年=6000*20%*12*20=288000元

  要知道自己以後能拿多少養老金就需要根據公式計算了。

  好了今天小丫幫就為您介紹到這裡了,如果您對五險一金代繳感興趣可以搜索小丫幫諮詢在線客服人員即可。


小丫幫


不合算,為什麼我這樣說呢?我是農村人,農村人從小到大一直都幹著體力活,一般年嶺到60歲左右都差不,活不幾年了,身體好的話還能多活個十年八年的,所以農村人交社保不划算,不象城裡人,一輩子沒幹過體力活,能活到七十到八十的,還有交醫療農村人是最虧的,城裡人最划算,



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214331130


沒有值不值,社保就跟買保險一樣,遇到事了自己往外掏錢一樣心疼,遇不到事總覺得自己在給國家白交錢。


如果有公司幫你交社保,那是最好的,一人一半嘛。如果沒有公司,那隻能個人交社保了,按武漢的最高標準,一個月大約1500左右。


你說一個月1500其實也不算多,但對於很多沒工作的家庭婦女而言,也是一筆很大的開支,很多人都覺得很虧。


說實話,這種事情不退休永遠都是虧的,等你退休了,沒收入的時候,就能感受到他的價值了。


曾經我年少輕狂,覺得一個人如果需要靠社保來安度晚年,簡直是白活了一場。可隨著年紀增大,看著那些醫院的收費,就知道自己太年輕了。現在也乖乖的每個月自己交社保。


有些事情不要等遇到了再來後悔,買個社保,買個安心。


以上僅供參考
---End---
歡迎關注@銀桑筆記,上市公司數據分析師,十年職場人,專注職場乾貨分享,感謝閱讀、點贊與評論,歡迎關注向我提問!

銀桑筆記


自己交社保划算嗎? 我個人認為,你如果能找個工作單位,通過單位參加社保,是最好的選擇。當然啦,如果沒有單位,自己交社保還是不錯的選擇(只參加職工養老保險和職工醫療保險就行了),不然你老了之後拿什麼去維持生活,得了大病怎麼辦?千萬不要去相信社會上謠傳的什麼 “商業保險” ,那都是些騙人的把戲。 現在的社保政策規定,職工養老保險最低必須繳滿15年,15年後,還沒有達到退休年齡的,必須繼續繳費至符合退休年齡的要求。已到退休年齡,繳費年限不足15年的,不能一次性補繳,必須繼續按月繳費至15年;職工醫療保險最低必須繳滿25年(各地區有差別,男、女有差別),25年後,還沒有達到退休年齡的,必須繼續繳費至符合退休年齡的要求。達到退休年齡,繳費年限不足25年的,可以一次性補繳,也可以繼續按月繳費至滿足25年的要求。這些都是目前參加社保的硬性規定。 在這裡我多說兩句題外話:只有15年的繳費年限,退休後的養老金會很少,只能維持個人的基本生活。如果有條件的話,不要只侷限於15年的繳費年限,要儘可能增加繳費年限,爭取退休後多拿養老金,這才是上上之策。



東方巴人


我個人覺得是值的,原因如下:

我們先來看下,個人交社保需要交哪些,我們知道正常公司交社保的話,都是養老,醫療,失業,生育,工傷;並且養老保險:單位繳納20%,個人繳納8%;失業保險:單位繳納2%,個人繳納1%;醫療保險:單位繳納8%,個人繳納2%;工傷保險:單位繳納0.8%;生育保險:單位繳納1%。而我們個人交的話,只能繳納養老和醫療,並且繳費比例為繳費基數的31.2%,下面我以為例: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無錫的最低繳費基數是3368元,也就是每個月需要繳納1050.816元,乍一看,每個月需要花費這麼多,好像挺不划算的,畢竟養老是幾十年後的事情了。

話是這麼說沒錯,先不說後面退休能拿多拿少,我們先來看近的,因為除了養老,其實我個人覺得社保裡面最重要的是醫療這塊,養老雖然是要幾十年後才考慮領錢,但是醫療不一樣,要知道現在去趟醫院看個病,就算什麼藥都不配,都可能要幾百塊,別說要是要配點藥,再掛個水,做下這些那些的檢查了。要知道:一個人一年內住院概率是16%,一生中患有大病的概率是72%。可能這數據你看了還是沒啥感觸,但是你要知道這是住院概率,而不是門診概率,門診概率比這個高的多,這時候我們來看一下醫保的報銷比例:

可以看出,報銷比例還是相對可觀的,畢竟誰也說不準哪天會生病,這個就像是晴天出門帶把傘,所以我覺得個人交社保是值的。


楊方方土


個人繳納社保劃不划算這個問題需要從我國現存的三種社保制度去對比考慮。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我國現存的養老保險有哪些?

我國現存的養老保險主要有:城鎮職工社保、自由職業者社保(個人繳納社保)和城鄉居民社保這三個。

城鎮職工社保主要是用人單位為存在勞動關係的勞動者強制繳納的,繳納比例可按設置由單位自行規定。個人需要繳納其中的一部分。舉個例子,小明在某所公辦學校實習。學校為其繳納社保的60%剩下的部分由他個人繳納,從工資里扣。

當然也有的私營工作室、教育輔導機構等不會為員工繳納社保。從勞動法來說這是違法法律規定的,員工可以到當地社保局舉報。這一點我在上一篇回答中詳細介紹了具體操作流程。

而自由職業者社保和城鄉居民社保根據當地情況,僅針對於失業者和農民,一般會設置固定的檔次供參保人自由選擇。


對於這一點我比較熟悉的是,我爸媽都是自由職業者,需要個人繳納社保。我媽媽選擇個人繳納,而我爸爸選擇了城鄉居民社保(我家是城鎮戶口有農田,準確歸類於農保)農保退休後可以領到的養老金很低。

接著,我們來看一下,不同的類型的養老金的相同點和共同點有哪些?

城鎮職工社保、自由職業者社保和城鄉居民社保的相同點:

1.不管是企業為員工繳納的城鎮職工社保、自由職業者社保,還是城鄉居民社保,養老金都是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共同組成的。

2.個人賬戶養老金相同:三種社保的個人賬戶養老金都是個人賬戶儲存額除以法定退休年齡所對應的計發月數。(也就是說自由職業者繳納社保跟城鎮職工社保同地點、同法定退休年齡、同繳費指數以及繳費年限相同,則個人賬戶養老金也會一模一樣。)

城鎮職工社保、自由職業者社保和城鄉居民社保的不同點:

1.基礎養老金不同:如果自由職業者社保選擇的是城鄉居民社保,則就算個人繳費相同,繳費年限相同,退休年齡相同,退休地相同,也只會個人賬戶養老金相同,至於基礎養老金,城鄉居民社保肯定沒有城鎮職工社保領取的多,整體的月養老金也會偏低。

2.個人賬戶儲存額不同:一般來講,城鎮職工社保只有養老保險個人承擔的8%劃歸到個人賬戶儲存額;而城鄉居民社保除了個人繳納部分全部劃轉到個人賬戶儲存額之外,還會有根據繳費檔次不同的政府財政補貼。


綜上,針對於個人繳納劃不划算這個問題,可以結合自身情況考慮。以我爸媽為列,對於我爸爸來說,雖然城鄉居民社保比起城鎮職工社保和自由職業者社保領取的養老金低,但相對於此二者,城鄉居民社保享受國家財政補貼,個人繳納的費用偏低,回本週期短,比較划算。於我媽媽而言,女性的法定退休年齡更短,手頭上有點小錢的可以考慮繳納自由職業社保。


扶搖職說


個人繳納養老保險究竟值不值呢?

這是一個複雜的計算問題。依據我們《社會保險法》的規定,在企業繳費由企業和個人共同承擔養老保險費用。如果是個人自己繳納養老保險,需要自己承擔相應的養老保險費。所以說負擔比較重,也就有很多人在意值不值的問題。



說實話,從過去幾十年的經驗來看,我們繳納社保是非常值得。

首先我們要知道,2018年人均預期壽命是76.7歲。即使是男同志60歲退休,也能領取16.7年的養老金,女同志如果50歲退休,可以領取26.7年。有個別人員還可以提前至45歲退休,領取養老金預期年限能達到31.7年。我們可以想想從成年到45歲,我們繳納養老保險都不可能到31.7年的。

我們要想領取養老金待遇,要求也很簡單:到達法定退休年齡,養老保險累計繳費滿15年以上就可以。



我們按照最低繳費基數(60%基數),繳費15年的情況下,我們就可以領取最低檔次的養老金。由於社會平均工資變化很複雜,我們只計算最後一年繳費並領取養老金待遇的情況。

按照全國統一的養老金計算公式,基礎養老金實際上可以領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個人賬戶養老金,如果60歲退休可以領取0.414%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

兩項合計可以領取1.214%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如果退休待遇永恆不變,大約118個月,也就是10年左右就能夠領取完繳納的養老保險費。


但實際情況並不是這麼簡單。我們退休去世後可以領取個人賬戶養老金餘額、喪葬補助費、一次性撫卹金等待遇。即使早去世,相應的本金也有保障。像山東省的情況,一般在退休後2~3年內去世就可以領回相應的本金。當然有人還要惦記利息損失,這也是醉了。

如果我們繳費時間比較長怎麼辦?實際上我們繳費時間比較長,可以往前推。大家都知道,我們的養老金繳費水平是跟社會平均工資掛鉤的,我們過去幾十年養老金的社會平均工資增長速度一般在8~15%之間,增長速度是非常快的。

只要往前推,我們繳納的社會平均工資就越低,相對於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也就越少。

舉個例子,青島市2000年的社會平均工資只有1070元,而2017年,我們的社平工資達到了5309元。我們退休時養老金待遇要按照5309元的社會平均工資計算。所以肯定會隨著社會平均工資越高養老金待遇越合算。

退休之後我們會年年增加養老金待遇。比如過去15年,我們低養老金群體基本上每年至少增加了80~100元。這樣我們至少工資收入水平,跟社會平均工資相比是不會貶值的,甚至略有升值。其實,我們的銀行理財收益大家也知道,5%左右就是高的了,銀行理財收益肯定跑不過社會平均工資的增長速度。所以,從這些角度上講,肯定是領取養老金要划算得多。

但現實人們考慮的太多,比如年輕人很少考慮老年的情況,相應的機會成本,還有身體健康情況,家庭收入情況等等。所以,具體還是根據自己的承擔能力和喜好來吧。


暖心人社


每個月辛辛苦苦工作,好不容易等到發工資,卻發現有一部分的工資都用來繳社保了,而且每年算下來,繳納社保費用真的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有些朋友也常說,都不知道以後會是什麼樣,萬一繳納年限不夠錢就浪費了,也有人認為,現在趁著有工作能力,給自己繳納社保,也是對未來的自己的一種保障。所以,為了自身利益考慮,我們真的有必要好好了解一下。

首先,我們全面瞭解一下到底什麼是社保。

社保的全稱是社會保險,在我國,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制度的一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我國的社保制度分為兩大內容。

一是城鎮職工社會保險。這是我國社保制度的主體,主要參保對象為城鎮在崗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二是城鄉居民社會保險,是將原來的城鎮居民社保和新型農村社會保險合併而來的。


其次,我們要參加社保的意義。

第一,社會保險是一種繳費性的社會保障,資金主要是用人單位和勞動者本人繳納,政府財政給予補貼並承擔最終的責任。但是勞動者只有履行了法定的繳費義務,並在符合法定條件的情況下,才能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險待遇。

第二,社會保障制度,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是一種保障也是風險防禦的一種方式。其中的醫療保險則是為了解決當下看病貴,看病難的社會問題的。而養老保險,則是為了解決老有所養的問題。按照正常情況,我們僅需繳納15年或20年的養老保險後,即可根據年齡的遞增,而不斷增加養老金的待遇。而養老金是可以終身領取的。按正常情況而言,養老金的獲得回報是會高於繳費額的。

繳納社保值不值因人而異

對於自由職業者而言,繳納社保也是很有必要的。如果當下自己的收入水平不錯,可以選擇一個繳費額較高的水平來購買社保。如果目前收入水平一般,也可以選擇一個較低的指數來購買。

而對於那些在公司企業上班的上班而言,繳納社保也是非常值得的,可以將其視作一種普通的投資。在年輕有賺錢能力的時候,繳納社保,為未來的幸福生活做出打算,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50計劃


值與不值,不能用等價交換的原則來衡量,而是要從自身的權益保障來作為標準。下面我從三個方面來做一個具體的分析。

第一,什麼是社保?

社保全名叫“社會保險”。我們國家的保險分為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兩種。其中社會保險是由國家來兜底,以提供各種社會保障為最高目標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和措施。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經歷了試點、全面推行、法制化三個主要階段。其中以2011年社保法的實施作為標誌,意味著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進入法制化的軌道,全民參保成為時代主流,全國參保人數突破十億大關。

我國的社保制度分為兩大內容。一是城鎮職工社會保險。這是我國社保制度的主體,主要參保對象為城鎮在崗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二是城鄉居民社會保險。是將原來的城鎮居民社保和新型農村社會保險合併而來的,目前已覆蓋90%以上的城鄉居民。

第二,為什麼要參加社保?

社保作為一種社會保障制度,即是一種保障,同時也是一種保險。社會保險叫基本社會保險,基本保險就是實行全民參保,實現全民保障。養老保險解決的是“老有所養”的問題。我國已經進入老年社會,老齡人口已經佔到總人口的三分之一,全國平均每2.6個人年輕人需要供養一個老人,這種比例還在不斷上升.所以今天我們繳納的養老保險,就是為明天自己的養老做準備的;醫療保險就是解決看病難的問題,目前我國醫療保險有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醫療兩大體系,不管參加哪個醫保,其目的都是為了"病有所醫".人吃五穀雜糧,沒有不生病的,很多人就是因為生病而導致貧困.1人生病,全家貧困的說法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實實在在的現實.

第三,個人交社保值不值?

根據第一、第二條的分析,我們在年輕時,能夠掙錢的時候按照一定比例繳納社保,其最終的目的,就是到將來老了有一份屬於自己的養老金、退休金,讓自己的老年生活更加幸福美滿,年輕時不重視自己的養老規劃,不重視繳納社保,到老了想交已經沒有辦法交,看著別人拿著退休金,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而自己一無所有,那時再來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再說醫療的事情,年輕時繳納醫療保險,由於自己年輕健康,看似沒什麼風險,但是當疾病來臨時,才後悔自己沒有參加醫保,掙再多的錢因為一次重大疾病就變得身無分文,在這種情況下,再來看交社保值不值,已經沒有任何意義。

總之,交社保值不值呢?無論是從價值交換的角度,社會保障的角度,還是從自己生活指數、幸福指數來衡量,都是非常值的!


鄭懋君


拋開【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不談,只從【醫療保險】來看,必須繳納,沒有比這更划算的事情了。

為什麼說醫療保險划算

買過保險的都知道,一般來說保險公司有非常多的前提條件(買前不能有什麼病,不能從事什麼工作),而且價格昂貴,且報銷的品類非常少。

但社會醫保是什麼概念?

1⃣️即便大家身體有病了,再交醫保,醫保也可以報銷,這是其他商業保險不可比擬的。
2⃣️當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退休後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終身享受醫保待遇。
3⃣️. 對於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更能體現福利性,不限參加人員,不限參加年齡,參加模式為一年繳納一次,不同地區規定不同,一般個人支付100多塊錢,政府額外補貼400元左右,總金額匯入醫療基金池進行醫保報銷。

從這個方面來看,個人社保最低要求也得買個【居民醫保】,這是花小錢買大保障,誰敢保證自己不生病?

該怎麼辦醫保

一般來說,辦個人醫保的都是靈活就業人員,國家對這方面是怎麼規定的呢?

靈活就業人員辦理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每年按照社保部門公佈的繳費標準進行繳費,其中第一檔繳費標準較低,社保卡里沒有錢;第二檔繳費標準較高,每月根據年齡結構,按比例向醫保卡里返錢,可用於門診看病和買藥等,繳費比例為8%,由個人全額承擔。

其實簡單來說一個是:【居民醫保】、一個是【職工醫保】,前者卡里沒錢,繳費金額低;後者卡里有錢,一般企業和員工都要繳納。

以居名醫保為例,今年跟去年醫保繳費最低標準上漲了40元,由原來的180元/年上漲到220元/年。由於政府財政收入有區別,所以對居民醫保的補貼也不一樣,所以各地區醫保繳費標準也有了很大的區別。值得注意的是居民醫保繳費時間,如果錯過醫保繳費的話,下一年不能享受醫保待遇。

按照這個內容來看,每年花費200塊錢,讓自己醫療有保障,這錢不出是真傻!

總結

  • 可以覺得其他保險不好,養老保險金額低,但醫保必須買。

  • 如果有錢建議買【職工醫保】,因為年限累計夠了,可以享受終生醫保的政策。

  • 如果沒錢,最不濟買個【居民醫保】,這點很重要。

  • 社保是中國特有的福利,其中【醫保】可謂是全世界範圍內最好的保險,不買對不起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