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中山是孫權後人嗎?專家們發現東吳《玉牒》,證明了一件事

這些年,經常有人說孫中山是孫權的後代,但是沒有任何依據。

不過,當蘇州孫武子研究會專家陸允昌與孫權第51世孫孫北強,在浙江富陽孫權故里發現了一批三國東吳《玉牒》史料後,大家的猜測終於平息了!

那麼,史料中記載了什麼?


孫中山是孫權後人嗎?專家們發現東吳《玉牒》,證明了一件事

孫權劇照

對於孫權,熟悉三國曆史的人,都會對它讚不絕口。

就連孫權的對頭曹操都說,生子當如孫仲謀!

東漢末年,群雄格局。孫權的父親孫堅、哥哥孫策打下了江東基業。孫堅死後,哥哥孫策繼承家業。如果孫策不遭遇意外,孫權可能會過一個非常快樂的童年。然而,事與願違。

公元200年,孫權剛剛18歲,孫策遇刺身亡。

這個時候的東吳,內憂外患,非常危險。在這種情況下,孫權臨危受命,執掌東吳大業。

經過孫權的努力,東吳逐步強大,後來與劉備聯盟,共同抗曹。


正是在孫權的努力下,吳國建立,他成為開國皇帝。

立國後,孫權設置農官,實行屯田,設置郡縣,並繼續剿撫山越,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在此基礎上,他又多次派人出海 ,管理了今日的臺灣。


孫中山是孫權後人嗎?專家們發現東吳《玉牒》,證明了一件事

孫中山

與孫權的功名一樣,孫中山也是備受世人敬仰。

鴉片戰爭後,孫中山目睹中華民族有被西方列強瓜分的危險,決定拋棄“醫人生涯”,進行“醫國事業”, 決心推翻清王朝,建立民主共和國。

他提出了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希望能夠“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 進而實現國富民強、天下為公的大同社會。

在三民主義的倡導下,有識之士風起雲湧,與腐朽的清王朝做都鬥爭。他首舉徹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兩千年封建帝制”。

辛亥革命後,孫中山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


孫中山是孫權後人嗎?專家們發現東吳《玉牒》,證明了一件事

孫權故里

孫權一生,主要生活在浙江一帶,而孫中山出生地是廣州。因為同屬祖國的東南,所以很多人認為孫中山是孫權的後人。

孫權出生於182年,孫中山出生於1866年,兩人相差了1700多歲。所以,孫中山是孫權的後代,只是人們的猜測,毫無證據。

很多專家學者也在努力尋找證據,試圖證明兩人的關係。

杭州市富陽區龍門古鎮自然村,就是人們俗稱的孫權故里。這個村裡有6000餘人口中,90%是孫權後裔,是我國孫權後裔最大集聚地。龍門古鎮至今保存著為數眾多的明清古建築,有祠堂2座、廳屋56座,其中保存較為完好的古建築有孫氏宗祠、山樂堂、義門、百獅廳、等。

所以,很多學者為了弄清楚孫權和孫中山的關係,一直想在孫權故里發現什麼有價值的線索。

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人們發現了一批三國東吳《玉牒》史料,終於有了答案!

孫中山是孫權後人嗎?專家們發現東吳《玉牒》,證明了一件事

孫權故里

蘇州孫武子研究會專家陸允昌與孫權第51世孫孫北強,在孫權故里發現了一批三國東吳《玉牒》史料,其中在“吳大帝廟”內發現的孫權御撰的一篇自序,被冠以《天子自序》。

經考證,《天子自序》連同其他玉牒內容,為末代東吳帝孫皓的太子孫瑾帶回富春先祖故里而代代相傳至今的。史學家認為這些史料印證了孫子、孫匡、孫中山乃一脈相承的直系關係,孫中山應是孫權胞弟孫匡的後裔。孫權與孫中山先生均源於富春孫姓,都是孫武的後裔。

原來,孫中山的祖先孫有敬,由贛入閩。初移長汀古城中嶺下,後徙於河田。孫有敬精通易理,洞悉陰陽,擇蓮花寶地(今河田中街井口背)築屋而居,屋名“木祿廬”。那門上的楹聯更是兵家書香氣十足:“胸中韜略。筆底波瀾”。後來,孫氏果真發家添丁,福祿齊來。於是大興土木,築樓造閣,將樓命名為“木祿廬”。明永樂年間,不幸一場大火將其樓閣化為灰燼。孫有敬的第四代孫有松,便在此地修成墓地。之後,便舉家遷往廣東紫金。

一次偶然的機會,有人發現了一本孫氏族譜。這本族譜與福建長汀河田的孫氏族譜所修孫氏,乃是同宗同源。這些珍貴族譜,為考證孫中山家世源流提供了彌足珍貴的佐證。

抗日戰爭時期,孫中山之子孫科曾赴河田祭祖墳。看過這些,我們也就更明白了,孫中山逝世後,為啥要葬在南京梅花山,因為三國時東吳孫權就葬在了梅花山。【作者:每日漢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