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師師真實結局是什麼?李師師生平簡介

李師師是北宋末年著名歌姬,大部分朋友應該都是通過各種影視劇、小說了解到的李師師,那歷史上真實的李師師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李師師曾深受宋徽宗喜愛,和周邦彥也有一段感情,不過李師師在正史中並沒有多少記載,基本都是各種野史,還有筆記中才能看到李師師的身影。關於李師師最後的結局一直是個謎,宋徽宗被擄走後,李師師便下落不明瞭,所以她的結局在民間一直說法眾多,但真正的答案恐怕是無人知曉了。

李師師真實結局是什麼?李師師生平簡介

(一)帝王秘史:秋水為神

只是宋徽宗趙佶同志的藝術才華實在太過耀眼而偏偏他又是個亡國之君,甚至堪稱中華民族的罪人,這樣的神魔一體讓後人對他的故事在好奇之餘更增添幾分臆測。大抵他不是個好皇帝,自然也就會幹出匪夷所思的事情來,比如從寢宮中挖一條通往青樓女子香閨的地道以方便自己竊玉偷香的行徑。

何人有如此魅力?竟然能讓一代帝王如此痴迷。她就是李師師。曾有後宮妃嬪問趙佶,李師師好在哪裡。趙佶同志說如果把你們素顏混在人群,就沒人能認出你們;但李師師不一樣,就算素顏置於人海,她的長相和氣質,也讓人一眼就可以認出。這可能就是最早的“素顏殺”吧。

晏幾道,宰相晏殊的公子,人稱“小晏”,有“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名句傳世,見過李師師後,作《生查子》,詞雲:“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嫋。妝罷立春風,一笑千金少。歸去鳳城時,說與青樓道:遍看穎川花,不似師師好。”

不似師師好,簡簡單單的五個字,硬是勝過所謂的“沉雲落雁、閉月羞花”。

趙佶早就聽聞李師師的大名,一日他化名“趙乙”(這事兒後來的乾隆也沒少幹)包了李師師的場子。他一見李師師“秋水為神玉為骨,芙蓉如面柳如眉”的美貌,頓時覺得“六宮粉黛無顏色”,然後就速速成了好事。他賜李師師“御馬褂”一條,以宣示主權;還下令從皇宮之中直接開挖一條通往李師師香閨的地道,以方便行事。

他竟然置國事不顧,這樣的皇帝焉能不亡國?這樣看來,靖康之恥,再自然不過了。所以當我們翻看所謂貪官汙吏之故事時往往更驚歎於他們偷香獵豔之能事,至於所謂的“糊塗”事,實乃是房事後的副產品,自然而然的了。

但李師師這件事,似乎冤枉了趙佶。他生於1082年,而李師師大概生於1062年,比趙佶整整大了二十歲。據說趙佶19歲時第一次見到了李師師了,而此時的李師師已經四十歲了。一個四十歲的女人,就算保養的再得體,恐怕也是昨日黃花。


李師師真實結局是什麼?李師師生平簡介

(二)才子韻事:斜陽冉冉春無極

鳥為食死人為財亡,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在財色面前,中國人向來是不缺乏勇氣和魄力的,更有著前赴後繼的大無畏犧牲精神。尤其是“色”,都知道“色”字頭上“一把刀”,但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西門慶謀殺武大郎,能博美人一笑或一親芳澤,大抵是值了。

讀書人私下最津津樂道的事莫過於此,尤其是以文人雅士自居者對這些男女之事更是有著別樣的癖好,美其名曰“風流”,只恨當事人不是自己。正源於此,對於張先“老牛吃嫩草”的荒唐事,蘇東坡才會吟出“一樹梨花壓海棠”的名句。

李師師這樣的美女自然也逃不脫諸位才子的手掌,若能“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自然是風流佳話。所謂色膽包天,儘管隔著皇帝佬兒,哪裡還能顧得上這般許多?

最早與李師師傳出緋聞的是大詞人張先。這位曾寫出“雲破越來花弄影”佳句的當朝尚書在八十八歲時曾作小詞《師師令》,有“香鈿寶珥。拂菱花如水。學妝皆道稱時宜,粉色有、天然春意”等云云。在張先這位詞壇大咖的力捧和加持,年僅十二歲的李師師名滿東京。

李師師真實結局是什麼?李師師生平簡介

周邦彥,周美城,清真居士,宋詞的集大成者,絕對有資格步入中國古代歷史上最頂級的才子之列。世人為了撮合這對才子佳人,也是煞費苦心。據說周邦彥幽會李師師,正在情濃意切時,趙佶同志突然殺到(大概是從地道直接過來的把)。怎麼辦?背後給皇帝帶帶綠帽子還可以,公然和皇帝搶女人,周邦彥似乎也沒有膽量試一試趙宋所謂“不殺讀書人”的祖訓。他慌亂情急之下躲進了床底。哎,於是趙佶同志和李師師那點破事兒就全部進了他的耳朵。

趙佶同志大概是近日身體不適,只能“耳鬢廝磨”,最終悻悻而歸。這事兒,你自己聽聽也就罷了,哎,周邦彥他是讀書人啊,如此秘聞,怎能秘而不宣?所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嘛。

“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笙。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在這首《少年遊》中,周邦彥完美的再現了趙佶和李師師那一夜的風情,頓時文壇政壇皆譁然!

趙佶,周邦彥說你不行!這種“叔叔嬸子”都不能忍的事情,趙佶如何能忍,於是他就一腳把周邦彥踢出了京城。

周邦彥出城,李師師送行,你儂我儂,視趙佶如無物。周邦彥情致來襲,一曲《蘭陵王·柳》,遂成千古絕唱。

李師師真實結局是什麼?李師師生平簡介

(三)江湖傳奇:吹簫人去玉樓空

女人天生就具有浪漫的因子,但什麼是浪漫呢?紫霞仙子期待的浪漫是他的意中人騰雲駕霧的來娶她,李清照期待的浪漫是“酒意詩情誰與共”,但更多女孩子心中都住著一位“楚留香”似的大英雄,他可以踏月而來,他可以翩翩留香,然後自己就跟隨他仗劍江湖,四海為家。

李師師當然也希望有這樣的大英雄,所以她第一眼看見燕青時就情不自禁的喜歡上了他。

浪子燕青在水滸眾英雄中並不特別顯眼。但相比之下,宋江類似“嶽不群”,林沖楊志有些懦弱,李逵魯智深粗俗,其他人雖也號稱綠林好漢,但亦不過“大賊小賊”而已。唯獨燕青,身上獨有一股江湖浪子的俠客風情。

他本是盧俊義的家僕,但生來外形俊朗,天資聰穎,又夠努力,練就一身好武藝,還精於吹彈唱舞,並且低微的出身更讓他多了一份“俠義”心腸。他還善於審時度勢,能夠急流勇退,最終也得以保全。在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到楚留香或者張無忌的影子。李師師閱人無數,能對他一見傾心,可見其人風采。

宋江一心要投靠朝廷,可苦於無牽線搭橋之人,而當下李師師與趙佶的風流韻事已經傳遍天下,宋江就夜入東京,潛進李師師府中。浪子燕青作為宋江的貼身保鏢,隨同而來。

李師師一見二人,頓時被燕青吸引,以至於宋江說的那些諂媚話語都未曾入心。這廂宋江慷慨陳訴懷才不遇的苦悶,那廂李師師脈脈含情盯著燕青;這廂宋江豪情萬丈,高唱“天南地北,問乾坤何處,可容狂客?”,那廂李師師恨不得與燕青“鴛鴦織就欲雙飛”。

但燕青始終不是張無忌,更不是楚留香,面對狂熱的李師師,他竟然被“張丹楓的家國”與“李尋歡的情意”衝昏了頭腦。真不知道,多年之後當他留書盧俊義,退出梁山,浪跡江湖時,會不會有那麼一點點兒後悔?

李師師真實結局是什麼?李師師生平簡介

(四)紅塵滾滾:一曲當年動帝王

北宋淪亡之時,有名曰徐君寶妻的女子做《滿庭芳》一闕,詞雲“漢上繁華,江南人物,尚遺宣政風流。綠窗朱戶,十里爛銀鉤。一旦刀兵齊舉,旌旗擁、百萬貔貅。長驅入,歌樓舞榭,風捲落花愁。清平三百載,典章文物,掃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猶客南州。破鑑徐郎何在?空惆悵、相見無由。從今後,斷魂千里,夜夜岳陽樓。”

所以,李師師這個小女子,是真的散盡家財抵抗金兵,還是做貞潔烈女自殺殉國,或者被金人掠去受盡屈辱,擬或流落江南人盡可夫,再或者老大嫁作商人婦,……,當繁華落幕,江山都不在了,誰還會顧及一個小女子?

她的生死榮辱,不過是時代的噩夢!我們不必跟一場夢計較,但或許只有回到夢裡,我們才能認清自己。

經歷過靖康之恥的劉子翬據說在北宋滅亡之後曾經見過李師師,且有詩為證。

輦轂繁華事可傷,師師垂老過湖湘。

縷金檀板今無色,一曲當年動帝王。

我們無從考證他見到的“師師”是不是曾經的“李師師”,但我們知道曾經的李師師,在當時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裡,瀟灑的活過。

一曲當年動帝王,有幾個女人不想?

(五)後記:宋史中的一朵薔薇

公元1127年,東京城破,北宋淪亡,周邦彥早已作古,趙佶被掠北上,燕青歸隱江湖,李師師不知所蹤。

她把身體給了皇帝趙佶,把感情給了才子周邦彥,把精神給了浪子燕青,把理想給了“領袖”宋江,把空白給了後世文人,而她自己就像皇皇宋史中的一朵薔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