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傳統“門第”之消亡與新生!

門第與現代社會格格不入!


現代社會的“門第”是什麼?


我們現在對“門第”的看法與印象,大都根據“九品中正制”所得!

如何看待傳統“門第”之消亡與新生!

在古代,中國是禮儀社會。<strong>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家族,都要根據“禮儀”來確定,他或他們享有的“特殊”。

然而,古訓“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民”。又曰:“刑不可知,威不可測”。

禮與刑都是禮儀。因為有了“禮儀”,才有“門第”,又因為“刑威不可知、不可測”,才有了平民與貴族的區別!

春秋與戰國的區別:國人與野人,貴族與平民。鄭國的主政大夫子產作“刑鼎”,方始公佈法律條文,而“刑可知,威可測”。“有教無類”、私學盛行,平民可立功為貴族,貴族亦可降為庶民。


戰國時期盛行法家。門第就是:一、以學識為國君所用之人;二,因血緣而為國君信賴之人,封君封侯。平民主要靠掌握官僚行事知識(其實是法家那一套)強兵拓土。

這裡門第,可分為:血緣貴族、功勳貴族。

在秦漢以後,古代可以說是這兩者博弈。

皇帝要獨尊,功勳貴族要長久富貴,後者包括“世家大閥”和科舉士族。

漢武帝君權神授,東晉“王與司馬共之天下”。


曹魏時期實行九品中正制,是源於西漢的“察舉制、推恩令和求賢令”。

劉姓諸侯越分越小、開國功勳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漢朝皇帝訪求地方賢士到自己那裡做官。

漢獻帝時,又因董卓之亂,京師與州郡失去聯繫,不得已,就將在京師與地方做官的人根據其祖上做官的品位釐訂流品。不入流品的人只能做個小官或者胥吏。

入品的家族根據品位,“門當戶對”的聯姻。

如何看待傳統“門第”之消亡與新生!



這裡有幾個問題!

一、察舉,孝廉。魏晉南北朝乃至隋唐,一個人在一郡中做官,推舉的人再到一郡做官肯定會推舉他恩師的人,只要這人在數郡做官,他的家族,世官世祿了。

二、黃巢起義,甘露事變,中古以來的門閥大族破滅殆盡。

三、五代十國時期,無論節度使與皇帝如何拼殺,讀書做官的士族要保證朝政的正常運行,這裡士族門第顯得更加長久富貴。


宋以後,武人與宗室做官被限制,皇帝對科舉日益重視。

在這裡想說的是,宋朝不偉大!雖然表面上“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但是文官或者原來的丞相之權力更加分散,外廷不能解決的事情,皇帝也不能妥帖的解決。


批評清朝的人,往往拿明朝做對比。例如,宦官亂政、皇帝怠政、黨爭。但是,清朝緊挨著明朝,明朝犯的事情,清朝不一定會犯,清朝犯的事情不一定不嚴重。

宋明中樞或內閣出身翰林,但翰林主要途徑是科舉做官。清朝的南書房以及後來的軍機處也主要是翰林。

科舉,有學正、主試大學士,他們與考試的人也形成緊密的關係,那年及第,那年恩科,也行成門第。


清朝,皇帝從八旗貴族子弟中挑選宮廷侍衛,然後派出做官。時間長了,八旗內部也形成帶有血親的貴族家庭。數代人與皇帝關係近了,也行成門第。


在古代,門第與門當戶對要分開。

很簡單,生產力低下加上天災,無論是地主還是商人、胥吏,<strong>他的社會地位和財富三代難以數傳。

舉個例子。龔自珍曾向要去紹興做官的朋友寫信,說:你到了那裡,教好了他們的父兄,他們的子弟出去後就會做好師爺。國家一半的吏治就會好很多。

自科舉後,讀書人一旦不能及第做了“吏”,就不能再做官了。官員招募幕僚處理各種事務,一旦這個官員離任,新的官員要自己掏錢重新招募幕僚。

像紹興師爺,他們間往往聯姻、相互介紹,影響大半官場。<strong>可是即是幸運又是悲劇,他們是另一種門第。往往也容易夭折:皇帝對他們防範、他們的人生也飄忽不定。


傳統“門第”,依乎“禮儀”、“家長制”。在“新文化運動”後,也開始謝幕。

如何看待傳統“門第”之消亡與新生!

現在,所有人都是依據法律的公民。每個家庭能負擔的子女能有多少?個人的社會地位與財富有多少能傳給下代人?

現代門第的新生。不是指暴發戶,而且現在的暴發戶只能在財富方面。

現代門第只能是接受現代教育體系相同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