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讓行人”給車主和行人各帶來了什麼?

靜靜期待默默守望


自從禮讓行人各種罰單之後,闖紅燈的越來越多,尤其是學校附近,整條路別想過車了


寶瓶之水


看到這個提問,我非常的想吐槽一下。

禮讓行人初衷是好的,也是交通法的一個補充,但是咱國家交通法交警叔叔總執行不到位,那就出現了禮讓行人這種尷尬的事情了。

首先,正常的交通秩序是互相禮讓,行人和機動車各走其道。。。可是現在的情況是對行人闖紅燈,亂過馬路,不走斑馬線處於一種放任的狀態,沒有處罰,光憑道德的約束,這是不對的;禮讓斑馬線也有段時間了,我發現了幾個問題,大家來探討一下,也希望提出禮讓斑馬線的豬頭看看。。。

1.行人闖紅燈走斑馬線,機動車是讓還是不讓,不讓的情況下,行人拿著雞毛當令箭,認為機動車必須禮讓行人,發生交通事故怎麼處理,機動車是否要承擔責任?

2.在沒有斑馬線沒有紅燈的地方行人隨意穿行馬路,認為機動車必須禮讓,機動車在正常行駛的情況下,和行人發生剮蹭和碰撞,怎麼處理,機動車是否承擔責任?

3.在沒有紅綠燈沒有斑馬線的地方,主幹道限速60公里的情況下,行人不觀察路面情況,直接過馬路,車輛禮讓行人,急剎,導致連環追尾事故,行人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4.在人流量大的斑馬線,沒有紅綠燈的情況下,以前行人是聚集到一定人數的時候過馬路,車輛讓行,那現在行人沒有禮讓機動車的意識,如生產線的流水一樣過馬路,機動車該怎麼做?

等等,歡迎補充。。

最後總結,任何單方面的強制約束,只會讓另一方更加囂張跋扈,變本加厲,這個道理地球人都懂,知道不改變,那我只能認為,可能和稀泥部門缺錢了,找點由頭創收罷了。😂😂😂😂


從今天開始不做好人


首先來說,“禮讓行人”的初衷是好的,因為行人在汽車面前十分脆弱。像下表就是IIHS給出的統計結果,他們分析發現,行人碰撞受傷和死亡率呈現了正比趨勢,在車速30mph(48km/h)時,受傷風險就達到了50%,死亡率則是25%。

如果車速再高一些,比如到了50mph(80km/h),受傷率會高達95%,死亡率也會暴增至75%。

禮讓行人的出現,相當於雙方達成了一條準則,在遇到行人時,汽車應該主動避讓,而不是等行人自己發現車輛再來躲避。本意來說,這條規則是好的,它降低了汽車事故率,給行人帶來了安全,也降低了車主的不必要損失。

這一規則在德國推行力度很大,比如在駕考中就有這麼一條:如果人行道上沒有禮讓行人會直接判定不及格。

國內這幾年也在積極響應這一政策,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八條明確規定:(1)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2)遇行人正在通過人行橫道,應當停車讓行。(3)機動車行經沒有交通信號的道路時,遇行人橫過道路,應當避讓。

對遇行人正在通行人行橫道時未停車讓行的行為,交警將依法處以罰款100元,記3分的處罰,造成交通事故的,罰款200元,記3分。

不過在推行一段時間後,現在看來效果看來並不好,甚至出現瞭如題主所說的“行人的肆無忌憚,車主的怨聲載道”的情況。

這其中有監管機構沒能控制局面有關,但我認為和行人過分使用安全保護規則關係更大。

很遺憾這個問題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只能加大教育力度,讓“行人”明白這是一項安全保護措施,而不是特權。只有我們大家都不把它當特權了,相互理解,通行效率才會提高、汽車事故率才會降低,這項規則也才能良性運轉下去。


東拉西車


真正需要給我讓路的路段,根本沒人給我讓路,普通的一條六七米寬的省道,不管大車小車都飛速在我面前駛過,我五分鐘都走不過去,因為路口沒紅綠燈也沒攝像頭。去年我在這個路口圍觀了兩位車禍遇難者,一位頭被大車車輪壓爆了,紅彤彤的鋪滿了好大一塊路面,另一位被壓在車輪下,看起來像被腰斬一樣,似乎成了兩截,我是有陰影了,不敢像其他人一樣勇敢的無視車流,用自己的身體去逼司機剎車,好找一個空隙穿過馬路,我只能眼睜睜的等著,直到視野裡完全沒車再通過,心累!

而在有攝像頭抓拍的路口呢,那天我只是站在路口等人,根本沒想過馬路,求生意識極強的司機們卻在離我很遠的地方就停下來,出於禮貌,我只好違心的迅速通過馬路,然後待在離路口遠遠的地方接著等人。




飛時代df


我是山東煙臺公交車司機,我每天早上跑的路段有一所中學那是一個堵,堵了好幾公里,就是因為學校門口的斑馬線沒有紅綠燈,好幾千個學生斷斷續續的過馬路,最要命是斑馬線上方有探頭抓拍不禮讓行人。配套設施跟不上,安個紅綠燈就能解決


剛110167111


被扣過3分罰過100,之後在斑馬線前面急剎車已經有3次了,因為我們這裡交警對禮讓行人的解釋是隻要他站在斑馬線上,你別管他幹嘛,你就得讓。老遠看斑馬線沒人站,到跟前了突然從馬路牙子下來站斑馬線上一個人,我不急剎就得被拍被罰,一次3分,我扣不起,寧願被追尾。禮讓行人,禮讓的我想停車去揍那些站斑馬線上不走打電話的,不急不慢過斑馬線的,明明看到一堆車堵斑馬線前還三三兩兩稀稀拉拉過斑馬線的行人……


萬里黃沙土漫漫


本人司機一名,我也很贊成斑馬線禮讓行人!但是禮讓是相互的吧?一個左轉路口禮讓行人🚶‍♀️,路上堵了幾十輛車了,行人一個,兩個,看手機的,走殘疾步的,,,,大概十分鐘左右我排到第一臺了,看到前方的大爺們過馬路的時候真特麼地生氣,完全不看車龍的,一首青花瓷都播完了,忍不住了按喇叭通過!去尼瑪的禮讓。


釣魚的村長


在我們國家習慣了,一會這樣一會那樣,所謂坐在辦公室閒著無聊的專家們經常是奇思妙想……這幾年我最急的一腳剎車就是因為我前面有三臺車因為禮讓行人急剎車,都在正常行走但第一臺車沒弄明白這人卻突然加快腳步以至來個急剎車,後面一連串的車都跟著急剎車,哈哈,很壯觀!在一條城市的兩車道上因為一個人過馬路造成多輛車急剎,還好沒有碰撞但都在冒冷汗。


PS海平面


今天拉著老媽去銀行辦事,路邊不讓停車,只能上馬路牙子停,老媽身體不好,我想開到銀行門前停車,本身屬於借道行駛,不敢開快,也就一檔時速幾公里吧,右前方有個人,特別慢的走路,我一看中間可以過去,就慢慢往前開,走到離那人一米的時候,那個人突然往左走了兩步,然後站住,我一腳剎車停住了,頭上汗就下來了,那人都沒回頭,又回到右側慢慢走,這給我氣的,明顯碰瓷啊,他麼的也不去銀行了,往左一打舵,下了馬路牙子換一家銀行辦,真給我氣夠嗆啊


生活有壓力胖哥


小時候,沒有斑馬線和“禮讓行人”,媽媽總教育我們,出門,特別是過馬路一定要左顧右盼,確認安全再過馬路,那時候車少但快,沒有手機。

後來,有了斑馬線,老師教育我們,過馬路一定要走斑馬線,且要左右看清楚再過斑馬線。

現在,又有斑馬線,又有禮讓行人,還有紅綠燈指引,我們都擁有汽車和時刻不離手的手機,然而,馬路越來越難過了,斑馬線成了一個雷區,開車易躺雷,走路也艱難。

社會進步了,馬路確越來越難掌控了。

禮讓行人需要的基礎上相互的敬畏之心和與人為善的本心,而現在人的敬畏之心越來越少,與人為善更是少見,更多的是“老子天下第一,誰敢惹老子”的做派和思想!

綜上所述:交通法規應該越來越嚴謹和嚴苛,對車輛和行人都應該起到同等的震懾力,而不應該僅僅通過“禮讓行人”去單方面要求司機,對車輛實施道德綁架,讓更多的行人增加了“斑馬線是老子的世界,老子怎麼走你都不準碰我”的想法,間接的強化了行人的惡習,“禮讓行人”應該僅僅只是對車輛行駛發生事故後的一種判罰依據,而不是嚴苛車輛的道德條紋,同時出臺的也應該有“行人闖紅燈全責”以及“非機動車闖紅燈、逆行”全責等法規去約束行人!

完善的法制建設才是真正文明的體現,我國的法制建設亟待全面加強和完善,社會不停在進步,法制建設更應該領先於社會進步的速度才能真正保障社會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