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房价下跌,个人风险大还是银行风险大?

理财迦


如果房价下跌,个人风险更大。


只有当房价下跌超过50%以上时,银行风险才会增大,超过70%时,一定会有部分银行破产,系统性金融风险就很难避免了。


由于首付的存在,银行的抗风险能力比个人更强。以当下30%首付为例,即使房价下跌30%,购房人选择了弃房断供,银行也可以收走房子拍卖,不会有太大损失。


实际上,即使房价下跌50%,银行的风险依然可控。国内住房贷款多数是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意味着买房后前几年还的多数都是利息。以20年贷款为例,每还一年款就相当于还给银行8%左右的钱,还3年以上的话,降50%也没关系了,因为扣除首付和已经还的钱,再把房子一拍卖,银行基本不亏。


房价下跌有一个过程,不会在一年内突然下跌50%,必然有一个过程,最快也要两三年时间。在这个过程中,选择弃房断供的人是极少数,更多的人会继续还贷款,避免财房两空,这一点就保证了银行的安全。


银行一方面拿了贷款人还的月供,另一方面可以在贷款人弃房断供后走法律途径拍卖房产,还可以在拍卖款不足以偿还贷款的情况下继续向贷款人追讨差额。在这种三层保险下,银行的风险远低于个人风险。


可以这样说,如果房价不是在三年内大跌70%以上,银行总体风险可控。即便是有几家小银行因坏账多而破产,也不会影响到金融稳定,毕竟还有保险机构赔偿储户存款。


至于个人风险,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


2016年之后的房价很高,可以说2016年-2021年买房的人都要面临房价下跌风险。很多家庭为了买房要掏空家庭储蓄,有的还会掏空双方父母的养老钱救命钱,还房贷则要用掉家庭近半收入。


在工作稳定、收入持续上涨的时期,房贷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会逐年降低,随着收入增加还能提前还贷进一步降低压力。但是一旦双方有一方失业或者收入降低,风险就会出现,家庭月收入的一半可能都不够还房贷了。


民营企业的寿命是非常短暂的,平均不过3年时间,因企业破产失业也好,或者因为生育失业也好,都会影响到家庭收入。一旦月供占比过高,又没有储蓄的话,很容易还不上房贷。


房价大幅下跌后,一些投资者会选择弃房断供止损,毕竟原来100万元买的房子现在可能60万元就能买到了,但是欠银行的贷款都要70万了,不还看起来更划算。但是帐不能这也算,弃房断供后银行收走房子,意味着首付30万元没有了,还的月供也没有了,如果银行50万元拍卖了房产,差额20万元银行还有权利继续追讨。一无所有不说,还倒欠银行20万元,这就是负资产家庭了。


何为负资产,就是所有资产加起来还没有负债多,房价一旦大幅下降,就会涌现出数以千万计的负资产家庭,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都要为还债奔波忙碌。显然,个人风险远大于银行。


最后,风险是针对高位时期接盘买房的人来讲的,对于没有买房的刚需们来讲,不仅没有风险,还有大机遇,这意味着今后买房能够节省至少数十万元,几乎是十年以上不吃不喝才能攒下的钱,是天大的好事。


财智成功


毫无疑问,房价若是下跌,个人的风险是很大的,尤其是高位时期接盘买房的人。只有当房价下跌超过50%以上时,银行风险才会增大,超过70%时,才会有部分银行会发生破产现象。即便是有几家小银行因坏账多而破产,也不会影响到金融稳定,毕竟还有存款保险条例来赔偿储户的存款。

而对于个人购房者来说,最大的风险来自于2016年之后购房的房产上面。因为,2016年至2019年买房的人,买入时房价都已很高,都有可能面临房价下跌的风险。很多家庭为了买房就掏空了家中所有储蓄,有的还掏空双方父母的养老钱,每月偿还房贷还要用掉家庭过半的收入,而且这样的苦日子还要熬上几十年。

如果这样的苦日子能一直沿续下去也就罢了,但问题是现在多数市民都在民营企业工作,而民企的寿命都不长,现在就连国内各大互联网企业年初都在裁人,一旦双方有一方失业或者收入降低,风险就会出现。家庭月收入的一半可能都不够付房贷的。

而如果此时房价再出现大幅下跌,一些购房者很有可能选择弃房断供止损,毕竟原来用100万买的房子,现在60万就能买到了,但是欠银行的贷款就要70万了,断供看起来挺划算的。但是购房者如果弃房断供收走房子,意味着首付30万也没有了,还有月供也没有了,如果银行把房产拍卖只拿到50万,差额的20万元,银行还有权利继续追讨。

对于负资产家庭来说,今后相当长的时间要为还债奔波忙碌了。显然,个人在高房价进买房的风险远大于银行。可能有人会问,房价下跌,难道银行就没有很大的风险吗?银行也会存在较大风险,但是如果房价慢慢下跌,只要不是在短期内跌幅过猛,银行在房贷方面的风险就不会太大。目前,银行在房贷业务上面设置了三层保险。

第一层,购房者在申请贷款时,银行都要求支付30%的首付款,即使房价下跌30%,少数购房者选择了弃房断供,银行也可以收走房子拍卖,最终损失不会太大。因为,国内住房贷款多数是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这意味着买房后前几年还的多数都是利息。

以20年贷款为例,购房者每还一年款就相当于还给银行8%左右的钱,如果还3年以上,即使房价降50%也没关系了,因为扣除首付和已比还的钱,再把弃房断供者的房子一拍卖,银行就基本不会亏钱了。

第二层,房价即使下跌也有一个过程,不会在一年内突然下跌50%,最快也要二三年的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内,购房者的意见会出现分歧。有些人觉得,房价已经跌近底部,再弃房断供没啥意思,还不如继续每月偿还贷款,避免财房两空。所以,即使房价大跌,多数购房者还是会选择继续还贷,这一点可确保银行房贷的安全。

第三层,即使有部分购房者弃房断供,贷款人弃房断供后可走法律途径拍卖房产,还可以在拍卖款不足以偿还贷款的情况下,继续向贷款人追讨差额,所以说,个人在贷款后,一旦选择弃房断供,无论怎样也逃不脱偿还银行的债务。银行也会向购房者催收其损失的那部分贷款


实际上,如果房价下跌,对于高价买房的个人风险是巨大的,因为,既使房价大跌,购房的风险还是要个人来承担的。而对于银行来说,已经设置了多道保险阀,以抵御房价下跌的风险。除非房价出现非理性大跌,否则银行的风险始终是最小的。而美国当年由于房价下跌,发生金融危机,主要是零首付,以及金融创新过度,发行次级债这类金融衍生品惹的祸,否则不会造成如此大的灾难性后果。


不执著财经


这个就要看房价下跌到哪个程度了,不同程度所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有些是利好,而有些则是利空了。

如果房价下跌了10%-20%左右

可能大部分的人会开始抄底房产,刚需、置换购房的人也会增多,给予个人和银行其实带来的都是一个利好!个人可以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房子,而银行则是可以带来更多的贷款资金业务,是一个比较利好两者的情况。

如果房价下跌了30%-40%

那么对于银行可能受伤程度就更大一些了,因为目前购房是一个买房者出资30%-40%首付,而银行借款比例达到了60%-70%的状态。

那么一旦房价下跌了30%-40%,其实也就意味着许多房子出现了资不抵债,而银行坏账率就会攀升,对于整个流动性就会出现问题。这个时候,一定是对于银行的风险更大一些。

如果房价下跌了50%-60%,甚至更高

这个情况一定是对于个人和银行都有着巨大风险的!要知道如果房价下跌50^%-60%,说明了大部分的房地产相关行业出现了重大危机,倒闭潮就会一度爆发,而导致的连锁反应就是下岗潮,失业率的攀升。

那么当购房者没了工资,看到了自己的房子又越来越不值钱,甚至房价远远小于贷款金额的时候,弃贷现象就会出现。而这个时候,银行就是最受伤的,会面临着重大流动性危机,甚至破产倒闭!

银行倒闭了,许多牵连的业务,公司,行业会也陆续倒闭,金融危机也就诞生了,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一旦房价过度下跌,不仅个人,还有银行都是一个严重的危机,对于整个国家经济也是巨大打击!

结论

所以说,房价的理性合理下跌是好事,过高的下跌幅度就会引发风险,如果房价一旦出现了大幅度的杀跌,那么就会爆发金融危机!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房价虽然处于高位,还有泡沫,但是不允许大跌,更不允许大涨,只能够希望通过时间的力量来挤压泡沫,降低杠杆风险的原因了。

10次金融危机,有9次都是由于房地产的崩塌而引发的,这个是管理层最关注的问题!

⭐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更多财经和投资背后的真正逻辑。谢谢您的支持,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


琅琊榜首张大仙


跌51%银行安全无忧,买房时银行评估价70%,再贷款70%,七七四十九。也就是说如果你断供,银行持有这套房子的成本是49%,跌掉51%银行毫发无损。如果还了些贷款,贷款利息每年占总房价2%左右,你还款5年,银行可以承受你这套房跌61%。然后,你懂了


80HOLD


能有这种问题的人,我相信他对房价下跌的形态有一种特别的认知,也就是他会认为房价像诗人所说的那样:悬崖式跌落。对于一些充满现实矛盾而焦虑不已的人来说,唯有这样的跌落才是他们的理想。而实际上的情况不会和他们的理想一致。就这种毫无力量的人能想到的事情,政策的制定者和市场里的操作者都会有一万种办法来避免这种被称作大起大落的经济情况。

房价在现在的高企,和货币的宽松有很大的关系。而货币的宽松将会终止吗,现在看来似乎不会。调整的工具,比如利率手段,将会失效吗,也不会。就今天货币获得的方便来说,房贷利率每次下调都会带来一批接盘者。放心吧,不是每个人对经济的观点对房价的观点都只有一个。现在4.9%的基准利率之下,还有上浮,那么它到不上浮就有一个不小的空间,到下浮10%又有一个空间。房贷利率要是继续往下一直走到3.5%都是合适的,还有好多年可以走。房价快速下跌的可能性会有多大呢。

挤泡沫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速战速决,另一种是慢慢收干水分。所以如果不是政策上的需要,房价即使下跌也是一个缓慢而且漫长的过程。期间或有局部的坍塌,但是大致来说,依旧会呈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往下,而且这些台阶还不会很大。对管理者来说,悬崖式跌落是一种风险和危机,化解它们是必须的,和能做到的。而情况每每这样,看似会跌落,也努力跌了几年了,情况却出现好转,它又往上爬升了一些。市场总会这样用涨跌来打破人们的预期和脆弱的心理。等房价回落一半,看看你我,皱纹满脸,头发花白了。最终可能的确如今天所想象的那样,时间却能持续半辈子。人老了,房旧了,伴随人们老去的还有财富。

生活总是和我们开玩笑,不管我们怎么认真。但是生活一直想要告诉我们,端正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人生旅途的丰满比我们赖以生活着的财富更重要。


大舟财经观


我觉得房价下跌肯定是个人风险大呀,好不容易买了房,还没交房,房子就下跌了。房价又不便宜,只要下降一点点,比如20%,一年的收入就赔进去了,如果持续两三年都处于下跌状态,这两三年都相当于白打工了,可见心情是如何的糟糕,只好找一些理由来安慰自己了。

比如股市也是下跌的,比如还好工作是稳定的等等,其实当我们找理由让自己内心好受些的时候,就是真正麻烦的时候,不得不用一些设想来麻痹自己。

对银行来说,又有什么风险呢,挤兑现象极其之少,我们的民众还是非常信任银行的。如果说因为房价下跌,银行风险增大,那也是因为个人承受不了风险,直接爆表了,不再继续月供了。也就是说,银行风险加大到不得不警惕的时候,已经有上千上万人已经破产,不能继续履行月供,自己断供,怕这一现场长期不能解决,才会到资产极具萎缩,不得不警惕的地步。

至于,因为房产相关公司的贷款出了问题,在过去几十年间,也发生过,但都被压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最终问题都解决了。试想呀,银行都以万亿数量计,真有几十亿的坏账,也就是数字上的,一笔勾过的问题,相关人员会受到巨大损失,但作为机构来说,风险可控。

个人的风险就不是这样了,欠几十万上百万要是不能持续还款,基本上生活就被困住了,永难脱身。

所以呀,贷款买房还是要慎重呀,还是要想想自己最大的承受力呀。


财经作家邱恒明


银行没有风险,除非崩盘。


下里巴人249879484


万一房价跌肯定个人风险大银行是政府的当初买房百之三十付款的基本上房子的成本价!


沈金林1890


不会发生,房价下跌前,银行不会给你按揭,或者说比例会减少,银行不会让自己赔本的


壬7777


这两个风险是互相关联的:普通百姓可能最大的资产就是房产,如果大跌,势必会导致财富大幅缩水,一些有房贷的人可能会破产,有些人可能会选择断供,这个风险会很快传导给银行,将造成严重的金融风险和危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主要功能是服务于实体经济,如果脱离实际、过于虚拟的话,容易增加变数,一旦发生风险将会给很多人的家庭财产和生活带来大面积的负面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