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進化視角看:數學之美、數學天賦與數學的隨機性


從進化視角看:數學之美、數學天賦與數學的隨機性


本文,將從生物進化的視角,去看待——數學之美的來源,數學天賦的本質與進化的關係,以及數學本身所具有的某種隨機性。

主題目錄如下:

  • 數學之美
  • 數學天賦
  • 進化天賦
  • 數學的隨機性
  • 結語
  • 後記

數學之美

從數學(結構和關係)上,我們能夠體驗到的美感,其實有很多種,如:

  • 對稱美,來自平衡結構、或平衡關係(對稱的結構或關係)。
  • 差異美,來自不同結構、或不同關係(非對稱的結構或關係)。
  • 簡潔美,來自簡化結構、或簡化關係(體現規律的極簡結構或關係)。
  • 普適美,來自通用結構、或通用關係(一個關係可以解釋各種結構,或一個結構擁有各種關係)。
  • 多樣美,來自多樣結構、或多樣關係(充滿各種可能性的結構和關係)。

但所有“美感”的體驗,都必然是根植於我們的神經現實,所編寫的本能算法的,例如:

  • 對稱美,是源於對平衡與安全的偏愛(平衡就會安全,安全即是平衡)。
  • 差異美,是源於對選擇與組合的偏愛(差異帶來選擇,差異可以組合)。
  • 簡潔美,是源於對理解與節能的偏愛(簡單易於理解,理解可以節能)。
  • 普適美,是源於對通用與便利的偏愛(普遍容易記憶,通用便於使用)。
  • 多樣美,是源於對豐富與冗餘的偏愛(豐富讓人滿足,冗餘讓人安心)。

顯然,那些我們認為神聖與神秘的“美感”(及其帶來的“愉快”),都只不過是神經現實的進化反應,並且底層本能算法,不僅僅只適用於數學,而是會驅動上層追逐“美感”的各種行為和心理(這也是一種普適美),例如:

  • 追逐對稱美,會帶來偏愛——對稱的圖案、佈局、裝飾、建築、音律、身材、長相等等。
  • 追逐差異美,會帶來偏愛——各種與眾不同、充滿個性化的人或物。
  • 追逐簡潔美,會帶來偏愛——易於理解的簡單規則,容易使用的簡單工具,以及極簡的生活態度。
  • 追逐普適美,會帶來偏愛——相同的觀念、傳統、道德、原則、規則、及性格習慣。
  • 追逐多樣美,會帶來偏愛——收藏收集(種類多樣)與積累囤積(數量多樣)。

由此可見,數學之美其它之美,都來自同一個底層算法,並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也就是說你在數學上感受到的“美感”, 與你在其他(如音樂、運動、娛樂、詩歌)領域感受到的“美感”,是如出一轍的,並沒有誰比誰更高級,或更有“高級感”。

而如果非要說不同,那可能是——數學之美,是

實用性“美感”抽象化的結果。因為,追逐數學之美,並不能帶來“即刻性”的生存利益,而長遠利益以如今的後見之明來看,當然是有難以估量的價值,但本能顯然沒有如此長遠的預見性。

所以,追逐數學之美,僅僅是大腦進化出的智能,追逐實用之美的副產物,即:大腦抽象能力,發現了實用之美背後的抽象之美——這是大腦功能性冗餘帶來的好處(這也是一種多樣美)。

數學天賦

數學天賦,永遠是數學研究的第一要素,如果沒有數學天賦,不僅僅是寸步難行,而是無路可行,並且就連估算自己有沒有數學天賦,本身也是一種天賦——雖然這有些不講道理,但這就是

數學現實

那數學天賦,到底是指什麼呢?

答案就是——直覺,並且是兩種直覺,即:數字直覺幾何直覺,或稱,數覺數感幾何洞見——前者關係到了計算(關係),後者關係到了構造(結構)。

例如,柯朗(Richard Courant)在《什麼是數學》一書中,就曾說道:

“數學家在直覺指引下的構造性思維,其實就是數學動力的真正源泉。數學家的構造性直覺,給數學帶來了一個非演繹且非理性的要素,這是可以和音樂與藝術相比擬的。”

類似的,數學大師——阿蘭·孔涅(Alain Connes)也曾說道:

“簡而言之,在數學發現當中,有著兩個時間階段:在第一個階段,還無法以推理的方式,用公式化語言來明確表達出直覺,而在這個階段,重要的就是直覺。直覺這個東西,有點像是受到靈感驅使而得到的,不服從某些確定性,如同一種詩歌性質的有趣東西。顯然直覺,並不是靜態的邏輯,而是一種詩情澎湃的境界。”

又如,印度數學奇才——拉馬努金,他有著很強的直覺洞察力(數感),慣以直覺(或者是跳步)導出公式,不喜作證明(事後往往證明他是對的),雖未受過嚴格數學訓練,卻能獨立發現了近3900個數學公式和命題。他經常宣稱在夢中,娜瑪卡爾女神給其啟示,早晨醒來就能寫下不少數學公式和命題。他所預見的數學命題,日後有許多得到了證實。

而縱觀整個數學成就的發展史,在一個重大數學進展中,直覺的重要性要遠遠大於邏輯,關鍵突破總是來自稍縱即逝的——由直覺帶來的靈感,而憑藉直覺反覆的“顯靈”,就能夠逐漸獲得對(複雜性)結構的感知、探索與掌控。

那麼,在另一個層面,如果沒有正確的直覺,來引導“合理”的提問與問出“正確”的問題,這將永遠無法引出那條——指向至關重要且必然又必須的那個“超級問題”的路徑

接下來,就更不會有那個,超級天賦的攜帶者,最終解決“超級問題”的結局,以及獲得可以推動一切發展的構造,即:結構與關係。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數學天賦所激發的直覺,是數學研究的必須,而不是數學學習和應用的必要,這兩者有本質的不同。

  • 數學研究——是數學規律的探索和證明,這需要極其少數的天賦攜帶者,才有可能獲得突破。
  • 數學學習和應用——是任何人都可以參與其中,並有所收穫的。

最後,數學天賦帶來了(學習)速度與(創造)深度,並且深度是遠遠比

速度重要的。

因為,只有學習,而沒有超越已有的創造,則就沒有輸出任何(對人類)有意義的價值。但往往學習速度是天賦的一個明顯標識,而創造深度則是在有一定積累過後,由先天與後天因素共同塑造的大腦結構所決定的。

顯然,進化天賦要服務於人類的生存利益(才會有化學獎勵的“快樂與興趣”),否則天賦基因就會被無情的淘汰。

進化天賦

那數學天賦的攜帶者,是不是一個驚為天人的超級存在?

顯然是,我們可以看到,數學天賦的攜帶者,彷彿可以穿越時間和空間,把本只屬於未來的“好東西”(即某些結構),給“打撈”到了今天。

但試想,哪個領域的天賦攜帶者,不是如此呢?

政治、經濟、音樂、繪畫、舞蹈、寫作、編程、運動、設計、表演等等,任何領域(藝術與科學,文藝與技術)的天賦攜帶者,都會有異於常人的

學習速度創造深度,並且最終他們能夠讓其他(沒有攜帶相關天賦的)人,都難以望其項背,甚至望塵莫及。

顯然,不僅僅是數學領域才需要天賦,而是每個領域都必然需要天賦,進而每個領域才能夠不斷被質變推動(缺少超級天賦攜帶者,某些領域可以停止發展很多年),最後還必須是所有領域的整體進步與協作,才能夠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任何產品和服務,都依賴下層領域的發展,直到基礎科學)。

事實上,任何天賦都是基因無差別的構造

例如,數學直覺,就是人類萬千直覺中一種,與其它直覺一樣都是大腦神經現實的運作。其工作原理——就是人類的潛意識計算,即:在主觀意識之外,大腦時刻在利用歷史積累的數據,進行信息的自由排列組合,以不斷計算出模擬預測的結果。

而我們甚至可以說,最簡單普遍的基因構造——身材與健康,都是與數學天賦一樣有價值和意義的天賦。

但有趣的是,社會現實(人類普遍心理)不會認為一個,擁有高帥天賦的人很“厲害”,而是會覺得一個,擁有數學天賦的人“高人一等”——彷彿擁有了洞察宇宙本質的“盜火神力”(如數學家陶哲軒)。

這其中最直觀的原因,就在於——天賦的稀缺性,顯然高帥天賦攜帶者,其數量要遠遠(以指數數量級)多於數學天賦攜帶者,而在進化心理中,稀缺性就是價值高低的體現(這裡稀缺性是指少卻有用,不是少但無用)。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數學作為基礎研究,對人類生活現實的直接作用,幾乎是“不可見”的。例如,數學規律的證明結果(如素數的性質與分佈),對日常生活尤其是生存利益,可以說是毫無影響。

相反,一個高帥天賦的基因表達,則直接關係到了繁衍優勢與“即刻性”的基因生存利益。因此,基因進化的選擇偏好——是創造更多的高帥天賦,而不是數學天賦。

試想,在進化歷程中,如果基因創造出了,很多的數學天賦攜帶者——他們不能直接創造生存價值,而是依賴複雜的社會協作網絡,以及經過很長時間的文明發展,這種

進化天賦的價值利益才能得到不確定性的體現——那麼最終,所有以此(天賦)為載體基因,甚至更多相關“合作”基因,都將會一起消亡——這就是大自然的生存現實。

不過,數學思維(即推理與歸納)以及應用(實用性)數學的好處,也是可以在短時間內顯而易見的。例如,獲得不對稱的競爭優勢,擁有更好的決策能力,贏得更多的生存資源,以及創造出更好的生存工具,等等。

所以,基因雖然不喜歡創造——數學天賦,但也不喜歡創造——數學白痴,而是偏好創造——可以掌握和應用“實用性”數學,以及善於使用數學思維的天賦構造。

那麼,從數學的發展史來看,數學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從實用到“無用”,從現實到虛幻,從有趣到挑戰智力極限的過程與趨勢。

這顯示出了,數學發展的軌跡,正在偏離基因構造天賦的“進化方向”——這很好的解釋了:

  • 為什麼,超級數學天賦的攜帶者,可謂是百年一遇。
  • 為什麼,大部分人通過學習和訓練,都可以很好的掌握,與工作或生活息息相關的“實用性”數學。
  • 為什麼,數學在越抽象、越遠離具體和現實的方向上,就越難以被人們所理解和掌握。

以上,都是源於基因在進化過程中,對客觀生存需求的“反饋響應”。

事實上,基因進化,從來不會為了什麼目的,而有意去構造什麼天賦功能——它只是在適應環境的同時,盡力讓自身的複製數量,抵達環境准許的最大值。

因此,高維空間的幾何洞察力與想象力,基因大概率是不會去構造這種天賦的,基因也不會因為對人類文明發展的作用非凡,或是滿足人類對未知探索的強烈好奇心,就去提高數學天賦攜帶者的數量。

相反,我們對什麼(包括數學)充滿好奇、熱愛與激情,僅僅都是因為,基因預測這個行為有潛在的生存利益,從而編寫了相關的本能算法,並給予行動反饋以

化學獎勵罷了。

最後,或許在我們看來,數學天賦充滿了盜火神力,代表了不可思議的智力水平,但在基因看來,這只不過是一種基因編碼的特定序列——與其它序列,並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

而試想,如果數學天賦,關乎到了基因的生存,那麼顯然要不了多久(大約幾代),社會現實就將會充滿了,數學天賦的攜帶者(沒有此天賦的都會被淘汰了,從此也可以看出,目前數學天賦對生存意義不大)。

數學的隨機性

進行有效的數學研究(基礎研究),有兩個必要的條件:

  • 第一,對自然規律擁有強烈的好奇與興趣。
  • 第二,自然規律賦予了探究其奧秘的才能。

顯然,對什麼事物會有強烈的好奇與興趣,是隨機不確定的;而是否有對自然規律探究的才能,也是基因隨機構造的;所以可見,數學研究的必要條件,其實是來自於隨機性的。

再來看,這樣一個視角:

“在數學前沿,你會有非常多的困惑與選擇,尤其是你進入前沿陣地,接觸了很多數學大師之後,你會發現,同一個數學問題可以有不同的思考方式,而且每個都能解決一部分問題,但是這些不同的思維方法,又不是全部相通並協調的,你也不知道哪個能走通,哪個不行,或許一個都不行,你怎麼辦?——你要自己思考權衡,並做出選擇,而一旦選錯,你基本就是白費功夫,非常不划算。這時,你就要靠自己的數學天賦了,沒人能幫你,很多情況下,就是數學道路的選擇,不能盲目相信那些數學大師的方法,在未知問題上,他們也不是萬能的。”

如上觀點,體現了兩點:

  • 第一,數學研究,充滿了隨機不確定的選擇和判斷。
  • 第二,想要出成果,最重要依賴的是數學天賦,而這是隨機獲得的。

事實上,這個隨機性,也給數學帶來了一個問題,即:正確的推理與正確的結論,未必就可以抵達那個我們所期望的終極答案,因為隨機路徑未必就是,指向終點的路徑。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興趣與熱愛。

其實,任何工作都需要興趣與熱愛,才能夠做出成果,只不過數學研究過於艱深與枯燥,如果沒有強烈的興趣與熱愛,就會感到莫大的痛苦。

而興趣與熱愛,是一個循環增強的關係,即:最開始是好奇,接下來產生興趣,然後興趣激發熱愛,熱愛激發更強的興趣,興趣使得更加熱愛……如此循環增強下去。

那麼,這個循環增強的最大功效,就是能夠更多切換我們的狀態,進入並維持在一種稱之為——心流(Mental Flow)的狀態。

現代神經科學研究表明,心流狀態是唯一一種狀態,能夠使得大腦中,6種強大的神經遞質——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內啡肽、血清素、大麻素和催產素——以形態各異的序列和濃度開始發揮效用。

而一旦心流體驗

開始,產生這些神經化學物質,我們就不需要日程提醒,或強制任務性要求,來保證堅持下去——因為這種體驗本質上的滿足感,已然可以促使我們不得不,自發性的行動下去——此時如果不去行動,反而會遭遇到痛苦體驗。

於是,心流狀態,就加速了信息的積累和腦力的訓練,從而可以更快的抵達一個個從量變到質變的節點。這些質變點,則代表著大腦結構複雜化帶來的——創造力、直覺力、洞察力、思辨力與智力。

事實上,獨立商業諮詢顧問——約翰·哈格爾(John Hagel),針對世界上最為革新、表現最優異的商業組織——也就是地球上最富有動力的團隊——進行了一項全球性研究,其結果發現——“世界上,走得最遠也最快的,總是利用興趣與熱愛,找到心流狀態的個人和或組織”。

於是,我們可能會想問,如何才能獲得興趣與熱愛,並經常獲得心流狀態呢?

其答案可能是——懂的人自然知道,不懂的人永遠不知道——這是明顯的隨機性表現。

綜上可見,數學研究的工作,實際上是建立無數的隨機性之上,這種隨機,是先天的註定與後天的運氣,所構造的不可控制性——後天的努力忽略不計,也沒有用,重要的是天賦與心流,這兩者無法通過努力獲得。

因此,最終能夠真正從事數學研究的,是極少數的個體——這裡是指純數研究,不是數學應用或教學,更不是學習——而能夠真正做出貢獻的,那就是極少數中的極少數。

結語

人類文明的發展,本質是一個多元合作與協作的故事,但數學看起來卻是非常個人英雄主義的學科——它是赤裸裸地證明,誰比誰的天賦更強的遊戲。

而數學的特殊性,還在於——它的抽象特質,帶來了廣泛的艱難與痛苦,但人類文明又不斷證明,其不可替代的底層價值與功效。

有趣的是,在人類眾多的活動與體驗中,很少有像數學這樣——帶來很少的即時效用、很多的心理排斥、超長時間的延遲收益、以及與萬物關聯的普適性。

不過,人們對學習數學的難度認知,是存在極大偏差的,也就是說,學習數學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難,其難度很大成分是來自於——心理排斥心理暗示。而數學研究真正的難度是在於——隨機性,這就像在黑暗中探索一座無垠的迷宮。

那麼,從進化的角度來看,似乎只有極強的預見性,才能讓人類在最開始堅定地去研究數學,但基因並沒有這種預見性——它只是構建了同樣具有普適性好奇心,結果就“意外”的捕獲了數學,並指引了數學研究的路徑——這顯然是一個冗餘性隨機性結合,所帶來的“意外收益”。

是的,“好奇心”——或許就是基因所構造的,在宇宙中最為強大的事物。

最終,我們可能會發現,我們以為我們用數學追求到了,宇宙的終極奧義,但其實這都只是宇宙環境中,信息自我構造的隨機試錯。

數學現實——就是在神經現實構造的顱內虛擬現實裡,運行的一個邏輯現實“程序”。

後記

  • 任何領域的知識,都需要從0開始輸入大腦,這個信息起點是一樣的。
  • 深度與廣度不可兼得,天才一定是偏才,全才一定無法登頂。
  • 天賦攜帶者,離開天賦領域,一樣充滿了無知與偏見。
  • 天賦攜帶者,也一定是缺陷攜帶者,天賦越強大,缺陷越嚴重。
  • 大腦的進化缺陷(認知偏差),控制著每一個人,無人倖免,也無可避免。
  • 開心幸福的生活,與天賦弱相關,與資源強相關。
  • 社會價值排序,與天賦弱相關,與資源強相關。
  • 認知規律(實驗室與論文中的洞見)只是自然規律的一小部分,現實世界是自然規律的完全實例,因此掌握認知規律也遠不能掌控現實世界。
  • 原理是一回事,現實又是另外一回事,中間間隔著的,是計算的尷尬。
  • 內心的堅韌與堅毅,是應對現實世界,甚至是改變世界與控制世界,最重要的品格與特質。

主題相關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