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餓得出門討飯,寫下一首詩,讀來令人心疼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的這句詩道出了很多人嚮往的隱居生活。

然而陶淵明隱居後的生活真的這麼瀟灑愜意嗎?

陶淵明出生於一個沒落的官僚世家,他的曾祖父是東晉著名的大將軍陶侃,然而經過他的祖父、父親,再到他這一代,家族已日漸沒落。

在他8歲那年,父親一病而亡,12歲的時候,母親也去世了,此後就是他和妹妹相依為命。

他曾經當過彭澤縣令,後來掛印而去,就是我們後來說的“不為五斗米折腰”。

雖然陶家已經沒落了,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的父親好歹也給他留下了十幾畝的地,好歹不至於餓死。

陶淵明餓得出門討飯,寫下一首詩,讀來令人心疼

陶淵明曾經很長一段時間,躬耕隴畝,“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可是他畢竟是讀書人,比不上正兒八經的農人,所以收成一直不好,日子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後來一場大火,將他的八九間茅屋燒得一乾二淨。

有段時間,他和家人只能住在門前的破船中,淒涼的境況可想而知。

再之後,他搬到了隔壁村,若是趕上豐收年,還可以“歡會酌春酒,摘我園中蔬”;若是遇上災年,只能是“夏日抱長飢,寒夜列被眠”

尤其到了晚年,疾病、飢餓,無時無刻地折磨著他,讓他身心俱疲。

陶淵明餓得出門討飯,寫下一首詩,讀來令人心疼

飢餓難耐的他曾出門乞食,還寫下了一首詩,讀來令人心疼。

這首詩名為《乞食》,全文如下:

飢來驅我去,不知竟何之。

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

主人解餘意,遺贈豈虛來。

談諧終日夕,觴至輒傾杯。

情欣新知歡,言詠遂賦詩。

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韓才。

銜戢知何謝,冥報以相貽。

詩歌開頭便交代了他不得不出門乞食的原因:飢餓。

因為飢餓,他不得不放下尊嚴出門乞食,他的心中該是何等痛苦。

同時,他的心中也是迷茫的,因為他不知道要去何處乞食。

從這裡也可反映出一點,就是當時農民生活大多困頓,農民們能夠自給自足已是萬幸,幾乎沒有存糧。

陶淵明餓得出門討飯,寫下一首詩,讀來令人心疼

陶淵明走了很久才在一戶人家停下,他知道這戶人家是有餘糧的,但是他不知怎麼和主人家開口,有些彷徨,有些無措,所以在敲開主人家門時,他口訥辭拙,不知所云。

對於一個有骨氣的讀書人來說,“乞食”是件多麼傷自尊的事,陶淵明難以啟齒也是情有可原的。

幸而他碰到的主人家善解人意,見陶淵明面黃肌瘦的樣子,就知他的來意。

接下來的幾句描寫的都是主人家的盛情款待。

這主人家也是個妙人,他沒有馬上擺出酒食招待陶淵明,而是很自然地與他談天說地,一直到了黃昏,飯做好了,就順水推舟地邀請陶淵明共食。

此時的陶淵明已經忘卻了“乞食”的尷尬卑微,有的只是對主人家體貼周到的感激。

他和主人家開懷暢飲,對於主人家的招待他無以為報,只能寫詩相贈。

陶淵明餓得出門討飯,寫下一首詩,讀來令人心疼

最後他借韓信和漂母的典故表達了他對主人家的一片感激之情。

這樣的恩情也許他今生無法報答,所以他最後發出了“冥報”。

古代歷來有“結草銜環”的說法,古人迷信,所以“冥報”其實很能體現一個人的感激之深。

全詩樸實無華,不加修飾,但是卻很有啟發意義。

無論是主人家的慷慨大方,還是陶淵明的知恩圖報都值得後人學習。

而且通過這首詩,我們也知道了其實陶淵明的隱居生活並沒有那般瀟灑。

當年他可是“不為五斗米折腰”,可是到了晚年卻不得不出門乞食,這樣的陶淵明怎能不令人心疼?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