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不只因为"好圣孙",还有另外两个原因

1402年,朱棣在靖难之役中取得胜利,登上了皇帝宝座,接下来,朱棣要做一件重要的事,立太子。

其实,立太子没有固定期限,但一般来说越早越好。立太子可以稳定天下,否则皇帝的儿子们都会惦记这个位置,何况朱棣的三个儿子都已成年,且各有战功,谁不想日后做皇帝,号令天下。


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不只因为


然而,朱棣却迟迟下定不了决心,让立太子这么重要的事,一直拖到两年以后才确定下来,是什么原因让朱棣如此犹豫不决呢?

朱棣的三个儿子各有特点,老大朱高炽宅心仁厚,从小接受儒家思想教育,但朱棣并不认可这一点,他相信武力可以解决一切。而且朱高炽上身材胖大,还是个跛脚,武功基本没有,所以朱棣认为这个儿子当君主不太合适。

三儿子朱高燧聪明伶俐,最讨朱棣喜欢,但从接班人的角度考虑,他各方面都比两个哥哥差很多。实际上,朱棣更倾向于把皇位传给二儿子朱高煦,因为朱高煦性情凶悍,作战勇猛,三个儿子中朱高煦最像自己。

在靖难战场上,朱棣曾暗示老二朱高煦,如果日后自己当了皇帝,立他为太子,这既可以看做是一种激励,也是一个承诺。朱高煦没有辜负他,多次挽救他老爹的生命。


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不只因为


朱棣心中太子的最佳人选就是二儿子朱高煦,可实际情况并不简单,并不是他一句话想立谁就立谁的事,所以两年时间迟迟未决,最后有三个原因让朱棣选定了朱高炽。

一、朱高炽是朱元璋所立的世子

皇帝的接班人叫太子,而王爷的接班人则叫世子,就是世袭他老爹的爵位,皇帝的接班人只有一个,王爷的爵位也只有一人能世袭。

朱棣是朱元璋的四儿子,被封为燕王,朱元璋对朱棣的几个儿子很关心,尤其是老大朱高炽,曾和另外几个王爷的儿子一起被朱元璋考核,朱元璋对他赞赏有加,说他有做君主的眼光。故而立朱高炽为燕王世子。


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不只因为


相反朱元璋对朱高煦则非常厌恶,说他不肯向学,言行轻佻。

朱元璋对两个孙子不同的看法,或多或少影响着朱棣的判断,虽然他更看好老二,但是如果想立老二,就必须废掉老大的世子之位,这等于违背了父亲朱元璋的意志,本来他的皇位就来路不正,他真害怕地下的朱元璋不饶恕他,所以他不得不三思再三思。

二、朱高炽守北京立大功

朱棣想要立老二朱高煦为太子,必须先废掉老大朱高炽的世子之位,废掉世子是要有理由的,朱高炽除了形象差点,其它没有任何问题。不但没有问题,反而立了大功。


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不只因为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他率领老二老三去攻打南京,留老大朱高炽守在北京。朱高炽虽然不善带兵,却懂得抚慰士卒,善于攻心,用现在的话就是会洗脑,轻描淡写几句话,士兵如同打了鸡血一般,以一万兵力,愣是守住了大将李景龙50万大军的疯狂进攻。

谁说书生不会领兵,朱高炽一战成名,他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不但会治军,还会治理国家,让朱棣从此刮目相看。

三、“好圣孙”朱瞻基助一臂之力

朱瞻基是朱高炽的长子,就是后来的明宣宗,他一出生朱棣就特别喜欢,据说朱棣当晚做了一个梦,梦见朱元璋赐给他一个大圭,类似大臣们手里拿的那块板,并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朱棣认为这是吉兆,也因此坚定了他造反的决心。


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不只因为


朱瞻基很小的时候就被朱棣接走,由他亲自抚养教导,出征蒙古也把朱瞻基带在身边,给他请最好的老师教他文化知识,完全就是按照皇帝来培养,付出了极大的心血。

在朱棣对选择老大还是老二犹豫不决时,明初第一才子解缙,一语点醒梦中人,就是那句著名的“好圣孙”。


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不只因为


解缙的意思是如果想让孙子朱瞻基当皇帝,必须先传位给他爹,如果立老二朱高煦为太子,那朱瞻基就可以靠边了。朱棣当然不愿意看到这个结果。解缙的一句话,不仅改变了朱高炽、朱高煦和朱瞻基三个人的命运,也改变了大明朝的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