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報預報開始出爐,436份預告,64家公司業績預增逾一倍,這份成績如何?

淡淡禪風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份中報,季報,年報等的發佈時間表:

1、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時間:每年1月1日——4月30日。

2、上市公司中年報披露時間:每年7月1日——8月30日。

3、上市公司季報披露時間:

1季報:每年4月1日——4月30日。

2季報(中報):每年7月1日——8月30日。

3季報: 每年10月1日——10月31日

4季報 (年報):每年1月1日——4月30日。

我們可以發現,每年的1-4月裡,7-8月,以及10月,都是一個業績報表集中發佈的時間,而留下來的5-6月,9月,11~12月則是一個空窗期!所以我們會發現每年都會有所謂的五窮六絕七翻身的說法,這就是利用了這個空窗期,主力在做震盪洗盤的結構!

而對於中報,季報,年報發佈的時間,往往會因為利好消息大面積出現,提振了股市上漲的動能和信心,也就不容易洗盤震盪,更容易拉昇了!

所以說,在2019年裡,我們再一次看到了五窮六絕,但是隨著中報行情的出現,也許7翻身也大概率會出現。

那麼對於此次2019年的中報預期來看,其實還是一個喜憂參半的結果,所以對於選股方面一定要著重佈局那些股價處於歷史地位的,但是業績常年保持優秀的個股,因為這類個股在季報,中報,年報的行情裡更能夠有業績利好的刺激來提升股價。而業績較差的個股,則是會因為業績不佳出現滯漲,甚至下跌,踩雷的情況!

不過有一點需要廣大投資者注意的,那就是在2018年底,有大批的公司主動爆雷,進行了商譽計提。這就是預示著2020年1-4月裡出現的年報行情會有一番不錯的上漲攻勢!因為許多商譽計提的公司可能會因為一點小小的盈利造成業績大幅提升,這自然就會反應在股價上!

因此,比起中報行情,我認為許多主力更多的會去佈局一個年報行情,這才是當初他們主動商譽計提的最大目的!

⭐點贊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財經和投資背後的真正邏輯。謝謝您的支持,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


琅琊榜首張大仙


中報預報開始出爐了,對於這些中報預報,可能大部分機構都不會意外。因為在之前都有所預期。如果預期業績好的,股價也已經高高在上了。而業績不好的,股價也是一直趴著。所以說,中報的亮點不大。

A股最重要的是年報。很多前三季度業績預增的個股,到了年報的時候就會突然大變臉。像去年的商譽減值就是個明顯的例子。而且在今年還時不時有發生這樣的事情。

今年中報預報已經有436家公佈了,185家預喜,189家預憂,62家不確定,64家業績預喜公司中期淨利同比預增逾一倍。這個成績還算過得去。

為什麼呢?

畢竟去年,國內外的形勢是比較嚴峻的。在這樣艱難的情況下,有不少上市公司還是實現了正增長。而去年的形勢也會直接影響到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如果中報還能預增的,說明這家公司的實力相當不錯。只不過,看業績預增,不能單看一個季度,而是要看企業是不是連續多個季度都會實現正增長。

白馬股就有這樣的特徵,基本上都實現了利潤的正增長。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每年的業績預增預期,股價才會高高在上,特別是茅臺為首的消費類個股,業績可能明年還會實現正增長。機構選股也是這樣的原則。

所以說,這64家公司中報預增的個股,不僅要看中報,還要看每年是否也實現了正增長。


股海重生2015


2019年上市公司中報預報已經開始了,目前436家公司已經預告,其中的64家業績增長了一倍,我覺得這個業績增長可能還是僅僅是開始,今年的中報應該普遍比較樂觀一些,畢竟商譽計提在去年底的時候已經充分釋放了風險,所以到今年的中報業績上最壞也不會壞到去年年報的程度吧,從這點講整體是偏好的一面居多。

業績不出現下降或者過分的差只是一個保全的想法,不希望對市場造成太大的利空,但是從目前我們的上市公司整體發展質量上看,未來還有很多需要提升的路走,如果僅僅站在業績不虧損的警戒線周邊去看待問題,A股市場永遠都不會有向上的基礎,必須形成一批公司業績每年都能夠保持穩定性的增長,換句話說希望市場上的白馬類公司越來越多,這樣大家選擇的範圍就大,對場外資金來說也多了安全壁壘,指數的重心向上移動會變成一種必然。

從這個角度講當前436家公司預告64家公司業績翻倍是不能說明什麼問題的,我希望這64家公司業績不需要翻倍,只要每年能夠保持30%的穩定增長,持續時間長達10年以來就夠了,而不是今年業績翻倍,明年變為虧損,這樣的數據是沒有參考意義的。


春意萌生


上市公司業績為王,我們在選擇股票的時候,業績是很重要的參考基本面,排在首位,由於經濟週期的原因,現在國家整體經濟較差,由其是今年,同樣,上市公司的經營上有會受到很大的影響,436份預告,能有64家公司業績增長超過一倍,很不容易了,總體來說在這樣的經濟環境下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是值得稱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