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工薪阶层的退休群体,虽然每年会增加一些养老金,但生活质量是下降的,这是为什么?

诗浪人


工人退休金从每年增加1O%到每年增加5%左右,生活物价上涨速度快,医疗费用更是一浪高一浪,敢买点好吃的,不敢生病上医院。


一介夫子


企业退休人员工资基本都是2000-3000元,每年涨100元左右,一年12个月3万元左右,其他什么补助也没有。事业单位,公务员退休工资基本上在4000-6000元,一年12个月6万左右,在加上精神文明奖9600在加上绩效工资1.5万左右,烤火费1个月工资和13个月工资相加9.5万左右。看差距企业够生活还的身体健康


清风明月静好


目前退休金存在的问题是 : 1.企业单位退休金与事业单位退休金的差距过大;2.绝大多数企业退休职工的基本退休金过低,每年按比例涨也涨不多。所以我认为每年的退休金涨幅不应该一刀切,而是要根据基本退休金的高低实行不同的比例。(如 : 退休金2000以下的,按15%上涨;3000以下的按9%上涨;4000以下的按6%上涨;5000以下的按4%……,8000以上的不涨。)这样按退休金高低不同的比例来掌握,就渐渐的把退休金差距减小了。当然,国家对在各个领域有特殊贡献的科学家、教授、英雄、模范,按政策给予一些较高的待遇,我们也是赞同的;还有对在职时多交公积金、工龄较长、岗位艰苦有危害、少偏边地区、较高年龄的给予适当倾斜也是完全应该的。


蜻蜓春舞


事业机关单位不需个人交保险,企业个人交一部分,破产下岗保险全自交,大部分下岗工人举步维艰,勉强交的低档,退休工资就低,按比例涨养老金,基数小,长的少。物价反而上去了,不按工令长养老金,下岗工人没有受益。反而吃亏。


一缕阳光9911


我认为这种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国家每年为退休人上调退休金,是对老人的关怀,而且上调的幅度也不算低,随说每年物价上涨,但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上不涨幅度不大,如:米,面,青菜,油,盐,服装,鞋帽等,总体上说收入略大于支出,还是有幸福感的。(楼房属特种商品除外,猪肉价格是临时性的,以后会回归正常的)。


中国人123qaz


不能说全部的退休人员生活品质在下降,但可以说绝大数企业的退休人员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跟儿女沾光的除外)。原因: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大多数的老人将钱用于购买保健品,把希望寄托于那些没有效果的产品上,花光多年积蓄。二是:人老了,也就意味着身体越来越需要医院和医疗的陪伴,现在住一次医院少则几千,多则几万,企业的退休人员不享受全额报销待遇,哪还能用3000左右的退休工资去享受品质生活呢?三是:中国的养儿防老 ,积谷防饥的优秀传统,也造就了一批为了子女“我能无下限牺牲”的父母,省吃简用为了新一代。四是:工资的提高度远不及物价上涨的空间吧![捂脸][捂脸][捂脸][捂脸]



御兔妹


企退人员退休养老金增加比例应该提高,特别是养老金低于2000元以下的;另外,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增加比例应降低,或者暂停增加!否则,企退人员的养老金永远都追不上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况且一些机关事业单位还有各补贴等福利和收入)。


苍穹阿胜


工薪阶层退休后主要是依赖于社保的养老金。社保的养老金只能解决基本养老问题,现在生活成本越来越高,而现在养老金替代率只有45%,这点钱怕不够养老。

社会养老保险只是未来养老收入的基本保障,只是简单的“保”而不是“包”。生活成本还在一直增长,部分依靠社保养老的人群,退休后明显感到生活质量下降。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提供的“养老金”,并不能满足他们的全部需求。

生活质量的下降主要来自于生活成本的提高。生活成本的提高主要来自于以下:

(1)养老金的增长低于通货膨胀,造成实际购买力的下降。

(2)年老后患病概率增大,医疗费用与护理费用增加。

(3)不断提高的生活品质让现有的养老金无法满足。


范范谈保险与理财


下降是肯定的,看着今天市场繁荣要什么有什么,可是想想你的那点工资能要什么?你每月10000元的工资不吃不穿二十年你勉强能住上房子,这工资还是中等靠上的,多数人你每月5000元的工资,一辈子不吃不喝能勉强住上房子,你还不能得大病,都说现在人要孩子晚,早要他养的起吗?我只给你算了房子一项。你说生活水平是高了还是低了?


名字能改良心不能丢5


虽然退休金每年都涨,可根本低不上物价上涨的速度,杯水车薪,普通工薪阶层的生活水平越来越低,,真的无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