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工頭”的難處,誰能理解?

【在追查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包工頭”同時,一定要查一查建設方是否足額支付了“包工頭”的承包費用,這對於“包工頭”才是公平合理的。】

日前,一位做了20多年建築“包工頭”的朋友向筆者大吐苦水:公司幾十個農民工歡天喜地回家過年了,可自己2019年農曆年硬是不好過了,打發走了農民工,手上沒有“幾毛錢”了。問其原因,主要是多家建設方欠公司幾百萬元,而他發農民工的工資還是自己墊上的。其實,現實生活中,類似問題還絕非一個,甚至較為普遍。

長期以來,一提到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問題,人們無不異口同聲地說:“包工頭”心太黑,有意拖欠農民工工資;“包工頭”要不得,不尊重農民工;“包工頭”賺太多,有意剋扣農民工血汗錢。當然,這些指責,有的也許不無道理,而且也確有類似問題存在,但形勢發展到今天,由於國家對農民工已經從政策上和法律上予以了最大的尊重、支持和保護,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整體狀況已經有了很大的改善,絕大多數農民工“埋頭苦幹一整年,都能拿到辛苦錢。政府支持老闆好,早早回家過大年”,甚至不少農民工過年不但拿到了全額工資,還有專車接送回家。

但是,人們也許有所不知,不少“包工頭”雖然保證了農民工工資足額到位,但自己並沒有在建設方完全拿到應得的承包費或工程款。有些建設單位工程早已竣工驗收,甚至交付使用了,可應當支付施工方的費用還是一個未知數,而作為承接業務或承包工程的“包工頭”,由於方方面面的原因,還不敢得罪了這些欠錢為大的“衣食父母”,你與甲方搞砸了關係,今後還接不接業務?還做不做工程?看來,“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人人都有筆難算的賬”。這如今,一些包工頭還真是“老鼠跑到風箱裡一—兩頭受氣”,左右為難, 一頭是接不到建設方的支付款,一頭是農民工的工資分文不能少。

由此看來,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問題,政府相關部門既要從政策和法律上對“包工頭”多方發力,予以切實保障,也要對工程建設方從各個方面予以規範,強化約束,並且加強誠信教育,使他們“有多少麵粉就做多大的蛋糕”“有多大的臉就安多大的鼻子”。特別是在追查拖欠農民工工資的“包工頭”的同時,一定要查一查建設方是否足額支付了“包工頭”的承包費用,這對於“包工頭”才是公平合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