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你们成全了一个快乐的少年,却造就了一个黯淡的青年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事情,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到的印象或许都不一样。

有的可能是被夸大的,有的可能是被矮化的。

尖叫童年开启全新栏目——《亲子哈哈镜》,让我们试着换个维度,去看待亲子之间发生的事情吧。

多一点思考,多一分收获。

“父母的无要求限制了我的成长”

爸妈,你们成全了一个快乐的少年,却造就了一个黯淡的青年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普通本科院校,因辅导毕业论文,跟大四的同学们接触较多,现在他们陆续开始投简介取面经,但是看起来并不是那么积极进取。我们做老师的甚至从他们身上嗅到一种慵懒、迷茫、淡定混合的味道。

在我跟学生聊天的过程中了解到:

一直以来,父母对他们都没有期望,就这样平平常常,只要他们高兴就好了。


从小到大父母也没有灌输过要有梦想,为梦想奋斗的思想。一言以蔽之就是父母高关注孩子情绪,低关注奋斗精神、内驱力的培养。

如果到这里,可能有家长还会说,我不需要孩子有那么强的奋斗驱动,他平淡过一生就好了。但是请听我们下面的对话,你也许会倒吸一口凉气。

我问:“你觉得如果父母对你从小教育严格些,要求高些,你觉得你会比现在更优秀么?”

他坚定地说:“会!!!现在看来,

某种意义上说,父母的无要求限制了我的成长。

后面的聊天中他说到,从小父母对他的学习和生活就一个原则,开不开心。开心就做,不开心就撤,很少会规劝自己“耐心坚持”“拼尽全力”。

因为没有拼尽全力去做过事情,孩子们没有体验过“原来我还能这样”的精彩,没有享受过自驱力带来的自信心和快乐。久而久之,他们身上散发出来就是一种“得到也不惊喜,失去也不可惜”的气质。这也许就是现在很多学生看起来“佛系“的原因。

被父母温柔相待惯了,会确信自己永远都匹配上好的、快乐的。

爸妈,你们成全了一个快乐的少年,却造就了一个黯淡的青年

现在很多HR都在吐槽90后员工,说他们是“全中国最爱辞职的一群人”,而且辞职理由也是各种奇葩:长胖了要回家减肥、公司周围的外卖吃腻了、挤不上地铁等等。

90后是从小快乐教育长大的一代,回溯他们的成长历程,他们一直被家长温柔相待,确信自己永远都匹配上好的、快乐的。所以但凡遇到些许委屈,陷入情绪低谷,没有坚持的动力,容易放弃。

他们不明白“做自己高兴的事”过程中也会遇到不高兴的时刻,这个时候就需要磨练自己,为目标坚持。但现实中他们的逻辑却是——说好的“被世界温柔相待”呢?不行,我要辞职,去寻找到我的真爱,寻找我的那个‘命中注定’。于是就有了下面这首豆瓣上热议的打油诗:

《一个厌倦了生活的男人》


他厌倦

上班的生活

想去过另外的生活

于是

他辞掉了工作

现在在找工作

伪快乐教育,看似是快乐教育,实则是拒绝成长。

爸妈,你们成全了一个快乐的少年,却造就了一个黯淡的青年

“快乐教育”概念的创造者斯宾塞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应该让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简单来讲就是:

快乐是手段,目的是学习。

但是在生活中,我们看到很多家长打着”快乐教育“的旗帜,实则违背了斯宾塞的初衷。看似是快乐教育,实则是拒绝成长。给了孩子轻松的童年、快乐的少年、同时也带给了他们伴随终身的恶习:逆商低、易放弃……间接的造就了他黯淡的青年、幽暗的人生。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养孩子却是个技术活。怎样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是父母需要修炼一生的课题。

斯宾塞强调,学习的过程并不能独立存在,它需要很多种因素的相互支持才能够有所成就,学习的过程很多时候是仰仗父母对孩子进行情感、人品、智力、道德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而综合能力培养之中最重要地就是家长在孩子幼年时期要推动帮助孩子形成自驱力。

爸妈,你们成全了一个快乐的少年,却造就了一个黯淡的青年

孩子怎样形成自驱力呢?家长如何培养呢?

总的来说,孩子自驱力的形成是从家长推动孩子自驱到孩子内化成自驱习惯的过程。

家长在孩子幼年时期,首先要找到孩子的红点(擅长或真正喜欢的事情),然后推动他在该点上努力,不断让他品尝到努力之后所取得阶段性成果的甜头,逐渐地孩子会享受自驱力所带来的信心和快乐。

经过时间的历练,它就会内化成一种身体记忆,而不再是一个家长口中的道理,自然而然就会从家长推动演变成孩子自身的一种习惯力量。当然,这个过程需要家长悉心观察、制造机会来推动孩子。

从央视辞职转型跨界做《少年得到》的张泉灵老师在一次访谈中说她曾经带儿子去爬了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从国家公园的 1700 米起步,5 天,三个营地。我们都知道登山无论什么条件的支持,除非你倒下,每一步还是要自己走的。

她制造这个机会就是为了让这个 12 岁男孩知道,世界上有一些东西是你不逼自己努力一把,永远得不到的。在途中最艰难的时刻,她对儿子采取的策略叫做“你自己决定你上还是下”。人在一个氛围当中,还是会逼自己一把的。最后他们成功登顶,享受到了自驱力带来的自信心和快乐。

身为家长,我们深知我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十几年所做的事情,影响孩子未来的走向。我们不要为了成全了一个快乐的少年,在他该努力坚持的时候,不推他一把就让他轻易放弃,让他失去了发现更好自己的机会,让他失去追梦奋斗的快乐,让他成年之后眼里无光。

我们不能教会孩子一切,但可以授之以自驱力,通过孩子自己的努力探索未来,去竭力迎接未来的变化。

爸妈,你们成全了一个快乐的少年,却造就了一个黯淡的青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