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一读书一工作心里就很急躁?就想快点看完做完?

方法论哲学


饭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急啥!饭吃急了,会噎着;路跑快了,会摔着。自己想想,读书、工作不静心、光抢速度的危害吧!


聂老师教学札记


为什么有人一读书工作就急躁?想快点看完做完?

读书和工作是每个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我们获得进步和成长的方式。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增长知识,开拓眼界,使自己不被挟裹在有限的认知里;通过工作,我们可以获得生活所需,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价值。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读书、工作容易急躁,就想快点看完做完呢?因为这些人的性格属于“即时满足”型,这类人往往自控力很差,缺乏意志力。

比如,读了书籍开头就想知道整个故事,健身几天发现体重没变化就想放弃,希望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工作任务等等。一旦过程中遇到困难,很容易有挫败感并开始急躁。

什么是“即时满足”?

“即时满足”就是即可享受,及时行乐。

追溯人类的发展史,会发现人类的发展就是一段压抑欲望的历史。

古时候有两类人,一种奉行着采集文明,一种奉行自己种地。奉行采集的人很快乐,饿了马上就能摘到果子吃,但这种人最终被淘汰了,活下来的是那些辛苦劳作的种地人。

选择饿了就摘果子代表着“即时满足”,而耐着性子等待麦子成熟的,我们称之为“延迟满足”。

所谓“延迟满足”,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等待,不是一味地压制欲望,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就像耐心等待麦子熟的种地人,他们并没有傻傻地等,而是一边努力、一边忍耐,等待着获得更大收获。

“即时满足”的人,不具备“延迟满足”能力,如有些小孩边做作业边看电视、上课时东张西望做小动作、放学后贪玩不回家等等。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设计了一个名叫的“棉花糖”实验,测试了十名儿童的意志力和忍耐力,实验中孩子们需要与及时享乐(马上吃到棉花糖)的欲望作斗争,忍耐的时间越长,获得的奖励越大。

研究结果发现,孩子们的学业成绩与他们等待能力有关。那些擅长等待的孩子,未来的职业发展更容易成功,而不擅长等待的孩子,成年后更容易体重超标,性格急躁,不够自律,工作成就相对很低。

如何培养“延迟满足”能力

读书是培养心里素养的好方式,提高我们的“延迟满足”能力。一开始读书时,我们总会下意识地读自己感兴趣的书。如果书籍很深奥乏味,很可能翻几页就昏昏欲睡了。但是读书不能只图一时快感,我们应该多读超过知识范围的书,这样才能进步,收获更多。

我们可以将读书目标拆解成多个小目标,一步一步给自己增加难度,渐渐培养阅读习惯,沉下心来锻炼自己的阅读能力。这样虽然过程辛苦一点,但会慢慢感受到进步带来的喜悦,而不是草草读完后的空虚急躁。

“延迟满足”的人更容易掌控人生

“延迟满足”的人,因为看见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他们愿意放弃即时满足,变得自控力更强。自控力强的人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从容面对更多困难!



人一切的痛苦,本质上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而自律,恰恰是解决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径。 ---王小波

木铃子说


看书,沉不下来,心比较浮躁,想要改的话变我有一下几点,

1.比如外部环境有没有危险将要发生,或者外部环境噪杂,紧张等原因的影响。

2.这个人本身对看书能否给他的精神食粮或者价值感的体验,快乐等。

3.这个人的兴趣在哪里是否不爱看某些特定类型的书籍或者不爱做某些特定类型的工作等,这件事是不是他的兴趣



周弟说电影


我觉得心里急躁是从小养成的习惯。一个人读书学习的时候,心里面还想着电视、小说、游戏、玩具之类的东西,就想快点写完作业,不管作业写得好不好、对不对,一心只想挪出多点时间去看电视、玩玩具,玩游戏,慢慢就养成急躁的习惯。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读书也是一样,心里急躁学习肯定不好,学习不好成绩肯定差,到头来荒废了学业,荒废了青春。急躁的习惯在心里深深扎下了根。进入物欲横流的社会,看到林林总总的物品,心里产生了强烈拥有的欲望。急着想在短时间内满足心中的欲望,可是日复日,年复年,欲望很难得到满足,心中充满了急躁。整日心里怀着急躁的情绪去工作,工作的质量肯定有所降低。


心修至无疆


因为浮躁,而在读书和工作的时候没有静下心来,导致了他很急躁,他可能是没有找到生活的重心,没有着实的方向和目标,做一件事情不要急于完成 ,要有耐心的去认真做,去享受其过程中的点滴 。还有把眼前的事理顺,物摆齐。这样会让你感觉心能静下来,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既刻热点


这是急性子人,心急吃不了豆腐,我干活就出汗,不是累出汗而是急出汗,这样心急性格人,做事不留思考时间,往往莽撞吃亏。


念战友情


一起来看看我的理解吧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40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ae0002d67b8f87a3a1\

叶落夜无痕


那是性格急躁,任何人都想尽早的做完工作,或者读完一本书,但做事的过程除了效率,耐心也是不可缺少的吧。


611的妙妙屋




农村大利二利


爽姐的观点如下:

1.这个人内在发生了什么?是否他内心本身就很焦虑,很急躁,或者很有压力,想要快点结束这个痛苦的,不太舒服的体验。

2.外部环境发生了什么?有没影响?比如外部环境有没有危险将要发生,或者外部环境噪杂,紧张等原因的影响。

3.这个人本身有没有享受当下,享受读书或者工作带给他的精神食粮或者价值感的体验,快乐等。

4.这个人的兴趣在哪里?是否不爱看某些特定类型的书籍或者不爱做某些特定类型的工作等,这件事是不是他的兴趣范围内。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2b10005526188bd39d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