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經》——人類首個文字記載的最偉大智慧知識

《吠陀經》——人類首個文字記載的最偉大智慧知識

Veda源於梵文根詞Vid,意思是知識。吠陀是一個龐大的知識體系,據信,它是人類文明的第一個文字記錄,在被文字記載前,其傳承藉由口耳傳承(Shruti)方式。傳統上認為:吠陀知識是四位偉大聖人Aditya、Agni、Vayu、Angira在深沉冥想狀態下,神向他們天啟的。

吠陀知識沒有開始,它在每個創世之初顯現,在下一個創世之前未顯現,傳統上其傳承藉由人類記憶,據說那時人類記憶力如此強大,以至於他們可以在其頭腦中記住所有四部《吠陀經》。

《吠陀經》——人類首個文字記載的最偉大智慧知識

《吠陀經》共四部,每部吠陀都有儀式性部分和知識部分。第一部吠陀是《梨俱吠陀》(Rig Veda),裡面有超過十萬首讚美主顯現形式的讚美詩;第二部吠陀是《夜柔吠陀》(YajurVeda),它更加強調儀式,它有兩個部分《奎師那夜柔吠陀》(Krishna Yajurveda)和《蘇克拉夜柔吠陀》(Shukla Yajurveda);第三部吠陀是《裟摩吠陀》(Sama Veda),特別強調音樂;第四部《阿闥婆吠陀》(Atharva Veda),特別強調草藥(阿育吠陀)。吠陀中提到的陳述在印度教傳統中被視作明證。

直到五千年前,吠陀還沒有成為書面形式。據信在《摩柯婆羅多》(Mahabharata)戰爭之後,馬哈希·韋亞薩(Maharshi Vyasa)把所有分散的吠陀整合為四個部分,馬哈希·韋亞薩邀請來自印度各地的吠陀學者,把他們組織在一個叫Kurkshetra的地方,讓他們按照從其上師那裡學來的方式唱誦讚美詩,他把《吠陀經》讚美詩編成了四個部分,名為《吠陀韋亞薩》(Veda Vyasa)。據說在卡利時代(Kali Yuga)人類的記憶不足以承載《吠陀經》的所有知識,所以它被書面形式記載下來,這樣它就不會丟失。這對全人類是有利的,這是馬哈希·韋亞薩最大的貢獻之一。

《吠陀經》——人類首個文字記載的最偉大智慧知識

在學習《吠陀經》之前,必須先學習吠陀的六個分支:教育(Shiksha)、儀式(kalpam)、語法(Vyakaranam)、詞源(Niruktam)、執行儀式的方式(Chandas)、占星術(Jyotisham),以便了解《吠陀經》詞彙的確切含義,將其編成不同的聲音頻率,以便於記憶。

所有知識和技術將人類的生活從最基礎人類引導到《吠陀經》所闡述中的自我發現,這些知識非常系統地呈現在《吠陀經》中,《吠陀經》鉅著告訴人類如何過人的生活,應該做什麼,以及不應該做什麼。

根據印度傳統,人生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梵行期(Brahmachary,戒律生活),個人在特定興趣和能力領域裡學習和奠定自己;第二個階段是家庭生活(Grahastha),此階段幫助個人獲得足夠的成熟和理解,故婚姻生活特別重要;第三個階段是森林生活(Vaanaprasth),一種遠離社會的生活,降低世俗生活慾望的傾向;最後一個階段是棄絕生活(Sanyasa),獨自追求解脫的非常堅定和完全虔信的生活方式。人們必定涉及這四個階段中的任何一個階段,這種人生才能幫助人們過著正法生活,正法生活是自我知識的唯一途徑。

在吠陀傳統中,有四種人生追求(Purusharthas):正法(Dharma)、財富(Artha)、實現願望(Kama)和解脫(Moksha)。為了獲得財富和實現願望,人們必須堅守正法,才有資格踏上解脫之路。棄絕是人生中的最後一個階段,棄絕是偉大的誓言(Maha Vrta),致力於追求自我知識的一種偉大的生活方式。如果由於自己的遺漏和差池而發生任何偏差,那麼在此人變得更成熟,並執行《吠陀經》中提到的某些火供之後,此人可以重新回到自己的生活方式。

儀式部分(Karma Kanda)

吠陀一般分為儀式部分(karmakanda)、知識部分(jnana kanda)/或《奧義書》(揭示自我知識)。

有很多儀式的執行方式及結果有詳細解釋,有些儀式有已知手段和未知結果,比如祈求昇天的火供(Raaja Suuya),我們只知道執行該儀式的手段,結果是否能昇天無法證明,因為我們沒法驗證它。關於《吠陀經》儀式結果不可證實的事實,傳統上也被視作一種知識。

有些儀式有已知手段和已知結果,比如祈求後代儀式(Putrakameshti),這些儀式在印度被施行無窮次,並取得了適當的結果。再比如,Kariiri儀式是為了祈雨,該儀式也在印度過去及現在皆在施行,並且獲得了適當的結果。

有了已知儀式結果的真實性,我們可以猜出那些無法證實的儀式結果。儀式是吠陀文化傳統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一對已婚夫婦每天都要執行名為agnihotra的火供,這個火種將來就成為火化該夫婦之火。作為日常儀式的一部分,學生應該唸誦Gayatri梵咒,唸誦Gayatri梵咒被視作最為吉祥,等同於背誦整部《吠陀經》。

在吠陀傳統中,人類的生活被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應該執行某些日常的儀式和靈性修持。為何以及如何執行那些儀式得到詳盡解釋,據說執行火供可以獲得極大的恩典。火在吠陀文化中被崇拜,宇宙的顯現是由地、水、火、風、空五大元素組成,在五元素中首個具有形式的是火元素,火在各種儀式中得到崇拜。火被視作神,而我們身體火的粗糙形式是消化火(Jataraagni),微妙形式是體溫。感官之首神(Adhisthaana Devata)話語是火元素,這就是為什麼爭吵使人面紅耳赤。儀式幫助個人獲得內心安靜、冷靜和滿足,有助於引導正法生活,正法生活是靈性生活最基本支柱和解脫的前提。個人需要大量的恩典(Punya)才能尋求自我知識,獲得自我知識將使人們從輪迴中解脫。

知識部分(Jnana Kanda)

吠檀多意味著《吠陀經》的結束,它是自我知識被劃定的純粹定位名稱,吠陀的結束部分也被稱為知識部分(指自我知識部分)/或奧義書(Upanishad)。

Upanishad的Shad詞根具有非常全面的含義,第一個意思是在獲得自我知識的情況下,引起累積的我執、悲傷、內疚、傷害,等人類問題的解體;第二個意思就是求道者的尋求結束,其尋求完成,人的生命是無窮無盡的滿足慾望,滿足了一個慾望,另一個強烈慾望又等待實現,而一旦獲得自我知識,這種自我滿足的追求就終結;第三個意思是使你獲得解脫,或擺脫一切限制的自我知識。

經典說,自我的認識者跨越悲傷(aokmavit Shokamtarati),這並不意味著自我的認知者沒有任何痛苦,而是自我認知者在每個生活狀況中都不會感到困惑,他們獲得內在智慧,將痛苦和愉悅等同看待。內心的成長是靈性之旅的真正成長,一般人要麼安撫我執,要麼縱容我執,這不是正確看待問題的方法。該知識是從根本上解決人類的問題,前綴Upa意思是最近的,離你最近的,離你最近的是你自己;而另一個前綴Ni指非常確定的知識,任何基於信仰體系的知識都是不可驗證的,在正確知識的情況下可能動搖,而這種知識不被任何代價所動搖,這是終極的知識。

自我(atma意識)的本質在這部分吠陀中得到了很好的確立,這部分稱為知識部分(奧義書)。自我始終(Nitya)存在,而身體並非如此,身體受到時空制約,而自我是始終的、永恆的、純粹的和一切知識(Shudda Buddha)。由於無知(Avidya),個體(jiva)不能認知存在於每個知覺和推論中的永遠純粹的意識。

整體(Samashti,Paramatma)不與個體(Veshti)分離。自我無所不在,不是任何形式知覺、推論等對象;而所有認知藉由自我成為可能。自我是主體,沒有軌跡,但其本質可以通過《奧義書》揭示的文字(Shabda)來領悟。

這三個重要的詞語用來解釋意識的本質,就像真理(Satyam)一樣,它永遠自己存在而不依賴任何別的東西,梵(Paramatma,宇宙自我、主)的知識表現為顯現世界,在主創世以前,萬物的知識就存在於此,主是萬物的主宰,主被視作造物的種子。第三個詞指的是主沒有開始(Anantam),他無始無終。

在《奧義書》中,個體等同於主,一旦個體通過瑜伽修習(嚴守戒律的生活)來克服自身侷限性,那麼個體心智中所含雜質就會消退,並使自己接受自我知識。資格對於自我知識是非常重要的,關於開發自我知識的資格的詳細討論在“儀式部分”中被全面地展示出來,居於正法的生活是尋求自我知識的資格,自我知識有助於克服個體的所有悲傷和侷限。個體自我作為宇宙自我(jiveshwara ikyam)通過自我發現的事件而建立,自我存在於一切感覺和行為中,被《奧義書》教義很好地詮釋,它消除以身心複合體來自我界定的侷限性。

獲得自我知識的三個重要步驟是:聆聽(Shrevana)、思考(Manana)和冥想(Nidhidhyasana)。聆聽一位已奠定了自我知識的合格老師教授《奧義書》的教導,即聆聽;在聆聽的基礎上,運用推理和辨識力的內在能力來抵制自我的無知根源,藉由經典來尋找真理的內在探究是思考;我們攪拌奶油來獲得黃油的方法,是無形而存在的,個人必須進行內在攪動,以使自己奠定自我知識。一旦個人證實了自我知識,他僅需冥想來根植於該知識,此後那人根本沒有內在分心,他根植於自我知識,就像海洋奠定自己可能/或不依賴於河流的流入,海洋不受河流旱澇的影響。自我了悟者就像水中荷葉一樣活著,葉子雖然長在水中,卻始終不受水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