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昭帝是由姐姐撫養長大的,為何最終漢昭帝卻將其處死呢?


漢武帝的幾個兒子都不是省油的燈呀,女兒也差不多,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漢武帝晚年發生巫蠱之禍。在漢武帝的命令下,兒子劉據和女兒諸邑公主、陽石公主等人全部被殺。事件平息之後,武帝一時間竟然找不到合適的皇位繼承人。

當時,次子劉閎早逝。三子劉旦在巫蠱之禍後竟然不體會武帝心情,興奮的上書,請求立自己為太子,武帝因此駁回。四子每天只知道空手和狗熊、野豬搏鬥,一點治國理政的能力也沒有。五子是貳師將軍李廣利的外甥,不能立為太子。

環視一週,武帝認為,只有自己年僅六歲的小兒子劉弗陵才能繼承皇位了。



有了這種想法,武帝越看劉弗陵越喜歡,認為他和自己小時候一模一樣。最終在公元前88年,武帝準備冊立劉弗陵為太子,但為了防止女主亂政、外戚專權,武帝先賜死了劉弗陵的生母鉤弋夫人。

公元前87年,武帝病重時,冊立了年僅八歲的劉弗陵為皇太子,並且為劉弗陵親自選了霍光、金日磾、桑弘羊、上官桀等幾位大臣輔政。

除了幾位大臣之外,由於劉弗陵的年齡太小,生母被賜死。所以,武帝又安排了自己唯一倖存的女兒鄂邑公主在宮中照顧劉弗陵。

一切安排妥當後,漢武帝劉徹退出了歷史的舞臺。接下來,輪到了他的兒子、女兒,以及輔政大臣們表演。



劉弗陵即位之初,遵從武帝遺詔,冊封了姐姐鄂邑公主為長公主,入駐皇宮。讓霍光主持國政,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等人為霍光副手。

隨著時間的推移,幾位輔臣之間的權力平衡被打破。最先是金日磾去世,霍光的權力更進一步。此時,上官桀希望讓自己六歲的孫女入宮成為皇后,為家族的將來打下基礎。

上官桀的孫女雖然是霍光的外孫女,但霍光卻以她的年齡太小為由拒絕了。

上官桀看到霍光不同意,所以轉而去請求鄂邑長公主。鄂邑長公主有一個叫做丁外人的面首和上官家的關係要好,所以在丁外人的勸說下,鄂邑長公主同意了上官桀的請求,冊立上官桀的孫女為皇后。



這件事過去之後,鄂邑長公主和上官桀結成一黨。上官桀為了報答鄂邑長公主,所以上書請求朝廷冊封公主的面首丁外人為侯爵。但霍光卻以高祖遺訓“無功不得封侯”為由拒絕了。

被拒絕的上官桀和鄂邑長公主也因此產生怨恨,和霍光勢同水火。

恰好,此時的桑弘羊也因為給子弟求官被霍光拒絕。因此桑弘羊開始聯合鄂邑長公主、上官桀打擊霍光的勢力,並且不斷向劉弗陵上書誣陷霍光。不過,由於劉弗陵對霍光深信不疑,所以霍光的地位一直非常穩固。



公元前81年,漢武帝第三子劉旦瞭解了長安的派系鬥爭,所以努力結交鄂邑長公主和上官桀等人,圖謀奪取皇位。鄂邑長公主和上官桀等人眼見劉弗陵對霍光的深信不疑,所以準備發動政變,殺死霍光,廢黜劉弗陵,並且迎立劉旦為帝。

不過,不幸的是鄂邑長公主門下稻田使者燕倉知道後,立刻彙報了霍光。霍光和劉弗陵商議後,先發制人,迅速逮捕了桑弘羊、上官桀等人,並且抄家滅族。

鄂邑長公主聽說上官桀被殺後,知道大勢已去,便自殺了。至於他的面首丁外人,也被霍光處死。而反叛的燕王劉旦,也在自己的封地自殺。至此,漢武帝留下的政治格局被打破,霍光成為了西漢朝政的實力決策人。



總體來說,鄂邑長公主的死,完全是咎由自取。僅僅因為自己的面首沒有被封侯,便和桑弘羊等人結黨營私,意圖謀奪政權,甚至還想著廢立自己一手帶大的皇帝,結果卻被霍光的先發制人,落得悲劇收場。


我是越關


漢昭帝,我們都知道即位時年紀很小,加之他的母親被漢武帝殺死了,所以他從小就由他姐姐扶養,正所謂長姐如母。可漢昭帝卻把扶養自己長大的姐姐處死了,這是為什麼?

漢昭帝的姐姐為鄂邑長公主,她不是漢昭帝的親生姐姐,是異母姐,但因她是漢昭帝唯一在世的長姐,所以就由她來扶養漢昭帝。這位公主也有自己的心上人,據記載是丁外人,而她想讓漢昭帝封自己的心上人為侯,可霍光就加以阻攔,這就惹得公主不樂意,漢昭帝是她自己一把屎一把尿養大的,自己為心上人要求點待遇並不為過,所以公主就怨恨起來霍光了。而當時正好有不少人對霍光表示不滿,像進行改革的桑弘羊,就因霍光沒有替自己的兒子安排職位,對霍光十分不滿,同為輔政大臣的上官桀也是不滿,因為權力都掌握在霍光手裡。


正是因為有一群人對霍光不滿,所以在燕王劉旦的召集下,這些人就商量著以霍光“專權自恣,疑有非常”的罪狀來推翻霍光的專權,可漢昭帝沒有聽取他們的意見,表示自己非常信任霍光,而這些人知道漢昭帝的態度後,就讓鄂邑長公主擺酒席請霍光赴宴,準備在酒宴埋伏士兵擊殺他,乘機再廢除昭帝,迎立燕王為天子。但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件事情被發覺,霍光就將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丁外人等人及家族全都誅殺了。燕王、鄂邑長公主也都自殺了。


歷史百家爭鳴團隊成員:小木


歷史百家爭鳴


並不是漢昭帝處死的,而是自己自殺的。

漢武帝晚年寵幸鉤弋夫人,生下了幼子漢昭帝劉弗陵,劉弗陵從小體格健壯、聰明伶俐,漢武帝覺得很像他少年之時,特別寵愛劉弗陵,對他抱有很大期望。且有意傳位於劉弗陵,為了防止自己死後主少母壯、呂后之事重演,武帝將劉弗陵的生母賜死。



漢武帝賜死劉弗陵生母以後,給他安排了四位顧命大臣,任命奉車都尉霍光為大司馬、大將軍、金日磾為車騎將軍、太僕上官桀為左將軍、搜粟都尉桑弘羊為御史大夫,共同輔佐少主,其中以霍光權利最大。

漢昭帝前87年繼位,時年僅八歲,除了無法執政,還無法自理生活,很需要親人在身邊照顧,但其生母已被漢武帝處死,把他交給武帝的其他妃子撫養也不合適,同樣也有母后干政的風險。 最後,漢昭帝唯一在世的姐姐鄂邑公主成了最佳人選。鄂邑公主比漢昭帝大很多,且已經孀居多年,子女都長大成人,沒有牽掛,於是封鄂邑公主為長公主,入宮照顧皇帝。



剛開始還是挺順利的,鄂邑公主用心照顧著漢昭弟,四位顧命大臣也在用心的各司其職。但是慢慢的情況就變了,皇帝在長大,朝堂也沒閒著,政治鬥爭此起彼伏,幾個顧命大臣都在覬覦著最高權力。

同樣都是輔政大臣,霍光權力最大,自然引起其他輔政大臣的不滿,這種矛盾在金日磾病逝後更顯尖銳,因為霍光接管了金日磾的權力,權勢更上層樓。按道理來說霍光與上官桀是兒女親家,都是自己人,不應該有那麼深厚的矛盾的,但是人心難測啊。

在漢昭帝十二歲那年,鄂邑公主計劃為其選皇后,上官桀之子上官安(也是霍光的女婿),想讓自己六歲的女兒做皇后,這個想法得到了父親的贊同,卻遭到岳父的反對,因為霍光認為外孫女還太小。沒辦法,上官安就只能另闢蹊徑,跑去巴結鄂邑公主,和鄂邑達成協議。協議的內容就是公主讓上官氏成為皇后,上官父子為公主的情人丁外人謀求侯爵之位(漢朝有祖制非封侯者不得娶公主)。



鄂邑公主成功讓上官安女兒成為皇后,上官安因親升為車騎將軍,封桑樂侯。上官安自然也要投桃報李,沒想到又被霍光以“無功者不得封侯”為由駁回了。

霍光為人正直,曾多次駁回上官家親戚當官的奏請,這新仇舊怨累積在一起,上官家也顧不上什麼親家了,就此翻臉成為政敵。視霍光為眼中釘的並不只是上官家,同為顧命大臣的桑弘羊自恃功高為子弟求官被霍光拒絕,且二人的政治主張有嚴重分歧,因而桑弘羊怨恨霍光。鄂邑公主因為情人未能封侯也十分怨恨霍光,漢昭帝的哥哥燕王劉旦,因為沒有被立為皇帝,心存怨恨和野心。於是這幾股政治勢力就聯合起來發動政變,試圖殺死霍光,廢掉劉弗陵。



政變最終因為霍光提前掌握了上官桀等人的武裝政變計劃,於是在這一政變未發動之前,先發制人,將上官桀、桑弘羊等主謀政變的大臣統統逮捕,誅滅了他們的家族。鄂邑公主、燕王劉旦自知罪大惡極,不得赦免,先後自殺身亡。當時九歲的上官皇后因為年紀幼小,又是霍光的外孫女,所以未被牽連廢黜。


歷史小貓咪


漢武帝劉徹在執政初期由於有外戚干政的切膚之痛,又有前朝呂后亂政的先例,因此劉徹非常擔心年幼的劉弗陵繼位後會重蹈覆轍,於是就把他的生母趙婕妤(鉤弋夫人)及宮中所有生過孩子的庶母全部處死,來為兒子長久執政輔路,並讓霍光、上官桀及桑弘羊等人為輔政大臣。


漢武帝死後,漢昭帝即位,可劉弗陵只有8歲,又沒有母親的呵護,因此霍光等人考慮到漢昭帝年幼必須要有個知己的人來照顧,想來想去只有劉弗陵唯一在世的姐姐最合適,這個人就是劉徹的大女兒鄂邑公主。

鄂邑公主早年嫁給同輩分的遠房表哥蓋侯王受,兩人有一個兒子王文信,一個孫女王譚,其實劉弗陵比鄂邑公主的孫女還小。


由於劉徹晚年濫殺無辜瞎折騰,他的女兒們大都死去了,只有鄂邑公主僥倖存活下來,她便來到宮中,悉心照顧漢昭帝的起居生活,漢昭帝也十分感激他的姐姐,多次封賞她,公元前87年封她為鄂邑長公主。

鄂邑公主在蓋侯死後就和她兒子的門客丁外人相好了,起先還是遮遮掩掩的,漢昭帝和霍光知道後不但沒有處罰他們,還下詔命令丁外人伺奉鄂邑長公主,他們的關係也就公開化了。


漢昭帝在鄂邑長公主的照料下慢慢長大了,鄂邑長公主就想替他挑選後宮妃嬪,上官桀就想把自己的孫女上官氏送入宮中待來日成為皇后,可他的親家霍光認為外孫女太小就沒有同意,於是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就找到丁外人,許諾只要幫助上官氏進入宮中,他保證讓丁外人封侯,丁外人當然高興,舉手之勞的事,就把這事告訴了鄂邑長公主,鄂邑長公主也覺得有道理,就下旨讓上官氏進宮做了漢昭帝的婕妤,還封上官安為騎都尉。

鄂邑長公主和丁外人已做了該做的事,現在輪到上官桀等人投桃報李的時候了,上官桀及上官安父子多次請求為丁外人封侯以配鄂邑長公主(因為公主只能嫁給門當戶對的列侯,不能嫁平民),但霍光就是不同意。

還有同為輔政大臣的桑弘羊,因為兒子的官職沒有得到霍光的批准而對霍光懷恨在心,因此鄂邑長公主、上官桀父子和桑弘羊等人合謀想除掉霍光,他們多次在漢昭帝的面前打小報告,但漢昭帝對霍光不僅信任而且還非常依賴,不可能同意他們所說的。


鄂邑長公主等人見在漢昭帝那裡得不到他們所想要的,又不能不除掉霍光這個眼中釘,於是他們就走一著險棋,廢掉漢昭帝,改立燕王劉旦為帝,霍光是權臣,也是難得的手握重權卻又始終效忠於朝廷的大臣,他得知消息後先下手為強,誅殺了上官桀及桑弘羊的家族,鄂邑長公主和劉旦也自殺而死。

漢昭帝也更加的寵信霍光,霍光也積極的幫助漢昭帝振興大漢,劉弗陵死後無子嗣,霍光又擁立劉病已為帝,在他的努力下,漢宣帝劉詢將漢朝的強盛推到了頂峰。
只可惜一代公主本來有個很美好的未來,只怪她貪心不足,自毀長城。


遺產君


這是一段很不幸的骨肉相殘的故事!本來,姐弟倆可以成全一段姐弟情深的佳話,無奈姐姐因為愛情,跟弟弟走向了對立,不惜與上官桀等人勾結,準備發動政變廢黜弟弟。結果事件敗露,作為政變的主謀之一,姐姐鄂邑公主被下旨處死!

漢昭帝劉弗陵即位的時候虛歲才8歲,母親又早被漢武帝賜死。為了方便照顧劉弗陵的生活,霍光下令,讓劉弗陵唯一尚在世的姐姐進宮,負責照顧劉弗陵的生活起居。劉弗陵在姐姐進宮的當天,就冊封她為鄂邑公主。

鄂邑公主姓名不詳,也稱鄂邑長公主,蓋長公主。有人說她是漢武帝的長女,所以稱長公主,因其母不詳,無法驗證這種說法。也有人說她的母親可能姓蓋,所以稱蓋長公主。

鄂邑公主的夫家也無法考證,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她的丈夫是蓋侯王受,另一說法是樂成侯丁義。

大致推算,鄂邑公主要比劉弗陵大四十多歲,幾乎是他祖母的年齡。劉弗陵雖然貴為皇帝,但自幼失去雙親,有個年長的姐姐照料,也算不幸中的萬幸。

然而麻煩的是,鄂邑公主的丈夫去世早,寡居的她與門人丁外人產生了婚外情,倆人成了公開的情人。霍光得知這個信息後,沒有為難鄂邑公主,他下令丁外人繼續侍奉鄂邑公主,對這段“事實婚姻”採取了睜一眼閉一眼的態度。

倘若他們能有滿足的心理,也就沒有後來的紛爭,政治圈中的人物,註定逃不開政治漩渦。在他們平靜生活中,扔進一塊大石頭的是霍光的親家,同為漢昭帝的輔政大臣的

上官桀

本來一對親家,還算和睦相處,問題就出在,上官桀想讓自己的孫女做漢昭帝的皇后,那一年他的小孫女才六歲!霍光一口回絕了上官桀的請求,儘管這個小女孩是他的外孫女。霍光的理由是孩子太小,我估計霍光也有不想讓上官家族,凌駕到他頭上的私心。

上官桀不甘心,正好碰巧,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與丁外人熟識。上官桀就遊說丁外人:你幫我在長公主面前推薦,讓我孫女做皇后,到時候我們上官家族尊貴了,你封侯還不是小事一樁?

丁外人一聽非常高興,在他和鄂邑公主的幫助下,上官桀的孫女真的被冊封為皇后!

輪到上官桀兌現諾言了,他說了不算,只好向霍光求助,霍光一口拒絕了!上官桀不死心,又替丁外人求封光祿大夫之職,霍光還是頑固地搖搖頭!

霍光接二連三地駁回上官桀的請求,讓這對親家走向陌路,也讓丁外人、鄂邑公主心生怨恨!恰在此時,由於霍光對另一位輔政大臣桑弘羊的壓制,導致桑弘羊也對霍光心生不滿。

一個由上官桀父子、鄂邑公主、丁外人、桑弘羊構成的反對派勢力形成!他們對霍光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攻擊!

起初的目的,他們的目標很單純,就是搞掉霍光。可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原以為在鄂邑公主控制下的劉弗陵,其實有超出年齡的聰慧,他並沒有被上官桀等人的陰謀所左右,選擇了堅定不移地支持霍光。

不光如此,他們的陰謀,差點被漢昭帝窮追不捨的追責所揭穿!恐懼之下,他們決定與心懷叵測的燕王劉旦勾結,發動政變,殺掉霍光,廢黜劉弗陵,擁立劉旦為帝!

自此,一對姐弟因為個人的私慾,走向了水火不容!

當然,政變還沒發生就被人告密,失敗了!上官家族被滅門,桑弘羊、丁外人和鄂邑公主全部被處死!

通過上述過程可以發現,這起悲劇的起因,就是上官桀的自私目的,勾起了鄂邑長公主不該有的慾望。霍光的專權和劉弗陵對他的支持,讓他們形成勢不兩立的兩派。劉旦的加入,讓事情的性質演變成赤裸裸的政變。自此,一切走向無可挽回!


尋根拜祖


漢昭帝弗陵的姐姐鄂邑長公主是自殺身亡,之所以結局如此,可謂是“公主難過情夫關”啊!

漢武帝臨終前選定劉弗陵做繼承人,同時又擔心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變成第二個呂后,辣手摧花殺了鉤弋。劉弗陵雖然當了皇帝,卻是在6歲就沒了爹孃,成了孤兒,被安排生活在鄂邑長公主的宮中。從這個角度說,鄂邑長公主雖然是劉弗陵的姐姐,但實際上如同母親一般。

鄂邑長公主的老公是誰,歷史上眾說紛紜,但她的情夫卻只有一個,此人名為丁外人。能做公主的面首,此人必然是英俊不凡之輩。他雖然名字叫做外人,卻是一點也不想當外人,一門心思要封侯,因為當時的規矩是:只有封侯才能做公主的正牌老公。

丁外人的心思讓上官桀(漢武帝臨終之時,託孤於霍光,同時命令上官桀、桑弘羊、金日磾輔政)知道了,而此時上官桀也正有求於丁外人。因為他想讓自己6歲的孫女給已經12歲的皇帝做皇后,這樣上官家在朝廷中的地位必然就會超過霍光家族了!


以霍光的智慧,自然明白上官桀的心思,根本就不同意這門婚事。上官桀於是想到了丁外人,這位仁兄在鄂邑長公主面前相當有面子,而鄂邑長公主名為皇帝的母親,實際扮演者母親的角色,在皇帝面前相當有面子,通過丁外人向鄂邑長公主吹枕頭風,孫女當皇后這件事就可以搞定了!

上官桀和丁外人的交易是:你和長公主把我孫女扶上皇后的位置,我幫你搞定封侯的事兒,讓你和長公主光明正大做夫妻。

丁外人不負眾望,長公主也想和他長相廝守,上官桀的小孫女終於坐上了皇后的寶座。可是在丁外人封侯這件事上,又遇到了霍光的阻擊,他距離長公主的正牌老公還有一步之遙。

長公主、丁外人、上官桀等人對於霍光是恨之入骨的。長公主要把情夫扶正、丁外人要當正牌駙馬、上官桀要獨攬大權。這時候,漢武帝還在世的另一個兒子燕王劉旦也加入了造反小團隊,他造反的理由是:按資排輩我是比劉弗陵先出生的啊,憑什麼讓他做皇帝,明明應該是我!


皇子、公主、情夫、權臣攪和到了一起,首先將槍口對準了霍光。因為他們都知道,要幹掉劉弗陵,就必須先除掉霍光,所以他們趁著霍光休假期間,派人上書劉弗陵,說是霍光要從各地和匈奴調兵謀反。只有14歲的漢昭帝也不是白給的,當即就看出了漏洞:霍光要造反,何必從那麼遠的地方調兵呢?再說霍光要幹掉我這個傀儡,根本不用如此大動干戈啊!

劉弗陵義無反顧地站在了霍光一方,估計他也是對霍光害怕的不要不要的,才無奈做出的選擇。

造反小團隊的陰謀破產,但開弓沒有回頭箭,他們決定直接搞武裝暴動,由長公主出面邀請霍光喝酒,趁機幹掉霍光,然後在廢了漢昭帝劉弗陵,由燕王登基做皇帝。不過這個計劃被長公主府裡的官員洩漏了,劉弗陵和霍光提前發動,造反小團隊全面失敗。

上官桀、丁外人自己被殺不說,還被滅族。而燕王劉旦和鄂邑長公主畢竟是漢武帝的種,骨子裡還有些血性,失敗後不肯受辱自殺身亡。

鄂邑長公主的的確確是死在了情夫身上,看來不僅英雄難過美人關,公主也難過情夫關啊!


李飛叨


欲知此事,還得追溯到漢武帝執政時期,漢武帝少年登基,對外攘夷拓土,對內勵精圖治,各領域都有建樹,是難得的曠世明君,可到了晚年就窮兵黷武、性情反覆,總愛疑神疑鬼,聽信小人讒言,終釀成了巫蠱之禍,逼得太子劉據、皇后衛子夫先後自殺。

漢武帝晚年寵幸鉤弋夫人,生下了幼子劉弗陵,漢武帝決定立其為繼承人,擔心子幼母壯,會再次出現太后亂政,便狠心處死了鉤弋夫人,臨終前冊立劉弗陵為太子。

漢武帝在處死鉤弋夫人的同年,送給了霍光一張“周公背成王朝諸侯圖”,希望霍光能夠如周公一般盡心輔佐年幼的劉弗陵,主要是得學周公不貪權,能還政於少帝。

光是囑託鞭策也不放心,漢武帝又給兒子多留了幾個輔政大臣,金日磾、桑弘羊、上官桀等人,用他們制衡霍光,保證兒子的江山坐的穩。


漢武帝去世後,八歲的劉弗陵繼位,是為漢昭帝,昭帝年幼,母親已逝,需要個親近年長的女人來照顧起居,眾人商量後覺得漢武帝長女鄂邑公主最為合適,她與昭帝是骨肉至親必能照顧的盡心盡力,且鄂邑公主已經孀居多年,子女已經長大成人,沒有牽掛,遂封鄂邑公主為長公主,入宮照顧皇帝。

起初一切都如漢武帝期待的那樣順利進行著,由幾位輔政大臣教導幼帝,沿襲漢武帝的治國方略,重視民生,招納賢才、勵精圖治。

可惜不久後,輔政大臣團隊就搞起了內訌,霍光與金日磾、上官桀都是兒女親家,本來都是自己人,有事好商量,問題出現在昭帝十二歲那年,鄂邑公主要為其選皇后,當時金日磾已經病逝多年,而上官桀之子上官安,也是霍光的女婿,想讓自己六歲的女兒做皇后,卻遭到了岳父大人的反對。

不甘心的上官安便走起了鄂邑公主的門路,原來鄂邑公主孀居多年,早就與人暗通款曲,她的情夫叫做丁外人,而上官安與丁外人素來交好,便讓丁外人勸說鄂邑公主納自己的女兒為皇后,鄂邑公主甚是寵愛丁外人,對他言聽計從,立上官安之女為皇后。

上官安也因為與皇家聯姻,進封為車騎將軍、桑樂侯,鄂邑公主對上官家的恩德浩蕩,上官安自然也要投桃報李,漢朝有祖制非封侯者不得娶公主,眼見鄂邑公主對丁外人青睞有加,卻礙於禮制不能終成眷屬,便想將丁外人封侯,成其好事,沒想到又被霍光以“無功者不得封侯”為由駁回了。

在此之前,霍光就曾多次駁回了上官家親戚當官的奏請,這新仇舊怨累積在一起,也顧不上姻親關係了,就此翻臉成為政敵。

仇恨霍光的還有另一位輔政大臣桑弘羊、漢昭帝的兄長閻王劉旦,前者是因為政見不合以及霍光也拒絕了他家子弟做官的奏請,後者是因為自己沒當上皇帝,當然還有鄂邑公主,本著仇人的仇人就是朋友的理念,幾股人馬聯手企圖殺了霍光,廢了漢昭帝。

於是,燕王劉旦捏造了一份”霍光在調集軍隊,勾結匈奴意圖造反”的奏章,因為當時奏摺都是有霍光先看一遍再呈給昭帝的,這種對誣陷自己的奏摺可以壓下不報,所以上官桀趁著霍光外出,將奏摺直接呈給了漢昭帝,想讓漢昭帝處置,然後自己與桑弘羊煽動輿論,逼迫霍光讓位。

然而百密一疏,他們萬沒想到,漢昭帝看完奏摺後並沒有責罰霍光的意思,反而在朝堂上公開說“將軍無罪,這奏摺是對大將軍的誣陷,大將軍若是想害我、謀權篡位根本不需要等到今天,他是先帝留給自己的輔臣,是大漢的中流砥柱,誰再敢詆譭他,按律當誅”,漢昭帝十四歲就有如此見識、明辨是非的能力,群臣都感嘆不愧是漢武帝相中的兒子!

此後漢昭帝更加倚重霍光,上官一派眼見計劃失敗,準備武力逼宮,先由鄂邑公主擺下鴻門宴,伏殺霍光,再廢掉漢昭帝,擁立燕王劉旦,然而計劃外洩,霍光搶先下手,把涉案大臣全都抓了起來,誅九族。

燕王劉旦與鄂邑公主是皇親,沒有被霍光清算,但也只難逃罪過,雙雙自殺了,上官皇后因為年幼,又是霍光的親外孫女才逃過一劫,當年霍光不想外孫女當皇后,恐怕就是怕她會淪為政治犧牲品吧!


史論縱橫


漢昭帝劉弗陵的生母是著名的鉤弋夫人趙氏

傳說趙氏天生握拳不能伸展,漢武帝將她手展開後,發現掌中握有一玉鉤,因此被稱為“拳夫人”,漢武帝在甘泉宮中為她建了一座鉤弋宮居住,所以又稱“鉤弋夫人”。

鉤弋夫人為漢武帝生下一子,就是後來的漢昭帝劉弗陵。


(昭帝)

自從“巫蠱之禍”,太子劉據自殺後,漢武帝有心立劉弗陵為太子,又怕將來自己死後鉤弋夫人掌權禍害國家,便立子殺母,處死了鉤弋夫人。

漢武帝死時,昭帝年方八歲。據《漢書 卷九十七上 外戚傳第六十七上》記載:“昭帝始立,年八歲,帝長姊鄂邑蓋長公主居禁中,共養帝。”

由於昭帝年幼,朝政大權都掌握在外戚霍光手上。 鄂邑長公主不但養大了昭帝,還為他選定了皇后。

《漢書》記載:“詔召安女入為婕妤,安為騎都尉。月餘,遂立為皇后”

鄂邑長公主的丈夫去世後,和一個叫丁外人的男人私通。國丈上官安為了答謝公主幫助自己女兒當上皇后的恩情,便想幫丁外人討要一個官職,但幾次都遭到了霍光的拒絕。


(鄂邑蓋長公主)

公主從此恨上了霍光。 上官桀、上官安父子看到霍光獨攬大權,心懷不忿,想聯絡鄂邑長公主除掉霍光。

他們又拉上對霍光早已不滿的燕王劉旦和御史大夫桑弘羊,以劉旦的名義向昭帝控告霍光控訴霍光"專權自恣,疑有非常"。

漢昭帝雖然年幼,但是心裡明白得很,他可是漢朝著名的“忍者神龜”,他知道此時霍光的勢力很大,不能輕易除去,弄不好惹火燒身。


(霍光)

這個十四歲的天才皇帝對霍光說:

將軍冠。朕知是書詐也,將軍亡罪”。

本來這事就算過去了,但上官桀父子怕以後霍光會報復,便起了殺心。

《漢書》上說:“(上官桀父子)乃謀令長公主置酒請光,伏兵格殺之,因廢帝,迎立燕王為天子。

這下子問題的性質就變了。從爭權奪利變成了陰謀叛亂。

奇怪的是,不知道鄂邑長公主出於什麼目的會參與進來,難道對這個自小養大的皇帝弟弟沒有感情?還是一定要為情夫丁外人出一口惡氣?

女人的心理真的不懂!

可惜這些人根本不是霍光的對手。

還沒開始做,便“事發覺,光盡誅桀、安、弘羊、外人宗族。燕王、蓋主皆自殺。



(被賜死)

鄂邑長公主本來可以安享榮華富貴,就是因為趟了這渾水,落得個身死名裂。

數年後,漢昭帝熬死了霍光,對霍家完成了清算,成為最終的贏家。

歪眼小史工作室出品


剛日讀史


漢昭帝(前94~前74年)是漢武帝劉徹(前156~前87年)最小的兒子——劉弗陵。本來他沒機會當劉徹的接班人,但劉弗陵離奇的身世改變了這一切。

劉弗陵的生母是鉤戈夫人,鉤戈夫人的身世也很神奇。

相傳劉徹在60歲時巡視天下,來到了直隸河間,望見這一帶有祥瑞之氣升騰。恰好這時地方官向劉徹進獻了一位奇女孩,這女孩奇就奇在生下來雙手握拳從來沒有張開過,當地人稱“拳女孩”。

劉徹見到女孩後,用手輕輕撫摸女孩的雙手,神奇的是女孩竟伸開了拳頭,更神奇的是手裡握著一枚玉鉤。

地方官大喜,說這是上天賜給皇上的禮物,於是劉徹就把女孩充入了後宮,封其為“鉤戈夫人”也稱“拳夫人”。




劉徹很喜歡鉤戈夫人,視其為心肝寶貝。

都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可鉤戈夫人卻懷胎十四個月才生下了劉弗陵。

當時劉徹喜不自禁,原來以前的堯帝也是經過十四個月懷胎才被生下來的。劉徹很迷信,認為這是天意,於是把鉤戈夫人生孩子的地方命名為“堯母門”,以示紀念。

劉弗陵有此種種神奇的經歷,因此當劉徹駕崩後繼位,史稱漢昭帝,這一年劉弗陵8歲。



劉徹在去世前就為小兒子安排好了一切,遺命霍光、桑弘羊、上官桀三位為輔政大臣。為了防止外戚干政,畢竟劉弗陵年幼,他的母親尚年輕美麗,一旦她的孃家人干政,兒子的江山就危險了。

基於這種想法,劉徹臨死前殺了劉弗陵的母親,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立子殺母”。



然而令劉徹萬萬沒想到的是,雖然避免了外戚干政,卻沒躲過他的女兒——鄂邑公主的干政,這是為什麼呢?

事情還要從頭說起。劉弗陵繼位後,由於年齡還小,三位輔政大臣就讓劉徹的女兒、也就是劉弗陵的異母姐照顧他的的生活,劉弗陵賜號姐姐為“鄂邑長公主”。

長公主對弟弟關愛有加,姐姐的年齡比劉弗陵的母親鉤戈夫人年齡相仿,可謂老姐比母。

順帶說一下,長公主丈夫死得早,她有個相好名叫丁外人,本是她兒子的門客。二人關係親密,朝中皆知。這在漢朝不算什麼,劉徹的姑姑加丈母孃、漢朝第一長公主劉嫖就有個小情人——董偃。





話說隨著劉弗陵年齡的增長,姐姐開始為弟弟張羅著選皇后。當時上官桀想把自己的孫女送進宮當皇后,於是就走長公主相好丁外人的後門,讓丁外人在公主面前說點好話,還說事成之後,上官桀回報丁外人封侯,這樣丁外人就可以名正言順迎娶長公主了。(漢朝規定公主不能下嫁百姓)。

經過丁外人為長公主吹枕頭風,上官桀的孫女被選為了皇后,但是最後一關卻被霍光卡住了。

原來上官桀的孫女是霍光的外孫女,即上官桀和霍光是兒女親家。霍光是個正直的人,他認為外孫女還小,現在不適合當皇后,於是長公主說以後再議。

通過這件事,上官桀和他的兒子上官安(女孩的父親,霍光的女婿)對霍光十分不滿。



接下來霍光做的一件事兒,又讓長公主對他十分不滿。

話說上官桀為了回報丁外人在“選皇后之事”的幫助,上書皇上封丁外人為侯,其實這都是官場相互提攜的表現。

可是霍光認為丁外人資歷和功勞不夠,於是極力反對,這樣一來就得罪了一批人。首先長公主恨其入骨,霍光壞了她的好事,丁外人明媒正娶,他倆就可以光明正大做夫妻了。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霍光在政治上和另一輔政大臣桑弘羊也發生了分歧。

有鑑於此,長公主、桑弘羊和上官桀等人結成了一個聯盟,在漢昭帝劉弗陵面前攻擊和誣告霍光。

但是幾個人低估了劉弗陵的智商了(劉弗陵時年14歲),劉弗陵明辨是非,一一戳破了他們的陰謀。



霍光的地位不但沒有撼動反而更加鞏固了。

長公主、桑弘羊和上官桀等人嫉妒霍光成了首輔,狗急跳牆預謀廢除漢昭帝,擁立和他們一夥的燕王劉旦為帝(劉旦是劉弗陵的異母哥哥,劉徹之子)。

就在幾個人將要發動政變時被霍光識破,霍光用雷霆手段誅殺上官桀、上官安父子,丁外人、桑弘羊等人被誅滅九族。

燕王劉旦和鄂邑長公主自殺身亡。

劉弗陵總算給姐姐留了一個面子——留全屍厚葬。



綜上所述,漢昭帝的姐姐本來對劉弗陵有撫育之恩,但被權臣利用以及她對權勢的追求和干政,最終落得一個身敗名裂,看來女人不能幹政,否則後果很嚴重。


秉燭讀春秋


漢昭帝劉弗陵是漢武帝的小兒子,原本輪不到自己做太子儲君,更談上後來掌管漢家天下。但是漢武帝在位後期,徵和二年(前91)西漢王朝上發生震動朝野的巫蠱之亂。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被人誣陷,母子二人雙雙自殺而亡。

其他皇子都積極運作,甚至像老三劉旦自告奮勇要當皇太子,被漢武帝深惡痛絕,老四劉胥更是遊手好閒,不成器的東西,老五本來將要被立為太子,可是先於漢武帝死去,天大的便宜就落到小兒子劉弗陵手上。

生母被漢武帝毒死,姐姐撫養成人

漢武帝駕崩前的徵和年間,漢武帝開始思考身後大事,內心開始琢磨打算將帝位傳給劉弗陵,漢武帝是多英明神武地的帝王,由於看不慣自漢朝建立以來,特別是呂后時期,外戚權勢過於膨脹,威脅劉氏漢家天下,如今若立小兒子為皇帝,“主弱母強”極其導致外戚專政的悲劇再次上演,於是下令將劉弗陵的母親趙婕妤賜死。漢武帝這一舉動,給後世的王朝解決外戚問題帶來借鑑。

漢武帝駕崩以後,年僅八歲的劉弗陵只有同父異母的姐姐鄂邑公主是自己世上親近的人,所以漢昭帝劉弗陵登基以後,鄂邑公主被封為長公主,長期留在宮中陪伴照顧年幼的漢昭帝。

託孤大臣爭權,鄂邑長公主深陷其中,慘遭身死

後元二年(前87)一代雄主漢武帝駕崩,生前遺詔大將軍霍光為首輔大臣,金日磾、上官桀為副手,金日磾不幸因病去世,朝中大權就被霍光和上官桀一分為二。漢武帝的屍骨未寒,不安定分子上官桀不滿屈居霍光之下,總想著自己有一天能夠取代霍光,成為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的天子近臣。

始元四年(前83),漢昭帝劉弗陵已經十二歲,到了選妃立後的年紀。上官桀的兒子上官安打算讓自己年僅六歲的女兒能夠入宮伴隨漢昭帝左右,想以此成為漢昭帝的老丈人,加上託孤重臣的家庭背景,該是何等的榮耀。結果,意見剛提出來就遭到霍光的反對。

鄂邑長公主有個情人叫丁外人,與上官安的關係非常密切,上官安就託丁外人向鄂邑長公主幫忙運作這事,並且最後取得成功。上官家族為了回報鄂邑長公主,公然於朝堂之上建議封丁外人為侯,霍光搬出漢朝“無功不得封侯”的慣例,把此事給否了,從這裡能夠看出上官家族和鄂邑長公主簡直是拿國家大事當兒戲。

此前,御史大夫桑弘羊也想給自己家的孩子們弄個一官半職,霍光同樣寄予否定。於是,朝廷上兩大政治勢力開始狼狽為奸打壓霍光,甚至拉攏燕王劉旦,企圖除掉霍光,廢掉漢昭帝,另立劉旦為帝。

鄂邑長公主手下有個小吏叫燕倉,跟隨鄂邑長公主多年,對公主府上的大大小小事務都非常熟悉,無意間獲知鄂邑長公主和上官家族的陰謀,就趕緊跑去告訴大臣杜延年,霍光和漢昭帝得到密報以後,先下手為強,一舉將鄂邑長公主和上官家族的叛亂陰謀破獲。

所有參與密謀叛亂的人,包括上官桀、上官安、桑弘羊被誅滅全族,朝廷還未對鄂邑長公主和燕王劉旦進行發落,二人對所犯的罪過一清二楚,乾脆自殺謝罪。

鄂邑長公主曾經因照看漢昭帝劉弗陵居功至偉,深得漢昭帝信賴,卻因迷戀自己的情人丁外人,居然鋌而走險,犯下謀反的滔天大罪,最後身敗名裂,落得個自殺身亡的下場,實在令人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