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裡面有句話“貪如狼,狠如羊”,司馬遷說“狠如羊”是什麼意思?

軒轅境飛


有一個成語叫作“羊狠狼貪”,是從西漢大文豪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中的句子,“猛如虎,狠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演化而來。

這句話是用來形容項羽以及其軍隊作風的。秦朝末年,秦國勢力慢慢衰落,大不如以前。那些曾經被秦國征服的諸侯,因為都握有兵權,看到了反撲的可能。許多諸侯都想推翻秦朝,重建家園,甚至自立門戶,過一把君王癮。

原來趙國的貴族趙歇,在鉅鹿一帶擁有重兵,他同樣做起了重建趙國的美夢。秦國君主看到趙歇以下犯上,就派大軍去討伐他。趙歇看到秦軍來勢洶洶,不得不向楚懷王請求援助。楚懷王立即派遣手下大將項羽、宋義和范增率領大軍去支援。

項羽和宋義心中另有打算,他們先命令士兵駐守在安陽城坐山觀虎鬥,等待秦軍和趙軍打得兩敗俱傷時,再出城坐收漁翁之利。還命令士兵在進攻敵人時,要像老虎、羊和狼那樣兇殘與貪婪,不給敵人任何喘息的機會。

為什麼要這樣比喻項羽的軍隊?

首先,需要從這些動物的本性,以及隱性性格說起。

老虎在人們心目中,一直是兇猛威風的形象,狼在人們眼裡跟貪婪兇殘劃等號。但要說起羊這個動物,它歷來是溫馴,溫文爾雅,善良仁慈的動物,跟狠毒暴戾根本不沾邊。

如果這樣認為,那就被羊的隱性性格矇蔽了。

若是見過兩隻公羊相互用犄角打架的場面,或許就顛覆了之前對羊的認知,甚至感到不可思議。

在春暖花開的日子,是公羊的發情時期,兩隻公羊為了爭奪配偶,繁衍羊子羊孫,會像人一樣進行你死我活的決鬥,相互用額頭和犄角狠命攻擊對方,另一方也不甘示弱,針鋒相對。

只見它們相互退後到數米到10多米的距離後,低下頭露出犄角,向對方猛烈衝刺,兩隻羊頭就發出“咣”的響聲碰撞在一起。

若兩隻羊看到把對方沒有撞倒和打敗,它們會不斷重複之前的動作,直到有一隻羊臥倒俯首稱臣,表示認輸,另一隻羊才會善罷甘休。

大多時候,兩隻羊互不相讓,殊死搏鬥,都會被撞得頭破血流,甚至撞斷犄角,染紅了額頭,所以,民間就有了“紅頭羊”的叫法。

羊這個動物如果發起狠來連命都不要,它們的兇狠殘暴程度不見得比那些猛獸低多少。但是,羊是典型的“窩裡鬥”,對待同類會心狠手辣,面對外敵,比如,遇到豺狼、狐狸,甚至一條狼狗,它們會被嚇得哆嗦不止,等著被捕捉。

再者,羊的性格中有倔強固執的基因。人們都說牛的脾性倔強,但羊比起牛不遑多讓。尤其當人們牽它走的時候,越是使勁,它就會越抗拒,任憑怎麼拉它,它都不挪動身子。

當一隻羊在吃草時,牧羊人即使拿皮鞭抽打它,想把它趕到另一個地方去吃更好的草,它也完全不理會,只顧低頭吃眼前的草。

最後,羊對牧場的毀壞能力超強。民間有句俗話“牛食如澆,羊食如燒”,意思是說牛的牙齒髮達,吃草時能用牙齒把草尖切斷,對草場基本沒什麼破壞性。而羊不同,羊沒有切齒,吃草時往往連根拔起,把草地掃蕩得光禿禿的,如同被火燒了一樣乾淨,來年這些地方就很少再長草,逐漸沙化。

從這個層面講,羊確實是一個狠角色,只瞻前不顧後。

項羽在秦末起義中雖然功勞很大,但他的所作所為,都表現出斬草除根的態勢,比如,殺死秦王子嬰,屠殺咸陽城,火燒阿房宮,比起狠毒來,他跟“羊狠狼貪”沒什麼兩樣。


鴻鵠迎罡


“貪如狼”就不說了,狼這種生物,不是說捕到夠吃的就行了,而是,性子一發起來,一次咬死幾十只羊或獵物,它也吃不了,就扔了,這才說貪如狼。

而狠如羊,是說羊兩方面的性格:

第一,羊非常冷漠,就是眼看著同類被狼咬死,也只是站著發抖,毫無作為。甚至很多時候,一些羊看到同類被咬死,還很高興,一是慶幸自己沒被咬死;二是覺得同類被咬死的活該。

第二,羊同類打起來,那是非常的狠啊,用嘴咬,用腳踢,用角撞,一副不死不休,悍不畏死的樣子,這哪像面對狼時原孱弱樣子啊。

所以說,狠如羊。


董江波


這句話出自《史記·項羽本紀》,全句是: “其猛如虎、貪如狼、狠如羊、強不可使者,皆斬之。”

這句話的意思是:項羽個性勇猛如虎,跟狼一樣的貪心,狠起來像頭羊,這樣強大的人如果不能為我所用,就必須除掉。

“猛如虎,貪如狼”,這個大家都能理解,可句裡面怎麼會出現一隻羊?而且還用狠來形容羊,這跟我們大部分人對羊的的印象不符。



羊不都是溫順吃草的動物嗎?

羊其實是非常狠的動物,別看它平時斯斯文文,那是你沒看到它狠的時候,羊狠起來連自己都怕!

羊的狠主要是出於動物最原始的使命“繁衍”。

繁衍交配是動物最基本的屬性,公羊會為了得到群體裡的交配權而弄的頭破血流。

動物的世界裡貌似都有一種規律,那就是雄性一般都比雌性多,人群是這樣,羊群也是這樣。

這使得公羊不得不通過“決鬥”的方式來獲得跟母羊的交配權,公羊在這方面的倔強超乎想象,羊群裡的公羊兩兩對決,只要其中一隻公羊還站在“戰場”上,決鬥就不算終止。



所以公羊們往往是相互碰撞到羊角斷裂都不會結束,因為輸的那一方,不止沒有交配權,連其他羊都會看不起它!

正因如此才有“狠如羊”這句形容詞。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和我留言分享!

@牧子閒話


牧子閒話


這句原話是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中的記載:鉅鹿之戰前夕,宋義下令軍中:“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其中“很如羊”的“很”,應為通假字,同“狠”。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宋義給軍中下達命令說:“勢如猛虎,違逆如羊,貪懶如狼,倔強不可為用的人,一律斬首。”

讓人疑惑的是,虎狼好解釋,羊在人們的心目中一向是溫順的形象,這裡為什麼會有“狠如羊”這麼個形容詞呢?

一、從古文釋義這方面來看,這裡的狠指的是 “違逆”。

違逆是什麼意思呢?有書君認為,這裡的違逆指的倔強、執拗。狠如羊,即指執拗、倔強如羊者。

羊,從表面上來看,是一種溫順的動物,其實不然。真正接觸過羊的人會發現,羊是一種非常倔強執拗的動物。

如果大家小時候看過羊,就會深有體會,羊發起倔來,非常難拉動。有書君聽家中長輩說起過。

有時候天要下雨了,人們要拉羊回去,但羊如果看上了哪叢草,想要吃的話,你是怎麼都拉不動的,它是非犟在那裡吃了那草不可的。如果看羊人不依著羊的,那麼,很可能一人一羊在那兒要角力一番。

二、從羊的其他行為來看,羊也有“狠”的一面。

草原上的牧羊人都知道,只要是羊吃過的草場,保證一段時間內寸草不生!其他草食動物吃草時會直接咬斷咀嚼,而羊吃草是將草連根拔起,這簡直是“斬草除根”吶,夠狠。

此外,羊看上去沒什麼大力氣,但做事的時候從來不留餘地,全力以赴,甚至經常為了一點小事就用力過猛把結實的羊角頂壞了。

從某種程度上,也許羊的倔強、執拗、斬草除根習性讓為將者覺得,類如這樣的士兵是不好指揮、難以控制的。所以才有“皆斬之”的命令吧。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史記》有云:其猛如虎、貪如狼、狠如羊,強不可使者,皆斬之。

這句話出自項羽本紀,也是對項羽性格描述的一段話。說的是項羽為人兇狠,且喜歡與人爭強好勝。項羽虎狼之性格,也是他能夠在亂世立身的根本。

三十如狼,四十如虎,倒也說的過去,畢竟如狼似虎是那個年紀該有的霸氣。可是為什麼會有羊亂入呢?而且還形容羊非常狠!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在農村生存過,若是有過這種經歷,仔細回憶一下村中的羊打架。

其實村裡的許多動物都會打架,比如老鼠打架、螞蟻打架、公雞打架、貓狗打架等等,甚至連慵懶的豬都會打架。這些動物打起架來雖然也有頭破血流,但是大都是點到為止。

唯獨這羊打架,卻是與眾不同。

春天到了,正是動物發情的季節,空氣裡瀰漫著躁動的氣息。雄性動物們,紛紛離開自己的巢穴,開始追求異性,公羊也在其中。


在一個群體裡,母羊的數量往往都是少數。數量眾多的公羊,為了維護下體的張揚,不得不為自己的幸福而戰。

經過數輪爭奪戰,最終只有兩隻公羊站在決賽席。如果你仔細觀察公羊的眼睛,你會發現每隻眼裡都有一個金黃色的一,嗯,那就是羊標誌性的長方形瞳孔。

站在決賽席的兩隻公羊,往往雙角豎起,目呲欲裂。經常在對手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便已經發起衝鋒。四角相抵,八蹄蹬地,兩具肥羊的軀體拼命向前拱。

忽然,兩隻羊分開,忽而又懟在一起。幾番來回下來,兩隻羊的羊角幾乎斷開。即便是這種情況,只要兩隻羊都不認輸,戰鬥就依然在進行。。。

直到有一隻羊認輸,輸了的羊,不僅失去了交配權,還會受到所有的羊歧視。

之所以會說羊喜歡鬥狠,是因為它們的確只在窩裡橫。倘若來一隻狼,羊立馬就會認慫,窩在那裡一動不動。古人正是因為看到羊的這股狠勁兒,方才將之形容項羽。

然而,後面還有一句:強不可使者,皆斬之。什麼意思呢?太牛逼不為我所用的人,那就殺了吧。


祗樹


“貪如狼,狠如羊”喻指人的性格類似於某些動物的特點,以求生動形象,便於理解。


出處

語出《史記·項羽本紀》:“猛如虎,很【同“狠”,不聽從,執拗】如羊,貪如狼,強【倔強】不可使者,皆斬之!”


背景

秦末天下大亂,六國復辟,農民起義。章邯帶兵打敗了陳勝吳廣的農民起義軍,在定陶擊潰項梁軍,殺死項梁。進而與王離帶領的長城軍圍困鉅鹿城,趙王歇向各諸侯國求援,楚懷王於是任命卿子冠軍宋義為上將軍,魯公項羽為次將,亞父范增為末將,率軍解鉅鹿之圍。



具體分析

詞語要放到句子中理解,句子要放到文章中理解。楚懷王命宋義帶兵救援鉅鹿,但是軍隊行進到安陽的時候,停留了四十六天不前進。項羽和宋義的軍事戰略不同,項羽的意思是趕快帶兵渡河和趙國裡應外合擊破秦軍。但宋義認為應該讓秦趙兩國鬥個兩敗俱傷,無論秦軍勝與不勝,都將疲憊不堪,自己帶軍渡河可輕而易舉擊敗秦軍。於是他在軍中下令,說了這段話。作戰勇猛得像老虎(力能舉鼎,威猛無比),執拗不聽從軍令得像只羊(有自己的想法,思想獨立,行為上抗拒),貪功兇狠得像匹狼(想要趕緊進軍鉅鹿,與秦軍決戰,取得戰果),倔強得不能夠派遣(你項羽要是還固執己見,那別怪軍法無情),主要說的是誰,說的當然是項羽,沒有明說而已,是想讓項羽閉嘴,你的戰略想法我不同意你不要想了,也不要想著鼓動其他人,我是上將軍,一切以我的戰略想法行事,不得抗令。項羽和宋義關係一向不好,楚懷王熊心是項家擁立的,沒有我項家,你們這些人都仍是喪家之犬,項羽看不上宋義和楚懷王。宋義也害怕項羽,害怕他危及王權,進而危及自己,一直想著打壓削奪項羽的權力。停留安陽期間,宋義幹了什麼呢?親自送他兒子宋襄去齊國做相。士兵忍飢受凍,自己卻飲酒大會賓客,這些項羽都看在眼裡,心情用兩個字概括“火大”,於是私下發表看法:一是軍中糧草不濟,而鉅鹿城中有糧,大軍久留不行不妥,應該和趙國裡應外合,一起攻打秦軍;二是秦軍憑藉強大軍力,攻下趙國是輕而易舉的,軍力不會大損。三是我國新敗(定陶一戰),士氣不振。這是生死一戰,應全力應付,若果章邯收拾了其他諸侯國,騰出手來,那麼楚國就危險了。四是你宋義置大局於不顧,生死存亡之際,竟還想著自己家的私事。於是項羽第二天早上就砍了宋義的頭,奪取軍權,破釜沉舟,帶兵救援鉅鹿。項羽一向看宋義不爽,關鍵時刻你還搞事情,你要是乖乖帶兵救援鉅鹿,也許還暫時沒什麼事,你這貽誤戰機,還虐待士兵,想著自己的那點破事,我項羽忍不了。我是認同項羽的看法的。


這句話實則是宋義和項羽立場不同、意見不和的表現,漸漸地矛盾激化,以宋義的死,項羽奪權結束,是新楚與舊楚之間的矛盾,是項羽與楚懷王之間的矛盾。


我是含笑小友,專注於古代文化和閱讀分享,歡迎【關注】!


含笑君


猛如虎,狠如羊,貪如狼,強不使者,皆斬之。——《史記·項羽本紀》

司馬遷在《史記》中形容項羽和老虎一樣兇猛,羊一般狠毒,狼那樣貪婪。

老虎、狼的比喻大家都能理解,畢竟西楚霸王那可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人物,用虎狼來形容他一點也不為過。


不過“狠如羊”聽上去就有點讓人難以接受了,綿羊不是溫順可愛的動物嗎,怎麼會和狠毒扯上關係呢?

“狠如羊”來源

其實,羊也並不是看上去的那麼乖巧,在春天發情的時候,綿羊也會為了自己的“幸福”大打出手。

這和我們的“比武招親”可不同,咱們懂得見好就收點到為止,而羊類們為了獲得有限的交配權來繁衍後代,不爭個你死我活絕不罷手。它們頭上的尖角便是它們的最佳利器。


因此草原上經常有公羊“技不如人”但又不肯服輸因而被另一隻羊用羊角頂撞致死的場面。

項羽其人

而項羽坑殺二十多萬秦軍降卒,火燒阿房宮,誅子嬰,燒殺搶掠的事情他可乾的多了。這樣來看似乎“狠如羊”的比方又是那麼貼切。

評價

其實司馬遷這裡引用前人宋義的話也並不是要突出他的殘暴,我感覺司馬遷本人對項羽還是頗有好感的,
就憑他單獨對並非帝王的項羽列出本紀來便可見一斑,這裡的“猛如虎,狠如羊,貪如狼”主要是用來形容他的勇猛好戰罷了!


曉史才能明事


此處“很如羊”之“很”,並不通“狠”(殘忍、心狠)。當然,也不是我們今天所謂“很好”、“很高興”之“很”(甚,非常。“很”的這個意義要到明朝才有。)

“很如羊”之“很”,用的是它的本義:不聽從、違背。“很”的本義如今已不常用了也。《國語·吳語》有一句“今王將很天而伐齊”,意即大王準備違背天意而討伐齊國。

《史記·項羽本紀》記秦攻趙,楚王置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以救趙。宋義行至安陽,滯留四十餘日不進。項羽催促引兵渡河,與趙裡應外合以破秦兵。宋義表示不同意,說不如先坐山觀虎鬥,看他們打個痛快,然後視其勝敗情況,如秦勝則如何如何,如秦不勝則怎樣怎樣,口水一大堆,最後總結道:論披堅執銳,上陣廝殺,我宋某人不如你項某人;講運政畫策,指軍揮兵,那你項某人就遠遜我宋某人了也。大約宋義也知道,項羽可不是那麼好說話的,性格相當霸道,於是下令:

“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這句話中的“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好比是詩中的起“興”,重點在於引出下面那句“強不可使者”,意即那些如狼似虎、自恃強力而不聽指使,想自作主張的人,統統要拉出去砍下尊頭!這當然是在警告項羽不要妄動。

羊,當然算不得是殘忍的動物。但羊脾氣,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溫順。



遙想當年,俺也是御駕親自放過羊的。羊的性情,專喜與人作對,你叫它往東,它就朝西,你讓它捉鵝,它偏抓雞。你一生氣,揮起鞭子,千萬小心它用一對羊角叉你!羊角風吹起來,甚為可怕。所以,稱其為“很如羊”,倒也沒有冤枉它閣下。後來知道,有一種牧羊犬,真是一物降一物,這傢伙趕羊的確有好幾套。如果我那時也整條牧羊犬來幫忙放羊,就不會那麼辛苦啦。


莫安排


不知道是不是道教星宿裡的說法,貪如狼有可能代表星宿裡的貪狼,狠如羊可能代表羊刃。

貪狼字面上比較好理解,貪狼和羊刃都是星象學術中星宿的名字。羊刃呢位置在南鬥四星。是兇星,代表很強硬的氣,這一點和狠比較接近。所以我就猜測,貪如狼,狠如羊,這種說法可能是取意於這裡。

道家在紫微斗數裡星宿的名稱都很好聽,而且各有意義,比方說代表帝星的紫薇,天府。還有一些影視作品裡面比較耳熟的像殺破狼組合——七殺,破軍,貪狼。還有像廉貞,巨門,羊刃,左輔,右弼,文曲,武曲,天馬,祿存等等。好像有的說總共有108顆星。

我個人雖然沒有深究星象,但是每當聽到古人給星星起的名字時,就會有一種美妙的感覺和想象隱約在心中浮現。


晴之黎明


歡迎打開歷史寶藏。


狼是一個很神奇的動物。

貪如狼是很好理解的,在《狼圖騰》一書中,對狼有豐富的細節描寫。

陳陳在無意收養一隻小狼時候,這隻狼就表現出與小狗很大的差異。
狼吃東西,都是帶搶的,尤其是帶肉的吃的,會把肉吃的很乾淨。以至於吃的撐著肚子。可見狼貪婪的本性。

在另外一部關於狼的電影中,也有狼捕食黃鼠的情節,狼把自己吃的撐得不能走路,就躺在地上。

這也是食肉動物的一種本能,從根源上來說,人類之所以會受胖的困擾,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因為“貪婪”的結果。喜好脂肪和甜味,這些都是很容易在人體內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的。這樣就可以讓古人經受住一天飽兩天飢的狩獵採集生活。人如此,狼也如此,已有可能,就會盡量填飽肚子,畢竟進了肚子的才是自己的。誰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來。

說完貪婪的狼,我們來說說羊。

在我們的印象中,羊是溫順的動物。乖乖的小綿羊,正如《遙遠的地方》中所歌唱的那樣:“我願做一隻小羊,跟在她身旁。我願她拿著細細的皮鞭,不斷輕輕打在我身上”。真的是美麗的場景,怎麼也不會想到“狠如羊”的說法。

要知道羊這樣的群居食草動物,為爭奪交配權,是需要大打出手的,對於羊來說,就是用堅硬的羊角,相互去用頭頂。這時候的羊,可是不溫順的,哪個溫順,哪個就找不到對象,就無法傳遞基因,由此可知,溫順的羊,都絕種了吧,所以這些羊體內,還是流淌著狠的基因。羊頂人以至人受傷的案例也是時有發生。

所以說司馬遷在《史記》中所言的“貪如狼,狠如羊”,是很有道理的。


更多河南歷史類原創內容,歡迎右上角關注歷史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