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醫生又把手伸進去,產婦憤怒質問,醫生沉穩回答:為你好

“本文為小賢爸爸育兒原創作品,歡迎個人轉發、收藏”

生孩子,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全家人都很重視。每個人都希望生孩子的過程順利,孩子和大人平安。

雖然在生孩子之前,很多產婦會知道在生孩子過程中會遇到的一些問題,當有些事情發生的時候,大部分產婦還是有些尷尬無措的。

比如生孩子過程中的放屁、大便現象,往往會讓產婦尷尬,儘管醫生已經告訴她們這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類似這種在生孩子的時候讓人窘迫的事情,下面還有一種。

生完孩子醫生又把手伸進去,產婦憤怒質問,醫生沉穩回答:為你好

剛生完孩子,男醫生又把手伸進去,結果產婦因誤解羞愧

莉莉去年11月月中成功生下一名豬寶寶,現在剛出月子,目前正在家裡安心的照顧孩子,打算過完了年就準備找工作。

某天,她的閨蜜團組團來看她,其中不乏有結婚生過孩子的。

四個人在聊天的時候,莉莉就給她的閨蜜們講了一件在生孩子的時候遇到的尷尬的事情。

莉莉的順產尷尬事:

那天,莉莉已經順利的生下孩子後,認為任務完成,整個人都鬆了口氣。

正處於全身放鬆疲憊的狀態,突然感覺到自己生孩子的地方好像有一隻手伸了進去,還伴隨著劇痛。


生完孩子醫生又把手伸進去,產婦憤怒質問,醫生沉穩回答:為你好

看到是醫生之後,雖然知道醫生不會做傷害自己的事情,但是本能還是快於腦子,不禁脫口而出質問:“你幹什麼!”

畢竟醫生的這種行為來的太突然,事先也沒有告知自己,嚇了自己一跳不說,真的讓自己覺得很尷尬,孩子都生完了,怎麼還伸進去。

因為對醫生的這一行為不瞭解,所以感到羞恥,而醫生卻非常淡定的說:“這是為你好。”

正在清理寶寶的醫生也注意到了這邊的情況,就對莉莉說:“別怕,你的胎盤沒出來,醫生是在幫你。”

知道自己是誤會了,可是面對男醫生做這個,心裡還是覺得尷尬。

直到自己從手術室出來,回到病房的時候,這種尷尬還是沒有消除,連生完孩子的喜悅都減了三分。

雖然自己是一個思想還是比較開放的90後,可心理上就是接受不了,如果是個女醫生,可能就沒這麼多尷尬了。

講完之後,閨蜜中的大娟也經歷了類似的經歷。

她說,自己在生完孩子之後,醫生告訴她胎盤沒有自行脫落,需要用手掏出來。

當時她也是被嚇到了,不是被醫生要伸進去掏,而是胎盤沒有出來。


生完孩子醫生又把手伸進去,產婦憤怒質問,醫生沉穩回答:為你好

害怕胎盤在裡面太久會影響到健康,就趕緊讓醫生掏出來,根本連尷尬的機會都沒有。

而另一個閨蜜說:“我生孩子挺順利的,沒遇到這個問題。”

生完孩子醫生又把手伸進去,產婦憤怒質問,醫生沉穩回答:為你好

醫生掏胎盤的原因

簡單來說,這跟女性的身體有關,女性的生理結構不同或者生理問題不同,就需要不同的方式處理胎盤。一般情況下,需要手動掏胎盤的原因有以下兩種:

1、胎盤前置

正常情況下,胎盤是在子宮的前壁、後壁或側壁上貼附著的。

但是,如果胎盤出現在子宮的下部,甚至是到達宮頸內口的地方,位置發生了改變,那就是胎盤前置。

胎盤前置在我國的發生率為0.24%~1.57%,它可以說是一種會危及孩子和大人生命安全的妊娠期併發症。


生完孩子醫生又把手伸進去,產婦憤怒質問,醫生沉穩回答:為你好

2、胎盤粘連

發生胎盤粘連,大概率的是因為宮腔感染或者多次刮宮手術為導致的胎盤不會全部自行脫落的情況。

如果產婦發生上述的兩種情況,就需要手動掏胎盤,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女性不需要掏胎盤的原因。

並且對於這兩種情況,產婦應該提前把自己的生理情況告訴醫生,避免出現一些不必要的危險。

對於不知道掏胎盤多痛的人,可以看看下面的掏胎盤的過程,就能體會了!

生完孩子醫生又把手伸進去,產婦憤怒質問,醫生沉穩回答:為你好

掏胎盤的過程

第一步,助產醫生用它的一隻手,緩緩的伸進產婦的陰道,最後到達子宮的最裡面,確定胎盤的位置;

第二步,確定胎盤的位置之後,助產醫生就用他的另外一隻手,輕輕按壓在產婦的肚子上;

第三步,這時候,如果胎盤沒有移動的話,就用子宮裡的手把胎盤沿著子宮壁緩緩的剝落出來;

第四步,把胎盤剝落出來之後,醫生會進一步的反覆確認產婦的肚子裡還有沒有胎盤的遺留物,再次按壓產婦的肚子,最後直至子宮恢復如初。


生完孩子醫生又把手伸進去,產婦憤怒質問,醫生沉穩回答:為你好

看完之後,相信很多人都能體會到這種疼痛了吧,不僅要忍受把手伸進子宮裡面的疼痛,還要抗住生生地把胎盤剝離的生疼。

賢爸小結:

每一個經歷過這種情況的女性,都應該值得被尊重被永遠的照顧。

對於女性來說,很多人都會以為生孩子只要順順利利的把孩子生下來就完事了。

完全不知道原來再說生孩子的過程中,還會發生這樣讓人尷尬又羞愧的事情。

每一個女性都是一個發光體,不必為這種事情而窘迫,因為你們正在完整一件世界上最偉大最有希望的事情。


好爸爸就是我,我就是小賢爸爸。關注我,和您一起聊一聊關於育兒經驗和親子相處的問題,育兒之路不迷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