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蕭縣、碭山人很少來宿州,感覺和宿州人也不親?

常盼飛


蕭縣,碭山,本屬江蘇徐州所轄,後因區域調整,劃歸安徽。但長期形成的隸屬關係,生活習慣,感情依託,文化傳承,蕭碭二縣不因區域調整而改變。至今蕭碭兩縣仍然情繫徐州,徐州,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經濟發展很快,城市醫療資源十分豐富,輻射能力很強,現安徽,河南,山東病人到徐醫二院,四院,中醫院,一院等醫院就醫。況且宿州經濟發展不能與徐州比,所以蕭碭兩縣是與徐更密切,而且現在徐州地鐵將通蕭縣,以後,蕭碭兩縣重回徐州懷抱也有可能。


無奈125387125


太多傻x,我也不是故意罵人!我只想說心胸不能寬廣點?是你多沒自信或者認為自己混的不好是沒跟對人?好像不想承認自己的城市似的!

我是碭山人,我姑姑嫁到阜陽,但是早早的在宿州安了家!我現在住在宿州,我也經常去徐州,我在宿州有朋友,我在徐州也有朋友,在宿州很多人都很親近親切從沒覺得不是一個市一個地區的人,因為家裡是宿州地區的某品牌燈具代理商以前經常跑這些地方!宿州四縣一區,埇橋區、碭山縣、蕭縣、靈璧、泗縣!各有千秋各有特色………“碭山”唯獨一個名稱裡含山字的卻沒有山(人造的不算)現在也在推廣旅遊縣,主要種植碭山梨。“蕭縣”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縣,不過道路也是最差的!“靈璧”旅遊產業做的不錯,道路和整潔度也是最好的。“泗縣”是最小的與其他地區相比也是最美特點的!然後碭山和蕭縣離徐州更近點,坐大巴去徐州兩個小時左右,去宿州三個半小時左右,去商丘一個半小時左右。所以很多在外務工人員春節回家如果沒有直達碭山的,基本都是買到徐州或商丘的。然後泗縣和靈璧東部離徐州較近!

然後說語言,碭山、蕭縣地區其實聲音最最最接近的是徐州西邊地區和商丘部分地區,其次是宿州地區! 然後靈璧與泗縣說話最接近的是徐州地區!但是又都與宿州地區相近。畢竟山東大部分地區、江蘇蘇北地區、河南一半地區、安徽皖北地區、河北小部分地區說話是很接近無需普通話基本上也可以聽懂的。然後飲食文化,山東菏澤地區、河南商丘地區、安徽宿州 淮北 江蘇徐州 宿遷地區基本相同很接近!

總結:說那麼多隻是想告訴一些人,我們身份證上是哪裡人就是哪裡人!徐州如果是生母那宿州市就是養母!不能因為你長大了自己過得不好你就怨養母沒用想回頭找生母,那你不是畜生嗎?生母記在心裡便好,畢竟她有她的孩子了,多比比混的好的人,人家難道都是在徐州發了財?不是笑話嗎!

都是親人 或近親!都是中國人!

特別不理解一些人怎麼想的!

腦殘……



戴沐心


我看到這個問題,作為蕭縣人,首先就感到非常親,無論是蕭縣、碭山、宿州,這些文字不僅代表一個地名,更代表一種鄉情,一種“”不思量“、“”自難忘“的鄉情。

我打小在宿州蕭縣農村長大,談談個人感受,純屬一己之見。

蕭縣、碭山屬宿州管轄,蕭縣、碭山人當然也是宿州人。兩縣人很少去宿州,感覺和宿州人也不親,看來不是個別現象和個體感受。

拿自己來講,人生已過而立之年,前17年是在宿州蕭縣出生、成長,1998年從蕭縣中學高中畢業,高考後離開家鄉到江西求學,大學畢業後,先後在江西、福建、北京工作。說真話,長這麼大,非常遺憾,還沒有去過宿州市區一次。我想,我沒有去過和很多人感覺不親的原因,有幾個方面:

1、自身的原因。拿自己來講,作為一個宿州人,卻遺憾地沒有去過宿州市區,首先是自己的原因。想去隨時都能去,如果說以前在蕭縣上學的時候,沒空沒錢去,但是工作以後,還沒有去過,實屬不該。在這一點上,沒有許多矯情的藉口和看似合理的理由。

2、距離的原因。現在交通方便了,路好了、車有了,蕭縣、碭山人去宿州的肯定比以前多了、勤了。記得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那個時候自行車都是稀罕物、都是家裡頭大件,如果去一趟一、兩百里地的宿州,不是不想去,確實很難去。特別是對於農村人來講,農活纏身,根本去不了。相比來講,蕭縣離徐州只有四、五十里路,距離上要近一半還不止,有的地方直接跟徐州搭界。所以,去徐州更方便一些,自然也多一些。我記得那個時候,農村人想趕個大集,天矇矇亮起床,挑著挑子就去徐州賣菜了。我家在蕭縣的西邊,離徐州十幾公里,記得小時候家裡有自行車以後,父親經常騎著自行車去徐州趕集賣菜。如果去宿州,就是走現在修好的高速公路,也要八十多公里,確實有些遠,趕集根本不趕趟。

3、歷史的原因。這個方面,好多人都說得很詳細了,不再贅述。

有個體會,親不親,沒有絕對的,只是相對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假如在國外,說中國話的都感到很親。假如在國內的外省市,同是安徽人的覺得很親。在安徽省,同是宿州人的覺得很親。在宿州市,同是蕭縣人的覺得很親。作為自己來講,我感覺我是蕭縣人,也是宿州人,都是親人。親不親,跟去沒去有關係,但不是決定關係。親情,是天然的、內心的、單純的。我在外地工作,當別人問我是哪裡人的時候,我說得最多的,就是安徽的,別人問安徽哪裡的,我說是安徽宿州蕭縣的。

因為,那是生我養我的親情土地。永不能忘!


小黑馬


為什麼蕭縣、碭山人都不來宿州,感覺和宿州人也不親?

蕭縣碭山距離宿州市區太過遙遠(碭山到宿州差不多160公里),條件上不滿足經常去,尤其是碭山蕭縣農村地區,如果沒有車,來回還要花費很多錢在路費上,而且耽誤時間。



歷史沿襲方面:碭山蕭縣自古為徐州‘老八縣’之一的上四縣(蕭碭豐沛)和徐州的隸屬關係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


碭山蕭縣屬於宿州也不過短短數十載的事情。秦,置蕭縣,屬泗水郡。公元前71年,漢宣帝封丞相韋賢為扶陽侯,建扶陽侯國(都今蕭縣西南30千米的岱河東岸),屬沛郡(今江蘇省徐州市)。自此蕭縣開始了1700多年的徐州屬地隸屬史。蕭縣自置縣建成以來就是徐州的轄地,雖然中間蕭縣也斷斷續續脫離過徐州地區管轄,但是在近1800多年蕭縣建城以來大部分時間還都隸屬於徐州管轄。碭山:秦立碭郡,公元前206年屬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後一千多年先後屬豫州(今河南)亳州、睢陽(商丘)永州(今河南永城)、單州(菏澤)、濟州(濟寧)、鳳陽府。直到明永樂時期,碭山重新劃入徐州數百年。

直到1955年4月14日,為加強洪澤湖管理,江蘇省蕭縣、碭山與安徽省泗洪、盱眙縣交換,碭山蕭縣才真正脫離徐州的懷抱。

徐州對蕭縣,碭山影響輻射力遠大於宿州

蕭縣,碭山都屬於徐州都市圈的核心城市,蕭縣縣城和徐州市區直線距離僅20公里,大概相當於徐州的五環內。徐州市地鐵一號線和s號都將跨省延長並在蕭縣縣城設站點。


豫東小年胡


有以下幾種原因:一、蕭縣、碭山兩縣原屬徐州管轄,與江蘇省徐州下屬的豐縣、沛縣,合稱豐沛蕭碭,徐州管八縣,豐沛蕭碭為上四縣,銅山、丕縣(現為丕州市)睢寧、宿遷(沒升級地級市前叫宿遷縣,後划走升級為地市級離開徐州)為下四縣。一九五五年,為解決洪澤湖水患問題,把泗洪、盱眙縣劃歸江蘇,把蕭縣、碭山與泗洪、盱眙兩縣對換劃給安徽省後屬宿州市(原宿縣專區)管轄。春秋戰國時期,豐沛蕭碭皆屬宋國管轄,蕭叔大心扶宋有功被封蕭地建蕭國為宋之屬邑,是全國蕭姓之鼻祖。秦滅六國建大一統,漢高祖劉邦起兵沛縣芒碭山斬蛇起義滅暴秦建立大漢王朝,設豐邑(豐縣),當其時,四縣並立,守望相助,村、地互連,親戚互通,血脈相連,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緣親屬關係,兩千多年沿襲至今未有更改。這是人文地理方面的原因,自然形成無法更改。歷朝歷代,豐沛蕭碭一家親,同屬徐州淵緣深遠,代代相傳,感情篤深,無人可以更改。相對宿州市而言,短短地幾十年的屬轄權怎麼能與二千多年的血脈相連相提並論呢?二、蕭碭兩縣到徐州都是直線距離,交通便利,抬腳就到。特別是蕭縣,西、南兩面包圍徐州,改革開放前,蕭縣到徐州市中心二十三公里(縣城距離,西南線),南線官橋鎮到徐州市中心二十四公里。現在,兩地南西都幾乎連在了一塊。徐州地鐵規劃決定修到蕭縣高鐵北站,開通後,蕭縣到徐州也就十分一刻鐘的距離。再說兩地到宿州市的距離。蕭縣到宿州市約八十公里,碭山到宿州市約壹佰捌拾公里,兩縣在距離也與宿州市相距相遠,人文交流只是邊緣地帶有所交流(蕭縣),而碭山中間隔著蕭縣與宿州市更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關係,感情親近從何說起。三、由於蕭碭歸屬宿州市時間段較短,三地人員人文交流較少,認同感也存在差距。四、宿州市作為地市級首府,發展速度較慢,各種基礎設施醫療學校教育工業發展園林綠化文明衛生旅遊等項目發展較慢起步較晚,與徐州相比是不是席地之差而是高低之別,實在是缺乏向心力凝聚力。蕭碭兩縣人民購物出行買賣看病旅遊休假,動身就是徐州市,而很少有人捨近求遠跑到條件較差的宿州市。綜上所述,蕭碭兩縣親徐州而與宿州市親不起來也在情理之中。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禮尚往來,也是正常現象。


百昧人生4


這個問題很好,牽扯到兩縣、多個城市和多個省份的歷史問題和感情糾葛。我主要從歷史淵源、交通距離、經濟影響力、文化認同感等方面進行分析,來回答一下。

一,歷史淵源

在行政關係上,蕭縣碭山二縣,歷史上曾長期隸屬於徐州,而劃歸宿州管轄不過短短几十年時間。

明代以前,蕭碭兩縣的行政劃分變化頗多,總結起來不過兩種:1,自立門戶,比如夏、周時期的蕭國,秦代碭郡;2,隸屬於臨近的政治中心,比如春秋時期的宋國,兩漢時期的梁國。

隋唐開始,蕭縣開始歸屬徐州管轄。從明代開始,碭山開始劃歸徐州管轄。歷經明清民國幾百年,徐州和蕭碭之間形成了穩固的行政上下級管轄關係。蕭碭兩縣和徐州西北的豐縣沛縣兩縣,同處於徐州府的西北方向,地緣接近,民風一致,長期以“豐沛蕭碭”並稱。

(上圖 明代南直隸地圖中的碭山蕭縣徐州宿州四地的關係)

(上圖 清代徐州府“上四縣”)


再說蕭碭和宿州的關係,如果不是因為1955年的安徽江蘇兩省的那一次“換親”,大概還真是扯不上什麼關係。

建國初期,為了解決安徽與江蘇交界處的洪澤湖協調防洪問題,由周恩來總理出面指示,1955年將安徽的盱眙、泗洪兩縣劃給了江蘇。作為補償,安徽從江蘇得到了蕭碭兩縣,隸屬於宿州專區。

(上圖 安徽江蘇兩省交換四縣的歷史文件)

(上圖 安徽省行政區劃)

(上圖 宿州地圖,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宿州中部被兩側的徐州和淮北鉗制,位於北部的碭山和蕭縣幾乎孤懸。)

綜合各個歷史時期,蕭縣碭山更親近徐州完全說得過去,碭山因為歷史上的淵源和地緣的關係,也會跟商丘有較密切的聯繫。至於宿州,對兩縣來說更像是一個晚娘而已。


二、交通距離

講完行政區劃,再說說交通距離。先上圖。

碭山距離宿州130公里,距離徐州約80公里,距離商丘75公里,距離淮北85公里(路比較繞),碭山和宿州之間甚至隔著一個淮北。碭山向西到商丘或者向東到徐州,因為有310國道和隴海鐵路加持,都很便捷,而去宿州呢,公路要經過淮北,鐵路則要路過徐州,怎麼算都不方便。

蕭縣距離宿州70公里,距離淮北34公里。距離徐州市中心呢,僅僅只有26公里,位於通州區的北京市政府到天安門的距離也不過就這麼多。

碭山和蕭縣人民為什麼很少來宿州,交通的制約起到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另外,放大到全國範圍來看,徐州和商丘(尤其是徐州)作為重要的鐵路樞紐,也是周邊縣域群眾走向全國的重要集散地,一來二去,自然也加強蕭碭兩地群眾對徐州、商丘的熟悉感和親切感。


三,經濟影響力

徐州號稱五省通衢,長久以來都是蘇魯豫皖四省交界的帶頭大哥。在由徐州主導成立的淮海經濟區裡,論經濟實力,徐州也是當仁不讓地坐頭把交椅。這樣的地區經濟中心城市,其經濟輻射能力本來就高出宿州幾個等級,輻射蕭碭這兩個縣級門戶自然也不在話下。


(上圖 淮海經濟區範圍)



以2016年的城市GDP為例,蕭碭周邊的地級市,淮北799億,商丘1974億,宿州1351億,而徐州的5808億,則足足是宿州的4.3倍,經濟影響力高下立判。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城市的消費市場繁榮程度,以及對周邊地區消費者的吸引力。


四,文化認同感

再談談文化認同感。所謂“親”,除了經濟交往密切、人員往來頻繁,文化認同感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文化認同的基礎便是語言。

在方言區劃分上,蕭縣和碭山和周邊城市都屬於北方言中原官話區,細分下來,蕭碭方言跟徐州、淮北方言幾乎無縫對接,屬於同一方言片區,跟商阜片中的宿州或者商丘,則存在較多口音差異。

(上圖 中國方言地圖集,蕭縣碭山和宿州分屬於不同方言片區)


五,其他

另外,至於醫療、教育以及工作就業機會等方面,徐州這樣的大城市,相對於宿州來說,都有更大的優勢來吸引周邊人群。


地理大講堂


很高興跟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

宿州是唐朝時期新設立的。之前今天宿州埇橋區的名字叫符離。秦末大澤鄉農民起義就發生在該地。明清時期宿州一帶歸鳳陽府管轄,蕭縣碭山不屬於鳳陽府,更不屬於宿州。民國時期宿州改名宿縣,也就是徐州人所說的南宿縣。民國時期宿縣政治地位就是一個普通縣,沒任何更高政治地位。


建國後,長期實行地區管縣市,宿州成了宿縣地區的地委駐地,從此地位提高。後來撤銷地委,宿縣改名宿州,宿州成了設區市,原宿縣改名埇橋區,宿州市駐地就在埇橋區。

碭山和蕭縣歷史上長期附屬於徐州,尤其蕭縣附屬徐州時間更長。遠的不說,明清和民國這六百年裡,蕭縣碭山基本都屬於徐州。1953年蕭縣碭山從安徽省代管三年的情況下還給了重新恢復的江蘇省。不過這時候出現了一些新情況。山東省把徐州市還給江蘇的時候把江蘇徐州沛縣的微山湖留下了,重新組建了山東微山縣。江蘇省為了統一管理洪澤湖與安徽省進行協商,講安徽省盱眙縣和泗洪縣劃入江蘇省。而江蘇省將原來徐州都碭山和蕭縣劃入安徽省。這是一個兩省友好協商解決問題的案例。蕭縣碭山劃入安徽省宿縣地區。但是大家看一下地圖會發現問題。


宿縣地區區劃圖頗為怪異。西北兩個縣碭山蕭縣與宿州埇橋區接觸很小,碭山壓根兒跟埇橋區不搭界。兩縣與埇橋區的距離都超高到江蘇徐州的距離。還有一個情況,鐵路🚞交通方面,碭山蕭縣通過隴海鐵路線直達徐州市區,很方便。而二縣要通過鐵路得先到徐州火車站再轉到津浦鐵路線。

蕭縣到宿州埇橋區之間還有個特殊情況,要經過淮北市的一塊飛地。也就是說蕭縣人去宿州要跨越淮北市才能到。

從感情上講,徐州與碭山蕭縣歷史感情遠超宿州。宿州與徐州相比經濟文化交通醫療等各方面都無法相比,造成宿州市對碭山和蕭縣老百姓的吸引力明顯不足。徐州一些大醫院甚至開通專門針對蕭縣碭山的醫保轉診方便窗口,所以徐州大醫院蕭碭人很多。

總之蕭縣碭山與宿州的融合親近並不是一時半會就能解決的。也不是行政區劃調整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的。


東野洛


蕭縣:地處中原文化、東夷文化的交匯區。1953年屬江蘇省徐州,1955年劃給安徽宿州,結束了從漢代一直由徐州管轄的歷史,從此進入安徽時代。從圖上可以看出,蕭縣夾在安徽淮北與徐州之間,且蕭縣縣城靠近徐州邊界,原本同根同源,因距離,經濟的影響,蕭縣自己的內心夫人歸屬感應該更偏向徐州。

碭山縣:人口99.2717萬人,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75.01億元。它的歷史和蕭縣差不多,先劃入安徽蚌埠,後劃入安徽宿州。碭山離宿州城區的距離就更遠了,在河南,山東和江蘇的交界處,除了行政上屬宿州,其他應該沒有什麼吧?

從地圖上看,宿州是條形狀的,並不利區內經濟協同發展,由於歷史原因(1955年為加強洪澤湖管理),安徽與江蘇互換兩個縣,而造成的問題是不言而喻的,歷史文化的斷層,人民內心的不認同感……

最好希望蕭縣、碭山兩縣經濟發展的越來越好,宿州徐州也更加的協同發展。


不睡覺滴考拉


蕭縣縣城離徐州市中心僅僅30公里左右,是徐州所有縣距離最近的,碭山離徐州80來公里,也不算遠,還有,蕭縣碭山都是我徐州老八縣,口音,飲食,文化,生活習慣,基本無差別。而且徐州是整個淮海地區相對發展最好的城市,自己家親人,不回家,還能去哪裡呀!


蝸牛56894


上學不去宿州,上班不去宿州,看病不去宿州,這麼遠又沒親戚,除了審個駕駛證搞不定去宿州!咱要是沒個駕駛證,都不知道地球上還有個宿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