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萬曆援朝之役,明軍為何勝得如此艱難?

萬曆援朝戰爭,是指十六世紀末,明朝援助朝鮮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爭。戰爭共分為兩個階段,前後共七年,最終明朝取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解析!萬曆援朝之役,明軍為何勝得如此艱難?

萬曆皇帝畫像


客觀而言,明朝方面雖然最終獲勝,但說實話,勝不足喜!

明軍在除了第一次援朝的初戰打得較為順利外,從碧蹄館受挫開始,直到豐臣秀吉去世之前的這一大段時間內,明朝方面幾乎沒有任何優勢可言。如果不是豐臣秀吉病故,這場戰爭的勝負真的很難預料!

為何明軍會勝得如此艱難呢?我認為有以下四點:

一、明軍的兵力始終處於劣勢

這場戰役共分為兩個階段,日軍在兩個階段投入的兵力都在14萬到15萬之間,可謂精銳盡出。

明朝方面,第一階段明軍前後增兵大概僅在四萬到五萬人之間;第二階段,剛開始也僅有四萬左右的兵力,後面大幅度增兵至九萬餘人。可以看出,整個萬曆援朝戰役期間,明軍的兵力都是要遠遠遜色於日軍的。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局面,直接的原因就是除了朝鮮戰役外,播州之役與寧夏之役也幾乎同時進行,這三場戰役合稱萬曆三大徵。明朝方面很難單獨在朝鮮戰場上投入過多的兵力。


解析!萬曆援朝之役,明軍為何勝得如此艱難?


二、部分明軍將領統帥不堪重用

這裡列舉幾個人:

甲:兵部尚書石星。這傢伙膽小如鼠!早在萬曆二十年七月,明軍遊擊將軍史儒、張國忠所率領的入朝先頭部隊被日軍消滅後,石星就驚恐萬狀。膽怯畏敵,整天妄想通過和談勸阻日軍退出朝鮮。於是,他派遣沈惟敬到日本軍營前去探詢摸底。然而,沈惟敬是個見利忘義的小人,到了日方以後,在日軍的重賄之下,馬上就與日軍將領小西行長勾結在一起,這樣,石星的意圖不僅沒有達到,反而使沈惟敬成了日軍安插在明軍內部的奸細,給明軍造成了巨大的損失。

乙:經略宋應昌。與石星一個德性,宋應昌也是個無膽鼠輩。碧蹄館之戰,明軍只是少量部隊遭到日軍重創,而明軍的後續部隊依然向朝鮮南部大舉進攻,甚至不戰而得王京。面對如此好的局面,宋應昌卻心灰意冷,他對這場戰爭能否取勝早已失去信心,更害怕將來承擔戰敗的責任。因此,他也極力主張通過和談,封貢來結束這場戰爭。

丙:經略楊鎬。二次援朝期間的島山之戰,日軍懾於明軍的兵鋒,堅守不出。明軍遂大力強攻,連續攻破日軍兩重寨柵,幾乎要登上島山城堡全殲日本守軍。這時,楊鎬不知道哪根神經搭錯了,竟然命令明軍割取日軍首級以便向朝廷請功。士兵接到命令後,於是停止進攻,紛紛爭搶首級,甚至為了一個首級互相爭鬥起來。日軍卻趁機加固城堡,獲得了喘息之機。結果,這場戰役,明軍原本該全殲日軍的,最終卻反而被日軍殺得丟盔棄甲,折損一萬餘人!


解析!萬曆援朝之役,明軍為何勝得如此艱難?

楊鎬


三、豐臣秀吉老謀深算

豐臣秀吉這傢伙,真是個老狐狸。第一次侵朝受挫後,他利用了明軍統帥急於和談的心理,假裝答應和談,接受策封。明朝方面果然中計,將入朝援軍的主力撤回國內,只留下21000人的兵力在朝鮮。而豐臣秀吉,表面上對明朝畢恭畢敬,裝足了孫子,暗地裡卻在積極備戰第二次侵朝行動。和談期間,明軍的統帥部可以說被豐臣秀吉耍得團團轉。


解析!萬曆援朝之役,明軍為何勝得如此艱難?

豐臣秀吉雕像


四、硬實力上,明朝對於日本的優勢並不大。

歷史發展到十六世紀末,雖然明朝在綜合國力上依舊強於日本,但是已經不像唐朝時那樣具有碾壓性優勢。日本對於明朝顯然並不恭敬,它已經敢於挑戰明朝在東亞的霸主地位。而這場戰爭的結果,也是雙方硬實力上的真實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