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手!養一個愛學習的娃其實不難

又逢期末,即將考試或考試剛過!但在期末考試前後的這段時間,學生和家長可謂壓力山大!

上班要篩選365天的大數據,挖空心思寫年終總結;下班還要輔導孩子功課,準備期末考試,弄不好還要研究“40米大砍刀如何逃脫”這樣燒腦的題目!

兩場挑戰一肩挑,我們真的好累啊!但有一類家長卻可以輕輕鬆鬆做自己?

一到家孩子就主動寫作業,有空就研究題目怎麼做,這樣的省心高能乖娃,你見過麼?

01 有個愛學習的孩子,是種什麼體驗?

放開手!養一個愛學習的娃其實不難

我有個朋友叫簡,是個優秀的職場媽媽,工作上很出色。在養孩子上面,也很有自己的一套。

兒子六歲,愛玩具,愛美食,所有小朋友愛的他都愛,另外還有一大愛好,就是給媽媽出題。學了拼音,就回家學老師裁切白紙,畫四線三格打好字頭,讓媽媽寫拼音。

學了加減法,就回家在白紙上寫長長的連加連減和小方框,讓媽媽寫答案。

不知是不是人類進化再升級的關係,現在愛學習的娃還真不少!舟魚媽媽說:“主動要求默寫作文,每天不是問這個字怎麼寫,就是研究那個題怎麼做?有個如此愛學習的娃,我上輩子是不是拯救了銀河系?”晨迎媽媽說:“今天帶他吃壽絲,生生把人家的餐單當成了試卷,吃一頓飯,做一篇題,值!”冰片媽媽說:“坐會車,小丫頭公交車上就看上英語了,有個愛學習的娃,福氣!”看這沒斷奶就開始學習寫字的娃!

放開手!養一個愛學習的娃其實不難

02 到底人家的娃為什麼這麼愛學習?

根據簡的介紹,她的兒子非常愛閱讀、愛學習,每天自覺寫作業,能自己找一個題目研究半天,喜歡探究為什麼。她總結說:”愛學習的孩子雖不算少,但我知道他肯定完全是出於內在動力。“因為在他從小到大的學習環境裡,簡和老公從來都是隻啟發不打擊,更不給壓力,偶爾問問考試成績。別的家長都說他們太佛系,但他們堅持認為保護孩子學習上的內在驅動力才是最重要的。以學習為例,很多孩子學習沒興趣沒動力,因為他們很少有機會主動體會學習,缺少內驅力,大多是被動學習!經常是撥一撥、動一動!內心的真正想法是這樣的:我必須這樣,但我真的很討厭學習我必須做到,但我做不到前一陣火爆全網的深圳小學生運動會上,亮出“我愛學習,學習讓我媽快樂”的標語!充分表達了“小學生被動學習”的無奈!

放開手!養一個愛學習的娃其實不難

當孩子認為學習是一個苦差事,並不快樂時,他永遠不可能對此產生興趣!

同樣,孩子永遠不會因為懲罰、批評而喜歡上學習!暢銷書作家 Daniel Pink 的代表作 Drive 《驅動力》,這本書談論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在獎勵和懲罰都不管用的時候,如何激發人的熱情(即驅動力)的問題。曾有心理學專家說過,只要能喚醒一個人的內心力量,則上什麼學,學什麼專業,到哪裡去上學,受什麼教育都可以。然而,要喚醒孩子內心的力量,關鍵是要讓他主動體會,體會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之後,即使你不再去引導,他自己也會形成主動快樂學習的思維模式。 03 放開手,避免控制和包辦!做任何一件事,包括學習在內,往往都是內在驅動力和外在驅動力混合在一起的。

而只有以內驅力為主,才能獲得持久的力量!那麼如何激勵和啟發孩子的內驅力,獲得持久的學習力量呢?先要避免控制和包辦!現在的家庭教育中,真的是太多控制和包辦了!

孩子上學送、放學接,一直接送到初中高中……

曾見過一個一米八幾的高中生,還每天坐在媽媽的電動車後面,被送去上學

小學生已經六七歲了,還不會自己獨立穿衣服

中高考孩子的家長,甘願全職保姆,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很多家長一邊告訴孩子應對自己的學習和生活負責,自己管理好自己!

一邊又對他們的家庭作業、業餘活動,結交朋友進行微觀管理!當孩子發現他們不是自己學習和生活的負責人時,就會變成:

不讓我吃糖,我就不吃飯!——吃飯是給“你”吃的……不給我買玩具,我就不上學!——學習是為“你”學的……缺少對自己生活和學習的主動體會,就會產生焦慮和壓力,根本產生不了學習的快樂。而有自我控制感,幾乎對做所有事都有好處!當然包括學習!

有控制權的孩子有更積極的情緒,更大的內部動力,控制行為的能力,能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和職場成就。

04 合理期待,多對孩子說”終有一天你可以”!

要激勵和啟發孩子的內驅力?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給與孩子積極合理的期待!心理學上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在對老師和學生本人發出“假消息”,說他們是最有發展潛力的學生時,卻在8個月後出現了“真效果”,發現這些被期待著有發展潛力的學生,在學習成績、智力表現、興趣、品行上,均有很大的變化,這正是驗證了”期待效應”的神奇效果!在現代社會,由於功利心的驅使,很多家長無法接受孩子的“平常”,不接受真正的牛娃只是少數的現實。對孩子學習期望值過高,而這對孩子而言,其實是一種極大的壓力。曾經聽過一個殘酷的故事,十年前一個普通家庭,為了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傾其所有準備十萬元,託關係讓孩子進了最好的學校,結果孩子卻在內外的雙重壓力下,12歲時用橡皮筋扣動扳機自殺了!因此,對孩子的期待一定要合情合理,符合孩子的實際情況。期望還要內隱,體現出的是溫情脈脈的感化,是內心滿懷的期望,是一種積極持久的期待。

家長要避免功利心的內在的焦慮,當你流露出太多急躁情緒時,就不再是積極的期待了。

放開手!養一個愛學習的娃其實不難

當孩子考試不好時,幫助他,給孩子一句:“一次失利沒事,我相信終有一天你可以!”

當孩子做不到時,幫助他,給孩子一句:“一次不成沒事,我相信終有一天你可以!”當孩子說出他的偉大理想時,不要諷刺,幫助他,給孩子一句:“我相信終有一天你可以!”!……

無論如何,在這種合理積極的期待下,孩子終究會更出色!作為家長經常嘗試對孩子期待式溝通,真正從內心堅信孩子終有一天可以,這就是源源不斷給孩子輸入內驅力。在他不斷地自我肯定中,激發出內在的學習動機,進而成就一個優秀的孩子!

05 牛娃:學習能力和學習動機形成了良性循環

在我們身邊,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牛娃越來越“牛”、學習差的孩子會越來越差!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臺灣專注力、感統訓練專家張旭鎧老師總結說,牛娃往往是學習動機和學習能力形成了良性循環。高漲的學習動機不斷提升著學習能力,而出色的學習能力又不斷激發著學習動機。於是形成了良性循環,互相促進,互相提升。而一個學習落後的孩子則正好相反,形成了惡性循環。學習動機靠的是主動體會,而學習能力則要依靠大腦的先天機能和後天的訓練學習!腦科學研究表明,大腦完全可以依賴後天的訓練學習,而變得更優秀!這套《張旭鎧36套感統遊戲訓練法》可謂是感統遊戲訓練實操指南,通過遊戲促進大腦神經連接,激發兒童的發展潛能,為孩子儲備學習力!課程以精心設計、系統化的的感統遊戲玩法著手,生動有趣。家長只要根據視頻課程,每天堅持十分鐘,陪孩子玩完36套遊戲,就能看到孩子的明顯改變。

放開手!養一個愛學習的娃其實不難

張旭鎧他是兒童潛能開發實戰專家21年一線兒童感統、專注力訓練實戰經驗,多年來在中國臺灣、杭州、北京等全國各大城市巡迴講座上百場,每場都座無虛席,以專業和親和力獲得家長們的一致好評,被親切地稱為“阿鎧老師”他是多部兒童潛能訓練暢銷書作者出版過多本感統訓練書籍,其中《5分鐘玩出專注力》被稱為是噹噹網口碑兒童專注力培養經典,上市三年仍高居各大書店同類書暢銷榜首,被幼兒園老師和家長、小學老師和家長強力推薦

他是臺灣育兒綜藝節目爭相邀請的專家曾多次被電視臺《媽媽好神》ETNEWS《史瑪特過生活》等節目特邀為專家嘉賓偉大的“天使爸爸”醫學專業出身的阿鎧老師,也是一名職業治療師,每天除了幫助普通孩子進行大腦發育和感統協調訓練外,還會幫助自閉症、多動症等特殊兒童訓練,被親切地稱為“天使爸爸”。但並非只有特殊兒童才需要關注大腦發育和感統訓練,普通小朋友經過感統訓練,腦神經連接會有顯著提升,為將來的學習力打下良好基礎。

06 這套課程有什麼特別之處 歡樂有趣、科學有效,解決四大成長議題

結合孩子身心發展特點,通過感統訓練遊戲促進腦神經連接,幫助孩子全面提升學習力、人際互動能力、運動能力,進行行為習慣矯正。感統遊戲在孩子心情愉悅的狀態下效果最佳,所以遊戲的趣味性決定了效果,而這套課程在趣味性上下了大功夫,結合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小道具,形式新穎不枯燥,訓練效果更好。

先測評後學習,孩子進步看得見

學習之前先做測評,進行有針對性地訓練,訓練一段時間後再次測評,在前後對比中看到孩子的進步和改變,訓練效果可視化 。為父母定製,增進親子關係的遊戲課

彙集20多年的一線感統訓練治療經驗,將真實的生活案例與兒童身心發展特點、感統訓練原理結合起來,結合家庭使用場景,研發出這套系列課程,輕鬆好玩,在玩樂中增進親子關係。全視頻課程講解+場景演示

老師講解,老師、家長、孩子三方互動,有講解的趣味演示,直觀有趣,每天十分鐘,學習更靈活。課程配套增值

在線答疑,10小時,價值1000元

在線微課,10小時,價值1000元

在線精品視頻課,540分鐘,價值99元點擊圖片瞭解課程詳情

本套課程1月24日前可享早鳥價99元預訂(原價129元)

放開手!養一個愛學習的娃其實不難

07 如何報名,參加課程學習呢?

1)關注公眾號“天天心理網”,對話框輸入“36”

2)獲取分享海報,分享海報到朋友圈,截圖發客服,可得10元優惠券

3)掃海報二維碼,即可加客服報名,2小時內開通,課程無限次學習

4)進入“阿鎧老師感統訓練營”,與家長們一起共同成長,免費學直播課,講師在線答疑。

每天十分鐘,堅持陪玩36天,你會看到孩子的顯著改變!

如果你已經購買天天心理2020會員,無需單獨購買,登錄會員賬號即可學習新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