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是如何鉴别的?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东南亚阳光野生药材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可以理解为自身血管壁问题形成的血压升高,约高血压的百分之九十。而继发性高血压往往就是一样身体疾病或者原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高血压的百分之十。



继发性高血压如果在病因解除的情况下血压有可能恢复正常。比如嗜铬细胞瘤,肾血管性高血压等,在早期如果手术根治后完全可能使血压正常。

那么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要怎么区分呢?所以如果在遇到以下几种情况的时候要全面筛查是各种高血压。

第一,中重度年轻高血压患者。继发性高血压以年轻化为主。

第二,消瘦,多汗,怕热,蛋白尿血尿,或者脉搏不对称的时候也要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可能。

第三,几种降压药联合降压治疗效果仍然不好,或者短期内血压升高也需要排除。

第四,恶性高血压患者,短时间内出现危及生命的血压。


这几种情况都要全面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如果是继发性高血压才能针对性解决病因治疗。


余千兰


张大夫的老粉丝们可能还记得张大夫提起过以前的一个男性高血压患者,因为比较胖,我叫他小胖子。在我去给他会诊之前,他在当地县医院5次脑出血,当地医院神经外科给他做过5次脑出血引流手术。后来第六次脑出血的时候,神经外科请我我去会诊,我一看他的具体病情,就高度怀疑他是“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后继检查明确诊断了我的猜想。后来他又去了泌尿外科切除了肾上腺的活性腺瘤之后,再也没有血压高过,也没有再发生过脑出血。今天张大夫就来给大家说一说这种及被称之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继发性高血压的最常见病因,在高血压人群中的患病率为5%-13%,在那些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当中患病率更是高达20%。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这种继发性高血压类型,多见于年轻人,也就是30-50岁的人群,其中女性多于男性。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1954年由Conn首次报道的一种以高血压、低血钾、高血浆醛固酮水平及低肾素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所以在医学上也会把这种疾病称作Conn综合征。

那么,如果普通人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辨别这种疾病呢?什么情况下要高度怀疑存在这种疾病呢?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会肾上腺学组2016年指定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认为,具有下面特点的高血压患者需要特别注意:

1、血压持续在160/100mmHg以上;

2、已经3种降压药联合使用(包括利尿剂),血压仍旧在140/90mmHg以上。或者联合4种降压药才能把血压降低到140/90mmHg以下;

3、伴有低钾血症;

4、合并有肾上腺意外瘤;

5、年龄小于40岁就出现明显的血压升高;

6、合并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高血压患者。

最后,张大夫给基层医院的医生支个招,说一个如何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小窍门:常规检查血钾、血钠以及24小时尿钾、尿钠水平,如果血钾<3.5mmol/l,24小时尿钾>25mmo;或者血钾<3.0mmol/l,24小时尿钾>20mmol,这时候就要高度怀疑患者是否存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了。


张之瀛大夫


什么是原发性高血压?什么是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就是说能明确找到原因,是某种原因导致的高血压。

而原发性高血压就是说并不能找到血压升高的原因,这样一类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的思考:

那是不是说原发性高血压就真的没有原因?这话说出来我自己都不信,无缘无故的血压就会高了吗?并不会啊!血压升高一定是有它的原因的!

那么为什么还有原发性高血压呢?因为医学发展和检查水平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有些血压高的原因还并不能找到,所以目前原发性高血压的比例在90%甚至更高,远远大于继发性高血压。

相信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原发性高血压的比例会越来越少,因为找到原因了,所以继发性高血压的比例会越来越多。

如何鉴别原发性高血压还是继发性高血压呢?

很简单,按照现在的医疗水平进行检查,找到高血压的原因,那么就是继发性高血压,如果找不到原因呢?也就是说按照现有的医学水平并没有找到高血压的原因,那么就是原发性高血压。

需要做哪些检查呢?

1、针对性检查,也没必要一下子全做了,比如某个患者血压高,同时发现他也有心脏疾病,那么,医生肯定先从心脏入手开始检查。肾脏、脑部、血管等相应检查就不会优先考虑。

2、从简单无创的开始做,也就是说先从简单的开始检查,比如抽血、B超都是比较简单的,其次就是CT、核磁等,然后就是造影等等,当然,还有介入等就不是优先考虑的。

3、早发现早治疗,希望检查能早做,这样早点发现原因才能进行针对性治疗。

4、由于检查太多,我并不能一一例举,具体还是遵医嘱进行相应检查即治疗。

总结:高血压重在预防,还必须定期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骨科王医生


高血压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

从名称就可以理解,继发性高血压是由于其他疾病引起血压升高,高血压是这种疾病表现的一种症状。发现高血压时,如果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发病的其他临床表现比较明显,则医生不难诊断出引起高血压的原发疾病。当引起高血压的原发疾病其他症状不明显,则继发性高血压变成了难治性高血压(即用了三种减压药还不能将血压控制到预期血压),这时,医生就会高度警惕继发性高血压,检查产生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发病。

导致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的原因包括呼吸暂停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实质性疾病、肾动脉狭窄等。约有83%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还有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主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颅内肿瘤等疾病也会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对于继发性高血压,只要治愈原发病,可能就能将继发性高血压治愈。

而原发性高血压发病原因不明,但相对容易控制,而且目前也只能控制,不能治愈。[33]


家庭医生杂志


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居多,继发性高血压仅占5%。由于继发性高血压能找到明确的病因,所以,建议高血压患者常规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后,再进行降压治疗。

尿常规、肾功能、肾脏彩超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血压会逐渐升高。此病多由肾炎、糖尿病肾病、多囊肾等所致。所以,如果出现血尿、尿泡沫异常、甚至少尿伴血压升高,建议常规行尿常规、肾功能、肾脏彩超检查以排除,必要时肾穿刺活检明确。



肾动脉彩超、造影

肾动脉狭窄的病人,肾脏慢性缺血,导致肾素分泌增加,激活RASS系统,升高血压,缺血加重后,会引起肾实质缺血坏死,常规筛查可行肾动脉彩超检查,肾动脉造影可明确。

血浆醛固酮/肾素比值、肾上腺薄层CT或MRI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系肾上腺皮质增生或肿瘤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多,引起高钠、低钾血症。如果病人同时存在高血压、低血钾,需排除此病可能,血浆醛固酮/肾素比值、肾上腺薄层CT或MRI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血/尿儿茶酚胺、肾上腺薄层CT或MRI

嗜铬细胞瘤是继发于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节的肿瘤,多为良性,该病典型表现为阵发性血压升高,可伴随心悸、头痛等,是由于肿瘤释放过多儿茶酚胺,引起血管收缩所致。必要时可行血/尿儿茶酚胺异常、肾上腺薄层CT或MRI可进一步了解病情。

蝶鞍CT、肾上腺CT或MRI

皮质醇增多症,系颅内病变或肾上腺肿瘤所致,可引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使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典型表现为满月脸、向心性肥胖、血糖异常、骨质疏松等,地塞米松抑制试验或肾上腺皮质激素兴奋试验可进一步了解病情,蝶鞍CT、肾上腺CT或MRI可定位原发病灶。

主动脉造影

主动脉缩窄较少见,临床诊断也较困难,该病典型的表现为下肢血压低于上肢血压、或没有差距,可出现间歇性跛行、易疲劳等。主动脉造影可明确诊断。

由于继发性高血压临床筛查项目较多,故高血压患者在诊断后,一般都是按原发性高血压处理,直接降压。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在使用降压药之后,降压效果差,反复升高,或出现恶性高血压,需警惕是否存在继发性高血压,建议及时就诊,结合相关临床表现制定下一步诊疗方案。


医DAO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约占所有高血压的5-10%。“继发性”的疾病,往往是有明确原因引起,比如脑肿瘤可以引起继发性癫痫。这些疾病,如果把引起疾病的原因给去除掉,就可能治愈。继发性高血压也是如此,如果去掉了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那么血压就可以恢复正常。如果所有的高血压患者,都按照继发性高血压去做各种检查,那么是不划算的,哪些高血压患者,需要考虑继发性高血压?

1、年轻人小于30岁,无其他危险因素的(如家族史,肥胖等)

2、青春期前的青少年血压升高

3、抗性高血压,服用包括利尿剂在内的3种及以上的高血压药物,血压无法控制良好的患者

4、非常严重的高血压(血压超过180/110mmHg的)或者高血压急症

5、高血压之前控制良好的,突然波动或者明显升高

6、靶器官过度损伤(脑血管病、视网膜病、左心室肥厚等)

7、其他异常并发疾病的(如有慢性肾脏病、外周动脉疾病、蛋白尿,或老年舒张期高血压,柯兴综合征,过度低钾血症等)

当考虑继发性高血压时,所做的检查也是不一样的,需要根据考虑的疾病,来做检查明确。比如根据病史和体征,很容易判断的继发性高血压有睡眠呼吸暂停,柯兴综合征等,根据普通的尿常规检查可进一步检查肾性高血压等,这些都需要根据不同的病人,做不同的检查来明确诊断。

一些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也伴有原发性高血压,随着时间的推移,血管的病变发展到不可逆转的程度,所以一些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去除病因后,血压不能完全恢复正常。因此,在具有可能逆转的高血压患者,需要早期检测和治疗。最主要的,是需要知道上面这些情况,需要去检查是不是存在继发性高血压。


泌尿肿瘤外科鲜医生


在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约占95%,只有少部分病人(约5%)能找到血压升高的病因,即继发性高血压。所以,大部分病人发现血压升高后,并未筛查继发性高血压,而是直接降压治疗,毕竟原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更大。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要注意了,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更大:(1)发病年龄小,如青少年或青年起病,且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后血压仍持续高于160/100mmHg;(2)恶性高血压患者,舒张压超过130mmHg,需排除继发性高血压;(3)联合两到三种降压药,血压下降不明显,效果较差,或下降后又反复升高。针对这几种情况,需明确是否存在继发性高血压。


一、肾脏相关性疾病

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是肾实质性高血压,所以,建议常规筛查肾功能、尿常规以排除。该类高血压是由于各种肾脏疾病,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等损害肾单位,导致水钠潴留,激活RASS系统,引起血压升高。其次,在肾脏相关疾病中,还应排除肾血管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是由于多发性大动脉炎或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引起单侧或双侧肾动脉狭窄,激活RASS系统,引起血压升高,可常规行肾动脉彩超检查,肾动脉造影可明确。

二、肾上腺相关性疾病

肾上腺相关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可谓各具特色。

(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该病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增生、肾上腺肿瘤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多,由于醛固酮可保钠排钾,病人常出现高血钠、低血钾,所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的患者典型表现是“高血压、低血钾”,我们可通过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诊断,必要时可行选择性双侧肾上腺静脉血激素测定进一步明确,肾上腺薄层CT扫描或MRI可明确病变位置。

(2)嗜铬细胞瘤:该病是由于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节病变,释放过多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引起血管强烈收缩,该病常表现为阵发性血压升高,可出现面色苍白、头痛等症状,常规检查可行血/尿儿茶酚胺检测,病灶定位可行肾上腺超声、CT或MRI。


(3)皮质醇增多症:皮质醇增多症是由于ACTH分泌过多,导致肾上腺皮质增生,引起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部分病人可由肾上腺皮质腺瘤引起。该类病人常可出现满月脸、水牛背,不仅血压升高,血糖也会升高。常可通过地塞米松抑制实验、肾上腺皮质激素兴奋实验明确。病灶定位可行颅内蝶鞍 CT、肾上腺CT检查。

三、主动脉缩窄

该病大多是由于先天性病变,导致主动脉狭窄,典型表现是患者下肢血压低于上肢血压,主动脉造影可明确。


医学莘


临床上,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在病因上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原发性高血压

(一)概念:

原发性高血压是病因不明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占所有高血压的95%,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不是特别清楚,多认为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分为遗传和环境因素两个大的方面:① 遗传因素:约60%的高血压患者可有家族史;② 饮食:主要与钠盐摄入过多有关,低钙和饮酒亦可使血压升高。③ 精神因素:精神紧张者患高血压的可能性大。④ 其他因素:比如体重超重、服避孕药以及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易患高血压。

(二)辅助检查

1.动态血压监测:能敏感、客观地反映实际血压水平。

2.X线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可反映心脏外形、大小,发现大动脉病变如主动脉缩窄或扩张、主动脉瘤等异常。

3.心电图:可发现是否有高血压致左心室肥厚后;是否出现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

4.超声心动图:可以更早、更准确地诊断左心室肥厚,发现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测量射血分数等反映心功能的指标。

继发性高血压

(一)概况: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某种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高血压,亦称症状性高血压,约占所有高血压的5%。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有明确的病因,病因去除后,高血压可以得到治愈。

(二)辅助检查

1.肾实验室检查:包括尿的实验室检查和肾脏的影像学检查,明确是否有肾实质高血压、肾动脉狭窄、肾衰竭等疾病。

2.内分泌实验室检查

(1)钾离子代谢: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高醛固酮血症可引起血电解质代谢的紊乱,其特征性表现为高血压合并低血钾。

(2)肾素活性及其功能试验:

1)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检查及肾素激发试验:可发现是否有肾动脉狭窄。

2)卡托普利肾素激发试验:可发现是否有肾动脉狭窄。

3)血醛固酮及盐水负荷醛固酮检测:可发现是否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综上所述:

原发性高血压主要:不明原因的原发性体循环动脉压增高;继发性高血压:是某种确定的疾病或病因(比如:原发肾脏疾病、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引起的体循环动脉压增高。如何鉴别主要依赖于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等的检查。


天网医学影像


原发性高血压病与继发性高血压病该如何鉴别,很明确的一点就是前者是找不到病因的,而后者是能够找到病因的,后者针对病因的积极治疗,是能明显改善高血压甚至治愈高血压。

若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需要考虑继发性高血压病。

1.血压呈中、重度升高的年轻人。

2.应用三联降压药物仍不能控制住血压或曾经使用降压药物疗效佳,但近期血压波动大,难以控制。

3.恶性高血压的病人。

4.经过问诊、体格检查或辅助检查,发现一系列线索;如腹部闻及粗糙的血管杂音,肢体脉搏搏动不对称减弱或缺失。

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疾病有这几类,分别为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病变,颅脑病变,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其他类型。

在临床上引起血压升高的疾病有很多,涉及各个系统,例如肾动脉狭窄引起的高血压,这时可以完善肾动脉彩超、肾动脉CT或核磁共振等检查以助于诊断疾病。在疾病早期进行手术,可以解除血管狭窄,使血压恢复正常,但若是病程较长,哪怕解除了狭窄后,血压也不能完全恢复正常。


e医路有你


现在,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而高血压有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之分。那么,我们怎么样区分呢?

据统计,原发性高血压,在全部高血压中占比90%左右,继发性高血压占比10%左右。但是,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人们生命的延长以及诊断水平的提高,继发性高血压病人被发现的越来越多。

所谓之原发性高血压,就是因为在现阶段,对引起高血压的病因,发病理机尚不完全明确。考虑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生活习惯、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等等。

而继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原因相对比较明确。比如肾性高血压或者肾血管性高血压,主要是因为肾脏慢性病变以后,或者是肾动脉主干或分支出现狭窄。引起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紊乱,导致血压升高;比如嗜络细胞瘤,因为瘤体分泌大量相关升高血压的激素,导致血压升高;比如药物因素导致的血压升高等等。这些都是因为先有了其他的原发性疾病,再出现了血压升高。也叫症状性高血压。

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有肾性高血压,比如急性肾炎综合症、慢性肾炎综合症、肾动脉狭窄等等。肾性高血压占继发性高血压中的绝大多数。 另外还有内分泌疾病引起的高血压,比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以及嗜铬细胞瘤等等。一些血管疾病也会引起继发性高血压,比如主动脉狭窄、多发性大动脉炎等。

另外,在命名方面,原发性高血压,我们常常叫“高血压病”;而继发性高血压,我们会先冠以原发病,再加上“高血压”三个字,比如:肾性高血压。

以前,因为医疗技术水平的限制,可能出现一些继发性高血压诊断不明,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继发性高血压的误诊越来越少。

同时,如果接诊医生能够详细准确地掌握病人的第一手临床资料,做好详细的有关检查,不少原因是能被查清的,也可能得到明确的诊断,及有效的治疗。如单侧肾脏病变、肾脏肿瘤、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主动脉狭窄、脑瘤等。这些就可以进行手术治疗,解除了病因,“高血压”也就改善了。

原发性高血压,可对脑、心、肾等器官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性损害。 继发性高血压,可以加重原发疾病。所以都需要认真对待,积极治疗。

上面,我们很认真的分析了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的来龙去脉。我相信大家对这两种高血压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如何鉴别也有了初步的概念。至于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主要是根据每一个高血压病人的具体情况,以及接诊的医生的临床思路。不过,现在有一个高血压五项的检测相对比较全面一点。因为专业性太强,没必要在此展开讨论。

其实最重要的就是如果发现了高血压,我们就要穷尽一切办法,寻找原发疾病。如果找到了原发病,就是继发性高血压。如果没有找到原发病,就是原发性高血压。

注意,今天晚上6点整,我会开展直播,讨论蛋白尿的问题。有兴趣的可以观看,参与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