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假如过了乌江,反盘的几率会有多少?

逍遥江湖一号


垓下一战,可以说刘邦已经取得楚汉之争的决定性胜利,项羽被围,英布、彭越、韩信全面合围,项羽杀退韩信追兵后又数次被围,最后退到乌江自刎。那么,当时如果项羽不自刎而单枪匹马渡过乌江,是否能够东山再起,也是史学界千百年来争论的焦点。我来分析一下,请大家来指正。

首先来说,项羽如果撤退至乌江以东地区,胜算还是很大的,项羽垓下之战并不是全局性的战役,而是中了韩信的奸计所致。项羽战败之时,江东仍有项羽残余力量,如果他渡过乌江收拾残局完全有机会组织力量。当时韩信是用激将法诱骗项羽被围,只是在垓下以及安徽的周边集结优势兵力,而江东地区情况如何,韩信并无把握。一旦战火烧到江东,战局走向并不明确。

第二,彭越、英布、韩信并不是真正臣服刘邦。刘邦称帝以后,各个异姓王与刘邦离心离德,相互利用,为造反准备时间。如果项羽能坚持到这个时候,完全可以与彭越、韩信、英布联手反刘,凭借项羽的军事才能以及各个异姓王的号召力,完全可以击败刘邦。

第三,项羽如果坚持持久战,变数很大,有战胜刘邦的可能性。即便是项羽短期不能取胜,只要坚持持久作战的战略,刘邦一方必会出现内讧,各个异姓王与刘邦只是合作关系,特别是韩信,不会久为人臣,甚至会出现刘、项、韩三足鼎立的局势,那时,项羽对韩信可以采用攻心战术,取胜的机会会大大增加。

第四,刘邦白登山被围以及平定各个异姓王均是项羽的机会。刘邦称帝后在白登山被匈奴冒顿所围,由此可见,刘邦对全国局势的变化并未全面掌控,各个异姓王武装割据很可能形成,如果项羽能坚持到这时,完全有机会利用乱局以乱取胜。从时间上看,刘邦到死之前才平定英布叛乱,可以看出刘邦在位期间的政局混乱,作为军事才能极为突出的项羽来说如果能坚持到这个时候,一举消灭刘邦势力并不是没有可能。


优秀的米老鼠96


不敢说没有翻盘机会,但机会真的不大,理由有四。

首先,项羽不是江东人,是苏北人。虽然他跟叔叔项梁是在江东起兵的,但是项羽和江东并没有什么很深的感情。

顺带一说,其实参与楚汉战争的群雄,多数也都是苏北人。刘邦、萧何、樊哙、曹参等是徐州人;韩信是淮安人;龙且、钟离昧是连云港人,项羽是宿迁人。不夸张的说,楚汉战争就是苏北人的内战。


扯远了,说回项羽。我们现在之所以说项羽去江东还有翻盘的希望,无非是因为项羽当年随叔叔项梁在江东待过几年,后来项梁杀会稽太守起兵,他的老班底中有一些江东人而已。但是项羽灭秦后,他的西楚政权的核心区域却是设在徐州,不是江东。他旗下大将也大多是苏北人,没有江东人。

所以实际上,项羽对江东没有什么感情,对江东人也没有什么感情。

第二、江东人对项羽的忠诚度不高。

这个很好理解,江东人为项氏打江山出人出钱出力,革命成功了,结果江东人一点好处都捞不着。如此这样,江东人又何必为项羽这个白眼狼二度卖命呢?

并且实际上也确实是如此:项羽自刎后,汉军主力根本就没有过江,而是迅速北上,清扫项羽在江北的残余势力。至于江东,刘邦只是派了灌婴率一支偏师平江东。最有意思的是,灌婴的偏师都把江东平定了,项羽在江北的残余势力居然还没有投降,还在负隅顽抗。灌婴率部还参加了江北的战役。

(灌婴)度江破吴郡长吴下,得吴守,遂定吴、豫章、会稽郡。还定淮北,凡五十二县。——《史记·灌婴传》

由此也足以可见,江东对项羽的忠诚度真心是不高。基本上没怎么抵抗就投降了。


第三、江东根本守不住。

中国古代有句老话:守江必守淮。即如果要守江南,必先要守淮南。项羽丢了淮南,导致刘邦大军直扑江北。他自刎的地点,如果史料记载是正确的话,是现在南京和马鞍山交接的和县乌江镇。这个地方靠着长江,除了一条长江天险之外,再无险可守。而只靠一条长江,哪里能挡得住刘邦的进攻?

不夸张的说,刘邦占有绝对实力优势和战略优势的情况下,项羽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至于《史记》里面乌江亭长的说法: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也有好几十万,足够您称王啦。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史记·项羽本纪》

就当是老亭长的一个美好的愿望好了。

(当年秦灭楚时,楚军主力在淮北被歼,江东实际上也怎么抵抗。因为守不住)


第四、时势不再。

很多人对项羽东渡江东还抱有翻盘幻想,主要是因为他当年在江东起兵,创立了自己的一番霸业。如今二度创业,未必就不可能再次成就霸业。

对此,我只能说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总是残酷的。

因为项羽当年能成功,在于天下大乱,给了他扩充人马的机会。当时别说是项羽这种百年难得一见的人杰,就连陈胜和吴广这种草台班子只要振臂一呼,都可以轻轻松松拉起一支十几万人马。更有甚者,当时一个叫周文的无名小将拿着陈胜给他的诏书,居然也能聚集了几十万人马攻入函谷关。(后来被章邯灭了)

所以说,项羽早年率领的八千江东子弟创立霸业,其实也不是很夸张。在当时那个时代大背景下,只要胆子大,许多比项羽起点要低很多的人也都取得过类似他的成就。

但当项羽败退乌江时,刘邦有萧何辅佐,民心已定,项羽再想趁乱崛起,他还能掀起什么浪花吗?



总结:一个人能获得成功,固然与他的个人能力分不开。但是成功的关键,更多的是仰仗于时势。如果刘邦没有赶上秦末变局,他一辈子也就是在沛县当个基层干部的命,肯定不会有振臂一呼,创立大汉的机会。

同理,项羽当年靠八千人打出霸业,除了他自己确实有本事以外。归根到底,还是时势造英雄!但是当他在垓下被韩信击败时,这种时势已经没有了。想要靠一个区区的江东翻盘,难矣。


Mer86


项羽被誉为最后的贵族。作为一个世家子弟,讲规矩讲信用是基本的。这一点和刘邦这个底层混混儿起家的人,做事风格完全不同。以成功厚黑学角度来看,很多人觉得项羽很蠢很笨,其实这正是项羽最优秀的地方,他放弃了很多次可以胜利的机会,鸿门宴放走刘邦,你真以为凭一个樊哙武夫能在千军万马里翻盘?项羽自己本身武力就号称万人敌,在自己家里人多势众会真在乎一个樊哙!不是不敢而是不肖那么做。他抓到刘邦的父亲为人质,凭刘邦一句:你我结义兄弟,我爹就是你爹。就放了人质,也是重情重义,不肖用无辜者当挡箭牌。这和刘邦至他亲爹生死不顾相比,差距何其大。项羽为免除兵祸连绵,约刘邦单挑定输赢,何等豪气凌云。刘邦那?萎了缩了!

即使兵败,项羽任然是个货真价实光明磊落的英雄,而刘邦不过是个枭雄罢了。中国历史上枭雄何其多。刘邦在枭雄里并不出彩。

不过话说回来,项羽即使过了江东,能重装再发。未必能够一统天下。无非就是因为他的性格,他的信念和他做事太有底线。用现在的话说,他太讲究,太局气了。他斗不过阴险狡诈的小人。但并不丢脸,他任然不失为一个真英雄。后人推崇项羽不是没有道理。他代表了一种主流价值观的信念。崇拜刘邦的有几个?


实现一个晓目标



叱诧风云的西楚霸王项羽在巨鹿之战中,消灭40万秦军。打垮了秦王朝的主力部队。之后以霸主身份分封诸侯。入咸阳,诛杀秦王子婴,火烧咸阳宫。

秦朝灭亡后,项羽有40万雄兵。而刘邦只有十万虾兵蟹将。最终项羽却自刎于乌江。 把一手好牌打烂的项羽即使过了江东。卷土重来、重新翻盘的可能为零。

项羽刚愎自用,屠城杀降。最典型的是杀田荣降卒。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齐地被一分为三:封田市为胶东王;田都为齐王;田安济北王。因田荣数次背叛项梁,又没救赵击秦,故不封。田荣大怒,在齐地谋反,攻齐王田都,田都奔楚。田荣又诛胶东王田市于即墨,杀济北王田安。陈余又联合田荣,在赵地谋反,陈余、田荣合兵攻张耳,张耳败走归汉。陈余重新迎赵歇为赵王。项羽闻齐、赵反叛,大怒。出兵齐地平叛。战于城阳,田荣大败,走至平原,平原之民杀之。项羽烧齐城郭室屋,尽坑田荣降卒,虏其老弱妇孺。


田荣在齐地谋反,不得民心。项羽平叛本是正义之举,但坑杀降卒,至齐北海,所过多残灭。齐人原本盼望项羽这位救星,但却盼来了一个灾星。 至此,项羽在齐地彻底失信于民。齐人相聚而叛之。田横收拢昔日残兵败将,继续抵抗楚军。 项羽用武力在齐地平叛,结果是消灭一支叛军,又出现两支。二十万楚军主力被牵制在齐地。使楚军在战略上陷入被动。

民心尽失的项羽最终垓下被围,自刎于乌江。 打败项羽的不是刘邦。而是他自己。 我就借助王安石之言,来评判项羽: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项羽一生最伟大的壮举是在巨鹿之战中消灭了秦王朝的主力部队和火烧咸阳。项羽一生最英明之举是自刎于乌江。他知道根本没有翻盘的可能,无颜见江东父。唯有自刎而死。才能赢得世人的尊重——至少保留了不肯苟且偷生的气节。

李清照也仅仅是赞颂项羽不肯苟且偷生的气节——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杨朱学派


霸王就是过了江,也不会有反盘的概率,因为霸王没建国和治国的政治理念,他是替楚国报仇而造反,而且杀心太重,随便就屠城,不得人心。人们只是崇拜他打打杀杀的勇力、勇气、拼杀的英雄气概,他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就是过了江能集聚点人马,刘邦、韩信等众多将领、军队照样很快将他灭掉,不可能给他再起的机会。


老夫常谈


项羽能过江,翻盘的概率是很大的,因为项羽的资本还有江东之地、鲁国!关键是他还很年轻,可以等,等韩信英布刘邦这些人利益分配不均自相残杀!

历史上绝处重生的例子太多了,刘秀可以,李自成可以,为何项羽不能?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红军当年被逼的爬雪山过草地,最后还不是大翻盘?

项羽当时还有季布、钟离昧,只要他重整旗鼓,避实就虚,认清形势,痛改前非!再去拉拢那些一直保持中立的长沙王吴芮、燕王...顺带策反一下英布韩信彭越,怎么可能没机会?刘邦这个老狐狸时间一长大家也就能认清他的嘴脸了,说一套做一套,表明叫兄弟暗地里捅刀子!最起码项羽不会主动对自己人下手,而刘邦专门搞自己人!利用完就扔,毫无情谊可言,连自己的连襟樊哙他都能下黑手.

当然,项羽自刎,一切皆无可能...


手机用户54723033985


这是一个假设类的问题,在很多古人的诗篇,影视作品中都能看到这样一件事,那就是在项羽乌江自刎时,并没有选择渡江而去,逃到江东,再闯出来一片天下。

在后世的许多评论家口中,项羽不肯过江东,既成了一种决绝的慷慨悲壮,又成了一种懦弱。

说是决绝,是因为项羽自知已败,不肯再过江东,自认为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他亲手将数万江东儿郎带走,奔赴战场,最终却沦落到一个都回不去的下场,自认为很对不起江东父老,于是不肯过江东。

在另外某些人看来,则是因为当时的项羽,已经产生了畏惧心理,四面楚歌的时候,项羽就扔下了十万将士,率领成百上千的骑兵试图突围,不是因为这是一种战略手段,而是因为项羽怕了,不敢打了。因此,不肯过江东就成为了霸王懦弱的表现。

当然了,不管怎么说,这两种评论都是建立在项羽过了江东还能东山再起的基础之上,那么,项羽就算是过了江东,真的就能兴复大楚吗?

结论其实很明显,这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项羽去了江东,按照司马迁写的,江东不过是人口数十万,土地纵横千里而已,当初项羽就从江东带走了数万好儿郎,现如今的江东自然不可能还有那么多人能给他项羽征过去当兵。就算是项羽真的到了江东,依旧受不住,不过是早死晚死的区别。

若是不真实打一下,或许还不能论定项羽过了江东依旧守不住的这个事实,那么,看一下实例就可以定论了。

当初项羽他乌江自刎,项羽自刎以后,刘邦的主力部队根本就没有继续南下,进攻江东,为什么?因为根本就没有必要。

项羽死了,但是项羽的残余势力还在,刘邦军队的主力压根就没有把江东当回事,而是直接回头前去收拾项羽在江北的残余势力了。

没人去收拾江东残余吗?当然有,前去收复江东的将领,名为灌婴,灌婴率领的,不过是汉军的一支而已,汉军主力其实还是去消灭江北的项羽残余势力了。

等到灌婴将江东打完了,回来了,江北还没打完,这是什么意思?很明显,江东残余势力根本都比不过项羽留在江北的残余势力,就算是过了江东,也是没用的。<strong>

当然了,史书中对项羽的描写大多是正面的,但在这一点,却又加了许多主观臆测,项羽到底是为何要抛下十万大军突围?项羽真的有胜算吗?其实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魏青衣


机会肯定有啊

1.经历挫折,人成长的会很快。年轻的项羽,经此大败,很可能会反思自身的问题。成熟起来的战神项羽,那是一种可怕的存在。

2.历史上,翻盘的例子还是很多的,我军就是翻盘老蒋的啊

3.关键是,项羽30来岁,刘邦已经五十多岁,充分利用年龄优势啊

4.具体操作上,就是“流寇主义”,像明末李自成、清末捻军。刘邦不是追击项羽,不给卷土重来的机会吗?哈哈,项羽就用骑兵流窜,拖死你哦。追着追着,优劣势可能就易手了。

而且刘邦对全国的统治还不稳固,项羽的影响力和残余势力还在,有的是流窜的空间。一个不留神就打你个措手不及,到处出击,专找你薄弱的地方打,你刘邦也别想消停。

熬死你或者待你内部生变,翻盘也未必是梦哦。

5.以上纯属推论,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毕竟刘邦建立的大汉,对中华民族功劳大大滴


那个谁谁32791995


乌江边的项羽有点懵,最近几个月发生的事情,让他非常疑惑。

当初,划鸿沟为界,项羽的计划就是要回到江东(彭城已失),重整旗鼓。那时的他,认为自己只是暂时的退却,凭借自己的能力,他早晚可以拿回他失去的一切。

项羽部原本的计划就是回到江东,如果有部队的话,他确实有机会重整河山。

可是,背信弃义的刘邦,依然对他穷追不舍。让他措手不及。

众叛亲离,人心尽失

比起长期不讲信义的刘邦,项羽更感到伤心的,是他曾经最信赖的兄弟们。

不久前,他的大司马(相当于总司令)周殷,居然背叛了他,与刘贾一起攻下下了九江,会合了英布等人的势力。

就在他整肃部队反击刘邦取得胜利稳定局面时,他的令尹(约相当于后世的丞相)灵常也背叛了他,并反手打起了钟离昧这些自己兄弟;

他最信赖的人,政治、军事的高级官员,都背叛了他,这是为什么?

就在前一天的亥下,一直以来陪同他英勇奋战的子弟兵们,在四面楚歌下,已经完全没有了斗志,这,哪里像是当年的项家军?

垓下之战,项羽没有重现当初在彭城的奇迹,主力尽失,也失去了最后一丝保存力量的机会

这天早上,当他一路突围的时候,身边还带了八百勇士,有这八百勇士,我还有希望呀!可是,为什么那位种地的老先生,要指一条错路给我?

高层背叛,将士离心,连老百姓也开始故意糊弄我,看来,天命人心,都已经归了刘邦那小子了!

给项羽最致命打击的人,正是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英布等人

眼前的这位老者不是”浪里白条“,会不会在江中把他生擒了?这些不去管他,说起打架,项王一辈子没怕过人,更不会害怕这个老者。

已无理由发动抵抗

可是,回到了江东,我又能干什么呢?

几年前,我和伯父带着八千子弟兵开始起事。那时,我告诉大家,我们是为了”反秦大业“,暴秦无道,国耻家仇,小伙子们眼神中闪耀着楚人的仇恨和骄傲。我们承诺大家,我们会让所有的兄弟们光宗耀祖,成为家乡的骄傲!

可是,现在,我一个人孤零零地回去,能干什么呢?我如何面对当年那些兄弟们的父母乡亲?难道,我告诉他们,暴秦已经没有了,现在的刘邦爱民,可是,他再爱民,也是我的敌人,你们和我一起去打败他?可能吗?

当胜利者是实施仁政的刘邦时,项羽又有什么借口发动家乡父老一起对抗呢?

刘邦军近在咫尺,已无时间东山再起

就算我有威望和口才,可是,再组织一支力量需要多久?已经平定了大半个天下的刘邦、韩信,就在九江的英布,他们会慢腾腾地给我时间吗?

好吧!没有机会了!天下,已经是刘邦的了。

项羽征战一生,不负此生,够了!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众所周知,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是这位历史名将最后的结局,然而在自杀之前,项羽其实是可以活下来的,他有充足的时间在追兵到达之前渡过乌江返回江东,这个时候人们不禁会想,假如项羽渡过了乌江会怎么样?他能够再次集结军队挑战刘邦吗?历史学家认为可能性不大。

假如项羽渡过了乌江

1、结局一/东山再起

项羽的根基在江东,在这里依然有很多信任他的人,如果项羽回到江东,他想要再凑齐一支军队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因为项羽就如同一个品牌一样,他代表着楚军,只要他不倒下并且站起来振臂一呼,自然会有人呼应,但是与之前相比,呼应的人可能会相应的减少,毕竟还有有人会对他失去信心的。

2、结局二/没有谋士

在乌江自刎的时候,项羽的身边已经没有多少谋士,其中大部分谋士和猛将都归顺了刘邦,假如项羽渡过了乌江,他可以集结起来军队,但是却不会再有像范增这样的谋士辅佐,一来是人才储备不够,二来是项羽多疑的性格决定了很多谋士不敢为项羽所用。

3、结局三/再次失败

项羽如果想再次抗衡刘备,他必须在更短的时间里培养出足够多的人才,猛将可能比较容易找到,但是出谋划策的人就不那么容易找了,尤其是有丰富战斗经验的人就更少了。他的对手刘邦就完全不同,当时的刘邦实际上已经控制了大部分的地区,兵力也达到65万多。

在起兵的时候,项羽只不过八千江东子弟,假如项羽渡过了乌江,他能够集结起来的部队应该不会超过这个数量,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军队人数可能会增加,但是面对韩信等人依然不是对手,所以项羽最后的结局依然是失败,只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虽然重回江东可以让项羽多抗争一段时间,但是如果他放下面子,采取比较优秀的战术,是可以拖延刘邦统一全国的时间的,比如他依靠江东父老的支持跟韩信等人周旋,至少可以让刘邦等人晚几年统一天下,但项羽毕竟是霸王,他是难以放下身段的。

结语:如果在历史上,项羽渡过乌江,他所面临的依然是失败,因为他已经将自己的政治资本都挥霍空了,而且最后已经落得众叛亲离,所谓失道者寡助,即使依然有人支持项羽,但当时的刘邦已经成为那个得道者,所以项羽依然不会是刘邦的对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