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日俄战争日军伤亡人数为何比俄军还要多?

平安中国742


尽管日俄战争中,日军的伤亡大于俄军,但是依旧是日军取得了胜利,日本达到了自己的大部分战争目的,就是把俄国的势力驱逐出中国的东北,当然是大部分驱逐,但是在现在的辽宁一带,沙俄的势力已经被驱逐出去了。


日俄战争是人类第一场参战双方都拥有工业化军队的战争,双方的技术装备、训练、补给都是一支工业化军队,而不是原来的机关枪对大刀长矛了。

应该说,日军的表现令当时的西方国家震惊,尤其是攻占旅顺。

日俄战争中陆战的重头戏是旅顺攻坚战,海战是对马海战。正式在旅顺攻坚战中,日军伤亡惨重,日军死伤的人数高达6万人,参战的日本第三军实际上已经被打残了,而旅顺攻坚战也是整个日俄战争的缩影,可以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奏。

日俄战争被称作第零次世界大战,在这次战争中,由于大量的新式武器包括机枪、铁丝网、各种野战火炮的大量使用,这种情况下各国军队的火力有了极大的增强,在战争史上第一次防御成为了一种比较强的战斗方式。


乃木西典因为攻克旅顺而被封神,但是他除了肉弹攻击以外没有任何战术变化,旧日军指挥官那种一根筋的蛮牛劲,在他身上表现得特别典型,在攻击俄军几个坚固阵地时,就是一味的正面强攻。
最终解决俄军坚固堡垒的还是靠这些280毫米攻城榴弹炮。

但是这种战争形式的变化,在各国军队中都是没有认识,因为从来军队要想取得胜利就是要进攻,在这种情况下当还是按照十九世纪那种排队枪毙的模式训练出来的军队,遇到铁丝网加机枪大炮的防御阵地时就一筹莫展了。在这次战争中,日本人首先尝到了这个苦头,而欧洲其他国家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才认识到这一点。

日军遇到俄军的防御阵地时,就是这种情况。尤其是在日军进攻旅顺俄军要塞时,日军在面对俄军机枪、大炮、铁丝网的防御体系时,就是遭到了俄军火力的巨大杀伤,这种情况下日军死伤惨重。不过在东北,由于战场的地域广大,双方都不可能在各个地方都构筑坚固的工事,所以传统的攻击暴露的侧翼这种战术还是有效的,正面进攻没有效果,通过战场机动,日军在几次战役中还是迫使俄军不断的后撤,而且俄军也是被打的丢盔卸甲,但是日方的伤亡并不小。


这个漫画就是说明,日俄战争到了最后就是谁也打不动了。
这个照片是旅顺俄军投降以后,双方的军官在签订投降书的水师营拍的合影。第二排从左边数第二个就是乃木西典。


有痰


日俄战争,单就阵亡人数而言,日本确实更多,达35122人。俄国人则是12331人,低于日本人。也就是说日军要死三人,才能击毙一名俄军。

事实上这样一个数据,恰好与1903年访问日本的俄国陆军大臣阿列克塞大将所言完全一致。他的原话是这样的:“一个俄国兵可以对付三个日本兵,而我们只需要14天的时间就能够在满洲集结40万大军,这已经是击败日本陆军所需数量的三倍了。”

(日俄战争期间首次使用的超级大炮)

如果只看数字,你几乎要为这位俄国大臣鼓掌了。但实际上,他制定的作战计划却是以现有兵力坚持6个月的防御作战,直到集结足够的兵力之后进行反攻,在日本登陆,击溃其本土部队,平定人民的反抗,占领都城,生擒日皇。

这是啥意思呢?也就是说,俄国军队的数量是渐进式的。一开始,在东北只有10万俄军,其中2万被部署在鸭绿江,2万在营口海城一线,3万在旅顺,3万在辽阳奉天。至于援军,慢慢地从欧洲正在过来。

那么日本人呢?当时总兵力有37万人,预计可以拿出25万人对付俄国。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以动员后备军,这个数字是118.5万人。当然,最终实际参战人数,为40万人。

当然,如果拿整个俄国来与日本比,1904年俄国陆军常备军总兵力高达105万人,后备役军人达375万人,远远超过日军。但请注意,俄军90%的兵力都在西部地区,远东只有10%。

这是纯人数,那么装备呢?日军的装备,37%的火炮是山炮,大家都知道:这玩意适于东北战场。此外还有机枪147挺。海军方面,则有战舰约80艘(26万多吨),多数是在英国建造的新型舰只,性能良好,规格统一。

俄国这边,在远东,仅有148门炮、8挺机枪。太平洋分舰队,则拥有60余艘作战舰艇,而且多数陈旧不堪。

所以从装备来看,俄国人显然不如日本人,炮少,机枪也少,战舰更是不仅少,还旧。

近现代历史中的战争,不以人的多少为决定因素,而以军械的多少强弱为决定因素,这个,虽然一直被某些人否认,其实在大多数时候都是正确的。

那么,既然俄国人装备如此稀松陈旧,为什么日军还死伤惨重呢?

首先,是因为日军为攻击方,确实需要付出较大成本。拿1904年8月的旅顺攻防战而言,从19日开打,到24日告一段落。日军仅仅拿下一些前沿工事,却付出了高达2万人的伤亡,而作为防御一方的俄军,伤亡只有3500人,最终日军只能放弃了迅速攻占旅顺的打算,改取长围久困之计。整个旅顺战役过程中,俄军损失4.4万余人,日军损失约6万人。

其次,是因为日军指挥官乃木希典的肉弹战术。这里我们拿旅顺攻防战中最激烈的203高地攻防战作个例子。开打之后,日军以敢死队打法向着203高地正式发起冲锋,高地的俄军,则凭借着坚固堡垒与机关枪形成的火力网成功阻截,日军伤亡人数直线上升,据说乃木希典自己的两个儿子都死在了冲锋的路上。打了足足一个月,最终乃木希典收到的,是来自国内2400封让他自杀的信件——肉弹当然死人多!

但不过怎么说,最终毕竟日本人搞定了战局,俄国认输了——其实这就是东亚国家与俄国作战的优势。俄国人毕竟大本营远在欧洲,调兵遣将并不容易。所以当年大清国围攻雅克萨,武器其实俄国人更占优势,但清国是在主场,俄国人毕竟是在客场。而日俄战争中,同样的情形也出现了,虽然日本人不是在自己的国家作战,但毕竟日本人也是黄色人种,以当时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的观感来看,这是黄色人种战胜白色人种的第一次,因此,大清国也有很多人颇受鼓舞——至于你说战争中日本人死得多,这个谁在乎呢?日本人自己都不在乎。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这要问问日本军神乃木希典了。

1904年日俄战争俄国伤亡数字在变动大致是在27万,日本伤亡27.6万。日本小输俄国。

日俄战争中伤亡差距最大是乃木希典指挥的旅顺战役

乃木希典指挥的第三军久攻4个月,伤亡总计6万人,却没能拿下旅顺,而在攻防战中俄军伤亡不足万人。这也导致了日本在战场上全线胜利,而伤亡人数却高于俄国。

儿玉源太郎代替指挥仅以牺牲6000人代价就攻陷旅顺要塞。

奈何乃木希典为明治天皇钦点的将领,直到战争结束日军总司令大山岩都没敢讲他撤换。

第三军已经快人员伤亡巨大,通过补充人员已经快把第三军跟换一遍了,却久攻不下。不得已日军只好是派总参谋长儿玉源太郎代替指挥,明里还是乃木希典为第三军司令。

结果是牺牲6000人能那下的要塞被乃木希典打成了伤亡60000人,也成为日本在整个战争中伤亡超过战败国俄国的在重要原因。


历史小知


就日俄战争的第一年来说,日俄两军交战互有伤亡。日军伤亡大于俄军的战役主要是旅顺争夺战,即日军进攻,围困和夺取俄军旅顺要塞的筑垒地域和海军基地。

而1904年发生的会战,包括辽阳会战和沙河攻防战中,俄军伤亡都要高于日军。

日俄战争中的日军士兵

日俄战争中的俄国士兵


装甲苍穹


我是来自乌鲁木齐的清谈小哥,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双方伤亡情况

沙俄帝国伤亡人数:32904人;日本帝国伤亡人数:88429人,日本的伤亡人数接近沙俄帝国的3倍。

1903年访问日本归来的沙俄帝国陆军大臣阿列克塞·库罗帕特金大将:“一个俄国兵可以对付三个日本兵,而我们只需要14天的时间就能够在满洲集结40万大军,这已经是击败日本陆军所需数量的三倍了。所以说将来要发生的与其说是战争不如说是一场军事散步更为合适”。

为什么日本帝国的伤亡高于沙俄帝国

1.日本帝国的战术落后。和后来二战一样,猪突战术,强袭法就是一根筋的日本帝国的步兵战术,是用人命去填的添油战术。日俄战争被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预演”,当时混凝土碉堡、堑壕、机枪、铁丝网已经在战场上出现,特别是日本帝国面对的是沙俄帝国在远东经营多年的永备工事-旅顺要塞,旅顺要塞有东亚第一要塞之称。作为进攻方的日本,付出的人员伤亡将会更大。当时攻克旅顺的是由乃木希典指挥的第三军,采取的“肉弹”战术,战死日军5万余人,可见战斗的惨烈,1980年,日本还拍了电影《203高地》纪念这次战役,乃木希典的二儿子就战死在203高地,此前乃木希典的大儿子已经战死在金州,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2.轻敌思想。中日甲午战争时,日本帝国非常轻松就拿下满清的旅顺要塞,对沙俄帝国的战力估计不足,旅顺战役一开始交战6天6夜,日军伤亡15000多人,沙俄伤亡了1500多人!

3.沙皇给远东俄军的压力。尼古拉二世警告远东俄军司令库罗帕特金:如丢掉旅顺,将是新的最沉重的打击,不仅有损于俄罗斯在远东的政治军事威望,而且有损于在近东、中亚和欧洲的政治军事威望。无疑,俄罗斯的敌人将利用这一点尽可能使我们为难,而朋友则将把俄罗斯视为软弱的同盟者而加以抛弃。


清谈小哥


1904年,为了争夺朝鲜半岛和我国东北地区的权益,日本和沙皇俄国之间进行了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争霸战争。战争的性质就双方而言都是非正义战争,这场战争最终的结果是新兴的强国日本战胜了老牌帝国俄罗斯。此战过后,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俄罗斯国内则爆发了革命。日本在东北亚地区逐渐占据了优势,日本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虽然最后的战争结果是日本取得了胜利,但是日本却是惨胜。日本的战争阵亡率比俄罗斯还要大。根据战后统计:日本战死士兵达到了88429人,受伤人数为103584人,被俘约2000人 ;俄罗斯战死士兵34000—52623人之间,受伤人数为146032名,被俘人数约为79454人。

如果把战死、受伤和被俘都算是战损的话,日本的战损约为194013人,俄罗斯的战损为259486人—278109人。如果看整体战损的话,俄罗斯的战损比日本要大,尤其是被俘虏人数远远超过日本。如果仅看伤亡数字的话日本伤亡人数约为192013人,俄罗斯的伤亡数字约为180032—198655人。双方的伤亡比例差不多,几乎打了个平手。如果只看死亡人数的话,俄罗斯的死亡人数则要大大少于日本。

当时日本虽然已经号称是亚洲第一强国,但是日本的国际地位其实并不高,不少列强在日本依然享受到了不少权益。俄罗斯在欧洲算是一个落后的帝国,但是就当时的总体国力而言,还是超过了日本。俄罗斯的人口是日本的3倍,国土面积更是日本的几十倍。俄罗斯还是一个老牌帝国主义拥有出色的作战经验。整个战争过程中俄罗斯先后投入了50万兵力,日本投入总兵力则为40万。整体国力超过日本的俄罗斯,在战争中自然会有所以体现。由于俄罗斯的军队腐败,战斗力较弱,所以才会最终在战争中失败。但是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是衰落的俄罗斯,对于日本来说也是一块硬骨头。所以日本崩碎了几颗门牙之后,才最终啃下了俄罗斯这块骨头。正常战争的战损来看,战斗意志超强的日本,还是占到了一定优势。最终俄罗斯的整体损失要大于日本。

但是战争过程中,日本的阵亡数字则要超过俄罗斯。这当然和战争的过程相关。整个战争过程,日本相对来说处于攻势,俄罗斯处于守势地位。日攻俄守的原因倒不是俄罗斯相对较弱,而是日本处于挑战者的地位。在双方实力相对均衡的情况下,处于守势的一方自然会相对占据优势,尤其是在人员伤亡方面也会稍微占据优势。日本战争期间大部分情况都是日本进攻,不是进攻俄罗斯坚守的城池要塞,就是进攻俄罗斯坚守的高地。当时又没有空军,日本只能用士兵冲上去占领目的地。往往当日本付出巨大人员伤亡攻上地方阵地之后,俄罗斯守军会选择投降。这也是俄罗斯士兵被俘较多的原因。

整个日俄战争期间,日本的武器并不比俄罗斯弱,甚至有些武器还比俄罗斯要先进。比如当时日本已经换装了三零式步枪,而远东的俄军使用则是射程只有三百米的老式步枪。单兵作战射程上,日军要高于俄军。这是日军的优点,后来成为日军伤亡惨重的重要原因。日军认为只要能够找到大炮射程的死角,便可以凭借三零式步枪,在作战中取得优势。但是日军忽视了各种兵器之间的配合运用。但是俄军装备了最新的马克沁机枪,仅一天就造成了日军4000名士兵伤亡。马克沁机枪的射程远,而且没有射击死角,加上俄军又处于防守位置。日军的步枪完全失去了用武之地,只能等待俄军的屠杀。俄军的机枪战术,给日军带来严重伤亡。

甲午战争中,日军在步枪武器相对落后的落后情况下依靠集群冲锋和散兵冲锋相互配合的方式打败了清军,也取得甲午战争的胜利。日俄战争时,日本派出甲午战争中的将军乃木希典做为日军统帅。乃木希典凭借着集群冲锋,向要塞内的俄军发起功击。这种战术,一度使得俄罗斯人非常不适应,给俄军造成了惨重的伤亡。但是日军的这种“集群冲锋”,也造成日军的过多的士兵窝在一起。当时的俄军防御体系,已经变成了暗堡、地雷、铁丝网、障碍物构成的立体防御体系,加上马克沁机枪的配合。面对新环境,日军依然迷信步兵冲锋占领阵地的方式,日军只能发起“肉弹自杀战术”。日军在旅顺要塞前损失前惨重。

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建立一支现代化军队,称之为“皇军”。日本训练军事的时候,灌输“忠君”思想和“武士道”思想。日军上到高层军官,下到普通士兵都充斥着一股不怕死的愚忠思想。比如纳木希典遇到挫折之后,不是想着如何解决问题,而是一根筋继续坚持固有的战术。日军普通士兵,也是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有一股轴劲。正是由于日本深受武士道影响,而不断拼杀。所以才会造成己方伤亡惨重,当然也造成对方伤亡惨重,所以日军被俘人数才会非常少,整个战争期间日军被俘人数只有2000人,而俄军达到了79454人。

日军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日本战胜了俄罗斯。日本战胜俄罗斯对当时的日俄双方,乃至整个远东地区都有深远影响。俄罗斯在远东的实力开始缩小,日本一跃成为一个世界大国。


依稀说史


1904年,爆发于我国东北的日俄战争,是两个列强为争夺对我国东北地区及朝鲜半岛控制权的非正义战争。

这场战争中,日俄双方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由于沙皇俄国本来已经走在国运的下坡路上了,其国内经济落后,矛盾重重;而日本帝国正处于国运上升期,武运昌盛,虽付出了很大的伤亡代价(特别是在打俄军的旅顺要塞时,日军伤亡惨重),但取得了战争的全面胜利(包括日本海军全歼俄太平洋舰队和第二太平洋舰队,堪称海战经典)。

战后,俄国将库页岛南部和俄国对辽东半岛的租借权以及其附近一切岛屿均移让给日本政府,并将由长春至旅顺口的铁路及一切支线,以及附属所有权利、财产和煤矿,均转让给日本政府。此外。

据相关统计,日军在这场战争中的死伤人数大概在8万人左右,而俄军伤亡统计数字差异较大,战死约5万人,其他受伤、病死、被俘等人数有说从几万到十几万不等。总体而言,双方损失都不小。

至于为什么日军战死人数这么多,大概有以下几点原因。

① 日本陆军是进攻方,而且打的还都是难啃的骨头,比如像旅顺口要塞,自甲午战争中大清战败,沙俄获得旅顺口,经过数年苦心经营,要塞工事完备,装备精良。所以日本在此处伤亡巨大,后来他们还专门拍了部电影,《203高地》,讲的就是进攻中要争夺一处山头,日军血流成河,组织很多波敢死队最后才拿下的故事。

② 20世纪初的军事科技还比较落后,没有坦克、步战车能为步兵提供掩护,步兵能依靠的只能是大炮,而冲锋的时候就只能靠血肉之躯了,而且当时的步兵冲锋战术十分粗糙,基本是排成几排的人海战术。在首次进攻旅顺要塞失利之后,日军从本土运来新制不久的11寸口径的攻城炮,炮弹重达550磅。且采用平行坑道,逐层推进架设跑位,最后使了吃奶的劲,才轰平了俄军的工事。

③ 沙俄虽然当时已经在走下坡路,但毕竟也是西方老牌帝国,多少有点实力,比如在旅顺口布置了当时世界上刚出炉的、最先进、火力最猛的马克沁重机枪,而且有72挺,它们同时开火时所产生的恐怖火力,打击冲锋的步兵简直就是像割韭菜一样。

综上,您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日军“这么难”了吧。

欢迎关注“琅琊阁先生”:与您坐而论道,谈历史,话人生。

琅琊阁先生


首先可以确定的是日本确实是占到便宜了,不过占到的便宜并不大,而且正如上文所说,日本所付出的死亡人数也是更多的。日本和沙俄发生战争的原因就是,双方都想侵占我国东北地区的领土以及矿产资源。而战争最后以日本获得胜利结束,日本得以彻底吞并半岛,得到了库页岛南部地区,还有一些捕鱼权。沙俄还将长春至旅顺的铁路及一切支线,以及附属的一切权利、财产和煤矿,均转让与日本。

不过在这场战争中,日本一共死亡了8.8万人,而沙俄只死亡4万人。除此之外,沙俄也并没有向日本进行任何赔款。所以说,日本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重大的伤亡,只获得了日本原本即使不通过这场战争也有可能获得的东西。不过在这里不得不说的是,不管日本到底有没有占到便宜,我国都在这场战争中受到了巨大伤害。



诸君谈历史


因为日军本身就是惨胜,而且带有侥幸成分。

两个国家的矛盾由来已久。在甲午战争中,日军侵占了我国辽东半岛。由于担心日本势力过大,俄国伙同法国和德国发起“三国干涉还辽”,迫使日本将包括旅顺在内的辽东半岛归还给清政府。

1898年,俄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旅大租地条约》,在远东获得了梦寐以求的不冻港。俄国侵占旅大后,开始大规模修筑海、陆防线各炮台、隧道和堡垒,使旅顺成为“东方的喀琅施塔得” 。

1900年义和团运动之际,俄国除了参加八国联军外,还在1900年7月以镇压东北义和团名义单独出兵17万侵占我国东北。在俄军兵分五路大举入侵形势下,清军在东北的部队由于兵力薄弱、缺乏统一领导和装备落后等原因,2个月后整个东北被占领。虽然之后撤军不过在1903年8月成立了远东总督府。俄国的“黄俄罗斯”计划于日本“大陆政策”发生尖锐冲突,彼此都在准备战争。

在战争爆发时,俄军总兵力105万人,不过在远东只有9.8万人(8挺机枪和148门火炮),太平洋舰队舰艇60余艘,主要在旅顺和海参崴。日本当时陆军总兵力37.5万余人,可以出动25万人在日本列岛以外作战,可以动员200余万后备役军人(战时实际动员118.5万余人);海军舰艇80艘。

虽然俄国总兵力有优势,不过在局部的远东战场,日本无疑占有优势,再考虑到其他条件,比如距离后方近、训练和装备较好、对东北情况熟悉等,日本优势更为明显。

战争以1904年2月8日日军军舰夜袭旅顺拉开序幕。战争过程中双方在陆上主要进行了辽阳会战(俄军损失1.7万人、日军损失2.4万人)、沙河会战(俄军损失4万余人、日军损失2万余人)、旅顺争夺战(俄军损失4.4万余人、日军损失6万余人;日军不惜代价攻占该地,是为了争夺制海权)、奉天会战(俄军损失12万人、日军损失7万余人)。

海上最出名的就是对马海战了,俄国海军一战损失27万吨舰船,比日后一战的日德兰海战双方损失总和还大,海军排名一夜之间从世界第三跌落到第七。

此后双方开始在朴茨茅斯谈判,日方希望得到巨额军费补偿和俄方割地赔款,俄国谈判代表维特态度坚决:要钱一分没有,俄罗斯的土地都是皇帝陛下的财产。如果一定想捞点补偿,可以在萨哈林岛(俄国对库页岛的称呼)割点地方给日本安慰。如果日本还是不满,那么就继续作战。最终双方在1905年9月5日签下和约,在割让了半个库页岛后,战争帷幕终于落下。

整个战争,日军参战总兵力109万人,死亡10.6万人,受伤17万余人,舰船损失91艘,军费开支17-19亿日元;俄军参战总兵力120万人,兵力损失27万人和舰船98艘。


荣华之武器堂


前面的文章基本都看了,都似乎都没有讲透彻问题的根本原因,所以也来参乎一把。不查资了,没用!因为前几位写了数据的,每一个都不一样,说明根本就找不到公认的结论,因而就只说原因了。

日俄之间除了甲午战争以后产生的龌龊以外,直接导致双方开战的主因是对东海的控制及海军的摩擦,进驻了旅顺军港的屌炸天的俄毛太平洋舰队,与打败了大清北洋舰队的骄狂的日本海军,根本就不可能在黄海甚而日本海友好相处,最终战争的导火索因通日本的商船被俄毛击沉而点燃。东乡平八郎指挥的海军还是很牛的,几下就把俄毛太平洋舰队打的缩进旅顺港不敢再出来!但是,日本海军也很难打进去,因为旅顺港的地理优势太强了,三面高山环抱,山上有岸炮保护,水面还有鱼雷,舰炮守卫,日本海军想突进去难度非常大,而且也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甚至失败,于是便想到了派出陆军抢夺军港周边山头,瓮中捉鳖,反正你已经跑不出来啦。

话说日本陆军刚刚进入洋枪时代,其他新鲜玩意还没咋见过,仰仗的就是大炮、步枪,武士道。俄毛防御军港要塞的步兵此时已经掌握了当时的兵家原子弹——马克沁机枪,而且数量不少!加上坚固的堡垒工事,居高临下,也不出击,蹲着打你就行。因此就产生了如下一幕:英勇的猪突日本士兵,与暴雨般马克沁重机枪子弹对冲中,一片片倒下了,而倔强的指挥官却还要一次次组织进攻冲锋……呵呵,伤亡少了肯定对不起他们的皇军荣誉。直到新的援兵赶到,有了迂回的进攻部队,而俄毛守兵也死伤不少且疲惫不堪,也等不来救兵勒,终于弃守。日本陆军在付出惨重伤亡代价后夺取了要塞,开始扬眉吐气,从山头上向港湾里的俄军舰吊炮,俄舰被迫冒险出逃,又被等在外面的日舰关门,基本全灭。整个日俄战争日军伤亡最惨重的其实就是在争夺旅顺极其港口要塞,有种说法是,双方在这里的伤亡是6:1。

而在其他几个战场上,日军都基本做到了伤亡小于对方的结果,不然,这种胜利是没有说服力的。日俄战争,俄方还是真真正正的失败方!日本赢的不轻松,但更严重的问题是赢了没有得到经济补偿,日本国民承受了更大的战争苦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