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是中国第一个汉奸,不是中行说、不是韩信,是你想不到的他

到底谁是中国第一个汉奸,不是中行说、不是韩信,是你想不到的他


到底谁是中国第一个汉奸,不是中行说、不是韩信,是你想不到的他



到底谁是中国第一个汉奸,不是中行说、不是韩信,是你想不到的他


阿元

中国的英雄很多,汉奸有不少。

那么谁是中国第一个汉奸呢?

通行的说法是中行说。

中行说,念Zhōngháng Yuè,我以前把他念成zhongxingshuo,三个字里念错俩,可见多么的没文化。

中行说原本是宫里的太监,西汉文帝时人,被很多人认为是真正的“汉奸的始祖”。

汉文帝的时候,由于国内各路诸侯对帝位虎视眈眈,再加上国力尚未恢复,无力与强大的匈奴进行一场战略决战,只好继续与匈奴和亲,也就是靠送女人、送钱来换取和平。汉文帝选了个宫女,冒充公主去匈奴,并让太监中行说作为陪同一起去。中行说不愿意去啊,但汉文帝说不行,非你去不可。中行说生气了,就对汉文帝说:“你一定要派我去是不是?那么我到了匈奴,一定会让匈奴来祸害你。”

和皇帝这么说话,是太监?感觉像太上皇。所以说汉文帝的脾气真好,随便换个人,中行说的小命肯定要玩玩儿。

汉文帝哪里把一个太监的话当回事呢?坚决地把他派走了。中行说果然就归降匈奴,并深受老上单于欢喜、宠信。中行说首先揭发了汉王朝以宫女冒充公主的事情,并告诉单于汉王朝一点也不可怕,你应该管他们要更多的好东西。从此之后,匈奴对和亲来的女人也不满意了,动不动就索要钱物金银,不给就威胁秋熟后大发兵马入汉境中践踏。当然就算是你给了好东西,他仍然来抢你,还有人嫌好东西少吗。

中行说是在武汉帝派卫青、霍去病深入漠北与匈奴决战之前病死的。临死之前,还不忘给献计,把病死的牛羊都丢入水源当中,企图使汉军感染瘟疫。所幸汉军事先觉察,做了防范,漠北之战仍以汉军的全胜而告终。

但其后不久,汉军杰出的年轻将领霍去病病逝,有人推测正是他在漠北喝了含有病毒的水而感染了疾病而死的。

这也是世界历史上的第一次细菌战。

但睁大了眼看历史,还有一个人,汉奸的帽子,比中行说戴的更早,他就是韩王韩信。

西汉有两个韩信。一个是非忍受胯下之辱、战无不胜,最后被吕后乱棍打死的战神韩信;另一个韩信,就是韩王韩信。

韩王韩信是故韩国韩襄王的某一种孙子(孽孙,应该是旁系孙子),在刘邦被封为汉中王之后,追随刘邦一起去了汉中。到了汉中之后,韩王韩信是第一个建议刘邦杀出汉中,与项羽争天下的人。等到了刘邦杀出汉中平定三秦之地后,应该是为了让韩王韩信能出力干活,所以答应立他为韩王,派他去攻击原来韩国的老地方。(《史记韩信卢绾列传》:立为汉王,韩信从入汉中,乃说汉王曰:“项王王诸将近地,而王独远居此,此左迁也。士卒皆山东人,跂而望归,及其锋东乡,可以争天下。”汉王还定三秦,乃许信为韩王,先拜信为韩太尉,将兵略韩地。)

随后,刘邦封韩信为韩王,地点在现在河南一带。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刘邦战胜项羽之后,还没有当上皇帝呢,就开始削弱韩信。以韩信武艺高超为借口,把他从有巨大影响力的韩故地,改封到山西的太原,去打匈奴吧。

韩王韩信一听,心里明白啊,刘邦这是信不着我啊,我走的再远点吧,干脆自请到马邑去当这个韩王。这大概也有点抗议的意思,我是韩王啊,你把我改封到赵国故地去了,算个什么事呢?

这个马邑位置在现在的山西朔州,汉代基本就坐落在边境线上了。刘邦也没有客气,说好啊,于是韩王韩信就到汉匈边境站岗去了。

匈奴单于冒顿可不因为你来个诸侯守着边境就惯着你,很快就发兵把韩王信给包围了。这时候啥武艺也没有用了,韩王信只能是向匈奴求和。这时刘邦又领着大军来迎击匈奴了,看着韩王信和匈奴之间使者不断,觉得这小子是不是叛变了啊。就派人去责问。这一问把韩王信吓坏了,干脆降了匈奴。

(《史记》上以韩信材武,所王北近巩、洛,南迫宛、叶,东有淮阳,皆天下劲兵处,乃诏徙韩王信王太原以北,备御胡,都晋阳。上许之,信乃徙治马邑。秋,匈奴冒顿大围信,信数使使胡求和解。信上书曰:“国被边,匈奴数入,晋阳去塞远,请治马邑。” 秋,匈奴冒顿大围信,信数使使胡求和解。汉发兵救之,疑信数间使,有二心,使人责让信。信恐诛,因与匈奴约共攻汉,反,以马邑降胡,击太原。)

说韩王韩信是汉奸,不仅因为他投降了匈奴,而且还帮助匈奴攻打汉王朝。刘邦的白登山之败,就是韩王信和匈奴一起干的。韩信算是一个尽忠的汉奸,在效忠匈奴期间,成功离间了另一位汉臣,赵国相陈豨造反叛汉。

那么韩王韩信是不是古代中国第一个汉奸呢?

真不是。

先明确一下汉奸的含义。

汉奸,《辞海》的解释是:“原指汉族的败类,现泛指中华民族中投靠外国侵略者,甘心受其驱使,或引诱外国入侵中国,出卖祖国利益的人”。

从汉奸定义中,“引诱外国入侵中国,出卖祖国利益的人”角度看,古代中国第一个汉奸是申侯。他的罪名是,勾结西戎入侵周王朝,造成了西周的灭亡。

申侯是西周最后一任头目,周幽王的老丈人。申侯的女儿,是周幽王的王后,生了个孩子叫姬宜臼,姬宜臼还被封为太子。

这时一个坏女人的出现,打破了周幽王一家的幸福生活。

这个坏女人叫褒姒。

褒姒是古代中国第三号祸国殃民的坏女人,前边两号分别是妹喜和妲己。

褒姒的出身和孙悟空差不多,无父无母;也跟刘邦差不多,算得上是龙的后代。(按《史记》刘邦是龙强奸他老妈生出来的,当然也可能是顺奸。)

说早在夏朝快灭亡的时候,有两条龙出来溜弯,夏王不知道咋办好了,就让大臣占卜,算算我是应该杀了、还是放了,或者干脆把这两条龙关起来呢?(可见皇帝权威大于龙的力量,连龙都敢杀)但占卜的结果是咋都不行,只有拿个罐子把龙的口水留下来,才能有最好的结果。于是夏王宫里又多了个宝贝,一个装着神龙口水的咸菜坛子。(《史记》中说是拿个木柜子装的,感觉不太靠谱,放几百年,那不得漏了啊,何况还要保存那么多年。于是这里改成坛子了,更现实更科学一点。)到商灭夏之后,把这个宝贝给留下来了。

到了周厉王的时候,厉王好奇心大发作,把这个咸菜坛子给打开了,里边的龙口水一下就流的满地都是。就跟502胶似的,咋也整不掉。周厉王迷信啊,就和义和团相信黑狗血能挡洋枪子弹差不多,叫来一帮女人,全脱光了把这疙瘩龙口水围起来。这招果然好使,一大堆龙口水变成了一只玄鼋(龙的儿子的一种,大概相当于王八)。要不咋说龙是神物呢,它的口水变成的东西也不简单。这只王八出溜一下,溜进了王后的宫里,把一个小姑娘给咬了。结果这个没有和男人发生过任何接触的小姑娘,成年之后怀了孩子。

西周王朝,不像现在似的,啥啥无痛人流广告满天飞,未婚先孕的话,花个几百块钱就能解决。那个时代怀孕了,大概只能生下来。但在皇宫里,生个孩子可是大事,尤其是在没有被周王宠幸的情况下,那是要杀头的。这个小姑娘只能是把孩子扔在下水道里,让她自生自灭。

但这个充满迷信活动和色彩的故事还没有完。就在宫中的这个未婚先孕的小姑娘,把生下来的女孩子扔到宫中的下水道,顺着水就漂到宫外去了。这时候宫中的周宣王(《史记》中就这么写的,周厉王忽然变身周宣王。)听到一首儿歌,“山桑弓,箕木袋,是灭亡周国的大祸害!”意思是山桑木做的弓,箕木整的箭袋,那是能周朝灭亡的东西。

那个时候的人迷信啊,周宣王就把这句话当真了,下令抓带着山桑弓和箕木袋的人。正好有对夫妻,在大街上卖这个山桑做的弓、箕木做的箭袋,士兵们就抓,这夫妻俩就跑。跑到大道上,正好发现那个宫女生的孩子,顺着下水道漂啊漂的。这对夫妻老有同情心了,乃是大周王朝十大爱心人士之一,不顾后有追兵,不怕小女孩子的拖累,捡起小女孩就跑到了褒国。(大周朝的士兵如此的笨蛋,其国安能不弱?)

小女孩子长大了,被称为褒姒。

褒姒花容月貌,老漂亮了。这时周王朝的王已经换成了周厉王。正好褒国的国君犯了事儿,叫周幽王给关了笆篱子。褒君的儿子为了救老爸,在全国征集漂亮的女孩子送给周幽王,褒姒也被选上了。褒姒在周王宫里呆了三年,才被周幽王所发现,一下子就爱的死去活来的。等到褒姒生下儿子伯服之后,周幽王爱屋及乌,不知道咋表达对褒姒的爱情好了,就废掉了原王后申姬、原太子姬宜臼,封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

到这里故事还没有完,褒姒是个冰美人,不喜欢笑。周幽王呢,又是个贱皮子,就想看到褒姒的笑容。在啥招都想了也不好使的情况下,下令点燃了骊山的烽火台。点烽火台的意思是周王朝受到了入侵,号令天下诸侯派兵来保卫的。结果烽火台一点,各路诸侯纷至沓来,但又找不着敌人,只能像群没头苍蝇一样乱转。褒姒看到这种乌七八糟的景象,居然乐的哈哈大笑。

周幽王看这招好使,于是时不常儿地就点烽火,逗褒姒笑,耍各路诸侯玩。诸侯们也不是傻子,上了两次当之后,谁也不来了。

这时,古代中国第一汉奸,申侯出场了。

周幽王废申后和太子的行为,把老丈人申侯给整激眼了。但要给女儿和外孙报仇,实力不够。于是就去联系西戎,说咱们一起去打周王朝,破城之后,周王朝几百年来攒下来的所财宝,全送给西戎。

西戎酋长同意了,和申侯一道进攻镐京(现西安附近)。周幽王赶紧点烽火,召集诸侯救驾。但诸侯们以为周幽王点烽火,还是把他们当猴耍呢,结果一个也没有来。结果申侯带着西戎大军,攻入了镐京,杀了周幽王,把褒姒也给抢走了。

再看一次汉奸定义:“原指汉族的败类,现泛指中华民族中投靠外国侵略者,甘心受其驱使,或引诱外国入侵中国,出卖祖国利益的人”。

按这个定义,申侯才是古代中国的,第一个汉奸!


到底谁是中国第一个汉奸,不是中行说、不是韩信,是你想不到的他

多多关注,多多转发,原创需要您的大力支持,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