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丑书”是一个假议题,还是古已有之的事实?

千千千里马


所谓“丑书”是一个假命题,还是古已有之的事实?

当代的“丑书”一说,从表面上是书法追求丑貌,源自渊源书法的稚嫩粗犷之笔墨,伊始中国造字,朴拙简单笔画或复杂形意的表达,那时候的落后懵懂以至于未有笔,仅能用骨石或物件刻的字,形成的笔画,结体浑朴,没有用笔之说。


丑书,自古历代有之,发达的唐朝颜楷书,在当时分明就是野书,似乎与“丑”相类,刚开始一变晋法及初唐的楷则,是为不可接受。久了自然筋骨血肉丰满加之大小字的出现,欹正的面貌,一改大小一致,规整的书法面貌。这是一次个性创变。赢得了千年来被人崇拜摹临。


宋代的尚意,都是脱晋唐之法,顺其情性而表现自我神采。

元明,继承发扬魏晋风度,拯救了帖学的遒美,至清代,追求古意,寻找拙气书貌。碑学崇尚,显然于遒美背离。有了“丑的”趋势。崇尚姿态的别样为欣赏价值。

到了本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又开始了拙丑姿态书墨的大兴。

定义是“丑”,确是不美,一般把丰满的笔画都变成粗制狂野,笔画形成歪斜,有的笔画夸张。墨色变化,字形不以方正,而是参差不齐,于古法不同,于今欣赏相悖,用笔变化,方笔参南北朝碑体,或者隶变,或爨宝子笔意,从结体上下功夫。排斥帖学的遒丽。故分界岭自然有了,于是一则“俗美”与“丑书”的争鸣。一则传统与创新之对立。



丑书,成了高层书界的风向标,跟随者趋之若鹜。以此为时尚。

丑书与美书,虽然构成矛盾体,应该具有辩证关系,统一性,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丑美是相对来说而已,丑的东西因时而变成美,颜体足以证明。苏轼言,美玉何必椭圆,是璧玉何必以形状的丑美以论。

关键是内涵内在的东西。质上的价值,不是表层表面的看待丑美。


因此对于书法艺术的丑与美,理应视合度,符合欣赏美学原理之规律。检验书法艺术的底蕴,具有丰富的内涵所在。

一般规律初学字写的丑而歪斜不正。当达到瑧熟后的“丑”而欹斜不端,两种不同属性,一是真实的稚嫩书写,另外是蜕陈出新笔法。

真如此,就是高手,而今这样的返朴笔意大成者寥寥无几。一般假借变新,退常规笔法变自己的自由任性笔意。怎能不加以“丑”之定义。实际应该说,不伦不类书。


狂喜淡墨a


这个问题问得很怪异,前后半句话风马牛不相及!我估计你的问题原本是“所谓丑书是近些年才有的现象,还是古已有之的事实?”

我就算是自问自答吧。丑书的确是近些年才有的现象,确切的说,丑书是互联网时代的产物,古人不会干这些恶心人的事情!

丑书表演

1、如果没有互联网的裂变式发展,丑书难以存活。

试想一下在古代,如果是有一定声望的书法家,通常都是高官大员,当然不愿写丑书糟践自己的身份,要知道不管是国家倡导审美还是民间朴素审美,都不会认同丑书。

如果没有名气的人更不会去写丑书,因为大家要么会认为这人疯了,要么会认为自己疯了,反正不会买账,自然更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汇报,没有回报,就难以为继,当然很快就会自生自灭。

丑书表演

这种出力劳神不讨好的事情,古人不会那么傻,去糟践墨锭、宣纸、毛笔等等这些在当时都是非常昂贵的配置。

2、互联网改变了一切,包括书法

只要你敢于不要脸,你就可以立刻出名,出名就有流量,有流量就有真金白银滚滚而来。在利益面前,别说是不懂书法的普通人,就连一些书法功底本来不错的书法家,也改弦更张,杀进丑书大营,瞬间就名气爆棚,知名度大增,他们并不在乎是好名声还是坏名声。因为传统书法毕竟是高雅小众艺术,而丑书却极度吸引眼球,可供芸芸众生茶余饭后津津乐道。

丑书表演

3、认为丑书古已有之的人通常会指责郑板桥、徐渭二人。

徐渭是一个半疯癫之人,常人难以走进他的世界,尽管这样,其实他的作品一点也不丑,法度森严,大开大合,天地平齐,疏密得体,何丑之有?

徐渭书法作品

至于郑板桥书法,我们知道郑板桥是一位书画双料绝世高人,他不仅把竹子和兰草画得出神入化,而且在研习古人书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成为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书法宗师,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的书法风韵特异,他大胆独创了“六分半书”。我们从他的六分半书中可以深刻感悟到书画同源的幽趣,清朝书法评论人士蒋士铨在其《忠雅堂诗集》中写道:

郑板桥书法作品

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翻;

板桥写兰如作字,秀叶疏花见资致。

下笔别自成一家,书画不愿常人夸;

颓唐偃仰各有态,常人尽笑板桥怪。

我是这么认为的,郑板桥书法字如兰香,别开生面、独具魅力,绝非丑书。

郑板桥书法作品

回答问题就到这里吧,有一点我可以肯定,是真正的书法作品,自然可以得到传承,是丑书就不会有生命力,就会被时代很快放进垃圾桶,并且立刻清空垃圾桶。历史会给他们贴上标签的,用不了几年,就会有分晓。就好比前些日子的“大峰妹和小锋哥”生活视频,我就觉得这么露骨的艳俗视频难道会被欢迎?很快就被头条永久封号了。


永书101


如果李斯能看到隶书,他的第一感一定是“丑书”;如果程邈能看到章草,他的第一感也一定是“丑书”。

在书法上,新出现的以前没有的写法,相对于原写法而言,就是“丑书”,这与其外形的“美丑”无关。

正如米芾说颜真卿是“恶札之首”一样。颜真卿的出现,一改以前一直以来“以硬瘦为美”的书法审美,所以米芾说“颜柳挑踢”,说颜真卿坏了古法。

所以,“丑书”并不是一个新鲜名词,其老祖宗就是颜真卿。

但是,颜真卿也好,后来主张“宁丑勿媚”的傅青主也好,他们的“丑”并非“为丑而丑”,并非扭捏作态,而是在对前人深入研究后,在技法上和艺术主张上的一种突破。

颜真卿、傅青主等人的“丑书”,经过实践的检验,已被证明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而现在书法界的“丑书”,是否是一种创新,尚未经过时间的检验,但我们何妨给他们一点宽容,给他们一点时间,将之留与后人去评说。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是不是应该叫艺术认知诈骗比较恰当?我觉得美丑都是主观的,关键是创作人是否真的从内心认可自己的作品才关键。艺术从来都是偏激的,这很正常。但如果有人利用这个现象向大众实施骗术,其实本身就知道自己是违心的,这样的人是应该唾弃的。但说回来,我们无法区分,只能靠看其公知概念里的基本功来初步判断,但其实这也不是绝对的。有的天才疯子就是没学过,但作品认真执着另类。有的人有基本功,但看到老老实实写字没发展,于是搞事情,博出位。


产品崔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北京的所谓的书法家,名气还很大,善写“狂草”,开笔会时,有个朋友想求幅正楷字,这书法家连写了三张都自己撕掉了。然后自嘲说,楷书不是自己的专长。所谓现在的丑书也许根本就不能和古代的所谓大智若愚的书法境界相提并论,现在的大多人都是为了哗众取宠,故弄玄虚而写的 真正的书法功底其实是没有的,称其为丑书一点都不为过。就像北京的那位先生,写的东西不丑还能俊到哪里去?


草根画苑


丑书是书法正大气象之大道旁边的小道,不是主流,允许它存在。


用户2714905353115


美与丑是相附相成对立存在的。人的美与丑也同时存于生活中,这是自然法则。

书法给人的书美感受是因人而异的,这取决于观书人的文化艺术修养。

美书与丑书的存在是一贯的。古来有之。美感强的存留传世,美感差的自然难以留传。这个议题本不假。但狭义美丑之争己无意义。爱美乃人之天性,又各有偏爱不同。美无规则标准可依,争之何益?

有人爱美,有人喜丑。萝卜白菜各有所爱,顺其自然,自然而然!


本圣散人


〃丑书"确实是一假议题。作为汉字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书法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但近年来,〃一点一世界,一画一乾坤"的书法作品越来越令人眼花缭乱:倒立书法、拿头发作笔,边吼边写。一些人写字如同作画,甚至随意涂抹,错别字连篇。一些看上去远离经典和传统的〃书法作品",让普通人直呼〃欣赏不了"。以上这些被人们称为〃丑书"。〃丑书"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概念,内函不稳定,外延不清晰无边界,目前学术界还没一个统一认识,所以说〃丑书"是一假议题,它是针对以上现象网络流传的一个说法。


农言h


关于"丑书",我个人认为命题出错。丑,美是相对立而存在,没有丑,美岂能立。换言之。没有美,何来丑?目前的我们,喜欢说玄,喜欢说概念,喜欢说事是而非的东西。谁说实,说真,说深究,要弄出个所以然,必遭批评甚至谩骂。怪哉!那么请问。别人是丑?你的美在那里?能不能拿出来并加以论证?事实胜于雄辩么。谢谢。





文鼎胡宝岐


在古代肆意糟蹋文字是大不敬罪,只有山野僧道、落魄举子、江湖艺人才敢偷偷摸摸胡涂乱画,如今这种不入流的玩意儿居然大行其道、招摇过市。不过看到丑书一出,人人喊打,看来公众还是明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