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妇收养日军遗留孩子,卖凉粉为他看病,日本生父送他7个字

日军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即使日本在1945年宣布了投降,但是他们带来的伤害,还有留下的痕迹,却不是那么容易,说没就没的。

中国农妇收养日军遗留孩子,卖凉粉为他看病,日本生父送他7个字

在东北的八年间,日军可以说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不少痕迹,其中,就包括了多达几万人的日本小孩,或者是中日混血儿。今天要说到的人物——福地正博,就是其中之一。

1943年,他的家人,在日本军队的威逼利诱之下,只好舍弃了自己在日本的事业,拖家带口地来到满洲。在日军占领了这里之后,就打算将这块地方,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可他们也害怕被中国人再夺回。因此,日军的高层想了一个计划,那就是用日本人的血统,慢慢地影响东北,将东北从头到尾,都变成自己的。而福地正博的家人,就是这项计划的牺牲品。

中国农妇收养日军遗留孩子,卖凉粉为他看病,日本生父送他7个字

那一年,他才五岁,而他的父母,也只是个来东北教书的教师而已。此时的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被美军打得惨败,在大陆上,又被中国的军队拖入了战争的泥沼当中,早就是凶多吉少。这一年,意大利宣布投降,而德国也是秋后蚂蚱,被苏联的大军锁死在了柏林。同盟国已经准备好,不惜一切代价,反攻日本,结束这场世界战争。而福地一家,也赶上了最后一批的移送。在1945年,日本准备做最后的抵抗,要求所有有军职的人,无论是文员还是武官,都要上战场。福地的父亲,也因此被强行征召,这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

中国农妇收养日军遗留孩子,卖凉粉为他看病,日本生父送他7个字

一个月后,日本宣布投降。而日本的军队,早就得到了风声,将自己的亲属一起带回了日本。剩下的这些人怎么办?日本又怎么会在意他们呢?因此,这些剩下的人,只好选择走自己的路了。这几天内,大批的人,要么是打算逃回日本,要么就是因为各种问题,最后死在了异国他乡。而福地正博的母亲,也带着他们一家人,想要回去日本。可是半年的逃亡,最后以失败告终,五个人,只剩下了福地正博和他的母亲。甚至两人都患上了重病,死亡是迟早的事情。

中国农妇收养日军遗留孩子,卖凉粉为他看病,日本生父送他7个字

直到一个中年的中国农妇,才给了福地正博生的希望。无意中经过此地的她,见到了福地正博和他的母亲,并且给了他们一些面包,正准备离去的时候,被福地正博的母亲拉住了裤腿。

她低头下跪,希望这个中国妇女,能够带自己的儿子,离开这个人间地狱。在一番思考后,福地正博离开了,而他的母亲,则永远留在了这里。巧合的是,这个妇女一家,一直以来都想要一个小孩,却生不出来,福地正博的到来,使得他们抛弃了血海深仇,并将他视为己出。之后又将他的病治好了,改名为王久德,让他去学校读书了。

中国农妇收养日军遗留孩子,卖凉粉为他看病,日本生父送他7个字

可是小时候的病,给他留下了祸根,他从小就体弱,在锻炼的时候,更是因为骨伤,得了骨结核。在当时,这个病基本是没治了,他的父母为了给他治病,从牙缝里省出钱来,就为了带她去看病。每天早出晚归,在大街上卖凉粉和香烟。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早日康复,甚至订了非常贵的牛奶,让王久德补身体。在那个时候,就算是大富人家,也不会这么做。好在王久德,知恩图报,对这些都看在眼里,在跨越难关之后,用自己的学业,做出了回报。

中国农妇收养日军遗留孩子,卖凉粉为他看病,日本生父送他7个字

从小学开始,王久德就一直都是学校的优秀生,甚至在大学,还作为唯一的代表,参加了政府的表彰大会。实际上,在他小学的时候,就知道了自己是日本人,但是在学校里,他却一直都没有受到过不公平的待遇。在家里,也和父母心照不宣,就像是真正的家庭一样,互相照顾着。在毕业之后,他因为成绩优秀,留在了学校,从辅导员,一路干到了党委书记一职。而他每月送回家里的钱,则被他的父母收起来,在结婚的那一天,还给了他。1989年,他的母亲因为年老去世,临死前,她才说出了这个半个世纪的经历。

遵循遗愿,王久德开始寻找自己失散了半个世纪的父亲。而他的父亲,此前也一直在寻找他们。生父曾经两次前来中国,并且刊登了报刊,希望能找到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们,但都以失败告终,觉得希望渺茫,他也就不再惦记此事。在王久德开始积极寻找生父之后,一个日本议员通过学校了解了此事,觉得和他的朋友经历很相似,于是就通过自己的关系,让他们两人联系上了。

中国农妇收养日军遗留孩子,卖凉粉为他看病,日本生父送他7个字

在确定了这两个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后,生父泪流满面,更是表示了自己再见儿子的喜悦。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去中国,拜祭自己的恩人。1989年,王久德被派去日本交流,借此机会,他和生父见了面。一见面,两个人抱头痛哭。在生父的家中,王久德看到了自己在半个世纪前,就已经死去的弟弟妹妹们和生母的照片,并且生父和继母,都希望他能够留下来。

但不到半小时,王久德就选择回到了中国。认为自己这一辈子,只有中国,才是自己真正的家。在他临走前,生父特地给了他七个大字:“永志不忘养育恩”,以此勉励王久德。此后的王久德,更是在自己的大学里,为中国的教育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期间,他多次婉拒了生父让他回日本定居的提议,一辈子都生活在中国。2010年,王久德故去,享年72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