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縱橫歐亞的蒙古兵是怎麼被明軍趕回大漠去的?

追隨歷史的腳印


一、政治腐敗,主昏臣庸,蒙古貴族驕奢淫逸,鋪張浪費,整個國家官僚機構已經腐敗,進而使得明軍起義順應時勢

元朝的那些皇子皇孫們,從小就享受著安逸奢侈的生活,自然就喪失了鬥志。而且,這種奢侈之風,在整個蒙古人中傳播。偌大的元朝,一下子全被金錢美女腐蝕了,速度之快,令人驚訝。話說這個馬背上的民族,一代之後,很多人竟然騎不上馬。更多的蒙古人,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別的,一概不管。

蒙古人還不停地印刷貨幣,製造通貨膨脹,老百姓好容易攢下的錢,一夜之間就變成了廢紙。這一點,讓善於積蓄的中原老百姓更加氣憤了。

為了獲得更多的錢,蒙古人發明了一種特殊的稅收方法,那就是將每塊地區的稅收,都承包給了商人。蒙古的統治者只關心這個商人能交上多少錢,至於商人收稅的手段,他們才懶得關心呢。為了收到更多的稅,這些商人,那真是不擇手段。

二、民族矛盾,蒙古貴族統治的元帝國從未真正放棄過對南人和漢人的歧視和迫害,民族矛盾已經不可調和

元朝為了維護蒙古貴族的統治,將全國人口不分民族種族進行了強制性的分化,蒙古人為一等人,西域各地居民則為二等“色目人”,原金國境內的漢人、契丹人、女真人以及曾作為元后方根據地的雲南人就為三等的“漢人”,而淮河以南的大部分人口則不分種族均為“南人”或“蠻人”。

這樣的人口劃分會導致怎樣的結果呢?當最高層的蒙古人與最底層的南人發生衝突時,且不管二等“色目人”是何種立場,由於他們遠在西域,基本上是可以忽略不計的;而三等的“漢人”呢,則很可能會左右觀望,在局勢明朗之前不會輕易靠向任一方。

如此一來,衝突就成了“蒙古人”和“南人”之間的雙方對峙,在人口優勢上,“蒙古人”首先就會大輸一籌了。由於“南人”的組成中有農民、手工業者、商人、小地主、知識分子等(不分民族),因此當諸多階層聯合起來時,其蘊涵的力量是元朝政府始料不到的。換句話說,元末的“農民”起義實際上就是“南人起義”,其實質就是兩大人口等級的正面對抗。其實元朝一開始就犯了個錯誤,它實在不應該將人口最龐大的整個群體都定義為“四等人”,這等於是為自己培養起最具潛力的抵抗對手。

我們剖析一下明朝隊伍就清楚了,他的隊伍當中,似乎除朱元璋本人之外,大多數將領謀士都不是“土包子”出身。而關於“蒙古人和其他三個等級人種的矛盾”,正如前面所說,這在元末實際上已演變為“蒙古人與南人的矛盾”,前者矛盾是普遍性暗藏著的,後者矛盾則已是激化性的表面存在。無論這些矛盾對比出現何種變化,蒙古人元末戰爭中被徹底孤立已是無奈的事實。

三、階級矛盾,各級官吏中飽私囊,不斷向人民收取各種名目繁雜的賦稅,殘酷壓榨百姓,使百姓失去活路,被迫揭竿而起,反抗元朝統治

元朝賦稅的第一個突出特點是南北異制。元朝對各族、各地人民實行分而治之的田賦稅收制度。對蒙古族稅收從輕,對漢族及其他民族賦稅叢重。漢人負擔重於女真人,女真人負擔重於蒙古人。不僅田賦南北異制,其他賦稅也南北各異。

元朝賦稅的第二個特點是輕課工商業的政策。元朝對軍戶、匠戶、站戶實行優待,有一定限度的免稅權,工商業稅率較低,這就促使了元代商業的繁盛,使商稅無論是品類還是數額都有明顯增加。元朝還重視鹽稅,使商稅和鹽稅成為元朝財政的主要收入之一。

元朝賦稅的第三個特點是賦稅徵鈔制。在以往各代,賦稅一般以實物繳納,雖然也有徵錢的情況,但不是普遍現象。元代則不然,賦稅大部分徵鈔。這說明元代貨幣經紀發達,國家已經以鈔為法定通貨。在當時,賦稅徵鈔給人民帶來了一系列不良後果,隨著鈔幣的貶值,賦稅的加重,人民受害不淺。

元朝還實行包稅制(元人稱為撲買或買撲)。

由商人以較低的數額在規定時間內,一次向國家包繳某一項稅款,承包者再按較高數額向百姓徵收,從中獲取差額利益。包稅制對國家說減少財政收入,對百姓說加重負擔,是一種既有害於國又有害於民的稅制。

四、自然災害,元朝連續發生大範圍長時間的自然災害,顆粒無收,百姓們生活無以為繼,正所謂天也要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元代大臣為了保證京城的糧食供應,在河北省耕種農田,被稱為“京糧”。但仍然有大的饑荒災情發生,以及人吃人的人類悲劇發生。四年後,自然災害再次降臨。第十九年,蝗蟲遍佈中原地帶。“大饑荒在中原爆發後,北京大部分地區情況更嚴重,當時的大都(今北京)災民死亡百萬。

面對自然災害:一是政府來救濟饑荒災民,但如果要實施這一措施,必定有一個主要前提,即皇室政府具有相當雄厚的財力物力,可問題是當時的元順政府已經缺糧,甚至連首都的人民也成批捱餓致死。他們怎麼可能有多餘的糧食去救濟人民呢?據史料記載,“元朝統治期間,國家和平時,一年前國家曾收納了一千三百五十萬八千八百八十四石糧食,而浙江(實際上指江蘇和浙江兩省,河南和山東蝗災普遍存在,陝西等地發生了自然災害。由此,京師蕭條了。而朝廷為了優先供應蒙古族人,導致其他民族糧食供應最嚴重不足,百姓死亡保慘重,已經到了官逼民反、天災收人的時候了,不造反就沒有出路。

所以元朝自己葬送了先輩辛苦打下來了的天下,民族歧視,用人制度,鋪張浪費,自然災害,即有天災也有人鍋。

我是 ,以上是我的回答


黑白史


曾經縱橫歐亞的蒙古兵是怎麼被明軍趕回大漠去的?

學習歷史哲學我們知道,一個王朝的覆滅總是由內、外因共同疊加完成的。蒙古鐵騎曾經橫掃歐亞,版圖一度延伸至波蘭、匈牙利。可是到了元朝末年,由於元廷內部的黨政紛爭,加上中原漢族勢力的急劇上升,最終導致了曾經不可一世的蒙古兵被大明軍隊趕回大漠。從三個維度來分析這個問題。

一、內部矛盾激化。

元朝末年,元廷黨爭軍閥混戰,曾經的鐵騎大軍,現在已然變得軍備廢弛、不堪一擊。而且我們知道,曾經的蒙古大軍都是純種族人群,多以蒙古人、色目人為主,而後期的大軍則編入了蒙古人、色目人及漢人混雜的軍隊,作戰能力肯定大打折扣。

除此而外,元朝大將王保保(擴廓帖木兒)一度認為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等勢力不足為患,如此輕敵導致了朱元璋勢力的迅速強大。再看王保保這邊不但無視朱元璋的存在,那邊迅疾揮師北上,還陷入了同軍閥孛羅帖木兒爭混戰。

導致元廷軍閥混戰的原因有很多,但“高郵之戰”是重要原因之一。1355年,張士誠在高郵之戰大破元軍中央軍主力40餘萬,元軍主力損失過半,喪失了對戰場的控制權。各地軍閥崛起,陷入紛爭局面。如此一來,軍閥亂戰,演變成了元朝內部矛盾,而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隨著朱元璋勢力的逐漸強大,王保保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遂於1366年南下河南,但此時徐達大軍已經在江淮駐軍,加之後來自己被削官,種種矛盾的,催生著新的王朝。

二、外部力量激增。

朱元璋勢力發展迅速,無論從部隊編制上還是麾下將才的任用上,無疑都是頂配。

眾所周知,朱元璋當過和尚,甚至一度淪為乞丐,正是早年的這些慘痛經歷,讓他掌握了基層第一手資料,所以舉事以後,他對待一些事務採取的都是強有力的手腕。他軍紀嚴明,知人善任。先後有徐達、常遇春、胡大海等驍勇善戰的大將撲奔而來。直至至正二十三年,朱元璋打敗陳友諒,基本上掃清了西方勢力。

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提出了“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 的口號,決定北伐。我們知道,王保保一直是朱元璋頭疼之人,此人勇猛、剛毅、有頭腦且忠君。朱元璋數次想招降此人,但終不得。

北伐期間,徐達、常遇春率領的大軍一路勢如破竹,在潼關等地大破王保保、張思道的軍隊。隨著元朝的沒落,至正二十八年(洪武元年),元順帝率后妃、太子和一部分蒙古大臣從大都北逃,北伐軍攻佔了大都,一舉結束了蒙古九十多年的統治。

三、朝代更迭,如之奈何。

朝代更迭的原因有很多。內部矛盾、外部侵擾、災荒連連等因素都可能葬送皇家命脈。

但不可否認的是,但凡國家基業穩固,老百姓安居樂業,一定不會出現矛盾的激化而變得不可調和。一代天子如果視老百姓為草芥,那麼終究逃脫不了水能覆舟的命運。馬背上的王朝,不重視中原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加上元末黃河水災,老百姓已經身處水深火熱之中,除了鋌而走險,他們還有什麼資本呢。

雖有力挽狂瀾的勇氣和能力,也終究抵擋不過民心向背。

(對於元朝的統治末路,您有何看法呢,歡迎關注@山城小哲,歡迎點評。)


山城小哲


功勞不能都算在朱元璋頭上。

1352年,劉福通大敗三十萬元軍。元軍統帥也先帖木兒帶頭逃跑,號稱精銳的六千阿速軍帶頭潰散,一戰徹底打沒了元軍的名聲。


1354年,張士誠死守高郵,竟然以萬餘敗軍擊破了脫脫的“百萬”大軍(估計四五十萬),被徵調的高麗、西域的軍隊都損失慘重。四十萬元軍全面潰散,甚至不少人乾脆直接投了各地的紅巾軍。此戰基本殲滅了元軍的主力,此後元朝中央朝廷基本淪為旁觀者,元朝的軍力基本都幾個軍閥掌握。

1356年-1358年,劉福通開始三路北伐。東自山東,西至甘肅,北達遼陽,南方江淮、荊楚、巴蜀,所在兵起,勢相聯結。韓宋政權進入鼎盛,元軍連戰連敗,最後靠察罕帖木兒、李思齊等軍閥的力量,再加上劉福通的戰略錯誤,在1363年才把紅巾軍的北方主力鎮壓下去。但是,元軍的主力長期在北方被牽制,南方完全丟給紅巾軍自由發展。

1364年,朱元璋成功消滅陳友諒。1367年,消滅張士誠和方國珍。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年號洪武。然而此時,北方的元軍完全陷入軍閥混戰。元順帝與太子發生武力對峙,孛羅帖木兒、擴廓帖木兒、李思齊、張良弼等人各佔一方,相互攻擊。

最終,朱元璋在大明建國第一年,就順利攻下了大都,將這些元朝軍閥消滅的一乾二淨,或者全部驅逐到塞外。(陶慕劍)


陶式防務評論


明永樂十二年夏天的一個午後,安遠侯柳升奉詔前來彙報不久前出征韃靼阿魯臺的戰役總結和繳獲情況。

在太監的指引下進入大殿的那一刻,柳升注意到龍椅上的朱棣拿著一封奏章神情凝重,嘴角掛著一絲耐人尋味的笑容。柳升行了君臣之禮,見皇帝這幫神情,也不敢發問,於是立在殿中等候朱棣問話。

少頃,朱棣合上了奏章,交給身邊的太監,對柳升說了一句:“你看看吧。”

柳升接過奏章,看了一眼,內容不多,但是殺氣騰騰:

急報:瓦剌馬哈木部,近日調動頻繁。昨日探馬來報,其騎兵近五千,距大同不過百里,邊軍已關馬市,遷邊民入城以待,望陛下裁決。

柳升合上奏章,交給身邊等候的太監,說到:“陛下征討韃靼方歸,瓦剌此來必是襲擾,陛下不必擔憂。臣請率邊軍往大同驅趕,並請陛下派使臣前往警告之,方可解決此事。”

朱棣聽柳升說完,站起身來走下龍椅,緩緩說到:“朕意已決,親率大軍十五萬前往征討,詔書今日發出,你為副將執掌中軍,其餘隨徵人員由你挑選,五日後出發,去準備吧。”

柳升知道朱棣是什麼樣的人,他對某個將領詢問意見只是客氣,而他決定的事,一般不接受質疑。

“臣遵旨,這就去準備。”柳升拜別後轉身退出,快要走出大殿時,背後傳來朱棣吩咐身邊太監的聲音:“去三海營所宣提督來見朕。”

一個半月後,朱棣一身戎裝帶領著十五萬明軍在西蒙古荒原上行軍,這支明軍可謂是精銳盡出,從大同出兵以來,一路上沒有遇到多少抵抗,反而一直追著敗退的瓦剌騎兵向瓦剌領土腹地深入。

負責中軍的柳升一開始以為朱棣準備打一場大的防禦戰就休兵,但是十五萬大軍在擊敗外圍瓦拉騎兵後,就在朱棣的帶領下一直深入進軍,讓人什麼擔心會中瓦剌的圈套,但是他轉念一想,自己的皇帝陛下打仗的時間比自己長不少,不論是戰績還是作戰經驗舉世無雙,難道會看不出這是個誘敵深入的戰術嗎?

其實朱棣知道這是誘敵深入,但是他有充分的實力和極強的自信,他知道自己的一個殺手鐧,即使進入瓦剌的圈套,也照樣能將敵人擊潰。

在這一路上,明軍不斷擊敗瓦剌騎兵小股的騷擾。從戰俘的口中,朱棣知道瓦剌的馬哈木汗在不遠處的忽蘭忽失溫(今蒙古國烏蘭巴托東南)躲藏朱棣大軍的追逐,毫無準備。

朱棣聽到這句話很高興,他高興的是終於知道馬哈木在哪兒了,但是他不會相信馬哈木毫無準備。

朱棣猜對了。

在忽蘭忽失溫,瓦剌的首領馬哈木正在緊張的等待朱棣的到來,他之前放出的誘餌確實將朱棣引向了這個方向,而這位明朝曾經的屬臣和戰友,等待著那個他一直想擊敗的大明皇帝。

朱棣大軍在幾天後如期到達了忽蘭忽失溫,當大軍到達後,朱棣隨即讓全員做好戰鬥準備,而副將柳升看到這個戰場的地形,倒吸了一口涼氣:這是個絕佳的伏擊地點,非常適合騎兵衝鋒。

就在他準備向朱棣報告時,遠遠的山坡之上,傳來了山呼海嘯的吶喊聲和馬蹄聲。數萬閃著寒光的馬刀在空中揮舞,大批的瓦剌騎兵順著山勢從高處衝殺下來,柳升不敢下令明軍立即出擊,他知道朱棣沒有下命令,但是即使想在下命令也為時已晚。

朱棣到底在想什麼?為什麼不出擊?還在等什麼?難道想在陣中有什麼能剋制瓦剌騎兵的人嗎?

突然,柳升的腦袋裡閃過了他那天從大殿離開是朱棣說的那句話,三海營提督?難道是……

突然,柳升被朱棣的一聲大喊驚醒:“列陣!”

突然間,安靜肅殺的明軍前隊整體散開,一直拿著奇怪武器的士兵來到了隊伍的最前沿,舉起了他們手中的武器。

在山頂上美滋滋地看著瓦剌騎兵衝下去的馬哈木,笑容頓時僵在了臉上,他見過這種武器,有一個恐怖的想法在他眼中閃過:

完蛋了!

衝下山地瓦剌騎兵似乎沒有注意到明軍陣型的變化,他們還在幻想一會可以衝進明軍隊列大砍大殺,活捉朱棣,進而讓大明投降,加官進爵……

但是很遺憾,這是他們很多人最後的想法了。

隨著一片震耳欲聾的槍響,衝鋒的瓦剌騎兵齊刷刷的倒下,再也沒有起來。馬哈木驚呆了,他知道他剛才腦袋裡的想法成真了,因為他確認,他十分確認,剛才那群士兵,是神機營的人,他們的武器,是火銃。

這是明朝三大營之一——神機營,第一次在全世界亮相。

被擊倒的瓦剌騎兵大隊,似乎還不甘心自己的失敗,馬哈木別無他法,只能命令剩下的騎兵繼續衝擊。因為他知道火銃裝彈需要一段時間,利用這個時間差,自己的騎兵還是可以對明軍造成一些衝擊的。

但是,發完一槍的神機營士兵並沒有慌張的裝填火藥,而是收起武器退到兩旁,他們懷著崇拜的眼神向後行注目禮,因為朱棣已經上馬,後面跟著上萬磨刀霍霍的大明騎兵。

瓦剌騎兵還在繼續向前,而他們面對的,現在是朱棣親自帶領的明朝騎兵。

只見朱棣一身鎧甲,手持馬刀,帶著士氣高漲的明朝騎兵衝殺出去,從兩翼包抄,本來遭受沉重打擊的瓦剌騎兵根本不是對手,被一衝即潰,而正面的明軍步兵也全部手持長槊,從正面殺出,瓦剌四處捱打,徹底奔潰了。

山上的馬哈木徹底服了,他對自己的這位對手敬佩不已。而隨後,他也很快清醒過來,再敬佩也沒用,現在逃跑最重要。對掉一盤部隊,馬哈木知道這幾個親兵逃跑,但是跑了很久,他卻發現一件事情:朱棣正在追他!

此時的朱棣正在率領騎兵狂追馬哈木,一直追了上百里,又把馬哈木痛打了一頓。而副將柳升正在收拾戰場,發現這次真的是大賺一筆:斬殺瓦剌士兵數萬,其中包括十幾個王子,這回算是徹底把馬哈木的家底給抄了。回過頭來,這邊馬哈木敗了之後又跑了,而朱棣也繼續鍥而不捨地追擊,一直追到了圖拉河邊,因為給養不足,才撤回原地。

自此,永樂北伐瓦剌的戰鬥結束,明軍大勝利,斬殺數萬,繳獲不計其數;瓦剌大敗,首領馬哈木孤身逃走,第二年上表臣服,從此不敢再犯。

如果在戰後,朱棣要開一個總結大會的話,一定會好好介紹和誇獎一下他的三大營,特別是那支剛成立不久的神機營,原本在征討安南的戰役中用來對付大象的火銃,被朱棣稍微發揮了下主觀能動性,就改成了打騎兵的利器。

也只能怪瓦剌人一天就知道起碼搶劫,也不知道學習下科學文化知識,要是他們知道那時的明朝火器領先世界一個世界的話,確實也不敢如此放肆的入侵,給永樂皇帝又增添了一個如此輝煌的戰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