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中的74师为什么被楚云飞说成是5万头猪?

何三畏


楚云飞在淮海战役中突围的时候,碰到了七十四军的溃兵,所以大怒说,就是五万头猪,让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啊,五万人的一个军怎么三天就全部被共军消灭了?但楚云飞这么说七十四军是不合适的,不仅是楚云飞不合适,第五军其他人都不适合这么指责七十四军。甚至可以说,整个邱清泉兵团,在最后被歼灭的时候,最没有资格指责其他部队的,就是第五军。

剧中的楚云飞当时是在第五军。第五军是杜聿明1938年以200师为基础组建起来的,原本下辖三个师,分别是45师、96师和200师。但在淮海战役之前部队进行了调整,将90师调到70军去了,另外补充了46师。46师是一个杂牌军部队,抗战时期曾经当过伪军,战斗力相对来说要差一些,也不太被信任。邱清泉兵团驻砀山的时候,有一天晚上部队高级军官一起看戏,46师师长黄宗颜突然起来走了,军长熊笑三就对其他两个师长说,他要叛变了,你们要准备消灭他。结果过了一会儿黄宗颜又回来了,原来他只是上厕所去了。

1945年春邱清泉接任军长时,第五军在昆明接受了美军的装备和训练。军部除原有的汽车队、装甲车连之外,还有150mm口径榴弹炮营一个,包括汽车牵引炮12门,工兵营一个,各师都配有75mm口径山炮营一个,包含12门炮,乘马的搜索连、工兵营、汽车排等;团一级也配有战防炮连,下属6门炮,八一迫击炮连,各营都配有火箭炮排,各连有60迫击炮、冲锋枪等。到1947年时,第五军又增设了一个战车营、一个汽车营、一个42mm口径的重迫击炮连,并将原属各师的搜索连和军部情报队等合编成立挺进总队,淮海战役前又将挺进总队下属的各支队配属到各师去了。此外,1947年时各师还增设了一个喷火器连,配备喷火器6-8具。

淮海战役的时候,第五军下属三个师的师长是200师周朗,45师郭吉谦和46师陈辅汉,每个师官兵一万多人,全军包括军部直属部队在内,总共大约四万多人。到1948年春,还把一个骑兵旅调入第五军建制。淮海战役前这个骑兵旅被调入兵团建制,下辖两个团,一个团徒步,一个团乘马,战马近千匹。而第五军则另外成立了一个骑兵团,有马五百匹,是第五军的建制部队。所以,整个第五军兵强马壮,装备精良,尤其是重武器数量比较多,战斗力比较强。而且,在整个解放战争中,第五军始终没有遭受过解放军的歼灭性打击。只有45师在从徐州撤退时被解放军追上包围,遭遇过激烈战斗,有一些损失。

74军的前身也就是整编七十四师1947年5月在孟良崮战役中被华野全歼,但因为国军统帅部对这支部队的偏爱,同年夏就重建了,军长邱维达,下属五十一和五十八两个师,实际上仍然是原来整编七十四师的编组方式。但这时候的第五军早已今非昔比,不仅到1948年调入徐州战区的时候80%的士兵是毫无战斗经验的新兵,而且装备也非常差,是各种杂牌装备拼凑起来的。1948年初,邱维达奉命到南京接受任务时,国军统帅部就对74军的装备情况感到很诧异,邱维达回答说,是陈总长安排的。

1948年2月,74军奉命调到阜阳,协助围堵正在大别山区的中原野战军,主要和解放军的地方部队作战,损失不大。4月中旬,中原野战军突然以四个纵队从大别山区突围而出,包围了阜阳,当时驻守在阜阳的只有五十八师,配属第八绥靖区司令官李觉指挥,发生了激烈战斗,持续了七昼夜,差点被歼灭。后来在第五军的救援下,才得以解围。经过这一阶段的作战之后,国军统帅部认为74军经过实战锻炼,指挥和作战能力已经得到锻炼和提高,战斗力基本上已经成熟。所以,到七月份,74军被调至商丘、砀山一带,归入邱清泉兵团。

到11月,黄百韬兵团被包围之后,邱清泉兵团奉命东援。邱清泉以70军和72军进攻,74军当时尚未得到邱清泉信任,所以留作预备队。当时邱清泉命令正面强攻解放军的阻击阵地,实际上是出工不出力。本来从潘塘镇绕过解放军阻击阵地,是比较方便的,但邱清泉害怕在这里被解放军围歼,所以不肯,只是正面强攻。一直到11月14日,统帅部严令之下,邱清泉才命令当时驻守在徐州机场和潘塘镇一带的七十四军绕过解放军阻击阵地,攻占大许家,接应已经撤退到大院上的黄百韬突围。

于是邱维达奉命率74军全军从潘塘镇方向执行迂回攻击任务。恰在此时,华野方面也以三个纵队向二陈集、张集一带攻击,准备从潘塘镇进行侧翼迂回,攻击徐州飞机场,以迫使邱清泉兵团回援徐州,减轻正面阻击的压力。这样,74军和华野的这三个纵队就在潘塘镇狭路相逢了。战斗进行得非常激烈,持续了三天,邱清泉以为华野的目的是要从二兵团身后切断他与徐州的联系,直接围歼整个第二兵团,所以表现得非常紧张,亲自在兵团部用电话调度指挥,并将他的亲信将领70军的96师调来增援,才将解放军挡住,最后解放军发现无机可乘,也就退了回去。

过了几天,国军统帅部又要求第二兵团宿县进攻,以打通津浦线,与从蚌埠北上的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会师,再一起救援已经被包围在蒙城一带的黄维兵团。其中,二兵团以74军强行向宿县方向进攻,为主攻部队,70军高吉人部则担任助攻。但其实74军很卖力的打了两天,从25日一直进攻到27日,也没有前进几公里。高吉人部更是在26日实际上就已经停止了攻击,止步不前,只剩下74军还在拼命向前进攻,但这时候已经攻不动了,就在徐州以南形成了僵持局面。

11月28日,杜聿明去南京谈好,决心徐州的三个兵团一起突围,经萧县、永城、涡阳,向阜阳方向撤退。但是撤退才刚进行了一天,全军三十万人就在萧县到永城的公路上的青龙集、陈官庄一带停下了,止步不前,随即被追击的解放军赶上包围。到12月4日,杜聿明决心奉命转向东南攻击,以救援黄维兵团,命令第二兵团为主力向南攻击,而第二兵团则以70军和74军在前面担任主攻任务。从4日一直打到六日,也没有前进多少。6日,孙元良兵团突围时被全歼,残部六七千人被编为122师,归入74军指挥。8日,杜聿明决心突围,第二兵团为主攻,在前面担任尖刀的又是74军,打了一天也攻不动,逐渐沉寂下来,陷入了僵持局面。

从徐州撤退开始,到奉命救援黄维,再到突围,74军始终在当作主力使用,其间高吉人和邱维达多次建议邱清泉将第五军拿出来,和70军、74军一起攻击,邱清泉始终没有答应。而且,第五军一直处在被包围后的阵地中心位置,连解放军的枪炮都没挨上过多少。一直到李弥兵团的阵地被解放军突破之后,杜聿明和邱清泉将指挥部搬到第五军指挥部,第五军才开始遭到解放军炮火攻击,这时候已经是1949年的1月8日了。也就是说,之前的一个多月里,74军一直在打仗,损失很大,按照邱维达回忆的说法,到2月8日攻击停顿的时候,74军损失已经超过一半了。而十二月二日之后,第五军就没有遭遇过战斗。

而在决心突围的1月9日,当时邱清泉已经电话通知下属各军,他已经放弃指挥,各军自行突围,邱维达下令七十四军以五十八师继续坚守阵地,掩护五十一师突围,邱维达本人随同五十一师行动,但在突围过程中,五十一师师长王梦庚中弹身亡,部队失去掌握,就全都乱了,全线崩溃,邱维达本人之后被俘。坚守阵地的五十八师则坚持战斗到十日晚才被解放军全歼。第五军的情况更糟糕,在杜聿明和邱清泉突围走了之后,四十五师率先接洽投降,之后四十六师也主动投降了,只有200师在师长周朗的带领下,一直战斗到最后被歼灭。

也就是说,虽然74军的装备和战斗力远远不如第五军,但74军在淮海战役中却一直在充当二兵团的主攻部队,第五军则一直被邱清泉当作底牌雪藏着,并未使用。但在最后全线崩溃的时候,74军也有一个师坚持战斗到了最后,而第五军的三个师中两个投降,只有一个师坚持战斗到了最后。而且,此时的74军经过持续战斗,早已严重减员,根本没有可能有楚云飞说的五万人,也就剩下两万多人了。反而是第五军除了四十五师遭遇过一些损失外,200师和47师都是非常完整的,但最后突围时的表现也没比74军强多少。


萧武


有网友问:《亮剑》中的74师为什么被楚云飞说成是5万头猪? 这实际上说的是1947年2月的莱芜战役。莱芜战役以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王耀武一句:“五万多人,三天就被消灭光,就是放五万头猪,三天也抓不完”。而闻名于世。

这个战役的大背景是,敌人以53旅南北对进要在临沂合围华野主力。我军果断放弃临沂,全军向北转移,准备解决北面孤军冒进之敌。也就是以2个纵队在南线牵制敌人,以7个主力纵队在北线全歼冒进的敌人2个军。

2月20日,发现苗头不对的王耀武立刻命令第46军,第73军迅速回撤。此时第46军军长地下党韩练成为了拖住敌人,不让敌人逃跑,故意不执行命令,执意南下。

韩练成通报了莱芜敌人的情报,我军的8,第9纵队预先设伏在博山青石桥全歼了敌人的先头部队第73军所属第77师,敌师长田君健自杀。随后,我军进攻莱芜发现,这里的敌人有第46,第73两个军,3天的攻坚战并不顺利。

到22日,我军5个纵队抵达莱芜,敌人开始慌张了,准备向备有粮食弹药的口镇突围。当时,我军1个纵队正在围攻口镇,敌人顺便让第46,73军去解围。莱芜和口镇实际上只有15公里路程。

韩练成通过杨斯得和解魁,把敌人部署和计划送给我军。我军第6纵队迅速在莱芜和口镇直接建立起野战防御阵地。我军1,7纵队进入左翼,第4,8纵队进入右翼,准备在野外合围敌人。

2月23日,敌人以第46军在右边,第73军在左边,李仙洲指挥中心和辎重在中间的阵型开始向口镇突围。为了加快敌人的失败,韩练成命令第46军放弃战场制高点凤凰山,让我军可以上山居高临下扫射平原上撤退的敌人。

韩练成本人带领46军故意拖延时间,走到了阵列的后面。就剩下了在前边的第73军一边突围,一边和左翼,右翼和后面包抄上来的我军6个纵队爆发大战。很快第73军参谋长,2个师长和副师长就阵亡和负伤。

最后,韩练成直接放弃指挥,让失去指挥的第46军向第73军阵地逃跑。战场上2个军4万多敌人,还有2万多裹挟的难民,还有数千头骡马在战场上完全混成了一团。士兵们没人指挥,东一群,西一堆到处乱跑,完全失去了战斗能力。

粟裕大将对莱芜战役的评语是:四五万人拥挤在东西6,7里,南北3,4里的狭小区域内,无法展开,在我炮火杀伤后迅速为我歼灭。


深度军事


整编第74师,其前身是第74军。这个军被改编为师以前,有将近3.3万人。其中军官有3000人,士兵有近3万人。改编以后,全师下辖三个旅,每个旅下辖两个团,约有3.1万人。其中包含军官将近2700人,士兵28000人。师长是张灵甫,副师长是邱维达和蔡仁杰,参谋长是魏振铖,副参谋长是李运良。三个旅长分别是:51旅旅长陈传钧,57旅旅长陈嘘云,58旅旅长卢醒。即便满编,这个师也才31000人。而且,还没去除那些空额,实际上未必有30000官兵。

第74师在解放战争前期,从天长一直打到苏北,可谓所向披靡,很快占领了苏皖解放区的首府淮阴。江苏省境内的新四军,则被迫撤往山东解放区。据统计,第74师先后歼灭新四军不下6000人,自身也损失不小,当然要少于新四军的损失。不要和我抬杠,我军夸大战绩,隐瞒自身损失的事例实在太多了。无论是打了胜仗还是败仗,敌军的损失都远远大于我军,实在是搞笑。例如四平失守,我军前后损失了几万人,却对外宣称只损失了8000人以上,歼敌1万多人。

孟良崮战役打响的时候,第74师是不满员的,而且有一些部队未实际参战。例如第51旅有个团,只有最多90%的人参战。这一战,第74师损失殆尽,但是还是有几千人逃出了孟良崮。根据我军的战报,孟良崮战役歼敌3.2万人,其中包含打援的6000人。也就是说,第74师损失了2.6万人。当然,这个数字还是有水分的,参战部队撑死了也就2.6万人,而且还有不少人逃走,或者被解放军释放。战后,很快重建了第74师,由邱维达担任师长,李仁俊担任参谋长。

重建第74师,老底子是留在临沂的几个新兵团约4000人。孟良崮战前,第74师已经组建了三个新兵团,但是没有战斗经验,所以未参战。另外,收容了2000多名残兵败将,例如已经担任团长的王奎昌,还有曾经在74军担任过炮兵营长的刘炳均等人。另外呢,第74军老军长王耀武从山东调来一些74军的老人。为了争夺番号,王耀武把山东的一个警备旅改为了74师的第57旅。另外呢,广东航空警备旅也被调来,用于重建74师。很快,第74师恢复了三个旅的编制。

粗略统计下,重建74师主要的兵源是:1从孟良崮一战突围的官兵,不少于2000人。2孟良崮战后,解放军释放了一批俘虏,数目不详。3三个新兵团未参战,大约有4000人。4孟良崮战后,阵地上有许多伤兵未被解放军带走,有几千人。4在江苏作战期间,有不少伤病员,此时康复了归队,至少有千人以上。5老军长王耀武从山东抽调了不少官兵,其中许多人在74军服役过。6山东的一个警备旅和广东航空警备旅,被编入重建后的74师,加起来至少有上万人。

但是呢,由山东的一个警备旅改编的第57旅,在名义上隶属于74师,实际上呢一直由山东的王耀武控制。再后来,王耀武一直未能收回74师,干脆把57旅划给了第二绥靖区的整编第32师。即便不划走57旅,重建后的74师也不超过3万人。第57旅被划走,74师只剩下了师部和两个旅。此时的74师只有不到1.9万人,第51旅旅长是王梦庚,第58旅旅长是王奎昌。我看过一个统计,此时的74师不到2万人,武器装备呢也远不如老74师,只能算是过得去吧。

此时的74师,虽然实力一般,但是战斗力并不算差。1948年3月,刘邓大军攻打安徽的阜阳,以两个纵队攻城,几个纵队打援。守军呢,以74师的第58旅为主,全旅大约有9000人。然而激战数日,解放军始终未能占领阜阳城,两个制高点也只攻下了一个。守军多次组织敢死队向解放军发起反冲锋,旅长甚至亲自带队反攻解放军。援军即将赶来,刘邓大军无奈撤退。据统计,这一战74师损失了2000多人,至于解放军的损失是守军的两倍以上,由此可见74师的战斗力。

在济南战役中,74师大约有不到1500人被空运到了济南。由于当地的机场已经被解放军占领,所以74师的其他部队未能参战。这一战,这1000多人在刘炳均的率领下,负责防守邮电大楼,死战不退。最后,这支部队打光了,刘炳均则负伤被俘。至于当面的解放军,损失也在1000人以上,包括一个师长。可以说,在济南战役中,这是最惨烈的战斗之一。刘炳均被俘后,很快被释放,据说回到了云南会理老家,后来靠自学成为了当地一名小有名气的中医。

淮海战役爆发时,74师已经改名为74军,军长是邱维达,第51师师长是王梦庚,第58师师长是王奎昌。这个军,还是在2万人上下,绝对不会超过2.5万人。这个军参加了淮海战役,隶属于邱清泉的第2兵团。在徐州附近,74军在邱维达的率领下,拼死进攻华东野战军苏北兵团的一部。最后,解放军被迫撤退,由此可见74军的战斗力。但是很快,解放军发起了反攻,并且将邱清泉兵团围困于河南和安徽交界的地方。最后,74军全军覆没,军长被俘,一个师长战死。

淮海战役,74军倒是表现顽强,但是无力回天。最终在突围中,军长邱维达被俘,师长王梦庚战死,师长王奎昌先是被俘,不久逃走。至于电视剧《亮剑》,楚云飞说74师有5万头猪,纯属瞎编乱造。首先,74军在解放战争中从未超过3.5万人,参加淮海战役的官兵未必超过2万人。再则,74军在淮海战役中非常顽强,师长都死在冲锋的路上。如果这类部队也是猪,那么其他部队岂不是猪狗不如。5万头猪的来处,大概是莱芜战役,国军在山东很快损失了5万官兵。

淮海战役结束后不久,在浙江再次重建了74军。此时的74军,大多是新兵,原74军的老人很少。名义上有5个师,实际上有2万人就不错了。1949年5月,部队在福建整编,此时的74军只有1.5万人。军长是劳冠英,他曾经在抗战中,担任过74军第58师的步兵指挥官。但是这个军很快被击溃,军长劳冠英带着5000多人退往福建的平潭岛。很快,解放军攻占了平潭岛,74军再次被围歼。1949年10月,云南的地方部队被改编为74军,很快起义了,撑死有2万人吧。


铁木禛


楚云飞骂74军是五万头猪,这是电视剧临时加上去的,熟悉近代军事历史的都梁先生,是不会这样说的。

74军才不是猪,谁说74军是猪,恰好证明了他就是猪!

淮海战役中,楚云飞担任国民党军队第五军第87师师长,不管是在邱清泉兵团,还是在熊笑三第五军,都是响当当的宠儿。当初那个晋绥军的小团长,如今成了国军头号主力师师长,自然是想骂谁就骂谁。

电视剧为了播出效果,把邱清泉很多话嫁接到了楚云飞头上。邱清泉在历史上说刘峙是猪,楚云飞就在电视剧里说刘峙是猪。真实情况确实,刘峙虽然不善于打胜仗,但至少不会打败仗。抗战初期刘峙带领30万大军对解放军中原军区6万人围攻,最终只有一万多人突围成功,其中五千人是用于声东击西的疑兵皮定钧旅。这样的战绩,整个解放战争,恐怕只有范汉杰兵团占领整个胶东,进行“烧光杀光抢光”两个丰功伟绩可以相提并论了。

在淮海战役中,第五军的战绩,整体上还不如74军。邱清泉兵团有四个军,分别是第五军、第12军、第70军和第74军。74军自从孟良崮战役全军覆没后,由邱维达重建,再也没有往日辉煌,只能给第五军打下手当炮灰。淮海战役第一阶段,黄百韬在徐州以东运河以西被围困,邱清泉不打招呼撤出了曹八集和大许家,华野第十纵队在这里建立防线,邱清泉再也无法夺回阵地。

当杜聿明命令邱清泉不惜一切代价夺回曹八集靠近黄百韬兵团时,邱清泉自然而然把这个昔日的王牌军74军当炮灰推上了前线。没料到,74军居然大展神威拿下曹八集,解放军主力后撤。邱清泉一面向徐州剿总和国防部请功,要求表彰“潘塘大捷”或“徐东大捷”,一面命令第五军等部队收缩战线,避免被合围。

在邱清泉的指挥下,第二兵团畏首畏尾,还真的很像刘峙所说的“猪战术”,屁股靠墙随时发动攻击。绝不冲到第一线。作为第五军的中坚力量,自然也是一样。

74军被全歼,应该是淮海战役第三阶段的陈官庄战役了。在这场战役中,74军和第五军的被歼灭,就是前后脚的事,所以楚云飞实在没资格说74军是猪。

杜聿明带着邱清泉、李弥和孙元良三个兵团撤离徐州时,邱清泉不愿意丢下被解放军抓住的45师,胁迫全军团去救,结果导致30万人被全部包围。这时候,邱清泉是名副其实的猪队友。陈官庄被围困,杜聿明与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商量好一起突围,部署完成后邱清泉临时变卦,不突围了!李弥接到通知没有被全歼,孙元良没有通知到,10万人被全歼,孙元良仅以身免。邱清泉再次当了猪队友。

在陈官庄,20多万人又冻又饿十几天,早就没有了抵抗意志。解放军6日发起总攻,10日解决了战斗。第五军在内的20多万人就此灰飞烟灭。

第五军军长熊笑三化装成伤兵,侥幸逃出重围。第五军副军长郭吉谦逃跑时被解放军抓获,当了俘虏。第五军四十五师在师长崔贤文率领下向华野一纵缴械投降了。第五军四十六师也同样向解放军缴械投降。第五军第二○○师在师长周朗的率领下强行突围,结果被解放军全歼。

淮海战役中,不管是第五军还是第二兵团亦或者是任何一个陷入重围的国民党军队,都不曾有过一个带领精锐部队杀出重围的师长。楚云飞的逃跑,完全是神剧剧情。

总结:楚云飞敢骂74军是猪,其实背后隐藏着国军必败的密码。

国军在解放战争时期,逐渐被整合为黄埔系了,地方军阀基本上只剩下阎锡山、傅作义和白崇禧三支。然而,你会发现,即便是黄埔系内部,斗争丝毫没有减弱。

陈诚的新黄埔系和何应钦的老黄埔系,斗争就很严重,每次陈诚在前线出问题,何应钦就会站出来批评,然后恨不得自己立刻全部掌权。从整编师改为军,顶层设计上就是何应钦复辟了。

陈诚想尽一切办法瓦解新建立起来的黄埔小派系。抗战名将关麟征,在解放战争中根本没机会带兵,根本原因就是陈诚排挤。汤恩伯集团军因为豫湘桂战役被瓦解,到解放战争初期指挥第一兵团,指挥着74、83、65、25、28、57、48整编师和7军,其中74师(74军)、83师(100军)、25师(25军)、7军战斗力甲等,然而汤恩伯的第13军却不在之内。

王耀武在抗战中一手打造了铁军74军,湘西会战中73军、74军、100军、18军、新六军都归老王指挥。可是陈诚老部队18军居然不听指挥放跑了日寇。作为军政部长的陈诚不仅没有处置18军军长胡琏,反而把王耀武一手打造的三个军73军、74军和100军都收到自己麾下。

如此严重的派系争端,让国军内部始终互相看不起,中央军看不起杂牌军,打了胜仗的看不起打过败仗的,友军有难不动如山。黄百韬由青天白日勋章,邱清泉没有,邱清泉嫉妒心发作,根本不想救黄。黄维是陈诚嫡系,李延年指挥了第三十九、五十四、九十六和九十九4个杂牌军,自然也不肯救他。

就像老蒋自己说的,他不是被解放军打败的,他是被自己人打败的。


历史知事


电视剧而已,不能当真。

首先,标题中有一处错误。

整编74师的番号在1948年9月,国民政府恢复军、师级番号后,就取消了,由整编74师改回了第74军。淮海战役时,国军中只有74军,没有整编74师。

并且,电视剧中楚云飞说的也是74军。



其次,“5万多人,3天就被消灭光,就是放5万头猪,叫共军抓,抓3天也抓不完”,这段话是王耀武说的,被他讽刺的国军部队是在莱芜战役中被全歼的第73军。跟淮海战役和74军也没关系。(5.8万人,伤亡1万人,被俘虏约4.7万人)

第三,孟良崮战役后,重建的74师虽然与老74师的战斗力有些差距,但整体来说还是优于一般部队。不要以为孟良崮战役之后的74师就是鱼腩部队。

孟良崮战役后,国民政府以整编74师没参加战役的3个新兵教导团和1个榴弹炮营作为基础,加上该师归队的伤兵和补充兵(最大一批补充兵员是广东航空警备旅),重建了整编第74师。时任师长是邱维达。(选邱维达担任师长是因为他是老74师中硕果仅存的可用之将)


此时的整编第74师,一大半是新兵,装备也是日式和美式混杂。情况非常不好。

但是1947年11月,解放军释放一批国军被俘的连、营、团级军官,其中一些老74师的军官回到了国军,又被派到新74师,而且多数官升一级。这些军官将老74师的训练和传统沿袭,再加上还有一些老兵帮扶新兵。因而重建之后的74师战力得以恢复,军中也有很多老74师的骨干。

此时的74师战斗力虽然与老74师还有一点差距,但整体来说还是优于一般部队。

1948年2月,新74师整训结束后,随之便被投入了战场。

1948年3月~9月的阜阳战役、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新74师就都参加了。其中,74师的整编57旅在济南战役被全歼,58旅有7个连也在战役期间空运到济南,后也被歼灭。

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时,74师改番号为74军,其部所辖的51旅、58旅也分别改回51师和58师(57旅在济南被歼灭后没有来得及重建),隶属邱清泉指挥的第二兵团。



第四,74军在淮海战役期间的表现要好于第5军。第5军还没资格批评74军。(电视剧中的楚云飞隶属于第5军)

淮海战役期间,第5军一直都像个香饽饽一样被邱清泉捏在手里舍不得用,而74军就像个炮灰似的,哪里有火就往哪里扑。

从解救黄百韬开始,一直到30万国军被围于陈官庄,74军逢战必上,前后当了一个多月炮灰,36000多人死的就剩两万左右。而第5军则几乎没什么损失,始终处于兵团正中央位置。

1949年1月9日,杜聿明下令突围,邱清泉打电话通知下属各军,让各军自行突围。于是第5军和74军就分散突围。

在突围过程中,58师打掩护,坚守了一晚上被解放军全歼;51师在58师掩护下突围,不过在突围过程中,51师师长中弹身亡,部队失去掌握,全线崩溃,军长邱维达由于随51师行动,因此被解放军俘虏。(邱维达被俘后被派任华东军政大学任教员,后来又改任南京军事学院任教员,常乃超的原型就是他)



相比之下,第5军的情况比74军更糟。因为74军好歹还跟解放军交火了,而第5军在接到突围电话后,其下辖的45师和46师直接就缴械投降了。只有一个200师敢跟解放军血战到底,最后被歼灭。

也就是说,74军的装备不如第5军,人员编制也不如第5军,但74军在淮海战役中的表现却比第5军这个邱清泉的金疙瘩要好。好歹74军没直接投降,而第5军的三个师,有两个师直接就投降了。

要说当“猪”,第5军的“猪”也比74军的多。



第五,后续。

淮海战役后,国民政府浙江省政府第二次重建74军,兵源由第九编练司令部征召的浙江籍新兵拨发,由劳冠英任军长。(由交警二总局副局长调任)

重建之后,74军下辖51、57、58、暂编第一和第二师,共5个师。不过编制虽然庞大,但人员不足、也缺乏装备、更缺乏具有经验的军官训练。此时的74军战斗力相较以往任何时候的74军都是大幅下降,不可同日而语。

1949年4月,渡江战役开始,74军由于驻扎在浙江省兰溪,不在一线,所以当百万解放大军渡过长江时,74军直接开溜,并逃到了福建,躲过了被全歼的境遇。

不过,由于军心涣散,74军在撤退中,大部分人都掉队(新兵都是浙江本地人,很多士兵不想离开老家),等撤到福建时,五个师的兵力就剩一个师了。

5月,国军对福建部队进行整编,74军因为只有一个师,就与同样编制不满员的85军合并,组成新的74军,下辖三个师——51师、23师、216师。军长仍为劳冠英,全军仅1.5万人,隶属于李延年指挥的第六兵团,负责福州北部的防卫。

7月,74军兵力有所增加,达到了2万人,然而所有部队都缺乏武器因此战力有限。

8月初,解放军发动福州战役,此时74军已是不堪一击。第23师大部和216师一部均在福州外围被歼。至8月18日,劳冠英率残部退往撤往马祖岛时,74军残余人数已不到5千人。

1949年10月,为了强化海岛防卫能力,国军将剩余的74军残兵缩编为51师,改隶至李天霞指挥的73军,74军番号在此消失。(劳冠英以作战不利被撤职,余生在淡水的木栅以开杂货铺为生)


Mer86


这句话是都梁借鉴过来的,出自陈诚之口,在莱芜之战中,李仙洲所部六万多人没打满三天,竟被粟裕全歼后,参谋总长陈诚说的,原话是:五万多头猪,共军抓三天也抓不完!下面苍茫大地简介一下莱芜战役的经过,有军迷可能不耐烦了,你说的我都懂,稍安毋躁,我说国军四十六军军长是地下党,你可能会耐烦一点儿啦!

四六年十一月起,国军在华东连打几个败仗:七十九师在宿迁被歼,师长畏罪自杀;二十六师和第一快速纵队在峄县被歼,师长被活捉;五十一师在枣庄被歼,师长又被活捉。蒋光头老脸挂不住,四七年一月,派陈诚到徐州指挥作战,陈诚的组织能力和忠诚度可排第一,但军事指挥才能远低于李宗仁、白崇禧、傅作义、王耀武、胡涟等人,他调集五十三个旅、三十一万兵力,分南北两线合攻解放军首府临沂。

当国军七十四师进攻临沂时, 我华东野战军主力迅速北移,七十四师轻松占领临沂,陈诚妄狂地宣称华野已被击败,向老蒋冒功。老蒋大喜,以为华野无力再战,竟和陈诚拟定新的作战方案。陈诚下令给二绥靖区司令王耀武,令他派一军驻临沂西北的莱芜,一军驻莱芜以南的新泰,用来牵挂北上我军,然后出动援军夹击并歼灭我军。“聪明人”王耀武知道华野兵锋正盛,力阻方案实施,蒋写亲笔信督促王行动,王只好派副司令官李仙洲实施蒋的计划,委座总长在催命,二月十八日,七十三军军长韩浚然带一部进驻莱芜,他发现四周有解放军,报告王耀武,王耀武急令四十六师(军)也赶到莱芜,会合后一起固守莱芜。

二月十九日上午,七十三军的后卫七十七师向莱芜进发,在靠近莱芜的何庄被解放军伏击,到黄昏时,师长被打死,全师被歼。

解放军重点进攻西关、城西北高地和东关,但七十三军防守严密,进攻未能奏效。二十一日,我军强攻城东北角,很快占领高地。攻城同时,我军又围攻城北的吐丝口镇,从十九日到二十一日,将国军一个师逼到镇东南角。至此,莱芜城一个军供应断绝,吐丝口镇三十六师不断向王司令求援,但援兵一个未到,王耀武下令撤退,老蒋令空军王叔铭副司令掩护七十三军从二月二十三日转移。空军几十架飞机狂轰滥炸,但我军还是猛攻猛打。战到中午时,七十三军和四十六师(军)被迫后退,四十六师师长韩练成是中共地下党员,请示陈毅、粟裕后,全师起义不成,立马改变策略,丢下主力,师长成功开溜了!四十六师找不到师长,一片混乱,国军军心涣散,很快被歼灭。

莱芜一仗,华野歼敌六万多人,生俘李仙洲、韩浚然以下五万人,创造了自卫战争以来一次歼敌七个整旅的光辉纪录。

客观地说:蒋介石、陈诚瞎指挥,应承担七分以上的责任,韩练成的个人起义更是打乱国军阵脚,可老蒋亲飞济南,把责任推给了基本无辜的王耀武,痛骂一通了事。

陈诚骂人,是没道理的!他在东北先撤四平有功的陈明仁,后见大势已去,通过走老婆干娘宋美龄小路,借胃病为由从东北战场阵中脱逃,卫立煌成了背锅侠,陈诚总长先是手长(伸手要权),后是腿长(脚底抺油),广为国军上下垢病。

至于《亮剑》中被楚云飞借来痛骂七十四军(剧中有误,说成七十四师),七十四军是孟良崮战役七十四师被歼后,以原七十四师三个补充团为主由蒋下令重建的,其火力、军官土兵素质远非当年可比,而华野由算无遗策的常胜将军(刘伯承评价粟总语)粟裕指挥,华野的装备早已鸟枪换炮,陈官庄两三个兵团也被粟总一勺烩了,遑论七十四军?王耀武和张灵甫即便一个不被俘、一个不被毙,一起指挥七十四军,在淮海战场照样死路一条!





苍茫大地顾炜斌


这算是《亮剑》作者的冷幽默吧!历史上,“五万头猪”本来是原74军军长王耀武骂李仙洲军团时所说的。可是,《亮剑》作者却让楚云飞用这句话,“回敬”了74军!

先说下王耀武和74军的关系。

王耀武是著名的国军高级将领,抗日名将。他是黄埔军校第三期学员,曾参加国民革命军的第二次东征和北伐。

在围剿红军的作战中,他也表现出出色的作战能力。例如:在谭家桥战斗中,王耀武率部与红十军团、红七军团发生遭遇战。此战中,红十九师师长寻淮洲牺牲,红二十一师师长胡天陶被俘,红军主动撤退!战后,王耀武升任五十一师师长。

(王耀武)

1937年淞沪会战后,王耀武率51师与58师合编成立七十四军,军长是俞济时。王耀武率领51师参加了南京会战,兰封会战,万家岭战役等对日作战,表现勇猛。1939年6月,王耀武升任74军军长。之后,74军在他的领导下参加了“第一次长沙会战”,“上高会战”,“浙赣会战”,“鄂西战役”,“常德会战”,“雪峰山战役”等对日作战。经过历次对日作战,王耀武率部打出了74军抗日铁军的称号,74军被授军中最高奖品--飞虎旗。

1943年以后,王耀武升任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74军军长改为施中诚。

1946年3月,蒋介石将74军改编为“整编74师”,在王耀武支持下,张灵甫出任整编74师师长。整编74师全师有3万余人,全美械装备。

1947年2月,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在(山东)莱芜战役中,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全歼李仙洲军团五万多人(被俘虏46000人)。此战让“主政”山东的王耀武很是气愤。王耀武大骂道:“我军5万多人,3天时间就被消灭光了,就是放5万头猪,叫共军去抓,3天也抓不完啊。”


没过多久,让王耀武更伤心的事发生了。同年5月13日,整编第74师在孟良崮被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全面合围。四天后,整编74师全部被歼,师长张灵甫也死了。

74军改编为“整编74师”以后,在1947年被解放军全歼在孟良崮地区。楚云飞骂的74军,已经不是原来王耀武的74军。

1947年夏,在孟良固战役后不久,蒋介石以原定划拨归整编74师的3个新兵团和榴弹炮营为基础,重新组建整编七十四师,师长为邱维达。1948年9月,又将“整编74师”的番号改为74军。

1949年1月,74军划归邱清泉第二兵团战斗序列,参加了淮海战役,在陈官庄地区再次被解放军全歼。军长邱维达被俘虏。

楚云飞骂的就是重新整编出来的“74军”!按照历史时间顺序看,在楚云飞说这句话的时候,王耀武已经在3个多月前进行的“济南战役”中被解放军俘虏。

王耀武被俘虏后,曾自愿在广播上做过一次演讲。气得蒋介石把收音机都给砸了。

在演讲中,王耀武总结济南战役国军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国民党没有信仰,失去民心;蒋介石坚持独裁统治,为了四大家族利益,不顾百姓死活,坚持打内战。王耀武劝老蒋不要抵抗,早日无条件投降。

在功德林里,原国民党将领文强告诉王耀武: “蒋介石听见你的广播,当场把收音机砸了,骂你是软骨头、伪君子!”王耀武听闻,晕了过去。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国军的74师真的那么弱吗?为何亮剑里楚云飞说是5万头猪?

抗日神剧有非常多,但出名的无外乎都是那几部,如《亮剑》应该是最广为人知的。此剧中有一段提到了国民军的精锐王牌第74师,他们属于老蒋的御林军队,可是为什么被楚云飞说成是50000猪头呢?如果想知道答应,且看下文分解。

一支军队被人叫做猪头想必战斗力是十分渣的了,那么作为总统御林军的74师真的如剧中所说的如此不堪一击吗?那得先从此军队本身了解,抗日时期我国军主要分为五大战区,而当初国共会谈结束后就把74军改成74师但后来不知为何又改回了军的称呼。

此时的这支军队在编排上很特殊,士兵跟军官全由老蒋个人调配,几乎都是清一色的亲蒋军人,而且一个个都几乎没打过仗等于是新兵蛋子。就算如此,老蒋还是很满意,他不惜重金给这支部队配置最好的德系装备,还聘请战斗经验最丰富的教官训练他们,但是战斗力依然处在纸上谈兵的状态,为此其他系的军人就把他们叫成纸老虎。

在亮剑剧情里,楚云飞率领的部队被安排跟74军联合作战,有一次敌人炮火太过凶猛,楚云飞所部被重重包围。此时闻讯赶来的74军携带最精良武器赶来救援,看他们人数众多信心十足,一个个咬牙切齿的誓要将李云龙的军队生吞活剥一样,此情此景楚云飞看了心情稍有欣慰,可令人惊吓的是,这74军跟敌人一交手就立马被打得泄气,瞬间溃不成军跟一批弱鸡没多大区别,敌人毫不费劲的就把74军给全部缴械了,此时楚云飞小小的希望彻底幻灭,于是就气得破口大骂,说74军简直就是50000头猪。

不过在众人看来,剧中的说法明显有点夸张,现实的战争历史里,老74军其实没有这么弱该军队有过两次整编。早期的74军在国共大战中,发挥出优秀的作战能力,由于战线不断拉长,后期才被渐渐消耗殆尽,当战役暂告一段落之后原本的74军早已无人生存。

事后老蒋才重建74军,因为时间紧迫,加上老蒋一向用人唯亲没时间培养更有天赋的军人,自己也不想招募其他系的精兵来74军,比如以彪悍著称桂系的士兵他也不要,偏偏就全选了自己的亲系士兵,这些士兵作战经验参差不齐,为此落得个有型无实的现状。

因此电视剧里的楚云飞大骂74军全是猪就是因此原故,他们在剧情里不但被全体缴械,而且每次战况不好都只要各自逃跑,记得有一幕戏讲楚云飞率部队先退,此时李云龙刚退回去一段路程又杀个回马枪偷袭楚云飞后方,战况混乱,李云龙等部一个不小心就打到了国军堆里,而数十万的人马混打在一处。

之后楚云飞心知自己兵力不足维持战斗,逐先带自己的一些部下撤退,刚转身就迎面来到一支狼狈蹿逃的国际,他急忙拦着寻问是哪支部队的人马,对方答自己是74军的士兵,听完后楚云飞再次没好气的叫骂,逃什么逃这5万头猪就算抓个三天三夜也抓不完呐,意思就是说74军全部放弃抵抗都四下逃跑了。

然而新编的74军被人戏称为猪,但是老74军却完全不同,其军长是张灵甫,当初抗战事情被号称为国军的五大主力之一精锐军团,在防守南京战役过后又被荣誉为老蒋御林军,可见战斗力非同小可,后来老74军在跟孟良崮、陈毅交战中,由于张灵甫突进太快最终战斗失利,被对方全迁灭。


猫眼观史


“亮剑”是一部经典的抗日电视剧。 我相信每个人都看过它。 其中,李云龙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 他是战争的天才。 同样的缺点也很明显。 爱犯错误,李云龙有他生命中的敌人。


是军方的楚云飞,而楚云飞小编在脑海里的形象是李云龙,两人有相似之处,他们野兔,曾经在战场上对抗日本,又回到了生死,在解放战争中,楚云飞说 第74师超过50,000头猪。 然后,第74师国民军是超过5万人的主力军。 楚云飞为什么说这是超过5万头猪? 首先,这实际上与小说有关,小说的作者借用了一个人的话,这就是国民军第74军王耀武所说的,作者碰巧使用了这种幽默 说第74军指挥官对李咸洲军队说,第74任指挥官是着名国民军的高级将领王耀武,也是抗日战争中的一位杰出天才。



在1937年的上海战役中,王耀武领导了51师,共同编辑了第74军,当时的指挥官是王耀武。 后来,由于王耀武的51师在战争中作战,王耀武于1939年晋升为第74军总司令,王耀武率领第74军抵抗日军,并获得了很多荣誉。 第74军也被称为“抗日铁军”,显示了王耀武的能力,但到了1943年,当王耀武成为军队总司令时,让王耀武说这句话更多 1947年莱芜战役中只有5万头猪,只有三支人民解放军当天,国民军的李仙洲部队被击败,有近5万名轻囚犯,这使王耀武非常生气。因此,他 说:“我们的军队有五万多人,三天内有四万多人被捕。 即使有超过50,000头猪,它们也不能在三天内捕获它们。“ 同年,第74师被人民解放军歼灭,师长张灵熙牺牲。 被电视剧“楚云飞”粉碎的第74师实际上并不是实战中的第74师。

1949年1月,第74军参加了淮海战役。 被人民解放军歼灭了。 早在电视剧楚云飞五万头猪,其实王耀武就是在济南战争中被人民解放军抓获的。 楚云飞的一句话只是小说的作者致敬。 并使小说具有幽默感。 在王耀武被捕后,他正在电台谈论他在济南战争中的失败。 这完全是因为蒋介石的国民党没有信仰,没有人的心,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以及人民无视利益,并攻击了蒋介石。 内战认为这损害了人民,并说服蒋介石尽快投降而不是抗拒。 这一讲话并没有让蒋介石感到窒息。


精装追男仔


《亮剑》这么说74师,实在是对74师的侮辱。被骂成5万头猪的不是74师,而是指莱芜战役中被粟裕消灭的五万国民党军队。

在1947年2月20日到23日发生的莱芜战役中,我华东野战军在粟裕的指挥下,集中优势兵力,在莱芜地区,消灭了国民党李仙洲集团七个师的兵力。在这次战役中,国民党军队被俘的达46800人。战后,主政山东的国民党省主席,李仙洲的顶头上司王耀武破口大骂,“就是五万头猪,共产党三天也抓不完。”而《亮剑》把这个情节张冠李戴到了74师的头上。

大家都知道,整编74师是国民党军队里面最精锐的部队,五大主力之首。不过在它齐装满员的时候也没有5万人。在解放战争初期,整编74师是解放军最凶恶的敌人。在华东战场上,它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尤其是在涟水之战里,整编74师取得了胜利,占领了涟水。但是,这一仗也给整编74师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整编74师的战斗骨干伤亡过大,使得它的后期战斗受到很大的影响。

在孟良崮战役中,整编74师占领制高点,吸引我军包围,企图制造中心开花的战例。它吸引我军主力包围它,然后国民党援军再包围我军。但是,由于我军英勇善战,再说国民党军内部的矛盾,使得整编74师全军覆没在孟良崮上,师长张灵甫也被我军击毙。

国民党不甘心失败,用后方的部分留守部队和被释放的俘虏重建了整编74师。但是,虽然整编74师的官兵素质依然过硬,事实上证明,失去了张灵甫对它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整编74师没有能够再重振它在解放战争初期的景象。

但是,整编74师在这个时候还是具备相当的战斗力的。济南之役中,王耀武向蒋介石求援。蒋介石最后答应将重建后的邱维达的整编74师空运济南。但是,在先遣梯队到达后,我军封锁了济南机场,使得后续空运终止。

空运济南的只有由刘炳昆团长率领的整编74师58旅172团的7个连的官兵。但是,这7个连却给我军造成了很大的伤亡。他们被王耀武部署在济南商埠的邮电大楼上。为了这个邮电大楼,敌我双方进行了殊死的拼杀。

整编74师的国民党士兵,从楼上扔下手榴弹、迫击炮弹和60炮弹。在射击口射击的士兵不断被打死,但是,马上就有人补上继续射击。就这样,整编74师的官兵打到最后,刘炳昆当场阵亡。

而我军为了夺取整编74师的阵地,8师师长王吉文被国民党扔下的掷弹筒弹击中牺牲。同时还负伤了一个团长,一个副团长,一个团政委。这一仗,充分反映了重建的整编74师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

后来,整编74师升级为第74军,编入邱清泉的第二兵团,参加了淮海战役,被我军歼灭。后来国民党政府再次重建74军就没有了过去的战斗力,很快就消失在了解放战争末期的大潮中。

我们从以上的历史可以看到,《亮剑》中楚云飞骂74师是毫无道理的。因为到淮海战役为止,74师都还保持着一定的战斗力。整编74师一直是被国民党军当做主力在使用的。

在我们的文学作品中,尤其是那种历史题材的作品,不要随便去贬低对手的能力,那样也无形中是在贬低自己。

至于说王耀武骂李仙洲,那是因为兵败如山倒,五万军队一旦丧失士气,会比五万头猪还要老实百倍。猪不会听命令行动,而人却可以。所以,三天抓五万俘虏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