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後找工作快入職發現和自己新入職的同事都是二本畢業,而自己211大學畢業,很崩潰怎麼辦?

oXom0_一葉知秋


發現自己的同事畢業院校比自己差,覺得自己大材小用,有失落感很正常。說實話,二本院校畢業生和211、985名校生一起工作的情況並不少見。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應屆生無論學了多麼高深的專業,盯著多麼耀眼的名校光環,初入職場,都得從具體業務做起。大部分的具體業務技術含量不高,高中畢業生培訓一陣子,只要悟性好,都能勝任。在教育、金融這樣的大產業中,不同學歷的人共事很常見。遇到這種情況,首先要擺正心態,放下架子,分析自己的處境,把握髮展的機會。學歷只是一塊敲門磚,能不能做好工作,職業發展好不好,是由很多因素決定的。

擺正心態,踏實認真工作

學歷不是萬能的。名校畢業只能說明你在學生階段學習能力強。進入職場,要用職業思維考慮問題,不能帶著名校畢業的優越感工作。學生時代學的主要是理論知識,幹具體業務都得從頭學起。普通院校的畢業生的業務能力比名校生強,也很正常。在基層工作過,瞭解基層生態,才能更好的掌握行業全貌,到管理崗位上才能更好的服務基層。對於應屆生來說,基層的歷煉必不可少。有些名校生,不能放下架子踏實工作,沒有在一開始打好基礎,後來的職業發展還不如那些踏實認真的普通本科生。

若想擺脫現狀,首先要端正態度,戒驕戒躁,認真學習業務,打一個好的基礎。在基層崗位上表現好,給上級留下個好印象,才能儘快爭取到升職的機會,讓學歷優勢能用的上。

發揮長處,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基層的工作經歷固然重要,但不要把做具體工作當作工作的全部。做具體工作時要有戰略思維,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既要“低頭拉車,又要抬頭看路”。

985、211的名校生和普通院校畢業生相比,最大的優勢在於眼界和獲得的資源。一個人的眼界廣,具有戰略思維、統籌規劃能力強,這些優勢在基層具體工作中用不到,但都是領導層的核心能力。這些優勢在基層工作中難以體現,但隨著職業發展,會逐漸顯現出來。

你需要了解自己的長處,要善於發揮優勢,打造核心競爭力,早日脫穎而出,爭取職業發展機會。

如果職業發展空間狹小,可考慮離職

朋友的孩子985畢業,第一份工作是一個國有老牌雜誌社做編輯。入職第一天,她就發現同事都是普通本科畢業的,甚至有幾個二本院校的。那孩子心理當然很不平衡。我當時和她分析,在新媒體蓬勃發展的今天,報社這些傳統紙媒已經呈現沒落的態勢。她供職的那家報社雖然是家國有企業,但在創新方面跟不上,待遇也一般,在這個行業發展空間有限。她聽了我的分析,工作了一陣,發現雜誌社工作氛圍沉悶,她的想法得不到呼應,就果斷離職了。後來,她換了一份工作,發展地不錯。

名校招牌意味著你可以有更多的就業選擇權。如果你分析你入職的行業發展前景晦暗,你的職業發展空間有限,你可以考慮儘快離職。應屆生在選擇第一份職業時難免有失誤。選擇離職要趁早。在不合適的崗位耽誤太長時間,容易磨掉學習能力和判斷能力,再想跳出來就難了。

<strong>


職場火鍋


我也是211大學的,你這種情況,我大一的時候就在我同學的身上感受到了,我們本地學生高考只要是過400分就可以考到這個大學,而且好多人還不想報,可是外地來的同學呢,我河北來的舍友,高考a卷570多才好不容易進來,我們班還有好幾個外地的同學都是580多或590多,最高的是一個陝西的女孩600過一點,他們問我們當地同學的成績都不好意思說。我要是能考600,我現在肯定在清華大學了,所以不要太抱怨這些了,好多本來就不公平的,只要努力做好自己就行。


酷酷的餘兒boy


這個問題真的很現實,我剛好遇到一個類似的情況。我輔導的一位一類本科畢業的姑娘,自己專業學的是人力資源,但在實習過程中有很多店面銷售的經驗,所以,在求職時人力資源和銷售類的崗位都投遞了。

其中,銷售類的崗位最理想的是一家IT公司的店長管培生,整個面試過程都不錯,對方的面試流程和提問都很靠譜。這位姑娘因為有銷售和店鋪經驗,所以面試應對也不錯。在終面之後,她拿到了offer,薪酬不算高但也還ok。

可是,回到學校,跟同學們說的時候,就有同學說:我聽說這個崗位對學歷是沒有要求的,你同事是不是好多都是大專的呀?!

聽了這話,這個姑娘瞬間崩潰,覺得自己應聘這個崗位很掉價。仔細想想面試過程,確實有一些面試者是大專學歷的。於是,就因為這個問題,她毅然放棄了這個offer,選擇去另外一家公司做人力資源助理。

所以呀,題主遇到這個問題很崩潰,我個人覺得:至少不是隻有你會有這樣的想法。

可是,為什麼會這樣呢?明明面試的時候,彼此看對方都很順眼呀。

仔細想想也不是沒有理由的,就這個話題,我也跟身邊的朋友進行了討論,總的來說原因有兩條:

一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拿到更高的學歷就好像比別人高一樣。

這句話來自北宋年間汪洙所做的一首《神童詩》,本意是勸學的。可是,鼓勵大家多學點東西是沒錯,但是在現實中,卻成為我們的學歷崇拜。而學東西可不只有讀書這一個途徑呀!這種片面誇大讀書,甚至是片面誇大學歷作用的觀點真的是害人不淺。有多少學歷並沒有很好的人,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呢?

名人故事就不說了,我去年輔導的一位碩士畢業的同學,進入一家知名品牌的電商部門工作,可是,入職以後他才知道,自己部門經理其實就是一個大專畢業生,但是年級輕輕業務能力很強,未來職業發展還會有很大的空間,讓他特別佩服。

所以,多讀書、學歷高是優勢,但因此就瞧不起學歷低的人,並且覺得我的學歷必須對應什麼級別的崗位,就是你幼稚了;而且,這也是莫名其妙地、給自己關上一扇機會的大門。

二是:“擇鄰而居”,跟什麼人在一起,你也就成為什麼人。

這更是一個典型的給自己“畫圈圈”、封住自己多種可能性的觀點。這個觀點類似的、比較著名的就是孟母三遷的故事,基本意思是跟什麼人在一起,你就成為什麼人。確實,身邊的人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自己,特別是,如果對方的行為涉及到違法犯罪的時候,跟他們搭夥會有很大的法律風險。於是你就覺得:我堂堂大本學歷,身邊都是大專,那麼我就會被她們帶的越來越Low,其實,你既低估了自己也低估了別人:在合法範圍內,越是和不同背景的人接觸,越會不斷豐富自己的視角、開拓眼界。

以上兩個常見觀點,乍看起來似乎有點道理,但實際上禁不住推敲,不要被它們影響太深了,特別是在涉及到職業選擇這類重要的事情上。

<strong>如何進行職業選擇?

這個問題的本質上說,實際是如何進行職業選擇的問題。這的確是一件重要的事,畢竟工作以後,我們清醒的時候大部分時間會用在工作上、跟同事們相處,而且這是我們未來職業生涯的起點。那麼,到底如何進行職業選擇呢?

首先,看這個工作所處的行業,包括行業成熟度、發展趨勢、行業動態。

不同行業的報酬、氣質、發展前景是不一樣的。雖然工作以後換行不是完全不可以,但相對來說,換行的成本還是有些大,儘量還是選擇有發展潛力的行業或者跟自己職業規劃相匹配的行業。

其次,看跟這個工作本身相關的,包括崗位職責、工作內容、工作要求。

這些是我們未來職業經驗的根本。比如說,你在這個平臺工作3年,在跳槽的時候,別人問你有啥經驗?其實絕大部分來自於這些跟工作本身相關的積累。對於這部分內容,我們希望它是能夠跟我們的職業規劃相匹配的,是能夠給自己加分的。

第三,看跟這個企業相關的,包括企業的規模、品牌知名度、薪酬待遇等。

到這一步就越來越接地氣兒了,薪酬是我們求職的重要指標,雖然不建議是唯一的指標,但一定是很重要的指標了。薪酬跟企業本身息息相關,除了工資絕對數之外,還需要考慮薪酬待遇、培訓機會以及企業的知名度。一個bigname的公司,就好比是一個名牌大學的背書,比如,你是阿里系的、騰訊系的、華為的,出來以後在求職自然是會給自己加分的。除了人們都知道的企業之外,還有一些垂直領域的前沿企業、top企業這些都是我們做選擇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第四,看工作的環境氛圍。

剛剛說了,不同的人可以豐富的視野,但核心價值觀還是要基本一致。這裡並不是單指學歷,你關鍵要看的是同事們的工作狀態,是不是你喜歡的類型,比如你喜歡管理規範的,還是更靈活創新的?你喜歡同事們之間親如一家人,還是對事不對人?你喜歡單兵作者、業績為王,還是更關注團隊合作的?這才是你進入這家公司以後,會不會舒服的關鍵。

所以,你選擇一份OFFER,看的是行業崗位待遇和平臺,這四個核心要素。至於身邊人的學歷,這真的是浮雲喲,不用太在意。


為好優姐姐


這種現象很普遍。尤其是對於大學生遍地都是的現象來說,很正常。談談我個人的看法,不喜勿噴不喜勿噴。

首先,我也是一個普通院校畢業的本科生,我上份工作剛找到時,和我一起進公司的那個女孩子就是專科生,和我一起培訓,一起上班,幹著同樣的工作,因為剛開始,一個專科生,一個本科生對公司創造的價值是一樣的,待遇各方面都是一樣的,公司主要看重的是你的能力,而不是你的學歷,學歷只是一個敲門磚,也就是覺定你能不能進這個公司的敲門磚。

其次:高學歷並不代表了高薪資,沒有無緣無故的高新資,你的收穫和你的付出有可能不成正比,但是高學歷只是代表了你的學習能力強,還不能證明你的工作能力也強,高學歷也許有強的工作能力,也許沒有。低學歷也許有強的工作能力,學歷和能力之間並不是簡單的正比關係。

最後,不管你是高學歷還是有著強的工作能力,心態一定要健康,是金子房在哪裡都會發光的,只要你好好努力,時間久了很快會見分曉,你的能力增長的快,老闆一定會看重你的,你的上升和發展空間一定是和你的能力成正比的,所以再你還沒有能力沒有工作經驗的現在,你要做的就是一以良好的心態面對自己的工作,努力把手頭的事做好,不要太看重那些可有可無的是。



三妹巧兒


可能剛畢業時候有點這種感覺,工作幾年了就能明白。學校好壞是個敲門磚而已,進了一個單位像重新洗牌一樣,都是看能力。而且這能力也不光是業務能力,工作態度,人際關係都包括在內。

我算是對學歷學校比較注重的人,但首先不是所有211都比普通二本強。就算學校牌子好你的專業未必是這個學校的招牌,就算客觀條件什麼都好你也未必比普通二本的優秀生強。

所以面試不光看簡歷主要還是面談,用人要綜合考慮。人家學校不如你就表示有其他優秀的地方。人外有人,做人首先要有一個謙遜的態度。

其次,入職了你會發現很多人能力確實不如你,不僅新入職的可能老員工拿著高工資能力,學歷什麼都不如你。既然覺得別人不如你眼光放長,努力提升自己,相信金子總會發光。不是比較當下得失。

剛畢業大學生不管哪裡畢業都需要學習過程,在一個行業幹個三五年看看,人和人的差距就顯現出來了,而且越來越大。


細腰火火兔


我是李莫非,看職場風雲,談箇中乾坤

我有過類似的經歷,但我不是崩潰,而是慚愧。

二本畢業時,入職一家小型互聯網公司做運營,部門有個跟我年齡相仿的同事,我以為她也是剛畢業的。熟了之後聊天,我才知道她是自考成人大專,已經工作了四年,比我早來一個月。

我偷偷跟財務瞭解了她的工資,只比我高了500塊錢。我瞬間覺得很慚愧,因為她的工作比我多,比我難,而且她的工作能力也很不錯。相比起她,我因為剛開始工作,所以做的事情都不難,要求也沒那麼高,而且我經常準點下班,她時常還需要加班。

我就想,四年工作經驗的差距,只值500塊錢嗎?我並不知道她怎麼想的,但我每次跟她合作解決問題時都會覺得不好意思,因為基本上都是她帶著我做。

後來我借一個機會跟她聊了聊,她笑著說沒關係,這個工資已經很滿足了,畢竟學歷太低。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回她,我拿著比她高的學歷,能力卻比她差了許多。

然後我就開始努力學習運營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力求讓自己跟她的差距越來越小,否則我真得不好意思繼續跟她一起工作下去。

題主你說你211,而同事都是二本,這能證明你的學習能力比他們強,你的智商比他們高,你的知識比他們多,但不能證明你的工作能力比他們高。你需要明白:

第一,職場最看重的是工作能力,拿著985、211文憑的職場混子大有人在,沒有真正工作過,公司不可能憑著一紙文憑而拒絕他們只歡迎你。

第二,985、211的文憑確實有優勢,但就算是500強企業,也不可能全招985、211的人進來,那樣成本太高了,而且總要給別人一點機會。

用什麼方法展現自己的優秀

文憑擺在那,題主你確實比二本的同事優秀,領導或許也這麼覺得,但領導需要通過你的表現來確認你的優秀。

只要你的表現確實配得上那紙文憑,稱得上優秀,那麼你未來的發展空間是肯定會比你二本的同事大的,完全不需要在起跑線就開始崩潰。

到底要怎麼做,主要有兩點:

1、別把你的崩潰表現出來

不要讓同事和領導看出你內心的崩潰,這對你來說是因為文憑而無法控制的情緒,但一旦被他們知道,你就會變成一個自負、高傲、歧視比自己學歷低的同事的人。

俗話說,先做人再做事。如果人家覺著你的做人之道歪了,那麼你工作做得再正也沒用。

2、認真工作表現自己的優秀

不需要去糾結你的同事做得好不好,只要你把手頭的工作做到最好,你的優秀自然而然就會被領導看到。

這種情況下,或許二本的同事工作做得也很好,但領導多多少少都會因為文憑的面子而將注意力和資源往你身上傾斜。

最後我想說

學歷只是一個敲門磚,不能因為一紙學歷而看低同事,真正優秀的人,不是體現在學歷上,而是體現在工作中。

我是李莫非,專注職場問題解答,做一個優秀的職場人~

李莫非


作為一名研究生導師,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這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我的一個學生在畢業後選擇了一家創業型公司工作(薪資待遇比較優厚),入職後發現全公司就他自己是研究生,其餘的都是本科生和專科生,當時他也比較崩潰。但是在真正開始工作之後,他發現自己獲得了更多的資源支持,同事們的能力也沒有他想象的那麼差,反而自己還有很多上升和學習的空間。

按照傳統的教育層次劃分,研究生主要培養的是創新型人才,本科生往往只會具備初級的科研能力,而專科生則是以技能型人才為培養目標。但是在實際的工作崗位上,並不代表本科生和專科生沒有創新能力,有的本科生的創新能力還是比較強的,並不比研究生差,所以不要單純的用學歷的高低來判斷自己所處的工作環境。

如果入職後發現自己的學歷比其他同事都要具有一定的優勢,那麼應該考慮三件事,其一是目前的工作崗位是否是自己理想的工作崗位;其二是學歷優勢能否轉換成能力優勢,能否更快的完成崗位升級;其三是公司的資源整合能力是否能夠滿足自己的階段性成長需求。

如果目前的工作崗位與自身的知識結構比較契合,符合自己的職場發展規劃,同時公司能夠提供一個相對完善的成長環境,那麼就應該考慮如何把自身的學歷優勢轉化為能力優勢。按照歷史經驗來看,具有學歷優勢的人往往具備更強的學習能力和更為豐富的知識結構,而這些正是提升工作能力的重要基礎,所以在具備學歷優勢的情況下,會更容易獲得更多的資源支持,從而快速完成崗位升級。

我從事互聯網行業多年,目前也在帶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我會陸續寫一些關於互聯網技術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問題,或者是考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IT人劉俊明


不就是多考幾分,上211大學只證明你的父母給你遺傳了一個會學習的好腦袋。至於就業後的發展,不見得上二本院校的學生就比你混得差。

大學文憑只是一個就業時所用的敲門磚,它只是這個所有者的學歷證明,並不能證明這個畢業生的綜合工作能力。

如果一個211大學畢業生和一群二本院校的畢業生,在同一個屋簷下工作生活,感覺到是一種高射炮打蚊子,大才小用,是不是有點兒自視清高?

我有一同事的小孩川大畢業,川大可是985、211雙料大學。不照樣和一群二本、專科甚至中專畢業生在一起工作,並且工作幹得風聲水起,有生有色。

先不要感到委屈,入職後的考驗剛剛開始,工作和上學是截然不同的兩個領城。上學時學生只要把自己的學習成績搞好,就是一個優秀學生。而工作崗位還要有團隊協作要求,現代工業化大生產,尤其是一些複雜工業產品,不是任何一家工廠、任何一個工作崗位、任何一個人單打獨鬥能夠完成的。

還是老話,放下架子,踏實做事。騎驢找馬,再上層樓。如果放不下211的包袱,人生苦頭也才剛剛開始。(2019/05/22)


吉祥如意


十年前,我同樣畢業於211大學。作為211大學畢業的大學生,你竟然能問出這麼沒有水平的問題,我真的替你感到害臊。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你有211大學畢業生這個身份的優越感,然而卻沒有配得上這個身份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我很不理解什麼事讓你這麼崩潰。難道是因為畢業學校不如你的人,找到了和你同樣的工作?如果真是如此的話,你更應該關心的是:如何提升自己工作能力以及如何更好地做出工作成績。

我的第二份工作是銷售。在那個公司,我是唯一的本科畢業生。我的同事大多是大專學歷,甚至還有一個初中畢業的人。剛進公司的時候,很多同事都不理解:為什麼一個重點大學畢業的人,會跑來這種小公司做銷售?在他們眼裡,銷售是那些找不到好工作的人迫不得已的選擇。

我根本不想去解釋這個問題。首先,這份工作是我深思熟慮後的選擇。其次,我更關心如何提升自己的銷售業績。因為別人會因為你的學歷而高看你一眼,如果你的表現很差,多少會有點難為情。

因為性格非常內向,我前兩個月的表現真的不行。當然我也沒有氣餒,因為這都在我的意料之中。我一邊學習專業知識,一邊積累客戶資源,沒事兒的時候就向其他老員工請教問題。慢慢的,我的業績越來越好。

我在這個公司一共待了不到三年時間,做了兩年的銷售經理。最後一年,我團隊的業績排名不是第一,就是第二。我的團隊中有富二代,有高中都沒有讀完的人,有燕山大學的研究生。

最後,我想跟在讀或者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們多說兩句。

一、有學歷不代表有知識,更不代表有能力。

你的學校不錯,只能代表你有或者曾經擁有很好的學習機會。除此之外,學歷真的代表不了什麼。我就讀的大學,最好的時候,在全國排名前50。雖然是重點大學,但學校裡混日子的學生也不少。

我的一些客戶,因為某些原因,沒怎麼上過學,但人家同樣身價幾千萬甚至幾個億,管理著幾百人甚至幾千人。

我並不是想宣揚“讀書無用論”,而是想告誡某些人:只有把知識轉化成能力並敢於行動,知識才能真的產生價值。

二、一個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取決於他的綜合素質。

一個殘酷的社會現實:職場中,即使你真的有能力,也未必能取得多大的成就。混職場,拼的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背景、能力、努力、運氣等等。

有些人專業水平不差,但是因為情商低,總是得罪人,搞得自己鬱郁不得志;有些人很會做人,但只是鑽營“怎麼做人”,別人給了他機會,他同樣抓不住……

想成事,就不要讓自己有特別明顯的短板。哪裡不足補哪裡,然後再保證自己至少有那麼一兩種突出的優勢,才是明智的做法。


劍心職場


不要因為自己是211院校畢業,而同事都是二本院校畢業,而產生不滿、不屑心態,甚至不能沉下心來工作。只要你對工作比較滿意,你就要認真對待工作和同事,也許你的畢業院校比別人強,但是你並不一定比二本畢業生工作能力強。

工作能力包括方方面面,並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需要高精尖人才,不少工作更需要工作態度良好、端正的人,很多普通院校的畢業生就符合這些條件。假如你是211院校的畢業生,且工作態度良好、端正,你肯定會更容易得到提拔,這就是你211院校的優勢。

其次,雖然你是211院校學生,但是論處理工作的各方面能力,你並不一定各方面碾軋別人,別人處理問題的優勢有的值得我們學習。我曾經自卑自己是非211,985院校畢業生,特別是與身邊有些211,985院校畢業的同事聊天時,時常覺得自己知識面不夠豐富,常感自卑。但是在後來的工作中,我發現我的工作能力並不比他們差,特別是在工作的細緻、認真、效率以及綜合處理事務能力方面,甚至比他們做的好,而這些工作能力並不需求求職者具備高、精、尖的能力,這些工作能力恰好體現的是求職者的工作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