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拥有自身卫星的天体的最低质量要求是多少?太阳系中,有卫星中的卫星吗?

小民科


查阅相关资料,到目前为止,天文学家并没有给出拥有卫星天体的最低质量,单纯研究这个问题也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决定一个卫星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至少有两个:

天体的质量、以及卫星系统距离其它较大天体的距离。

单纯考虑天体的质量而不考虑周围天体对于卫星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是没有意义的。

宇宙中虽然吨位决定地位,但是吨位影响力的发挥需要考虑距离,鞭长莫及在天文学中依然是适用的,这里需要提到一个概念:希尔球。

科普小知识:希尔球,是指天体(比如行星)周围的一个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其他天体(比如卫星)主要受到它的控制,而不是被其它较大天体(比如恒星)所控制。

希尔球通俗的理解就是天体的”势力范围“,在希尔球内此天体自己作主,在这个范围内,天体就有可能拥有自己的卫星。

地球的希尔球半径大概为150万公里,月球距离地球大概为38万公里,所以月球才不是绕太阳旋转,而是绕地球旋转的。值得注意的是月球也有自己的希尔球,半径大约5.8万千米,这个空间蛮大,从理论来看,月球是完全可以拥有一颗自己卫星的。但这样的一个轨道是很苛刻的,既要受到自身卫星的吸引,又不至于被地球的引力所干扰,因此即使存在,寿命也不会太长。

希尔球半径与天体质量相关

天体质量越大,其希尔球半径就越大,拥有卫星的概率就越大,如木星的希尔球半径是5400万公里,因此在八大行星中木星也是拥有卫星最多的行星,这些卫星有的拥有自己的子卫星,如木卫四就有自己的子卫星。

如果质量很小的卫星就不可能拥有自己的卫星,如人造卫星的希尔球半径算出来只有几十厘米,比自己的半径都小,当然不可能继续拥有自己的子卫星

除了天体质量,卫星系统距离其它天体的距离也影响希尔球半径

这个其实很好理解,我们发射的人造月球卫星是需要能量维持轨道的,如果不调整轨道每次绕至离地球最近的地点时都会受到地球引力的扰动而轨道稍微发生变化,并且如果月球距离地球越近,这个扰动就会越明显,月球卫星系统就越不稳定,人造月球卫星最终的结果就是撞向月球或者撞向地球。

如果距离周围较大天体越远,希尔球半径也会越大,八大行星中,海王星质量不是最大的,但由于离太阳最远,有着最大的希尔球半径,约1亿1,600万公里。

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了,更多科普欢迎关注本号!


核先生科普


能拥有自身卫星的天体的最低质量要求是多少?太阳系中,有卫星中的卫星吗?

从理论上看并没有严格限定拥有自己卫星的天体的质量范围,天体是否拥有自己的卫星有几个关键点:

1、天体本身的质量

2、与卫星之间的距离

3、附近是否有更大天体的引力干扰

而太阳系中所有的运行天体都是遵循这几个规范的,我们可以来一一罗列下

一、没有卫星的行星

水星和金星没有自己的卫星

二、有卫星的行星

1、地球有一颗天然卫星:月亮

2、火星有两颗天然卫星:火卫一和火卫二

3、木星卫星:超过69颗

4、土星卫星:超过62颗

5、天王星卫星:超过27颗

6、海王星卫星:超过14颗

三、有卫星的矮行星或者小行星

1、冥王星:卡戎以及其他四颗,合计5颗

2、小行星大力神星(217千米直径),有一颗50千米直径的卫星

3、1999 KW4小行星(1.2千米),有一颗0.4千米的卫星

当然冥王星的卫星以及小行星和它们的卫星,在直径相差比例比较小的情况下,看起来更像是一对伴星关系而非卫星关系!

从上文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天体越大卫星越多,这一点是肯定的,但无论天体多大,只要距离恒星过近就没有自己的卫星,因此在这里,我们必须要引入一个希尔球的概念,这是表示天体引力范围的关键指标,如果不理解这一点,我们没法愉快的讨论天体的卫星问题!

希尔球:天体周围不受更大天体引力影响的区域

比如地球的希尔球在日地系拉格朗日L1点靠近地球一侧,距离地球约150万千米,月球就在地球的希尔球范围内运行,因此太阳无法从地球的希尔球内夺走月球!

希尔球计算公式,小天体的质量是m,大天体(例如太阳)质量是M,轨道半长轴是a,离心率是e,我们简单计算下水星的希尔球范围:

水星质量:3.3022*10²³千克

太阳质量:1.9891*10^30千克

水星半长轴距离:57909100 km

离心率:0.20563

那么水星的希尔球半径是:175298.5KM

大约为17.5万千米

跟地球150万千米的希尔球相比,卫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捕获卫星的概率只有地球的1/629.73当然现在的结果就是水星没有自己的卫星!

而附近没有大的天体干扰时,很明显这个希尔球直径是会加大的,因为希尔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遇强则弱,遇弱则强,因此小行星有自己的卫星并不令人惊讶,但我们了解一下的是也许正是由于外侧轨道木星强大引力的干扰,因此才成就了小行星带,要不然小行星带也可能是一整颗矮行星哦!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答:万有引力的作用距离是无限的,但是宇宙中到处都是未知的天体,所以一个天体的引力影响范围是有限的;一个天体达到一定质量后,就有可能拥有自己的“卫星”,研究这个最小质量并没有意义。


我们月球直径高达3478公里,月球没有天然卫星,但是人造卫星可以很好地围绕月球运行;在我们太阳系中,存在许多小行星,它们的直径从几米到几百公里不等。

比如大力神星,就是一颗直径217公里的小行星,并且拥有一颗直径50公里的卫星,是人类发现的首颗具有卫星的小行星;而1999 KW4小行星,母星直径只有1.2公里,却有一颗直径0.4公里的卫星,两者组成双小行星系统。


天文学中有一个“希尔球”,表示天体周围受到它引力控制的范围,希尔球的大小不仅与天体本身有关,还与周围的其他天体分布有关。

比如木星质量比海王星大,但是木星更靠近太阳,木星的希尔球半径只有海王星的一半(木星希尔球半径5300万公里,海王星希尔球半径1.16亿公里)。


地球的希尔球半径为150万公里,也就是日地第二拉格朗日点的距离,在地球希尔球范围内的天体,受地球引力的影响作用大于太阳引力的影响;月球也有自己的希尔球,大约是5.8万公里,所有围绕月球的人造卫星,都处于月球的希尔球范围内。

甚至连轨道上的航天飞机,也存在希尔球,航天飞机大约重100吨,对应希尔球半径只有1.2米,比航天飞机本身的尺寸还小,所以宇航员在航天飞机外面时,会逐渐脱离航天飞机,需要在宇航服上用连接带和航天飞机保持可靠的连接。


我的内容就到这里,喜欢我们文章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最低质量要求人类暂时不知,但科学家却早已先后发现几十颗质量远比太阳系几乎所有已发现卫星质量小得多之小行星照样各自有自己之卫星!其中还有十几颗小行星甚至各自有两个卫星!所以…哈哈哈!


n110553


行星拥有自己的卫星需要一定的条件。其一是要离恒星足够的远,例如地球轨道以内的两颗行星金星和水星就没有卫星,地球也只有一颗卫星,而更远行星有着多颗卫星。第二行星的质量足够大,有大的质量才容易捕捉到卫星,例如木星有七十多颗卫星。卫星要有自己的卫星就更难了,目前太阳系的卫星还没有发现拥有轨道稳定的天然卫星。这是因为卫星距离主星较近,主星的引力太大,卫星的卫星没有足够的空间形成自己的轨道,很可能就被行星收编直接变成行星的卫星了。卫星很难有父子只能做兄弟了。


黄骠马主人


呵呵其实一颗氢原子核大小足以拥有引力场!但是你会发现要是在外太空整一颗直径10米的钢球它几乎不可能拥有万有引力!这就是引力场的成因的本质性问题!呵呵或许我们的基础理论发生了致命的错误?如果质量是引力成因,这就是说只要它拥有质量就可以扭曲时空,不管这质量是不是黑洞还是一颗尘埃!我认为引力场的出现是时空动态运动的动能罢了!


j烟嘴


没有吧,要看母行星的质量 距离等等因素而定。算是复杂的三体问题,没有解析解。

算上人造航天器的话,是有卫星的卫星的,但是都不稳定,没有地面长期控制轨道保持的话很快就会坠落或者被弹射出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