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南农村,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叫饺子为“扁食”?

大卫谈


在河南农村,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叫饺子为“扁食”?

把饺子叫做“扁食”的叫法也有很久的历史了,不仅河南农村这么称呼饺子为“扁食”,还有河南近邻的山东部分农村过去也有这样叫法的。福建农村也有这样“扁食”的食品。


但是现在把饺子称为“扁食”的农村人已经逐渐少了,多数都是农村的老人们还有这样称呼的,年轻人已经很少有这种叫法了,甚至于有些年轻人都不知道“扁食”为何物了。据说“扁食”的叫法有两个历史典故。


其一说是“医圣”张仲景为济世救人,在冬至这一天要为老百姓免费舍药。张仲景让弟子在现在的河南南阳一个地方搭棚架锅,把羊肉、辣椒与一些具有驱寒的食材一起放锅里熬煮,煮熟后再捞出剁碎了用面皮包扁食形状,然后再煮成“祛寒娇耳汤”,让老百姓吃,用来治疗冻耳朵。人们就把这种食品叫做“扁食”,后来又改称为饺子。

其二说是,相传唐太宗李世民很喜欢吃丸子,但是他又怕油腻,于是唐太宗就叫厨师在肉中多加菜,因为菜太多的缘故,炸出的丸子没法成型,厨师怕受到处罚,他于是灵机一动,就用面皮把不成形的丸子包了再水煮。出乎意料的是,唐太宗吃过后大加赞美说好吃,当唐太宗问这是什么东西时,厨师随口一说“扁食”,这也就是唐朝的饺子了。


农大知事


说到饺子,大家都不陌生,而在我们老家豫东地区,老家人确实都叫“扁食”的。

 

记得小的时候,家里也不是很富裕,吃上饺子就是我们的每天很奢望的美食,特别是在家里来客人的时候,爸妈都会买点猪肉、大葱、芹菜等剁碎包饺子,很是美味。

 

要说河南人称“饺子”为“扁食”,据说是从很久以前都有的,而起源也说法不一。有说是我们的医圣张仲景所创,张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但是有历史记录以来,成为“扁食”的应该在元朝时期,而“扁食”也只是饺子在历史的发展中每个时期一个不同的称谓而已。

 

不管是饺子、扁食、水饺、馄饨、饺饵、粉角,都是水饺随着历史的发展,称呼在演变,制作工艺也在改进的一种相似的食材,而在不同的地区进而有了固定的称谓,不过它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传承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