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博士喜歡把自己的博士學歷標出來?

好運連連綿綿


這相當於是一種能力的認證,可以增加影響力,另外也可以獲得平臺更多的資源傾斜。

博士是目前我國最高的學位,相對比較稀缺。既然大家現在都希望孩子能夠上大學,那麼拿到博士學位當然是非常值得開心的事情。當然,現在標識博士的不少也是在讀博士生。


實際上在自媒體中把博士學位標識出來是系統的一個設置,這也是平臺對博士的認可。比如物理學博士講物理問題的時候,更容易獲得大家的關注和認可。

另外,平臺也是希望聚集更多的專業人才,博士無疑代表著專業性。通過對博士身份認證,我們可以更方便的選擇和獲取信息。畢竟現在互聯網上信息很多,有時候我們會陷入選擇困難。

也許有部分人會認為這樣做有炫耀的成分,但是實際上,大部分博士認證這個標籤,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提高影響力,希望能夠獲得平臺的資源傾向,以便能夠把自己的分享推送給更多的讀者。


在西方國家,博士是一個讓人尊敬的稱呼,這甚至比某某職位更讓人心生敬意。當然,我國的博士在為社會貢獻價值這一方面還沒有西方世界那麼突出。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的可能性會越來越大,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博士也會越來越贏得大家的尊敬。


翼翔老師的兒童教育


感謝悟空小秘書/頭條教育聯盟的邀請。

小西就是博士,標出自己的博士學位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在大學,不少老師同事之間也會喊王博、李博之類的,就和走高工路線的技術員一樣,劉工、吳工之類的,很平常的一件事,怎會讓人不舒服呢?

博士是學位,研究生才是學歷,未畢業的博士生不能稱博士。但是,現在沒有太多這樣的講究,年輕老師也會喊某博士生為"唐博士",主因是部分名字太長或容易混淆,或者說這個博士生是其他老師的學生,直接喊名字的話,又沒有到這個親熱程度。

其實,在高校圈裡面,40多歲以下教學崗(行政除外)都是博士,前幾天看鄭州大學招輔導員的要求都是博士,不稀奇啦。

另外,你若是留心的話,會發現在今日頭條的認證中,博士是直接給黃V的...

也許這個就是在頭條,不少博士標記出來的主因。

...

希望對您有幫助,方便時給個關注,謝謝您~

2018-10-24-01


帥小西De


就拿我的認證來說吧,我只是覺得,有了這個認證後,大家閱讀是不是更放心點。點贊是不是更爽快點兒?看了我的回答後隨手就來一個贊!

你說是不是?

另外我想說的是,我是博士,我確實很驕傲啊,作為一個村裡出來的第一個博士,不不,是博士研究生,畢竟還沒拿到學位。現在沒畢業自稱博士是會被博士看不起的。上傳了學生證後被認證為博士我也很無奈啊,畢竟還沒畢業。

希望博士朋友們能夠原諒我的僭越……

讀博士真難啊。現在正在讀的我就有所感觸了。每天熬到深夜,每天早上一大早就起來。日常生活就只有早起,看論文,寫論文,吃飯,睡覺幾件事兒。有運動習慣的還會去運動一下。沒有這個習慣的一般就是妥妥的宅男。同齡人都老婆孩子熱炕頭了,我們還在頂著早晨的寒風來實驗室學習。頭髮都掉了,網上最流傳的博士髮際線可以給你們分享一下看看。

你看看這退後的髮際線,值不值得自稱一下博士驕傲一下。為了頭髮……

近來也開始掉頭髮了……

其實這頗有一種“露宿街頭無人問,一旦成名天下知”的驕傲。但是這又不同於以往,但是這確實是一種自豪感,一種儀式感啊。

說博士不是職業的你想幹啥?我們讀個博士還不能掛個博士來著呢?有這麼講理的嗎?你們工作的會掛個某某公司總經理,某某總裁的名號,我們還不能掛個博士。當我們畢業了,我們工作了,如果我們當老師,我們會有講師,副教授,教授的職稱評定。如果進公司了有工程師等稱號。但是我們現在一文不名,只有博士的稱號了。

不,或許只是博士研究生的稱號。

其實我們很少自稱博士的。真的,我的周圍的博士沒有一個人自稱自己是博士的,我認識的博士沒有一個人自稱自己為博士的。

如果你說的“有些博士喜歡把自己的博士學歷標出來”是在簡歷上,我就明白了,因為這是證明一個人學術能力的最好的證據啊。

我不生氣,只是抒發一下心裡面的不平之氣。畢竟辛辛苦苦讀個博怎麼搞得像是搞了什麼非法勾當一樣藏頭露尾的。

我們從來不自我標榜,因為我們已經沒有了那種以學歷壓人的念頭,畢竟辛辛苦苦的讀博不是為了做這些無聊之事的。

以上為個人意見,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如果對你有幫助,不妨點個贊,關注一下閱讀修身。閱讀修身:一個關注教育,高考考研考博,社會,小說,熱愛閱讀的教育領域創作者。


閱讀修身


這個問題簡直是有點兒挑釁。

我在介紹自己的時候很少說自己是X博士,最多說一句我是XXX(我導師的名字)的博士生。而我在今日頭條上的認證信息【如下圖所示】,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學博士是是頭條認證的,相當於告訴別人你現在在幹嘛,既然有人能是XXX公司總經理,XXX研究所研究員,我為什麼不能是XXX學校博士?而下面我自己的介紹是“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的一枚小學生”,這是我自己對自己的認識。

而且博士讀下來短的要4年,長的可能要七八年,如果算上博士後,可能十年也說不準,如果說碩士可以帶項目可以不帶項目,那麼博士基本上都要獨立申請項目、帶項目,所以要求是完全不一樣的——再換句話說,我在學校要拿著微薄的補貼做科研項目五六年,辛苦什麼的就不用說了,但是這段時間你總得給我個稱呼吧?一個博士後三十好幾了,到了工作單位面對剛剛畢業的、小自己七八歲的工作人員,你不能讓對方稱呼自己是“小張”、“小李”吧?

在西方國家有個慣例,在人名前面會有個前綴,你就是當上總統了,你也依然是Mr.(先生),只有真正有博士學位的人才能夠在前面加前綴Dr.(博士),再往上就是教授Prof.了。這表示了一個國家對知識分子的尊重,跟炫耀不炫耀沒有關係。

在工作單位也是這樣,比如說我現在去航空航天院所交流項目,那邊的工作人員還是習慣性地稱呼我為“X博士”,畢竟很多工作人員剛剛本科或者碩士畢業,年齡還不如我大,熟悉了之後可以稱呼我的名字,但是不熟的時候稱呼一句“X博士”肯定沒錯,既莊重,又不俗氣。而我稱呼他們,哪怕級別再低,我也會稱呼“X老師”,畢竟你到人家單位,看那些自己在學校接觸不到的內容,就是在跟別人學習的,稱呼對方是老師也沒有什麼錯。

所以說,我憑本事讀博士,又不是幹了個特務,憑什麼不能寫出來?好多博士隨便去家企業拿個幾萬的工資很正常,卻拿著一兩千的補貼搞科研,還得夾著尾巴做人,你說冤不冤?

有些人口口聲聲說的國家要優待知識分子,但是到了自己頭上,一看別人掛個“博士”的頭銜就酸,扯什麼“平等精神”,真平等你自己念個博士唄?


航小北的日常科普


我現在在德國留學。中國是以職位稱呼人,比如什麼馬董、張總、李局、趙處,而在德國是不以職位稱呼人的,相反的是如果一個人是博士、教授,在稱呼他們的時候,必須要加強博士和教授的頭銜,比如Professor Söfter, Doktor Müller。在德國網上填信息,有頭銜這一欄(Titel),裡面只有博士(Doktor)或教授(Professor)兩個選項,並沒有主任、廳長、經理這一類頭銜。如果你是博士,在德國回信件都會優先回復你。在德國唯一不用交稅的職業就是教授,每月一萬歐也不用交稅,但相反其他職業,比如月入五千,交完稅可能只剩兩千五。在德國成為一名教授是十分難的,要有實實在在的牛逼論文,輪換到幾個大學任教,等等一系列考核測評之後,才能獲得教授頭銜。教授在德國威望很高,不知名的大學的某個專業很牛逼,就是因為這個專業的教授很牛逼。大學教學樓的牆上掛的都是彩色的介紹最新研究成果的德語或英語的海報。什麼時候中國的學術科研氛圍變成這樣了,中國的基礎研究也就搞上去了,中國也就真的牛逼了。技術可以買,但管理買不來,這是屁話,管理固然重要,但請不要輕視技術,否則一個企業集團賺不了更多的錢。


MichaelKidd


首先,博士是學位,博士研究生是學歷。

我國學位分為學士,碩士,博士,博士術語最高學位,我們通常聽到的博士後只是一份研究經歷,並不是學位。

其次,博士作為最高學歷代表其獲得者的學術造詣,具備較高的學術研究水平,且博士畢業難度是相對最難的,能獲得博士學位,證明了其在學術上是優秀的。

再次,博士學位一經獲得,正常情況是終身擁有的,是一種學術身份的象徵。

綜上所述,標註出來即使一種身份,也是一種自信。


白俄羅斯重泉說


不同層次的人就會有不同的看法,正所謂圈子不同不必強融。不管是酸博士還好,又或者是真的有這個疑問。對於博士這個神聖的稱謂,我等俗人不敢去隨意點評和揣測。但是我覺得,那些擁有博士學歷的人整天把博士學位掛在身上都不為過。

博士作為一個國家稀缺資源,代表著學歷的最高層次,不管走到哪裡都應該受到該有的尊重。他們的研究推動著整個社會,整個世界的前行。

不是說博士喜歡把自己的博士學位標出來,而是很多時候都是正常工作的需要。就像你的老闆,不管在場合,他的頭銜都是總經理。總經理的頭銜可以讓他在各個場合裡更好的工作,比如你要跟你的顧客談生意,但是初次見面你可能忘記他的名字,但是你可以叫他總經理準沒錯,避免了雙方的尷尬。

博士也是一樣的,在高校、科研的圈子裡面,對各自的稱謂都是xxx博士。試想一下,一個博士如果被對方稱呼為小王,小張,小李那會是怎麼一種情形。直接稱呼別人為xx博士就可以很好的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

而且很多時候都不是博士自己把自己的博士學位標出來的,而是平臺主動標識出來的。出於對博士的尊重和敬意,平臺會直接給博士認證黃V。黃V認證過後,那就意味著這個賬戶的使用者具有一定的話語權,同時認證加V以後也是對於粉絲的一種負責任。約束賬戶使用者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要誤導粉絲。

換一句話說,歷盡千辛萬苦讀博出來,把自己的博士身份標出來怎麼了。如果你看不慣,你不服氣,你也可以去考一個博士啊。


大三老學長


博士在人才市場是有競爭力的,凡是稀有的東西,都會在階層中有突出的優越感和作用。

一方面能夠考上博士並且順利完成學業的,本來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博士的學位在社會大眾中依然屬於小眾稀有,為自己的學校和自己的學歷證明,自己能完成博士生涯完成科研任務感到驕傲進行標註。

另一方面博士並不像大家以為的埋頭讀書寫論文,許多博士在讀博期間已經像工作一樣負責具體的項目,進行產出,更類似研究員,技術員的工作,因此標註博士沒有任何問題。

歡迎關注前程無憂,收穫更多職場乾貨趣聞!


祝你前程無憂


人家憑本事獲得的博士學位,幹嘛不能把自己的博士學位標出來?如果我是博士的話,我也要用博士學位證書在各個自媒體平臺認證,畢竟國內擁有博士學位的人不多,算得上稀缺資源。特別是在我們農村,博士是打著燈籠都找不著的存在。

博士,處於學位“金字塔”的最頂端,不管在國外還是在國內,博士都應該是最受尊敬的一種人(靠“特殊手段”獲得博士學位的除外),這不僅僅是對博士的尊重,更是對知識的尊重和崇尚。無論哪個自媒體平臺,認證博士學位的人都擁有更多的權重,更多的話語權。你看到人家在自媒體平臺認證博士學位,而且在博士學位的旁邊還有一個醒目的“V”標識,就羨慕嫉妒恨。我覺得根本就沒有“眼紅”的必要,你要是對這個標識和博士的認證真的感興趣的話,你倒是可以自己先通過正規渠道搞個博士學位,也憑本事被各大自媒體平臺認證並加V,我覺得這並非是為了炫耀,而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終身標籤”。

博士被自媒體平臺認證,是各大平臺對知識分子的重視。如果博士學位的人成了教授、院士,自然可以替換博士這個“標籤”。當然,無論碩士、博士還是院士,其實都不是自封的,只是一種身份證明,我們無需大驚小怪。不過,在各大平臺的認證過程中,對博士的認證不是太嚴謹。一個朋友告訴我,他是正在讀博士的博士生,也被認證為博士,有點匪夷所思。按照常理,博士生歸博士生,拿到博士學位的才算得上貨真價實的博士。可能在有些平臺看來,成為博士生之後,最終成為博士也是遲早的事情,所以在這個環節上不太講究。

有些人可能要質疑:博士學位也就一個學位而已,應該也沒有多少博士做出多大的貢獻吧?如果你這麼想就錯了:在科學領域,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十有八九擁有博士學位,就算寥寥數個非博士人物的科學領域諾獎獲得者,也是碩士居多。

當然,在博士當中,低調的博士是佔大多數的,很少有博士到處去標榜自己。不過不管是低調的博士,還是高調的真博士,都是這個社會的棟樑之才。我很佩服這個社會上用大半輩子為學術而打拼的博士,他們把人生中最燦爛的時光、最美麗的年華都奉獻在學業上,他們是值得同齡人欽佩的楷模!


微雨潤苗


理解這個問題,首先得科普一下西方大學學制下,各個學位的含義

先簡要介紹一下學制的一般含義,如圖:

如上圖,一般而言學士學習的是高於人類基礎知識,但仍然在人類知識邊界之內的一些知識,畢業的標誌是發佈一篇學士論文,論文成果一般是這一領域知識的一項實際應用,純理論極少。例如計算機學士,學習期間學會編程,學會基本算法,規範,服務器或網頁結構即可,畢業論文一般是寫一個網站或手機應用完成一個目的。碩士學習一般會深入人類知識某一領域的邊界。例如計算機專業後讀數據科學碩士,需要深入瞭解統計,運籌等學科,偏數據挖掘的會需要精通主流機器學習算法。而博士,一定是在人類某一知識領域有很大積累,博士期間的論文成果是擴大人類知識邊界的一項或多項研究,其擴大範圍一般很小,或許知識設計一種新的生產工藝;探尋一種新的研究方法;探究一種從未分析過的自然現象等。例如機器學習領域的博士,研究的或許是改進一種或多種機器學習算法,其博士論文可能是一個對特定問題很有效的算法模型。


簡而言之,學士對人類一個或多個知識領域有較深的瞭解;碩士在一個更細分領域上觸摸到了人類知識的邊界,成為了專家;博士突破了人類知識的邊界,幫人類知識邊界擴展了小小的一角。


問題到這想必已經很清楚了。作為一個擴展了人類知識邊界,為人類智慧庫做出貢獻的人,有什麼理由不感到自豪呢?Dr前綴不僅僅是一個稱呼的改變,更是對他們貢獻的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