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戰非小事,“商鞅變法”與“燕昭王富國”均對時機選擇慎之又慎

自周顯王十年衛鞅在秦國推行變法,至周顯王二十八年齊國通過“馬陵之戰”重創魏軍,秦國變法已經歷時十八年。十數年間,魏國一味求戰,當一敗塗地、無力應付之時,恰是檢驗秦國變法成效的良機。


首戰非小事,“商鞅變法”與“燕昭王富國”均對時機選擇慎之又慎

衛鞅領兵伐魏

與秦國“商鞅變法”一樣,燕昭王即位之初,身負復仇之志,招賢納士,力行革新,以二十餘年之功,令燕國“殷富”。燕昭王選擇齊愍王倒行逆施與內外交困之際,立即著手“謀伐齊”,借諸侯列國之力群起而攻之。


首戰非小事,“商鞅變法”與“燕昭王富國”均對時機選擇慎之又慎

樂毅率軍伐齊

秦、燕兩國曆經多年變革之後首戰雖佔據國富兵強之優勢,但“衛鞅伐魏”、“樂毅伐齊”並未直接以己之強攻敵之弱,而是或者如衛鞅討伐魏國於重創之時,且施計詐魏軍領兵主帥公子卬,有“勝之不武”之嫌,或者如樂毅聯合其他諸侯強國合理討伐齊國,收“趁火打劫”之效。

“歷史倪說”認為,與其說是伐敵以謀,以最小的代價取得最大的勝利,不如說是在最大程度上保證變法之後的首戰取得勝利。無論衛鞅還是燕昭王、樂毅均將勝利與否對整個變法的影響擺在首位,否則一旦戰敗將令變法前功盡棄。

“商鞅變法”與“燕昭王富國”在今天看來何其成功,但對檢驗變法成果之戰的選擇是何其慎重。總而言之,伐魏與伐齊對秦、燕來說是良機,可以影響但絕不能破壞變法大局。

一、秦國於“馬陵之戰”次年,乘魏國重創之機伐魏

秦國的宿敵魏國十幾年間致力於伐趙、伐韓,分別於“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遭受齊國重創,尤以“馬陵之戰”令魏國元氣大傷,太子申被俘,領軍大將龐涓慘死。正當魏國上下沉浸在悲痛之中,魏惠王以仇恨的眼光盯著齊國的時候,魏國上下卻忘了他們的宿敵秦國。

據《史記·商君列傳》記載,“馬陵之戰”發生的次年,秦國大良造衛鞅以“秦之與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並秦,秦即並魏”上書秦孝公,值此“魏往年大破於齊,諸侯畔之,可因此時伐魏”。

當此魏國連受重創之際,衛鞅的諫言正中秦孝公下懷,且當即批准了衛鞅的伐魏請求,並以其為領兵主將。


首戰非小事,“商鞅變法”與“燕昭王富國”均對時機選擇慎之又慎

衛鞅向秦孝公請命伐魏

據《史記·商君列傳》記載,確如衛鞅對秦孝公所說,秦、魏兩軍交戰的結果是“魏不支秦,必東徙”。魏國經歷了齊、秦三場大戰,遭兩次重創,無力再戰,“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獻於秦以和”,且“去安邑,徙都大梁”。

二、商鞅詐魏軍主帥公子卬

回顧衛鞅伐魏之戰,魏國敗於秦國,猶如兒戲,而秦國戰勝魏國,略顯心虛。

據《史記·商君列傳》記載,秦國大良造衛鞅領兵犯魏的消息傳至魏國,“魏使公子卬將而擊之”。

秦、魏兩軍陣前,秦國大良造衛鞅以表示對昔日老東家尊重的名義,且私交甚好,“遺魏將公子卬書”,並表示雖兩國交兵,各為其主,但為秦、魏兩國百姓著想“不忍相攻”,希望能見面“盟,樂飲而罷兵”。此時,魏軍接連遭受重創,身心疲憊,不起刀兵便是喘息之機,公子卬便接受了衛鞅的請求。


首戰非小事,“商鞅變法”與“燕昭王富國”均對時機選擇慎之又慎

衛鞅誘捕魏軍主帥公子卬

公子卬誠心而來,卻遭衛鞅暗算,據《史記·商君列傳》記載,“會盟已,飲,而衛鞅伏甲士而襲虜魏公子卬,因攻其軍,盡破之以歸秦”,結果可想而知,魏軍被秦軍的突然襲擊,打得落花流水,丟盔卸甲,死傷無數。

三、樂毅並將秦、魏、韓、趙之兵以伐齊

據《史記·宋微子世家》記載,“宋君偃十一年,自立為王”,在國際社會掀起滾滾巨浪,“東敗齊,取五城;南敗楚,取地三百里;西敗魏軍,乃與齊、魏為敵國”;在國內,“盛血以韋囊,縣而射之,命曰‘射天’。淫於酒婦人。群臣諫者輒射之。於是諸侯皆曰‘桀宋’”。

諸侯列國均認為,宋君偃重蹈商紂王之覆轍,國際社會有義務誅殺,並紛紛“告齊伐宋”。齊國作為當時諸侯列國三強之一,齊愍王亦想借伐宋之機欲有所為。據《史記·宋微子世家》記載,宋君偃四十七年,“齊愍王與魏、楚伐宋,殺王偃,遂滅宋而三分其地”。

雖然,齊、楚、魏三家滅宋,但在齊愍王看來,可以借滅宋之機橫掃諸侯列國,將來是否可以取代周天子,也並非不可能。據《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記載,“齊南割楚之淮北,西侵三晉,欲以並周室,為天子。泗上諸侯鄒魯之君皆稱臣,諸侯恐懼”。齊愍王在“欲為天子”之路上操之過急,以至諸侯列國公憤。


首戰非小事,“商鞅變法”與“燕昭王富國”均對時機選擇慎之又慎

齊愍王得意忘形

另外,在齊國國內並未形成較為統一的意見,齊愍王一味乾綱獨斷誅殺反對者,示齊人以“暴虐”,據《資治通鑑卷第四·周紀四》記載,“齊王伐功矜能,謀不逮下,廢黜賢良,信任諂諛,政令戾虐,百姓怨懟”。

眾所周知,燕、齊兩國有血海深仇,據《資治通鑑卷第四·周紀四》記載,燕昭王曾經“置酒大會”,當眾表示“先王舉國以禮賢者,非貪土地以遺子孫也”,“齊為無道,乘孤國之亂以害先王。寡人統位,痛之入骨”。

當此齊愍王遭國內、國際唾棄之際,燕昭王決定乘機一雪前恥,“乃與樂毅謀伐齊”。雖然燕國曆經二十多年招賢納士,“益以富實”但樂毅仍主張聯絡諸侯列國,合謀伐齊,據《資治通鑑卷第四·周紀四》記載,“諸侯害齊王之驕暴,皆爭合謀與燕伐齊”。

據《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記載,“燕、秦、楚、三晉合謀,各出銳師以伐,敗我濟西”。而《資治通鑑卷第四·周紀四》記載的更為詳細,“燕王悉起兵,以樂毅為上將軍。秦尉斯離帥師與三晉之師會之。趙王以相國印授樂毅,樂毅並將秦、魏、韓、趙之兵以伐齊。齊湣王悉國中之眾以拒之,戰於濟西,齊師大敗”。


首戰非小事,“商鞅變法”與“燕昭王富國”均對時機選擇慎之又慎

燕國樂毅率領聯軍伐齊

經此一役,齊國戰敗,天子之夢瞬間成為滅頂之災,據《史記·燕召公世家》記載,“齊兵敗,愍王出亡於外”。

“歷史倪說”認為,“商鞅變法”與“燕昭王富國”光照後世,但這份偉大的事業是以“落井下石”、“趁火打劫”、“勝之不武”為前提的。


“歷史倪說”參考以下資料:

1、《史記·田敬仲完世家》

2、《史記·燕召公世家》

3、《史記·宋微子世家》

4、《史記·商君列傳》

5、《資治通鑑卷第四·周紀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