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時期的山東濰坊社會人文建築,丁氏世家出了12個舉人3個進士

清末時期的山東濰坊社會人文建築,丁氏世家出了12個舉人3個進士

灘河的鐵橋

清末時期的山東濰坊社會人文建築,丁氏世家出了12個舉人3個進士

灘河的鐵橋

清末時期的山東濰坊社會人文建築,丁氏世家出了12個舉人3個進士

濰縣城

清末時期的山東濰坊社會人文建築,丁氏世家出了12個舉人3個進士

濰縣城壁

清末時期的山東濰坊社會人文建築,丁氏世家出了12個舉人3個進士

濰縣丁氏庭院,丁氏世家是老濰縣(今濰坊)的名門望族之一,其特點是土地房產眾多,為濰縣首富,故有"丁半城"之稱。

清末時期的山東濰坊社會人文建築,丁氏世家出了12個舉人3個進士

濰縣丁氏世家在清代出了十二個舉人,三個進士。

清末時期的山東濰坊社會人文建築,丁氏世家出了12個舉人3個進士

濰縣丁氏庭院

清末時期的山東濰坊社會人文建築,丁氏世家出了12個舉人3個進士

節孝牌坊,舊時濰縣的牌坊,數量之多,建造之精,在魯東當屬一流。濰縣城裡"百步一廟壇,十步一牌坊"。

清末時期的山東濰坊社會人文建築,丁氏世家出了12個舉人3個進士

佛國方濟教會

清末時期的山東濰坊社會人文建築,丁氏世家出了12個舉人3個進士

原來德國人在坊子鎮建造了兩處兵營,分別稱為南大營與北大營,日本人侵佔後,稱為"山東省坊子守備隊兵營"。

清末時期的山東濰坊社會人文建築,丁氏世家出了12個舉人3個進士

坊子守備隊兵營,坊子鎮成為日軍僅次於青島的屯兵之地、膠濟鐵路全線守備的指揮中樞。

清末時期的山東濰坊社會人文建築,丁氏世家出了12個舉人3個進士

坊子煤礦原稱濰縣煤田,德佔時期稱作坊子礦場,它是德國人在山東開發最早的煤礦,德國人17年開採煤炭約299萬噸。

清末時期的山東濰坊社會人文建築,丁氏世家出了12個舉人3個進士

坊子西炭坑,1915年,日本人侵佔後將坊子煤礦稱為"坊子炭坑",日本控制坊子煤礦將近31年,開採煤炭約422萬噸。

清末時期的山東濰坊社會人文建築,丁氏世家出了12個舉人3個進士

坊子醫院,德式建築。1949年8月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89醫院。

清末時期的山東濰坊社會人文建築,丁氏世家出了12個舉人3個進士

塔耳堡的牛市,濰坊昌邑市塔耳堡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