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倫為什麼願留楊志,卻不願留林沖?

mhj780916


在下紅塵如鏡,喜歡另類深度聽水滸的客官們,還請關注哦,若是能夠點贊評論轉發一下就更好了,鞠躬感謝

這個問題問的不是很恰當——起碼一半不恰當,為啥呢,且聽紅塵君慢慢道來。

第一,王倫嫉賢妒能

咱們先來談談王倫為何不願意留林沖。

這白衣秀士王倫,乃是梁山的第一任寨主,他其實是個落地秀才,論文才可能和智多星吳用差不多,但是論智慧那就差遠了。

吳用非常清楚自己的能力和身份——那就是隻能做個軍師來輔助別人,或者說的更通俗一點,那就是隻能打二把手,絕不能當一把手。

他後面也很好的貫徹了這一點,不管是跟著前老大晁蓋,還是後來的老大宋江,他都非常本分,絕不會有再上一步的想法。

而王倫就沒有這種意識了,更加沒有這種胸襟,他對自己的能力倒是也清楚,知道自己沒有武力,依靠嘴皮子和資歷勉強還能忽悠住老實且本領尋常的杜遷和宋萬,但是對於從汴梁(大家可以理解為北京)過來的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他馬上就感覺到了壓力。

無論是武力還是名望,見識還是履歷,他知道自己都不是林沖的對手,所以絕對不能讓林沖上山,否則自己遲早被取代。

第二,王倫為什麼要留楊志

林沖費勁了口舌都沒用,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王倫一心就要讓他下山,在杜遷宋萬等人的勸說下,才勉強同意讓林沖去拿個投名狀——也就是一個人頭回來。

結果林沖為人厚道,一般的人都不忍心下手,直到遇到了楊志,他一看這傢伙長相兇惡,又身帶凶器,一定不是好人,這才動手。

結果兩人打的難解難分的時候,王倫出現了,他看兩人武藝相當,身份相近,名望相等,就想要用楊志來牽制林沖,讓林沖無暇對自己動心思。

這是一種非常常用的權謀之術,比如那位著名的蔣委員長,他最喜歡的就是每一個部門都要放兩個實力資歷相當的屬下,讓他們互為牽制,這樣他才放心

所以,並不是王倫喜歡楊志而不喜歡林沖,如果換過來也是一樣——那就會是他趕楊志下山,而歡迎林沖上山了,他想要的是這兩個人一起互相牽制,單獨哪個他都不想留

結論

王倫這樣的人,其實紅塵君相信大家身邊都有,許多小領導就喜歡這樣,只要本事不如自己的,以方便自己控制,一旦手下有了真才實幹的人,他就會想著辦法故意刁難他,最後非得把他趕走才滿意,大家覺得是不是呢?


紅塵如鏡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王倫趕走林沖是正確的,因為這傢伙不是好人。

林沖是個卑鄙小人。

他為了自保,怕被高太尉追殺,被髮配之前寫了一個休書。這樣一來,林沖自己就安全了,反而高太尉就會去逼迫他的老婆。萬一他老婆同意了,林沖性命就保住了。

萬一不同意,這也不管林沖的事情,高太尉一般不會繼續弄死他。

最終,林沖沒死,他老婆受逼迫不過自殺了!

就這種人。

另外,魯智深冒死救了他,並沒有暴露身份。林沖卻把魯智深的底細,告訴押解的公差。為什麼?

其實也不復雜。

林沖知道魯智深在老家居住,以他的脾氣一定會去照顧林沖的老婆。但要是讓魯智深不要管他老婆,這種話林沖可說不出口。就算說了,魯智深也不見得會聽。

所以,洩露給公差,高太尉必然去對付魯智深,魯智深只能跑路。

這樣一來,林沖老婆就沒人罩著,十有八九會屈服嫁給高衙內,這樣林沖小命就安全了。

為什麼魯智深上山以後,很快就不理睬林沖,和他保持距離?

就是魯智深看清楚這傢伙是什麼人!

這樣一個卑鄙又頗有武功,又有野心的人,如何能夠留下來?豈不是養虎遺患!

相反,楊志確實一個性子直爽的漢子。因為生辰綱被搶劫,激動之下差點自盡。後來遇到惡霸牛二欺負人,寧可坐牢也不受氣,將他殺了。

所以,寧可留下楊志,也不能留下林沖。


薩沙


你以為王倫就是純心要留住青面獸?要不是身邊有個吊睛大蟲斑斕猛虎一樣的豹子頭,他才不會把楊志留在山寨之中呢。

正所謂: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

王倫一心要留青面獸,就是因為林沖是山寨的恩主柴大官人引薦來的,不好輕易駁了麵皮。既然要容納林沖,就會感覺身邊有這麼一位神主,就是睡覺都不踏實,時時感覺鋒芒在背,冷汗涔涔,隨時都有一命歸西的危險。

楊志雖不至於將豹子頭一舉拿下,但身手相比山上的杜遷宋萬之流要強上千萬倍,由他來制約隨時可能發作的林教頭,也可以略有勝算,或者最大牽制力。

其實王倫的心裡,林沖和楊志,一個也不願意留。都是江湖上鼎鼎大名的英雄好漢,都有一身蓋世的武功,哪個也惹不起,哪個也搬不倒。

但王倫卻明瞭二虎相爭的道理,一隻老虎可以為所欲為,兩隻老虎處在一起,就會有相互的制約和抵抗,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安全係數怎麼著也比一隻老虎大得多。就像現今流行的那句江湖諺語:

一山不能容二虎,除非一公和一母

眼看林沖不能下山去另投大寨,只能偃蹇在水泊梁山,就只好容納下來,也省得給江湖上留下我王倫欺生權佔的惡名。而青面獸則可以為他和部伍擋一擋來自林沖的子彈,讓他兩害相權取其輕,暫且安然無恙,也算是給了柴大官人和江湖上的一個交代,兩全其美,豈不樂哉?


龍吟148119260


王倫不是不想留林沖,而是想辦法制住林沖,玩平衡。

王倫是柴進營救並且創立梁山泊的,柴進相當於梁山泊的董事長,王倫算是個總經理。梁山最初的幾個手下如朱貴杜遷等人算是王倫招聘的嫡系班底。而林沖也是柴進推薦的,無論名頭,武功,出身都強於王倫,就如同董事長派來的監事,完全有能力幹掉王倫自己上位的。雖然當初林沖沒這個心思,但是確是有這個能力的,王倫不得不防。這個時候林沖自己的能力是強於王倫集團的。後來楊志出現,和林沖打的不相上下,讓王倫看到了曙光。楊志是個犯了事的小官僚,沒有什麼江湖背景,也沒有柴進的勢力。如果王倫能招募到楊志,那麼楊志就會成為自己的班底。有了楊志的加入,自己團體的力量就能強於林沖,林沖也不得不屈服於自己,柴進也說不出什麼話來。因此王倫非常熱衷於招募楊志。事實上也確實印證了王倫的擔心,林沖加入梁山以後隨著相處時間增加,對於王倫的領導風格非常不滿。礙於柴進的勢力,王倫也奈何不了林沖。等到晁蓋團隊入駐梁山以後,吳用敏銳的發現了這個問題,並加以利用。最終成功火併掉王倫,雀佔鳩巢成為梁山之主,也宣告了柴進對於梁山的掌控徹底消失。


夜幕色百合


水泊梁山最早佔山為王的不是宋江和晁蓋,而是白衣秀士王倫,王倫是落第秀才,是柴進扶植起來的,想做賊頭,沒有靠山是不行的。

當林沖和楊志因緣巧合的聚在了梁山之後,王倫笑迎楊志卻黑臉攆林沖,這是為什麼呢?就讓(秉燭讀春秋)為你一一解密吧。


話說林沖的娘子被高俅之子看中後,高衙內一直想調戲林娘子,但林娘子誓死不從。為這事,林沖攤上大事了,被高俅陷害,火燒草料場,林沖被逼雪夜上梁山。

林沖上梁山後,梁山寨主白衣秀士王倫百般刁難林沖,讓林沖三天之內交出“投名狀”。所謂的投名狀,就是讓林沖在山下殺一個人,表示入夥。

林沖無奈,但接連三天都不忍下手傷害無辜。後來,在山下巧遇青面獸楊志,二人打鬥多時,通名報姓後相識相知,英雄惜英雄,攜手去見王寨主。

王倫見林沖三天期限已過,仍然交不出“投名狀”

,不由分說,就要趕林沖下山。對楊志卻熱情挽留。原來這其中有貓膩。


王倫目光短淺,不是做大事業的人,他之所以佔山為王,無非就是臨時餬口飯吃。等以後有了和朝廷攤牌的資本後,投降朝廷是必然的事情。

熱情挽留楊志,是為自己留條門路,因為楊志京城有門路,這次丟失了生辰綱,楊志就是打算去東京汴梁活動一下,看是否能官復原職,打點些銀兩,讓朝廷不再追究自己的責任,正好路過這裡,被林沖請到了山上來了。

王倫挽留楊志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楊志是五侯楊令公之孫、武舉人、曾做制使的楊志身份也不低。

按說林沖曾經也是宋朝體制中人,身份不比楊志低,武功比楊志高不少,林沖才是無家可歸之人。

說實話,楊志不一定看得上小小的梁山賊人這個頭銜呢。王倫卻反其道而行之:不想留的極力挽留,而對於極力想找個安身之所的林沖卻狠心趕走,世界有時真的不公平。


其實說白了,王倫是怕惹禍上身,我們知道,王倫和後來的宋江有得一拼,就是時時刻刻想著詔安,林沖是高太尉的死對頭,高俅對林沖是除之而後快,同樣林沖對高俅也有不共戴天之仇,王倫害怕以後無法面對高太尉,這就是白衣秀士擔心的地方。

林沖“殺人放火帶刀入堂”的罪過太大了,留下林沖,惹怒高俅,一但大軍殺來,王倫怕帶不起這個責任。

王倫的眼中楊志是屬於親朝廷派,而林沖已經成為了反賊,與朝廷對著幹了。王倫的面前林沖與楊志不論武力和身份是天然的對手,後來,由於晁蓋和宋江吳用的到來,都為林沖說情,既然林沖趕不走,留下楊志正好制衡林沖。

說到底,王倫就是忌憚林沖,林沖是朝廷要犯,加之武功高強,王倫怕壓制不住林沖。


再說杜遷、宋萬、朱貴都反對趕走林沖,畢竟林沖是他們的恩人柴進寫親筆信介紹的。行走江湖,講的就是義。

後來,出於義憤,也出於對排座次的不滿,林沖手刃了王倫,但自己沒有做寨主,反而讓給了晁蓋,其實這就是林沖沒有遠大理想的表現,王倫好歹留下了走投無路的林沖,要麼手刃王倫自己做寨主,要麼忍氣吞聲,殺了王倫,成全了晁蓋,自己又有什麼好處呢?林沖何苦啊!



秉燭讀春秋



王倫為什麼願留楊志,卻不願留林沖?


這個問題問得很有道理。

同樣是英雄好漢,武藝不相上下,而且林沖還有柴大官人的舉薦(柴大官人對王倫是有恩的)。而楊志只是個過客。王倫為什麼就願留楊志而不願留林沖呢?


反覆思考,再粗略地重讀一遍《水滸傳》原著,我覺得,應該是以下原因:

1.上山的原因不同

林沖是被高俅迫害得家破人亡,走投無路,被逼上梁山的。也就是說,林沖一讓再讓,最後忍無可忍才殺掉陸謙等壞蛋,沒地方去了,才走上梁山這條路。

而楊志是押運花石綱在黃河裡翻了船,把花石綱給弄丟了,沒法回去交差,只好流落他鄉。正趕上皇帝大赦天下,他想去京城走動走動,官復原職。說白了,楊志根本就沒有上梁山這個計劃。

2.搞平衡的領導藝術

主動上山的不願留,沒想上山的反倒想讓人留下,什麼原因呢?

很顯然,搞平衡麼。

因為林沖的名望太高了,能耐太大了。把一個比我寨主強百倍的人留在身邊,能服管麼,養癰遺患啊!說不定哪天不高興了,把我寨主取而代之,豈不是引狼入室,自毀前程!

而把楊志留在山上,就由林沖的一隻虎變成了兩隻虎。再好生對待楊志,把他變成我寨主的閨蜜。因為山寨原有的杜遷、宋萬、朱貴人都是武藝一般,震不住林沖。這時楊志就成了制衡林沖的絕佳人選。到時候,兩虎相鬥必有一傷,林沖也就成不了氣候。說白了,也就是解除了林沖對我寨主地位的威脅。

3.領導的素質是根本原因

要知道,當時的梁山,還不是晁蓋晁天王領導的義字當頭,替天行道的梁山,還不是兄弟如手足,骨肉不分離的梁山。王倫不過是個落魄秀才,論文拿不出錦繡文章,論武不過是花拳繡腿。這把刷子想當領導,靠什麼?——只能靠手腕,靠內部人員相互制約來保持平衡。前面說了,原先的其他三個頭領本事都不大,對王倫沒有威脅。林沖來到,必將打破這個平衡。

可能有朋友會問:宋江也不過是個刀筆小吏,論本事未必能趕上王倫,怎麼就能當寨主呢。

這就問到了點子上。

雖說宋江文武都很一般,可人家仗義疏財,專門結交天下豪傑,以理服人,

以情迷人,有一呼百應的的能量。這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麼?

而王倫是個心胸狹窄,胸無大志,不圖大業,小富既安的人物。更加要命的是,他嫉賢妒能,容不得別人比他好。這樣的小人當領導,圖一時平安尚可,想長治久安是做夢。

他的結局,只能讓林沖一刀結果性命。

施耐庵老先生確實高啊,不怪人家能寫出千古經典。


綜上所述,這就是王倫願意留楊志,不願留林沖的根本原因。


文化一家人


梁山好漢裡沒有完人,包括我最喜歡的武松,最佩服的魯智深和石秀在內,他們都有讓人稱讚的地方,也有讓人不齒的地方,林沖也一樣。

有人說過“淡仇者必寡恩”,這一點在林沖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的。其實在原著中,林沖的形象遠遠不是一個英雄好漢,施耐庵是拿林沖當個反面教材,就像魯迅筆下的阿Q一樣。

第一,面對強敵,不敢亮劍

小衙內調戲了林娘子,林沖得知是高太尉家的衙內後選擇了容忍。自己的老婆被調戲,我想換做是你,你會選擇容忍嗎?

容忍了也就算了,到最後林沖還來了一出休妻。林沖發配滄州只是服刑,又不是去死,根本談不上生死決別。林教頭“誤入白虎節堂”鬧得人盡皆知,高俅以及高衙內在白虎節堂之後,相對已經收斂了,這時候林沖鬧一出休妻是什麼意思?休妻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告訴別人,我跟我娘子已經沒關係了,你們愛怎麼著怎麼著吧!

我們都說林沖英雄氣短,然而最後休妻這出恐怕會侮辱了英雄氣短這四個字了。

第二,面對弱小,任意欺凌

林沖一出場,施耐庵有過這麼一句來描寫其形象:穿一對磕瓜頭朝樣皂靴,手中執一把折迭紙西川扇子。

乍一看以為林沖是文武雙全,其實他壓根算不上書生,而是一個急躁自我的武人性格。在梁山同類武夫中,林沖倒是和李逵等有著明顯的區別。林沖不是不會殺人,也不是不敢殺人,更不是不忍殺人。只是,我們的林教頭若是殺人,需要明確的動機和目標。他的外號叫“豹子頭,不是”山雞“,掄起刀子胡砍,這不是林沖的性格。

上梁山納投名狀,在我們看的各版電視劇中林沖顯得左右為難,這不過是通過影視拍攝的手法來塑造出人物的層次感。在原著中,林沖可沒顯得那麼糾結,答應王倫的條件是相當爽快的。能上山,即便對面是手無寸鐵的婦孺,照樣OK。

同樣,林沖也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精細。雖然林沖是“豹頭環眼”的小張飛,但其精細程度恐怕差太遠了。帶刀入白虎節堂,稱得上精細?早就能幹掉王倫,最後卻被吳用當槍使,稱得上精細?身不由己,命運總是放在別人的手心裡,稱得上精細?

對比一下魯智深奪寶珠寺一節,只怕林沖的精細程度連他徒弟曹正都不如。什麼是精細?我來告訴你。

武松為兄報仇,一步步搜索證據,每到一個重要的結案環節都要旁人見證。走到飛雲浦,看押送官人臉色不對早做提防最終成功反殺,喋血鴛鴦樓前行入內殺光所有見過自己的人,然後再直擊目標,這叫精細。

石秀為證清白,楊雄家外埋伏多日精心佈局。即便人殺完了仍不忘製造社會輿論,怎麼幹怎麼撤都想明白了,這叫精細。

第三,面對恩人,不思回報。

風雪山神廟,林沖快意恩仇。上梁山後雖然王倫屢次為難,可畢竟也是收留了林教頭,算是其恩人之一。如果說王倫被火併是咎由自取,林沖在面對另外的兩位恩人——柴進和魯智深,也不算厚道。

大鬧野豬林,可以說如果不是魯智深的出現,林沖應當在這裡就殺青了。魯智深一頓禪杖把董超和薛霸收拾得服服帖帖,這個時候董超和薛霸問魯智深在哪裡高就......魯智深答道:“你兩個撮鳥問俺住處做什麼?莫不去教高俅做什麼奈何灑家?別人怕他,俺不怕他。灑家若撞著那廝,教他吃三百禪杖。”

按說林沖應該比魯智深更加細緻,這個時候卻異常無腦。魯智深話音剛落,林沖補了個刀:“這個直得什麼!相國寺一株柳樹,連根也拔將出來。”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自此之後到梁山南征,魯智深從“兄弟”改成林沖“林教頭”。在林沖眼裡,仇恨都是小事情,一心只想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在他的字典裡沒有“恩”這個漢子,也或許他就沒有字典。

第四,面對同仁,嫉妒爭寵。

宋江帶兵大戰關勝時,吳用讚歎關勝:“將軍英雄,名不虛傳!”這句話惹惱了林沖,林沖說:“我等弟兄自上梁山泊,大小五七十陣,未嘗挫了銳氣,軍師何故滅自己的威風!”關勝點名要宋江上前,秦明怕宋江有險情,第一個出馬,大戰關勝。

這一點合情合理,秦明是先鋒將軍。然而,林沖也衝了上去。宋江怕秦明和林沖傷了關勝,就鳴金收兵。宋江對陣中的秦明和林沖說:“賢弟,我等忠義自守,以強欺弱,非所願也。”

宋江的意思很簡單,以多打少不是好漢所為,間接地批評了林沖的行為。林沖聽到吳用表揚關勝就生氣,怕秦明得功勳就未經批准出戰關勝,這是明顯的嫉妒心作祟。作為北宋武術節的名流,林沖早就能夠看出秦明和關勝單挑的結果,還非要上前,著實令人費解了。江湖有江湖的規矩,你當時鬥地主嗎?

很多人研究水滸人物喜歡從權謀和厚黑來,筆者也不例外。只不過,就林沖這個人物,從權謀和厚黑來研究的話,純屬是貼金了。

因此,這四大缺點令林沖難稱英雄好漢。希望您能重新捋一下林沖的這四大缺點,如果您身邊有這樣的朋友,千萬要遠離!


王銘葦


林沖儘管懷揣著柴進的推薦信而上得梁山請求入夥,卻受盡了王倫的百般冷遇,後雖被勉強接受,但也沒有少受王倫的窩囊氣。但是楊志卻有兩次拒上梁山,第一次是王倫讓林沖去納投名狀時,林沖遇上了楊志,兩人大戰五十餘回合而不分勝敗。王倫見楊志一身好武藝,便相請楊志入夥。其時,楊志還志在仕途,便回絕了王倫。第二次是楊志丟了生辰綱,而走投無路時,同樣還是沒有上梁山。那為何林沖一定要纏上王倫呢?這主要有以下的幾方面原因。

其一,林沖犯得罪重,而楊志犯得罪輕,尋常山頭容不了身。林沖殺死差撥、陸虞候、富安等三人,又火燒大軍草料場,乃是犯了軍中大罪,官府絕對不會輕饒。王倫不接受林沖入夥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不敢得罪官府。而楊志雖丟了生辰綱,但最多也是失職之過,再則,這生辰綱是梁中書送給蔡京的賀禮,屬於私活。所以,楊志丟了生辰綱,其實並不能算大罪。

其二,林沖雖武藝高強,但比較慫,活得窩囊,容易遷就。林沖在妻子遭到調戲時以及被刺配滄州的途中,其表現都很窩窩囊囊,這並非是對林沖的苛求。林沖自認是位好漢,如果說高衙內調戲林沖妻子,但並沒有得手,說林沖該忍也就算了。但是,林沖在野豬林的表現,卻讓人大跌眼鏡。其時,董超、薛霸欲結果了林沖的性命。書中寫道:...林沖見說,淚如雨下,便道:“上下,我與你二位往日無仇,近日無冤,你二位如何救得小人,生死不忘。”董超道:“說甚麼?門前救你不得。

但凡是江湖好漢,絕不會在臨死前哭哭啼啼,而乞求活命的。再則,都如此境地了,還向董超、薛霸乞求活命,能管用嗎?換上魯智深、武松等人也都絕不會如林沖這般。就連阿Q在被處斬時,都想大喊一聲:老子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所以,在臨危時乞命,這或許是普通人的本能,但絕不是“好漢”該有的作風。

楊志在丟失生辰綱後,對曹正等說道:王倫當初苦苦相留,俺卻不曾落草,如今臉上又添了“金印”,卻去投奔他時,好沒志氣。因此躊躇未決,進退兩難。” 兩相比較,可以說林沖雖武藝不輸於楊志,甚至還有可能略高於楊志,但在志氣上卻輸了楊志一籌。

其三,林沖在體制內待得太久,而缺乏江湖生存的能力。像魯智深與宋江等,這些官場體制的人,都糊里糊塗地進了黑店,中了蒙汗藥,而差點成了包子餡。但是,武松在路過孫二孃的黑店時,卻可以逃過蒙汗藥,這就是江湖草莽與官場體制內的人,在江湖上生存能力的差別。林沖就缺乏江湖獨自生存的能力,所以一旦柴進給了林沖“上梁山”的這根救命草,其便就賴上了王倫。

而楊志雖也曾是官場體制內的人,但其長相不受人待見,其仕途也不會平坦,應該是碰過不少次壁,從而練就了一些江湖謀生的手段。再則,楊志之前失陷過花石綱,也有了江湖逃亡的經驗。


有知社


想留的留不住,不想留的卻要留,王倫也是無奈,其實他是有小九九的。

林沖,東京80萬禁軍教頭。弓馬嫻熟,武藝超群。只是被當朝奸臣高俅陷害,誤入白虎節堂。被髮配充軍,途中又差點被解差陷害,幸虧魯智深相救才得以脫險。那知高球再三追殺。不得已,風雪山神廟,憤怒殺差官,被逼上梁山。


楊志,三代將門之後,武侯楊令公之孫。自幼習武,有萬夫不擋之勇。可以說是出身顯赫。但是這顯赫的出身,卻沒給楊志帶來好運。楊志在運送花石崗的時候,總共十船花石綱,九船都順利到達,偏偏就是他押運的那一船翻了,丟了花石綱也丟了官兒了。無奈之下積攢的一些銀兩,想去東京跑跑關係。再弄個官兒噹噹。一代將門之後落到這個田地,也算是背運到家了。



當然僅從武功的對比上,這兩人基本上是旗鼓相當,棋逢對手,在這一點上是0:0。

從兩人的生平可以看出,這兩人還是有差別的。一個就是武術教練,一個是名門之後。在封建社會,上到皇帝天子,下到平頭百姓,都是要講究個人出身的。劉備刨根挖底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其實就是想要個出身罷了。誰知道他那個是真的還是假的?而王倫正是看中了楊志是忠臣之後這個出身。北宋初年楊老令公大戰遼軍,被困數日,視死不降,最後絕食三天而死,馬革裹屍,盡忠報國,被世人所敬仰,他的後代也受到大家的尊重。


如果楊志此時入了梁山,那梁山對外的名聲就好的多了。“我梁山不是土匪窩,我這裡有忠臣之後的,以後你們不要胡亂汙衊我,歡迎到梁山來從軍,可以和楊門之後同事”這就是王倫的如意算盤。


從這一點上比,林沖就輸了一籌0:1了。

王倫此人,落第秀才,心胸狹窄,器量甚小。他功名無望,仕途無路。無奈之下,落草為寇。他所用之人,都是不入流的角色。他就想偏安一隅,當個草頭王,逍遙自在。功名沒考上,我自己給自己解決,我也是一個大王。


但是,林沖到來之後,王倫明白。不光是林沖的本領很強。最主要的林沖是朝廷的要犯,而且他得罪的是當朝太尉高俅,當時的高俅可以說是隻手遮天,權傾朝野。如果知道林沖逃到梁山,一旦興兵討伐,那王倫的好日子就到頭了。因此,林沖就像一個定時炸彈一樣,說不定那天就出事了。留下林沖,後患無窮啊。而楊志不過就是丟了一船花石綱,罪不致死,沒什麼大的後患。從這一點上比,林沖又輸了一陣0:2了。

所以,王倫思來想去,還是願意請楊志入夥,而不願意留下林沖。



古道晴天


1


為了用楊志牽制林沖。王倫這人雖然心胸略狹窄,但是人不傻。他是讀書人。王倫深深明白一個道理,不能讓一個人做大。


林沖武藝高強,曾是80萬禁軍槍棒教頭,梁山上的幾個人,杜遷,宋萬,朱富,朱貴論武藝捆到一起都不及林沖。


楊志能和林沖打個平手,說明武藝不在林沖之下, 如果能拉攏楊志入夥,那麼可以很好的牽制林沖。


讓楊志和林沖內耗內鬥,自己居中做調停,那麼自己梁山之主的位置就會坐得很牢。


這是很多帝王統御手下的手段。可惜楊志志不在此,沒有留在梁山之上。後來。晁蓋等人上山,林沖火併王倫,王倫手下是弟兄沒有人能制止林沖,王倫被殺,不得不說王倫其實還是有遠見的。

2


王倫收留,林沖。其實是看在柴進的面子上。平心而論,他其實是不想收留林沖的,所以才給林沖設置了很多障礙。


林沖問題很大,他得罪了太尉高俅父子,帶刀闖白虎節堂,後來在滄州,又殺了陸虞侯等幾人,火燒草料場。


禍闖的很大。


王倫這人沒有什麼大志向,他不想和朝廷為敵的,他只想在柴進的照顧下。在梁山這個小地方做個逍遙的山大王就好了。


但是柴大官員卻給他塞了個林沖,這是個火藥桶,如果他收留林沖就等於直接和朝廷和高太尉為敵,但是如果不收留又折了柴大官人的面子。


收留和不收留林沖在兩難之間,所以他給林沖設置了一個巨難的任務。希望林沖能夠懂事兒些知難而退,自己離開梁山另謀高就。這樣既保全了柴大官人的面子,

自己也避免了和朝廷直接為敵。


而且他也沒把事做絕,他給林沖拿了五十兩銀子兩匹絲當路費,希望他另謀高就。但是這樣反而得罪了林沖,為他日後被殺埋下了禍根。


後來王倫還是收留林沖。風險很大,但是在林中心裡卻一點也不會感恩,他只記住了自己被逼上梁山時,王倫對自己的百般刁難,他對王倫恨之入骨。


其實歷史上很多人,由於種種原因把恨自己的人留在身邊,當做最親近的人,如同在身邊放了一枚炸彈,不知道啥時候砰的一聲就會爆炸開來,炸的自己碎骨。


比方說安祿山和他的侍衛李豬兒,安祿山親手閹割了李豬兒,又把他留在身邊伺候自己,

最後終於死在李豬兒手裡。


王倫也是,開始他對林沖百般刁難,後來又看在柴進的面子上把他留在身邊坐了第四把交椅,等於在自己身邊安了一個定時炸彈。


君子不立危牆之下,由於王倫的心軟,在自己身邊放了林沖這個危的不能再危的牆。


3


楊志和林沖不同楊志本是世家之後,祖上是金刀楊老令公。


人家這是正經的官宦之家,雖然現在沒落了,但是,還是比林沖這80萬禁軍教頭,要高出一截的。


收留楊志在山上至少從面子上來說很給力,而且楊志在朝廷裡的人脈也是,林沖不可比擬的,楊志這次就是帶著禮品去京城打點關係。


王倫迫切想留楊志在山上,不但能牽制林沖,還能和朝廷搭上點關係,萬一朝廷有個風吹草動,對梁山不利,梁山藉助楊志的力量,也許能平安過關呢。


這點林沖是一點也指望不上了,他已經和朝廷徹底鬧翻了。

但是他想的最美,現實卻是冷酷到底,他沒能留住楊志,卻留下了林沖在山寨。


一招棋走錯,滿盤皆數。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