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无意中的举动,就可摧毁一个孩子

武志红说:“没有回应,家也是绝境。”


1

1

1


有一次和闺蜜去手工店里自己动手做陶艺品,旁边的一对母女吸引了我的注意。


小女孩拿着一个自己涂好的陶艺品,一脸兴奋的问:“妈妈,你看我涂的好看吗?”期待得到她妈妈的回应。


可妈妈正专心地刷着手机,手指在屏幕上点得飞快,面对女儿的询问,她似乎没有听见。


女孩低头不语,过了一会,又满怀期待地凑到妈妈身边:“妈妈,我涂的好看吗?”


妈妈敷衍地点了点头,仍旧一眼都没看她。


小女孩一脸失落,手里的动作也慢了下来。


几分钟后,她再次把东西送到到妈妈跟前,小声地问:“妈妈,你看看喜欢吗?”


妈妈漫不经心地抬起头,有些不耐烦:“你有完没完,自己玩去!”


小女孩瞬间红了眼眶,然后突然把东西一扔,大声喊道:“我不想玩了!”


妈妈终于回过神来,觉得她不可理喻:“不好好玩就回家!”


说完一把扯过女儿,向门口走去。


看着小女孩因哭泣而抽动的背影,我莫名觉得心疼:


自始至终,她的妈妈都不明白,女儿的脾气和眼泪,是从何而来。


也许,她不过是想把自己认为美好的东西,和最爱的妈妈一起分享,得到一点关注和认可。


可是,妈妈一次又一次的忽视和冷落,像一盆冷水,一点一点地浇灭了她心中的渴望,那些失落、委屈和无助,最终使她的情绪崩塌。


1

2

1


曾在网上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经常被父母忽视是一种什么体验?


有一位答主回忆说:


妈妈每次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会自动切换到无视她的状态。


跟她说话,不理;给她买东西,不要;向她献殷勤,直接走掉……


久而久之,她形成了讨好型人格,并且伴随着思想极端、爱钻牛角尖、不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害怕犯错、懦弱等很负面的性格。


中科院的一个调查结果发现:在身体虐待、情感虐待、性虐待和忽视这四大暴力行为中,“忽视”导致儿童抑郁焦虑的可能性最大。


心理学有一个词叫“存在性焦虑”,是指当孩子无论说什么做什么,父母都是一种冷漠和敷衍的态度,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没有存在感的,是不被爱的。



一次两次或许没关系,但次数多了,那种被无视、被遗弃的感觉,足以摧毁一个孩子。


原来无意中的举动,就可摧毁一个孩子


一位斯坦福大学三个高材生的歌手妈妈陈美玲,在她的教育秘籍里就指出有两点尤为重要:


不因任何原因忽略孩子


不管有多忙,每天都要陪孩子晚会游戏,哪怕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对孩子来说也是天堂。


孩子发问时,永远不要忽略他


即使她正在做饭,当孩子来问她“妈妈,天为什么是蓝色的?”


她也会第一时间放下手中的东西,把火关掉,回应孩子:“问得真好,我们一起去找答案吧!”


父母的及时回应,既保护了孩子的求知欲,也给予了孩子满满的安全感。


原来无意中的举动,就可摧毁一个孩子


马伊琍曾在微博表示:越是满足依赖感,越是婴儿时期就得到充分情感回应的孩子,长大才会有安全感、才真正独立。


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遗忘和忽略。


父母的看见和回应,能让孩子充分享受到爱的滋养,给予孩子独立和勇敢的底气。


对待孩子,最忌“无关回应”


站在孩子的角度正确回应,倾听他的心声,肯定他的情绪,然后用温和平等的姿态,引导他遵守规则、学会等待。


在这一点上,明星妈妈胡可的“我知道”句式就为人称赞:


当儿子从水堡里出来因为害怕哭泣时,胡可仍然第一时间拥抱儿子:


“我知道你有点害怕,但是你表现很好、很勇敢,你坚持下来了对不对?”


当儿子想要把不属于自己的玩具带走时,胡可说:


“我知道你很想要这个玩具,现在拿不回家,你心里有点难过,但这是规则。”


妈妈及时的关注和温和的回应,让孩子知道:无论发生什么,妈妈一直和他在一起。


富有爱心的父母,善于审视孩子的需求,做出理性、客观的判断。


当孩子的存在感、安全感得到满足,他就不会一直缠着父母索要。


所以,无论何时,当孩子需要你的时候,请不要漠视他。


因为,在孩子的世界里,父母的回应,永远是最动听的声音。

(文中图片源于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